正文 第六十五章 打桩(为表哥救我啊盟主补更)

目录:道门法则| 作者:八宝饭| 类别:散文诗词

    三月二十日,舟山演练中表现出色的进修班学员们集中到了清凉山北麓的江边,由此登船驶往江心。

    将养了十多天,演练时所受的伤势基本上都已经恢复得七七八八,此刻两百多人精气神十足,都等着开赴战场。

    江底,就是他们真正的战场!

    三天前,蓝水墨还利用一天空闲,专门回去参加黄冠组的一场对阵赛,和老对手蔡致坤硬拼了一场。

    说实话,蓝水墨的伤虽然好多了,但毕竟没有痊愈,和蔡致坤的对抗中,被对方又唱又跳的现场技术打得有点发懵。但他很快调整好心情,咬着牙拼死作战,以坚韧的品质支撑到了最后,终于在最后一局击败了蔡致坤,取得了本季的首胜。

    莫不平悲伤道:“早知如此,就买你赢了。”

    蓝水墨怒道:“你居然买我输?我以为我们是朋友!”

    莫不平痛苦道:“刚受过伤你都能赢,天理何在!”

    正说着,船已至江心,孙碧云师徒当先入水,杜星衍最后问了一遍几个组员:“都准备好了?”

    众人点头示意,杜星衍一挥手:“下水!”

    黄冠境修士在水底坚持的时间不多,两盏茶,或者说半柱香的工夫就要上浮换气,所以,按照伏九方的调度,第一批下水五个组,杜星衍这一组就在其中。

    还有三十五个小组在船上候命,根据燃香的时间,以每五组为一批,主动下水接换。

    江底下各自站定位置,孙碧云开始了桥墩的第二次打桩实验。桥墩猛然涨大,掀起强烈的水流,杜星衍取出一根铁杖,杖头是锋利的尖角,法力一吐,扎入泥地里。

    水压传来,杜星衍双脚无可借力,被掀起来,他双手紧紧拽住木杖,没有被水流冲走。

    五组修士人人如此,稳稳站住了自己的位置,确保阵型不乱。

    对于桥墩,孙碧云重新做过炼制,桥墩的三个部分,承重盘和上层墩柱索塔都涨到最大状态,桥桩则涨到八成长度。

    桥墩暴涨成型后,开始摇晃,伏九方一声令下,五组修士一起施法,围着桥墩底部转圈,一边转圈一边向桥墩的五根长桩劈出掌力,绵绵不绝的掌力加诸于长桩,以保证长桩受力均匀。

    伏九方在五根长桩正中的位置,见到哪个方向有问题,就以令旗指向哪个方向的桥桩,转到这个方向的小组就将法力加强一倍,将桥桩的异动消弭下去。

    半柱香之后,第二批五组修士就下水了,来到江底,按照之前的排列序位,一个一个加入进去,将第一轮的修士替换下来。

    杜星衍感受到身边多了一道身影,正是同时接替自己位置的第九小组组长顾南安,于是开始减弱掌力,他旁边的顾南安则开始增加掌力,片刻之间就完成了接替步骤。

    杜星衍退出来后,仰头看了一眼巨大的桥墩,招呼已经坚持不住的莫不平等人一起上浮。见王建国有些后继乏力,下到她脚下发力托了一下,将王建国顶出水面。

    几人上了船后,除了杜星衍外,都躺倒在甲板上大口喘着粗气。江底太深,对他们这些黄冠修士来说,压力实在太大。

    杜星衍等五个小组的组长任手下组员喘息片刻,将他们一个个拽起来,逼着他们各自服下一粒君山药业特产的乌参丸,打坐恢复法力。

    桥墩立住了,相比第一次打桩实验来说,取得了极大的进步。

    岸边,已经由几位苏碧云的徒孙立起了两块黑板法器,伏四海和伏九方上到桩顶,打开两侧的法器灯柱,向岸上照射,分别于黑板法器上交汇成一个点。

    布设完毕,孙碧云、伏四海各带五个小组,分乘武当和三茅馆的飞行法器,围在桩顶边开始打桩。打桩的力量也要求均匀,并不是越大越好,同样要求绵延不绝,一点一点把五根大桥的“桩钉”均匀的敲下去。

    敲上一会儿,就根据岸上的反馈进行修正,确保桥桩水平入井。

    船上的杜星衍等第一批下水的小组已经调整过来,立在船边遥望打桩的整个过程,亲眼目睹着巨大的桥桩一点一点打入水下,震撼之余,也感到自豪无比。

    许多江船经过这里,船边上都站满了人,个个目瞪口呆的望着这边正在开展的宏大工程,大部分人都跪拜了下去,少数没跪拜的,也是因为看呆了。

    龙潭卫的巡哨小船在江面往来驰骋,提醒过路船只不要靠近,更不要停留,指挥他们快速通过施工水面。

    过了片刻,大圣南岩宫的调度修士发出命令,又该轮到杜星衍他们这一批修士下水了。杜星衍询问:“准备好了么?”

    莫不平等四人都点了点头,不等杜星衍一声令下,蓝水墨噗通一声,当先下水......杜星衍连忙招呼:“蓝道友那么积极,咱们也不要落后!”

    蓝水墨在水下大骂,谁特么把我踢下来的?

    一个时辰之后,桥墩下沉的进度明显减缓,打桩的修士们也随之加大了法力输出,又过了一会儿,感到难以下沉了,孙碧云和伏四海同时让大家停手。

    孙碧云下到水中,就见五根尖桩已经深深打入江底,进去了约莫四丈多深,这种情况下,应该是触及最下面坚硬的岩层了。但这不是结束,必须五根桥桩全部打进最坚硬的岩层,否则受力不匀,将来极有可能出现角度倾斜。

    现在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孙碧云一根一根桥桩实验,掐动法诀,将每一根桥桩涨到设计最大限,长出的桥桩顿时从承重盘上方伸出,冲入墩柱索塔的预留孔中,在索塔旁伸出一丈多的桥桩尾部。

    浮出水面,孙碧云和伏四海继续带领飞行法器中的打桩修士向下打桩,其中的三根打下三尺之后就打不动了,剩下的两根又打进去一丈,这下子,五根桥桩都完成了触底。

    一座坚固的桥墩稳稳矗立在了大江之上,桥桩深深打入江底“深井”,承重盘罩在江底泥地上,墩柱索塔展现于江上,高出水面八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