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和

目录:大明1617| 作者:淡墨青衫| 类别:都市言情

    杨镐的想法却是无关紧要……首辅方从哲和本兵连续催促,万历皇帝本人也倾向于立刻用兵……皇帝去年就把“防剿”的圣谕改为“清剿”,也就是从最初的防御为主改为主动用兵,杨镐老于世故,此时当然知道自己该如何做。

    城头上风很大,强劲的北风从城楼的中间和空隙处不停的吹过来,将杨镐红色的官袍下摆不停的吹拂起来,他感觉一阵阵的寒气吹在身上,刚过下午不久,太阳已经很快要沉到地平线下,仿佛是深冬的寒冷感觉又压迫回来,杨镐知道,天黑之后眼前泥泞的土地又会冻的如铁一般坚硬,半夜后仍然有白霜,天色黎明的时候再登上城楼眺望,眼前所有的景致又仿佛是凛冬时一般无二的画面,土地坚硬,树木和茅草屋顶上一片雪白,人们都不会在这个时候出门,只有少数的住在城门附近的人进城来打短工,农民赶着驴车进城来收粪便,或是挑夫们挑着柴草进城来贩卖。

    这时杨镐看到两队人马从两条官道分别飞驰而来,两队人先离的很远,在杨镐眼中如同蚂蚁一般,后来渐渐近了,可以看到每队人都由二十几个骑兵组成,没有打着旗帜,杨镐看不清楚是哪一个将领率着亲兵前来,他原本打算直接下楼,现在决定再等一等。

    偏北方向官道驰来的人要近些,很快就飞奔到拦马墙附近,绕过几个堡楼和拉马墙后渐渐变的清楚,这时一个眼尖的小校小声向杨镐禀报道:“督师大人,来的是管辽阳副总兵事参将贺世贤。”

    杨镐微微点头,他自己还在看另一路,他身边的幕僚说道:“这必定是往抚顺关的杜总兵回来了。”

    贺世贤是预备放在南路清河关使用的武将,主帅是李如柏,也是杨镐最信任的一个将领,贺世贤所部是辽镇精锐,核心是他的西北带过来的家丁,论个人武勇来说,现在的辽东诸多总兵,副总兵,乃至参将,游击,论马上击敌之术,马上骑射的弓术,杜松为名气最大,其次便是这贺世贤。

    除了武勇过人,可以以一敌百外,贺世贤向来性刚而勇,遇敌时总是冲杀在前,胆气之壮也不在杜松之下。

    杜松则是人称杜太师,也是将门世家,以舍人身份从军,在西北镇边时喜欢与套寇赤膊而战,他勇力过人,手持漆金的重刀,遇敌冲杀在前,两臂漆黑,人称杜黑子,百余战而无不胜,他的战法也是标准的明军将领对蒙古人的战法,遇敌率亲军轻骑而往,强袭而攻,挫敌而胜,只要胆气壮而勇力过人就无往而不胜。

    杨镐对杜松并不信任,在万历三十六年时杜松代替李成梁镇守辽东,战而不利,一怒之下自、焚大军粮草,因此事被弹劾去职,杜松去职不久杨镐就巡抚辽东,他对杜松很了解,知道这人只是个勇夫,可环顾左右,领兵的大将几乎都完全一样,只要出名的都以勇力过人,国朝名将,已经不复有戚继光和俞大猷这样智勇双全的大将了。

    两路人马都急着进北门,天色向晚,很快就要天黑,在路途中奔跑了很久,每个人都又冷又饿,急着回到城中到寓所中缓解旅途的疲乏。

    每个人都是急着赶回来的,杨镐连发军令,调集各路驻军游击以上的将领前来沈阳会议,箭在弦上,几乎不得不发,就算杨镐还想努力再坚持一下,最少也该和这些统兵的武将们吹吹风了。

    人和马都在城门处拥堵住了,两边的人都操着西北口音互相对骂起来。

    贺世贤是西北将门出身,他的亲兵当然是西北带过来的,杜松也是久在西北,亲兵中也有很多陕北子弟,两边对骂倒也不怕对方听不懂,不一会就是骂的精采纷呈。

    杜松穿着紫科花的披风,身上穿着冷硬的山文甲,他的马匹高大雄骏,是一匹难得的良驹,那柄赫赫有名的金刀就悬挂在马腹一侧的插袋里头。

    在主持抚顺关防务期间,杜松勇于进取,多次袭击女真人在边境上种地的村寨,杀死多人,当然这也招致了女真人的报复,双方的哨骑曾多次遭遇,彼此也多有损伤。

    这种小规模的骑战上明军不仅不惧女真人,而且还颇有优势。

    出战的多是精锐哨骑或是将领的家丁,武力不在八旗披甲之下,甚至犹有过之,在沈阳之战中,贺世贤就曾率着他的家丁与八旗兵血战,贺世贤本人亲手就杀死几十人,明军大将和家丁的个人武艺甚至超过了白摆牙喇。

    这些小规模骑战的胜利使杜松心中更加自信,他决心使自己的地位更高一些,成为未来一路主帅,甚至可以在战场上相机提调其余各路明军。

    因为这些想法,就算先到城门的是马林或是李如柏,又或是刘铤,王宣,赵梦璘,杜松也绝不会相让。

    贺世贤面色十分难看,他没有着甲,身上是二品武官的袍服,身后也是紫色的披风,在他战马的马腹侧的插袋里放着的是两截沉重的铁鞭,他的臂力大的惊人,挥舞沉重的铁鞭毫不吃力,杜松的官职比他高,他只是参将加授副总兵,杜松却是总兵,如果杜松谦逊友好一些,可以叫贺世贤先进,贺世贤便会在瓮城内等候,然后与杜松寒暄几句再告辞,这件事叫贺世贤感觉十分难堪,可惜他没有办法,如果杜松上告到巡按御史那里,或是以此事弹劾,眼前亏也是吃定了。

    贺世贤犹豫了片刻,用冷硬的嗓音向自己的部下道:“让开,叫他们先进,迟进些死不了人。”

    杜松在部下的簇拥下先行进城,在城门处,他向着贺世贤冷冷一瞥。

    “将爷,咱这窝囊气真是受大了。”

    陕北人的脾气都不是太好,待杜松等人进了城门后,贺世贤的亲兵们便闹成了一锅粥。

    “别急。”贺世贤冷笑道:“他杜疯子一心要当大帅,立首功,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

    城门下的闹剧均是被杨镐看在眼中,他没有多说什么,使了个眼色,他的亲兵急忙上前,和幕僚们一起簇拥着杨镐离开。

    到了晚间时,杨镐亲笔写了两份帖子,叫人送到李如柏和贺世贤在城中的寓所,请这两个将领到他的住处用晚饭,同时他交代厨房,做一些西北人爱吃的菜肴准备着。

    一个心腹幕僚悄声道:“东翁看来是决定要扶持李总兵了?”

    杨镐摇摇头,说道:“杜松桀骜不驯,只得安抚李如柏和贺世贤,还有马林等人,让他一步,由这人来任西路总兵。”

    幕僚道:“东路自是由那大刀刘任总兵了?”

    杨镐眼中闪烁寒光,他曾经因细故与刘铤积怨,双方都没有和解的**和想法,刘铤那时还很年轻,其父也是成名多年的总兵,刘家在西南很有势力,家丁很多,所以并不把杨镐放在眼里,现在刘铤已经是多年老将,经验丰富,其实也很够资格当西路军的统帅,不过杨镐已经决心把刘铤放在东路,那里从凉马佃出边,一路上全是密林和山谷,道路很难走,而且明军已经撤出宽甸十几年,从上到下道路都不熟悉,刘铤很难立功,甚至会失期迟到,杨镐私心打算就是叫刘铤犯错,然后他可以先把刘铤关起来,然后弹劾刘铤失期误事,请旨将他处斩。

    这个打算杨镐没有同别人说,不过他的心腹幕僚总会看出些什么,杨镐的手谕命令还有正式的公、文,奏折等等均是由他们一手打理,杨镐的打算各人都是心知肚明。

    天黑之后,李如柏先坐着轿子抵达。

    他是将门出身,却远不是虎子,这一生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战绩,只是靠着父亲的余荫坐在如今的总兵官位置上,在朝中他还有个弟弟在当锦衣卫都督,也是握有实权的人物,李家在辽东还有很多门生故旧,李家还有好几万亩的土地,李如柏安享富贵,娶了二十几房小妾,眼前的这场战事也是他近期最大的心事……李如柏知道建州女真实力很强,努儿哈赤更不是好相与的狠角色,他只想守着边境与女真人相安无事,不想费力去征讨,万一失败,李家这几十年的富贵可能都烟消云散,他对战争的胜负看的无关紧要,最要紧的就是李家的实力和他现有的富贵享乐。

    落轿时,李如柏打量了一下门庭中的情形,只看到豹尾枪班侍立在甬道两侧,三军司命的旗帜高高飘扬,还有堂屋正中摆放着的督师关防,几个杨镐的师爷已经笑呵呵的迎过来,到这时李如柏知道这是一场私人宴会,并不会有很多宾客。

    李如柏到二门时杨镐出步出来迎接,他和李如柏是多年旧识,当年李如柏还正值壮年,一晃十余年时间过去,两人均已经是鬓角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