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久旱逢甘霖

目录:窃隋好驸马| 作者:浙东匹夫| 类别:历史军事

    十一月的关外,已经极为寒冷。在雁门郡被围困了将近两个月之久的杨广,也第一次感受到了死亡的萧瑟。

    杨广虽然带兵三征高句丽,并且最终灭亡了那个国家,但是算起来,他还真没有在寒冬腊月的时候在关外待过——远征高句丽的那几年,隋军都是开春出兵,最晚到秋天就回军了,而遇上杨玄感造反的那一次,甚至都没打到秋天;再加上涿郡虽冷,终究相对沿海一些,昼夜温差不大,没有雁门这么冷——比比看后世冬天北京和大同的气温差距,就可以理解这一点。

    而且,杨广虽然出身北方,却从二十岁起就留在扬州十几年,吴语说得比北方官话还好,这样的履历,当然让他没法适应恶劣的严寒气候。苦寒之中,原本并没有做好在这里待到冬季的隋军显得苦不堪言,每一次分兵上城作战都有一些士卒非战斗减员。

    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说长也长,但是细细算来,朝廷大军要来救驾,这么点时间还真是不能少的。因为杨广一开始派出的哨骑信使被突厥人全部截杀,就至少耽误了半个月的时间,后来再想出往桑干河里头丢木匣子诏书的办法,执行又花了好几天。再等这些漂流瓶被河北的大隋将领捡到验证,就已经是一个月的功夫过去了。

    而大军出征的准备工作显然不是两三天就能完成的,一来突厥人有二十几万之多。任何一个单独的隋朝边镇都是没有这个实力单独来救驾的,这就需要相互约定时间共同进退。而杨义臣的人马此前得到消息的时候正在撵着窦建德的屁股追杀,要收兵回来集结、重新整备粮草。这都需要时间。如此细细算来,等到杨义臣和萧铣麾下的秦琼所部出兵的时候,距离杨广被围的时间点,就至少已经相隔四十天以上了。而且这些部队还是步军骑军都有,骑军只占到少部分,行军速度自然缓慢,就算间歇性强行军。平均下来一天也只能赶不到一百里路。这么一算,可不就得将近两个月了么。

    这一日,杨广又是从城内的鼓噪喊杀声中醒来的。按说雁门郡城也不算小了,周长二三十里地还是有的,城墙距离杨广御驾安顿的临时行宫至少也有三里路远,纵然有突厥人攻城。声音也不会太响。然而杨广依然还是可以被吵醒。足见其神经衰弱的毛病已经很是严重了——仔细算来,他也不过四十五岁刚过的年纪,原本实在不该如此。

    “虞卿何在!是突厥人又在攻城了么?”

    这些日子来同样不怎么睡得好的虞世基听了杨广的呼唤,条件反射一般走进来问安,只是看那行色,已经是行尸走肉一般。

    “陛下,突厥人不过派出一两千人主攻西门,另外南北两面各自只有数百登城士卒。其余都是骑射骚扰。有宇文将军在,一切都还安好无恙。”

    杨广眼中闪过一丝悲凉。叹息着问:“宇文述今日还在西门督战么?他也一把年纪了,病情好些了没有?若是不打紧,便换别的将领督战吧。”

    宇文述今年已经年过六十五岁了、毕竟论资历,他是和杨素、韩擒虎、贺若弼同时代的名将,当初隋朝灭陈的时候,便是这四将各自执掌方面兵权。杨素资历最老,也比另外三将年纪大好几岁,不过大业初年就已经病死了。而宇文述与韩擒虎、贺若弼其实年岁上也是相当,贺若弼死于朝廷钦案,并非寿终正寝,便不去说他,哪怕是韩擒虎,也已经早就死了。

    宇文述之所以命特别长,也和他从龙最早、仕途最顺利,没什么窝心事儿有关。不过再怎么说,年纪放在这里,终究有天年将尽的时候。历史上的宇文述死于大业十二年,虽然看起来应该还有数年阳寿,但是不可不注意的一个细节是,历史上宇文述也是在杨广在雁门郡被突厥人围困数月后、结束巡幸回国时开始染的重病,后来拖了几个月才病死。而雁门之围时,宇文述依然是杨广随驾军队的主帅,身上担负的责任重大,要说他在这段时间里忧虑太过、劳苦甚深而导致身体状况急剧恶化,也是很正常的。

    现如今,宇文述便是在抱病指挥守城。两个月的攻坚战下来,突厥人每日都要死伤数百士卒,隋军虽然更少一大半,然因为物资短缺,两个月里头也死了超过一万人,还有更多缺医少药挨着的伤病员或是营养不良的士卒。宇文述肩头的守城重担自然不轻。

    虞世基听了杨广的吩咐,少不得再去西城劝喻一番,以示圣恩。宇文述表面上还是谢恩表示自己身体没有问题,实际上少不得把大部分的督导活计交给麾下将校见机行事,他也得好好歇息休养。

    天色已然全亮,城头的箭矢也开始找着准头了,每日照例佛晓和黄昏时候冲杀一阵打扰隋军休息的骚扰战也该结束了,随着最后数轮猛烈的箭雨射完,来去如风的突厥骑兵很快离开了城头弓弩的射击范围,远遁而去。

    听着喊杀声已经彻底平息,神经衰弱的杨广让虞世基和裴蕴、裴矩三人护着自己去城头巡视一番——反正他如今是夜里也睡不好,白天又犯困,但是稍微一点响动就能让他惊悸,不如到处走走,好让自己彻底疲惫起来。

    虞世基拗不过杨广,只能推求其次地提出折衷意见:“陛下,既然非要巡城鼓舞士气,不如去东城吧。”

    东城外头,不到两百步就是桑干河的支流,水流还算充沛,部分拐弯抹角的地方距离城墙甚至只有**十步。当然北方的河流到了寒冬都有凌汛前的枯水期,这也是没办法的。然而就是这么一条河流的存在。让东城一直没有成为突厥人攻打的方向,相对来说比较太平。

    因为河岸距离城墙太近,如果想从南北两侧迂回到东城正面的话。在迂回过程中突厥骑兵就会遭受城头弓弩手的近距离攒射;而如果不选择提前渡河后迂回、而是在东城直接渡过桑干河支流攻城的话,又存在桑干河支流比寻常人工挖掘护城河宽深数倍的麻烦,吃力不讨好。正是这个不尴不尬的原因,综合导致了这一地带成了攻守双方都不看重的所在。

    杨广只是想找个地方走走,鼓舞一下士气,并不是真的想身处险境,所以虞世基的建议他很干脆地采纳了。

    然而君臣到了城头。入目都是伤病满眼,无论伤势轻重,只要能上得了城头的。见到御驾过来自然要纷纷忍住伤痛行大礼,看的杨广皱眉不已。虞世基预想要给杨广的好心情,自然是荡然无存。不过这个问题其实想想也明白——既然东城是突厥人攻打最不积极的方向,那么前面两个月的守城战中负伤的士兵自然大多会被调到这个相对不激烈的战场来驻扎。以获取喘息之机。

    杨广看着心中哀叹。却不好表露出来;不一会儿就赶上了士卒开饭的时辰,城楼内一些大锅架着,开始让士卒分批领取饭食——哪怕是和平年代,普通贫民一天吃两顿也是主流情况,军中战斗激烈的日子虽然有加餐,但是考虑到如今雁门郡被围两个月只有消耗没有进项的军粮情况,显然能吃两顿就是不错的了。早餐被放在辰时末刻,也就是后世上午九到十点左右。第二顿则放在申时,也就是下午三四点左右。然后到入睡为止都不会再有食物了。

    杨广不好凑上去,但是走进城楼高出,居高临下一看,无非都是些高粱糜糜的稀粥而已,偶尔参杂几把粟米。而麦麸饼子这种干货要下午第二顿的时候才有可能有,还不是每天都有。

    “士卒饥寒,已经一至于此了么?即日起……减少行宫内宦官宫女的配给,省出来的都给有功将士加餐!”杨广斟酌了一下,还是富贵病发作,没说出减省他自己和随驾的皇亲国戚的用度,折衷了一下只是减少宦官宫女这些使唤人的饮食标准。他从来不是一个节俭的君主,哪怕再窘迫的时候,他都坚信钱粮是开源而来的,而节流这种措施,始终用途有限。

    “陛下仁慈待下,将士必然用命……”虞世基还要恭维杨广两句,但是耳边只觉得氛围不对,似乎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抬眼看去时,只见裴矩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凝视着桑干河对岸的远方,随后眉头一展,挥手一指引领着杨广的视线,而杨广也是倏然神色一动,随后隐隐然有一股期待。

    虞世基反映最慢,回过神来跟着众人望去时,东方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阵烟尘,随后突厥人的阵营之间一阵躁动,被一股兵马从两座营寨之间的空地冲了过来。滚滚尘埃之中本看不清情况,但是在场之人的心都悬了起来——莫非是杨义臣的援军终于来了?

    “陛下圣明烛照、洪福齐天呐!定然是杨经略的勤王之师来了!”城头一阵欢呼,顿时鼓噪大作,士气如虹。杨广怕一会儿有变故,也让身边侍从立刻再去行宫中召集一些骁果军亲卫来待命,以备接应。

    过了约莫半柱香的功夫,对面尘埃开始放缓,形势也逐渐分明,居然是一支规模并不大的隋军骑兵从突厥大营的夹缝中成功冲杀进了包围圈。也亏得城东这边因为河水阻隔,城里人突围不易、 外头突厥人攻城也不易,所以双方兵力都比较薄弱,这才冲的进来吧。

    这伙骑兵渐渐近了城头的人才彻底看清,他们数量不足一千,但却很是威武,甲胄兵器反光耀目,在冬日上午的阳光中显得格外显眼,根本不是普通生铁熟铁那种黑色金属的黑沉沉色泽,而是锃光油亮的。一开始虞世基和裴矩还担心会不会是突厥人自己做戏想要诈城,但是看了装备之后就再也没有这个念头了。

    突厥人缺乏精良的装备,自从朝廷讨伐高句丽开始,最近几年更是连寻常的边境铁器贸易都卡得很严,突厥人手头的铁料做做弯刀骑枪都不一定能保证够用,而箭矢的箭簇更是只有可汗的亲兵和嫡系精锐部队才能用。要说突厥人拿得出铁甲,除非是将领级别的人物,而一下子凑出上千副铁甲cosplay做戏,对于突厥人来说是不可能的。

    当然了,缺铁并不代表突厥骑兵就缺少防护、或者说战斗力明显受影响。他们甲胄数量还是很充分的,但是九成五以上的都是纯的皮甲——草原上别的都缺,就是牛羊和其他牲畜不缺,皮革货品更是要多少有多少,所以皮甲人手两件都是可以轻易做到的,皮甲虽然防御力差一些,但是其轻便的特性对于减轻人马负担、提升骑兵耐力也是一个不小的助力。

    “速速放我等进城,我们是杨义臣杨经略派来报信的援军先锋!”那群骑兵冲到城下,便开始齐声鼓噪呐喊,数里之内都能听的分明。

    “速速开城——不对,让虎贲郎将沈光带领一千步卒坠下城去,守住城门南北两侧、移动拒马,放骑兵入城后,步军再从吊篮上城撤回。”难得有什么战术意识的杨广,居然也是在获救的喜悦中灵光一闪,直接对部队做出了这条细致的指挥。

    有陛下亲自开口指挥,下头的将校士兵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哪怕宇文述此前三令五申各种防备诈城的规矩在前,也抵不过金口玉言的分量。虎贲郎将沈光是刚才提前被招来护驾的,马上带着他本部的一些骁果军精兵坠城下去,然后移动桑干河支流与城墙之间的拒马,把那些障碍物沿着城门两侧平行排开,防止突厥起兵从远处渡过河后沿着河岸突击。

    桑干河支流在冬季枯水期,其实还是可以支撑骑兵泅渡的,只是因为水多少有些冲力,阻力又大,所以在冲锋作战的时候没有人这么干——进入河水后,移动速度会比岸上至少慢九成,而河面是在城头守军弓弩覆盖射程之内的,所以攻城方如果直接泅渡那就是在提供靶子了。但是如果是守城一方的援军要想泅渡过河,没有弓弩的威胁,自然没有问题。

    那伙骑兵背后的突厥人,果然也就落后了几分钟便赶了过来,一开始见背后冲击容易让自身陷入河中进退维谷的境地,便试图绕过城门附近,从远处渡河后再沿着河西岸夹击冲锋。然而沈光的人马已经在城下做好了防备,突厥人冲刺一阵后上有弓弩,前有枪阵、拒马,不得寸进,只好放弃了。

    骑兵入城之后,城门马上重新关闭,而沈光所部阻击部队便是从吊篮重新回城的,突厥人的游骑没法上吊篮,被射杀数百之后,只得怏怏而回。入城骑兵的军官马上被带到了杨广面前,听旁人说面前的就是皇帝之后,他赶紧行了大礼。

    “末将杨经略麾下骑军旅帅罗士信,参见陛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