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四七二 讲究

目录:崇祯七年| 作者:竹下梨| 类别:都市言情

    董策过去瞧了瞧,这影壁高有一丈二尺,宽约一丈五尺,厚有两尺左右。通体是由砖砌成,还算是颇为讲究的那种,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座是须弥座。像是一般人家的影壁,有的是没有座的。

    影壁墙身的中心区域被称为影壁心,乃是用斜放的方砖贴砌而成,这些砖答题时四十五度角的样子。磨砖对缝非常整齐,简单一点儿的影壁上并无雕刻,但显然李贵等人觉得修建一次房子不容易,还是做得奢侈点儿的噩耗。门前的影壁上面有为数不少的砖雕,上面都是一些吉祥的图案。这些砖雕主要集中在影壁心的中央和四角,在与屋顶相交的地方还有混枭和连珠——虽然只是一堵墙而已,但影壁墙的顶和屋顶一样,虽然是砖砌,却也用砖雕出椽子,并在上设清水脊或卷棚脊的屋顶。

    在影壁心的最中间,镶嵌着四块砖匾,上面分别雕刻着福禄寿喜四个大字。

    虽然没有后世那五颜六色的鲜艳瓷砖,整个影壁都是用砖建成,图案都是雕刻在砖上,但却是精巧细致,别有一番朴实低调的韵味。

    其实这还不算讲究,人家那真正讲究的,院子的大门会退后几步,在大门左右修建八字墙,跟官府的大门有点儿类似,称之为燕翅影壁,撇子影壁。

    看了影壁,董策便进了大门。

    这门楼也是颇为的精致,屋顶的铺瓦用的是筒瓦,屋顶则规格则是清水脊,在两边有两块向上的瓦,称为蝎子尾,又叫鸱尾,朝天笏,在蝎子尾下面有花砖。房檐位于墀头的位置装有博风起到保护墀头墙的作用,博风上面也有砖雕。

    这门楼没用有雀替——这玩意儿是位于檐柱和檐枋之间的木构件,在力学上有一定的作用,但雀替和三幅云更多地是官品的象征。别说是他们了,就算是董策的级别也够不着,怕是只有景城一些权贵的大宅院才能用雀替。而这里用的如意门的规格,大门就设在檐柱上,因此连雀替的位置都没有。

    门簪把楹固定在门中门槛上,这里是大门,因此用了四颗门簪。门簪露于门外的部分用门簪帽来装饰,这门簪帽乃是带有曲线的六角形,上面通通雕刻着一个‘福’字。

    大门的门板乃是用老榆木做成的,这里说的老榆木,并不是那种生长了许多年份的老榆树砍下来的料子,而是指的老陈料榆木,一般来说是指回收的老榆木房梁和老门板料。一棵榆树,即使生长了数百年,只要是近几年砍伐的,那也是新榆木,根本不能称为老榆木。

    董策对这个比较了解,因为现下他那府邸里头的门窗还有厢房里头的几张大床都是老榆木做的。这些老榆木也不知道李贵是从哪儿倒腾来的,估计是收的别人家的老榆木大梁。用老榆木做的这大门,边角为暗黄色,往里则是漂亮的暗紫灰色,纹理通达清晰,刨面光滑,花纹很是漂亮。董策摸了下,光滑坚硬且厚实。

    这种木料做成的门板,上漆反而不好,会把本来莹润的色泽纹理给遮掩住,有画蛇添足的意思。面前的门板并未上漆,在门板的中部靠上的位置,还雕刻有门心,上面写着“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的联句。门上在中间装有门钹,用于叩门,门下方则是护门铁。

    如意门门头上的砖雕很是精美,门头从上往下依次是栏板和望柱、冰盘檐、枭混、连珠、挂落板这些部件。

    其实门前一个相当大的看点便是门墩,是指门枕石位于门外部的部分,门枕石则是在中间有一个槽用于支撑门框,门内部分有一海窝用于插入门纂也即是门轴的下端,与固定在中槛上的连楹一起起到固定门轴,便于门的开关的作用的一个部件。

    门墩通常有箱形和抱鼓形也就是抱鼓石两种,通常由须弥座,抱鼓或箱形,以及兽吻或狮子几部分组成,根据门楼的形制不同门墩的形制也有差异。

    箱形,其实就是方形,而抱鼓石,实则就是圆形了。

    在这个年代,方形还是圆形都是有讲究的,方形的门墩多为文官使用,圆形的门墩多为武官使用。其中出处,董策不大明了,可能那些工匠们会知道。

    在这方面,讲究的国人自然不会出低级错误,董策瞧了一眼,这家门口是抱鼓石,看来是给武将系统的一位分的。抱鼓石高约三尺,下面乃是须弥座,整个须弥座乃是祥云的形状,上面雕刻出了水中莲叶,意为‘并蒂同心’,代表着夫妻美满,很是吉利。

    抱鼓也就是一个竖立着的鼓,在鼓面和鼓的侧面都雕刻有莲花,而在莲花之间,则是各种吉祥纹样。有一只蝙蝠在一个铜钱的钱眼儿里头的图案,这叫做福在眼前;有雕刻有麦穗儿,瓶子,鹌鹑的一组图案,意味着岁岁平安;还有蝙蝠,鹿,野兽,意味着福禄寿;还有五个形态各异的狮子在嬉戏玩耍,意味着五世同居。

    整个门枕石由一块整石雕刻而成,门墩不过是其一部分,可见工艺所在。

    怕是这一个门枕石,就价格不菲。

    进了大门,迎面也是一堵影壁,这影壁乘坐内影壁,不为了别的,纯粹就为了好看,因为如果在这里不设影壁的话,进了大门看到的也是东厢房的山墙,而不会窥测到内院的情况。

    这内影壁比之外面那个就要小了许多,只有一丈宽,八尺高,也不是独立影壁,而是镶嵌在东厢房盝顶的山墙上。在这里用的是独立影壁的院子也有,但是那院子得大才成,至少进了大门之后这空间,得比现在这个深上八尺到一丈,若不然的话徒然给人感觉局促,并不舒服。

    在内影壁上,镶嵌着雕刻有松竹的砖雕,倒是颇为的雅致。

    进了大门门房,这内影壁前面的这片空间,便是前院儿,由东墙西墙、南侧的街门、倒座房、北侧的垂花门和游廊共同围成。前院儿空间不大,也就是相当于后宅的四分之一左右的大小。

    往左一拐,便是倒座房。倒座房乃是整个四合院中最南端的一排房子,其檐墙临外,因此一般不向南开窗。是故门窗都向北,采光便很是不好。一般来说,其最东为私塾,最西为厕所,其间的房子一般为仆人居住。

    讲究的人家还有屏门——进入大门后影壁的左右两侧分别有一道屏门,向东通向“塾”的小院,向西通往有倒座房的外院。不过这里若是设置屏门,那就纯属多余了,还是那句话,没有那么大空间。

    瞧了一眼这前院儿,便是抬步往垂花门行去。这垂花门又称二门,开在内外院之间的隔墙上,其位置乃是位于院落正南正北的中轴线上。大户人家的女眷,所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指的便是不迈垂花门。

    垂花门的外檐柱不是从地上立起的,而是悬在中柱的横木上,乃是垂柱,垂柱的下端有一垂珠,彩绘为花瓣的形式,是故称之为垂花门。为一殿一卷式,即门外为清水脊式,门内为卷棚式。垂花门,门有两道,一道在中柱位置上,这扇门白天开启,夜间关闭;另一道则是屏门,在内檐柱位置上,平时关闭,起到隔绝内院视线的作用。

    垂花门进入内院是,并非是通过屏门,而是进了相当于第一道的大门之后,通过垂花门两侧内檐柱与中柱之间进入,与抄手游廊衔接,通过抄手游廊进入内院。

    进了内院儿,乃是一片相当宽敞的空间,被四周的房子包起来的这片空间南北长约两丈三尺,东西阔约一丈五尺。在西侧的厢房前头,开了一小块儿空地,四周拿一圈儿砖围着,里面种了一棵树苗。

    董策扫了一眼,要比自己那院子小了不少,也就是只有四分之一大,而且正房厢房门口都没有廊子。房屋的高度,轩敞程度,大小,都是低了两个级别。

    正房三间,高大宽敞,坐北朝南,乃是一家之主的居所。正房的明间即中间一间称为堂屋,也称为中堂,三开间的正房堂屋两侧是卧室和书房,作为正房,最大的好处除了空间大,装修奢华之外应该就是冬天太阳能够照进屋里,是故冬暖夏凉。董策进去瞧了瞧,这房子进深相当可以,差不多有东西三米半宽,南北接近七米深,面积很是阔大。通常在明间正中排放一八仙桌,桌子两旁设两把椅子,在墙上挂着一幅画和两副条幅,或挂四幅中堂画。不过这会儿里头自然是什么都没有。院子两侧,便是东西厢房,一般来说,这里乃是晚辈们的住房,东西都是三间。不过虽然间数一样多,但地位却不一样。男左女右,文左武右,男尊女卑,文尊武卑,而若是站在正房前头,则正好是左手边为东,右手边为西。是以理所当然的,东厢房为尊西厢房为卑。一般来说,东厢房住长子长媳,是以在建筑上东西厢房的高度有着细微的差别,就拿这里来说,东厢房比西厢房高二寸。不过这差别太过细微,因此很难用肉眼看出来,但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77%77%77%2e%64%75%30%30%2e%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