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3月,美日海军仍在广袤的太平洋上进行殊死搏杀,几乎每天都有数以百计、千计的军人战死,而在地球的另一端,同样怒涛汹涌的北海,战争硝烟早已散去,但即便如此,穿过这片海域的舰艇航船依然需要小心提防战争遗留下来的水雷和反潜网,除此之外,曾在大战期间与美英阵营展开密切合作并从中大获收益的苏俄也被视为长久和平的隐患,他们的作战舰艇常单独或小编队穿过北海,或从波罗的海前往巴伦支海,或反向而行,经历数千公里的漫长航程,从一个海军基地转移到直线距离其实并不遥远的另一个海军基地,这种行动通常被认为是有侦察目的的,用以刺探其他欧洲国家的军事部署以及重要的经济活动。。。
春日的北海,大多数日子都处在阴雨绵绵或大雾弥漫的状态,潮湿的空气让人觉得所有物件都要发霉或者生锈了。天好不容易放晴,狂烈的海风卷起数米的浪涛,狠狠拍击着过往船舶的舷壁。
正是在这样的海况下,在位于苏格兰以东、挪威以西的海面上,两艘悬挂绿白黄三色旗的战舰始终保持着齐整的编队。领头的一艘曾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赫赫有名的快速主力舰“冯-德-坦恩”号,上一场大战结束后,它转籍成为爱尔兰海军舰艇,并被冠以“贝尔法斯特”之名。这艘1909年建成服役的大型战舰,至1937年已是28岁“高龄”。经过了第二次现代化改装,其标准排水量从原版的19373吨增加到了24375吨,最大航速从242节提升至254节,主炮沿循最初的三座三联装配置,口径仍为283毫米,但倍径从50增加到了56,全装药发射350公斤穿甲弹的情况下,炮弹出膛速度为880米每秒,能够在15000米的距离上击穿343毫米厚的均质装甲,而最大射程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0公里。
爱尔兰海军旗舰的第二次现代化改装,不但更换了主炮、副炮、锅炉、轮机等硬件,全面优化了防空和防雷配置,还加装了性能比肩德制洛伦兹-iid的爱制mc-iiia型舰载火控雷达和“哈密尔顿”机械式射击计算器,大幅度提高了主炮的远程射击精度。从技术角度来看,爱尔兰海军已将这艘战舰的设计潜能发挥到了一个极致。
与“贝尔法斯特”号同行的,是1934年开工建造、1936年10月正式服役的轻巡洋舰“斯托克斯”号,它属于费奥纳级轻巡洋舰的改进型,又称斯托克斯级,就主要技术数据而言,它与费奥纳级大同小异,似乎只是在费奥纳级的基础上进行了小幅度的改良,但多年之后人们会惊讶的发现,爱尔兰人居然在舰对舰和舰对空导弹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的时候,就为他们的巡洋舰预留了加装导弹武器的空间!
这支放在太平洋战场毫不起眼的双舰编队,以北方法罗群岛的同盟国海军基地为补给地,进入北海巡航已有一个多星期,活动范围从苏格兰东岸的福斯湾到挪威西部的博肯峡湾,覆盖了整个北海北部海区。巡航临近结束,双舰编队再度来到了那片船迹罕至的海域,汪洋大海中矗立着三座模样奇特的人造建筑,确切地说是三座构造坚固的海上钻探平台。
抵近这些平台之后,两艘爱尔兰战舰降低了航速,慢慢绕着它们转圈子。
“贝尔法斯特”号右舷上层的一处防空炮位,三名年轻的海军士官并肩而立,一边吸烟一边聊天:
“多么伟大的工程啊!就算最终钻不出石油矿藏,也可以作为海上酒店,夏季避暑,冬天观雪,肯定会受到旅行者追捧的。”
“开玩笑吧?这样一座立足海底的钻井台,耗费绝对是千万级的,要是把它改造成酒店,那得要多高的住宿费才能在若干年内收回成本?”
“好吧,不瞒你说,我刚才的话确实是开玩笑的。约阿希姆陛下亲自策划实施的项目从未失手过,我坚决相信这次也不会成为例外。”
“可我有些想不通,波斯有那么多有待开发的油田,我们在巴林的石油开采也在平稳进行,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在这里进行钻探?”
“你要是能想通,现在就不会站在这里,而是被皇家战略研究院召去当高级顾问,享受高额周薪和每年三个月的假期了!”
“呃,那可是天才云集的部门,普通智商的人去了连端茶倒水都不够资格吧!”
“所以说啊,有这些超凡的人物专门进行研究分析,我们的每一笔重要投入都能够收到数倍乃至十数倍、数十倍的回报。看着吧,也许用不了多久,这些海上********就能够为爱尔兰带来可观的收益。”
“这里是公海,如果真的钻出了油田……所有权归属我们没有问题么?”
“就算有问题,不也还有我们吗?除非德国人跟我们争,不然周边还有哪个国家能够迫使我们让步?”
“苏格兰,英格兰,挪威,荷兰,比利时,丹麦……”其中一名士官挨个数了一遍,很显然,这里面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军事和外交层面跟爱尔兰掰手腕。经过二十余年的励精图治,而且合并了威尔士的工业和劳力资源,爱尔兰王国已经成为超级二流强国——与真正的一流强国还有质的差距,但跟弱一流和准一流强国只存在数量级的差别,只需要在经济或军事领域取得强势突破,便能够逾越这一界限。
一根根巨大的空心钢柱稳稳扎根于80多米深的海底,支撑起庞大的钢架建筑,最多可供数百名工人在此工作生活……在常人眼里,这三座从1936年夏天开始建造的海上钻井油田确是带有梦幻、神秘色彩的新奇之物,刚开始的几个月,只偶尔有渔船从附近经过,自从一名丹麦记者拍下照片并以“爱尔兰人的海上城堡”为名撰文刊发后,驾船或租船前来的看客开始络绎不绝,很快有精明的航运公司调整原有游轮航线,以便让乘客们一睹这海上奇观,与此同时,欧洲各国舰艇纷至沓来,他们的军队高层以及军事观察家也都对这种海上平台既有和潜在的军事用途充满了好奇,就连事前得到爱尔兰官方通报的德国海军也忍不住向自己铁杆盟友提出一连串的问题。
从20世纪末期向前回溯,北海油田无疑是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发现,其石油储量近50亿吨,天然气约15万亿立方米,虽然绝对值只占全球探明石油、天然气储量的百分之二和百分之一,却足够满足所有北欧国家和不列颠诸岛的工业需要,使之摆脱对中东和美洲石油产区的依赖,甚至还有很大幅度的富余。
自从石油开采迈入工业化的门槛以来,北美、中美、西亚、南亚等地区相继
继勘探出了大量油田,北海油田的海底石油藏量仅次于波斯湾和马拉开波湾而居世界第三位,之所以长时期没有被油气勘探工作者注意,最主要的原因是北海地区气候条件恶劣,全年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是阴雨天,风大浪高,而且周围陆地均为基岩出露,海底油田均隐藏在地堑区——南部以上二叠统砂岩为主要目的层,有勒曼、因迪法蒂格布尔、休伊特、西索尔、欧德雷等大气田;中部以下第三系砂岩和白层为主要生产层,有埃科菲斯克和福蒂斯大油田,弗里格大气田等;北部以侏罗系砂岩为主要生产层,有布伦特、国家湾、锡斯尔、尼尼安、奥塞贝格、古尔法克斯、斯诺里、西斯莱普纳、派珀、克莱莫尔大油田和特罗尔大气田等。
历史上,荷兰沿海的格罗宁根大气田被发现于1959年,北海南部气田群被发现于1965年,中央地堑区的埃科菲斯克大油田被发现于1969年,维京地堑的布伦特大油田被发现于1971年。尽管海底石油的开采难度和成本高于陆上,沿岸国家仍下决心开采。英国的北海油田从1975年开始产油,1984年产量突破亿吨,而挪威90年代起产量超过英国,成为一个新兴的油气生产国……
“注意!北方海面发现一艘不明身份的船只!预计60分钟后发生接触,请全体战备值班人员进入岗位!重复,北方海面发现一艘不明身份的船只,预计60分钟后接触,全体战备值班人员进入岗位!”
当舰舱和通道里的喇叭传出这种严肃的声音时,两艘爱尔兰战舰也开始转向和加速了。尽管这片海域超出了美日舰艇的有效活动范围,而当前苏俄突然袭击西方同盟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习惯了战争思维的爱尔兰海军官兵们迅速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如果那只是一艘满怀好奇前来的普通民船,战舰的巍峨身躯和强悍武备足以让船上的掌舵者领会对方的态度,但如果那是一艘他*舰,尤其是西方同盟国阵营之外的国家——苏俄或者挪威,那么情况就有所不同了。作为海上钻探平台的守卫者,它们有必要将各种潜在的威胁排除在外,爱尔兰专业机构以特斯拉方案为基础,耗费二十载光阴和数千万资金所得的海上钻探平台建造技术,可不能让外界轻轻松松拿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