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鞑官

目录:大明1617| 作者:淡墨青衫| 类别:都市言情

    杨士明道:“东主预备解多少出去?”

    “眼看就要收秋税,全部解到各地的收粮点去,叫他们胆子大些,别太胆小。”

    “……好,这事我要和老蔡商量着办。”

    “嗯。”张瀚点点头,没有再交代更细,底下这些人用着就是用他们的特点,点拨他们的不足之处,督促他们进步,凡事要是亲力亲为,以和裕升现在的摊子,累死他也忙不了那么多事情。

    现在是八月中,张瀚默算一下,收的粮食从夏初开始,到现在已经有超过三十万石,加上杂货布匹,还有这些库存银,还有在灵丘的投入,目前和裕升的家底已经接近三十万两,和去年四万多不到五万的家底比起来,整整翻了六番。

    这个成绩,已经很是可以叫他骄傲和自豪。

    盘过库,看过帐目,张瀚对自己目前的家底也算有了谱,他将要出塞,自己有多少筹码也得心中有数才是。

    目前帐局的生意和骡马行的生意都稳定了下来,在新平堡往西是一条直线,直抵杀胡口,沿途有十几个大型军堡,其中有一个大型马市,五个小市,再往东南抵大同,还有往天成卫的另一条大道,直抵灵丘一带,再就是往太原和更南的山西各府的通道也打开了。

    往张家口的黄金商道是现在赚钱最多的地方,每天都有山西和陕西的商人往张家口,他们不便携带巨款,张瀚的帐局给了他们安全保障,增加上一些成本换一个安心,很多人都选择了与和裕升合作,而且多半一次合作后,几乎每个月都会有银钱往来。

    目前每个月的帐局收保额都在大幅度的增加,利润已经超过三万两一个月,这是一笔巨额收入,就算是那些亲藩开在京城通州的大型钱庄也赚不到这个钱,骡马行因为铺的网点更多,每日的利润也从三四百暴涨了一倍,达到七八百左右,每月也有近两万的收入,但因为网点越多,需要的骡马和人手也就越多,设立新的分店的投入需得时间赚回来,暂时来说,骡马行的利润能存下来的还是很少,甚至很多时候赚的钱还不够开销。

    粮食和杂货,布匹,营业额也比以前多的多,但更多的是大量的库存。

    慕名想来与和裕升打好关系的商人不在少数,也有一些颇有实力的大商家,但张瀚的主意是要做走私贸易,卖给这些内地商人的利润就有些看不上眼了。

    张瀚在前头走的时候,杨士明跟在身后,眼中的光芒也是十分的复杂。

    这个小东主,去年到店里时,他和李玉景都不大看的上眼,以前就是个小书呆子,也没见有什么特别的长处,到了店里,三个掌柜也不服气,恐怕这东主迟早得换人,当时他对张瀚也是爱理不理,冬天时天冷,张瀚在外头冷了,有时候笑呵呵的到他和李玉景呆的屋子里暖和一下,屋里有火盆,张瀚伸手烤火,一边笑着和他说几句闲话,当时他也是爱搭不理,虽说不能对东主不客气,可毕竟心里还是把对方当一个小毛孩子。

    现在这“小毛孩子”却是气宇轩昂的走在自己头里,自己只能亦步亦趋毕恭毕敬的跟在后头,而更可悲的是,自己还不是跟在最核心头的一群人里头……一想到自己当初的表现,错失了好时机,杨士明恨不得抽自己一耳光子!

    ……

    天快擦黑时,张瀚从其余几个库回来,算是查验完毕。

    李玉景还在帐房里把各种明细帐目都备好了,预备一会和张瀚一起看帐,杨士明和其余的管库这时才松了口气,包括看守库房的镖师们在内,种种细处都没有什么错处,张瀚也是满意,各人都松了口气。

    “东主,人都带来了。”

    张瀚没有回东院……东院是骡马行和镖行和校场所在,地方最大,南北千多步,几乎是从堡的南墙到北墙,东西三百步,占了新平堡一块极大的地方,如果不是张瀚现在的实力,光是有钱也别想买下这么大的一块地方来。

    西院就是库房区,南院就是原本的老店扩大了一些,东西南三个大院,占了原本新平堡北街很大的一段街面,好在东院是往北扩大,那边是原本的贫民区和一些菜田,若是往南,那是北街和南街的衔接,要么是商号要么是住宅,还有几个小型的庙宇,纵是张瀚实力再强,手头银子再多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人都被王长富带到了西院,都是目露凶光的精壮剽悍的汉子,多半是戴着毡帽,穿着灰袍劲装,腰间束带的利落打扮。

    当时一般的人,商人是商人的装扮,百姓是百姓的装扮,士子又有士子的穿戴,基本上属于什么阶层,从打扮就能看的出来。

    眼前这些人,走在哪里儿,都是能叫人一眼就看的出来,这是一群边军汉子。

    特别是这些人身上有一种若有若无的阴冷之气,聚在一起时,身上的气息叫人觉着冷,眼中的目光更是叫人有些害怕,这是杀过人的人,而且,杀的还不止一人两人,只有经历过杀戮的汉子,才会在眼里和身上带出这些叫人害怕的杀气出来。

    张瀚前世算是杀伐果决,今世已经亲手杀过好几个人,不论说哪一条他也不弱于这些人,站在这些剽悍汉子们的身前时,他的身量,气息,胆色,还有那凌于人上的目光,都是足以压服眼前这些桀骜不驯的边军汉子们。

    “看,咱们东主这么往人前一站,那气势,了不起!”

    “刚刚这群家伙打咱们眼前过,你他娘的可不是这么说的。”

    先说话的是汤望宗,后说话的是孙耀,这两人已经安顿下来,住处找好了,发了腰牌,上头有他们的名字,身高,体形,相貌,年龄和籍贯等各种信息,十分详细,另外每人发了根铁枪,还有腰刀,发下来的时候还特别嘱咐他们要好生保养这兵器,那把刀是买的上好闽铁打的,工本钱就是六两银子,还不算铁匠的工钱,铁枪也是精铁打制,不是边军用的那种烂货。另外就是每人一面盾牌,刀牌这东西难练,但队中不能没有,这得看天赋,如果练的不好,时间久了就转练长枪或是镗钯和长刀,他们编成的小队里还有一根火铳,是东北院里自己制的,也是先练着,谁打放的好,可能将来就编在火器队里头。

    每人还发了一顶笠帽,这是夏秋天时戴的,再过一阵再发一顶暖帽,每人一双长皮靴和短靴,还有一双布鞋,袍子是灰色,袖口短,下摆也短,人穿着再束上腰带,整个人就精神了很多,东院里有二百多号镖师,全部是一样的衣服,帽子,一样的牛皮腰带,上头有卡扣,可以悬挂东西,一样的靴子,孙耀和汤望宗换了衣束,领了一些洗漱用具和被褥,出来时已经感觉和院里的镖师们一样,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了。

    他们和镖师惟一的不同就是胸牌上有一个明显的“学”字,这是见习镖师的标识,只有把这个字去掉了,他们才算是正式的镖师。

    孙耀和汤望宗都有赏银,孙耀尤其富裕,离开灵丘时孙耀给家里留了不少银子,可身上还带了不少,原本打算到新平堡就看房子,自己买个住处安顿下来再说,结果在东院里晃了一圈,和不少镖师打了招呼,彼此记了姓名之后,一种集体荣誉感自然而然的就生了出来,孙耀和汤望宗一合计,银子搁在身上不是个事,两人跑出去直接存到了和裕升的帐局里,领了凭单往身上贴身的地方一装,就算安顿了下来。

    和他们一样的新镖师也有一些,最引人注意的还是这一群夜不收,他们单独院一个院,衣服样式什么的都是一样,但明显和镖行的镖师们格格不入,这一群人,很有点特立独行的感觉和味道。

    孙耀和汤望宗暂时还没操练,身上精力足,好奇心也重,看这么一群家伙一起往西院来,两人就索性跟了来,别的镖师都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看这两家伙窜出来都是冷笑一声:这两货,过几天有哭的时候。

    “标下等,见过东主!”

    一个矮壮汉子跨前一步,怒吼着向张瀚问好。这人的罗圈腿十分明显,比身旁的夜不收们明显矮一头,但脸上凶悍之气十分明显,气势明显强出一头,张瀚注意看了,只有少数几个夜不收脸上凶悍之气不减,大多的人,看那矮壮汉子时,都是有些忌惮之意。

    王长富上前对张瀚耳语道:“这是王朵儿,鞑官后人,一向在蓟镇效力来着。”

    “北虏啊?”

    “东主可不能这么说……”王长富一脸郁闷的道:“鞑官和北虏不同,对咱大明忠心着哪。”

    “非我族类什么的……”

    王长富急眼了:“东主,人家给咱大明扛了二百多年的活了,北虏他们可没少杀,你可甭胡咧咧了。”

    张瀚记得看明末清兴的书籍时,蒙古人和后金可是铁杆好哥们,沈阳辽阳全是投效的蒙古人打开的城门或是在城中作乱,帮着后金攻下大明的坚城。不过鞑官似乎确实是和普通的蒙古人不同,国初时投效,然后一直替大明戍边打仗,在京卫里鞑官最多,明初的骑兵队伍里似乎很多鞑官,还有一个鞑官家族还做到侯伯的位子,从王长富的话里来看,这帮人还算是靠的住。

    ---------------

    收藏涨的不多,还经常掉几个,看了很感慨,可能与大家打开书时的预想不同,这本书走的路线图也是我在此前从来没有写过的写法,经商,走私,和蒙古人女真人交朋友,很多人为之不满,但千篇一律的明穿当武官,种田爆兵推后金,大家看的还不够多?我只是试图走出一条新路,主角也会随着情节的推进而产生变化,到时水到渠成,慢慢的转变成另外一番模样,同时由于此前的经营,主角的发家之路不是纯粹的种田之路,而是以商业为主了。

    请大家相信我,未来的情节绝对还是明穿主流,打爆后金和北虏,并且是完全不一样的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