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惨淡经营 第463章 植棉兴业计划

目录:挽明| 作者:燕西风| 类别:历史军事

    对于新版纸币表示满意的崇祯,认可了这一版本的纸币,同意从4月1日开始正式发行新版纸币,并同时回收去年的临时版本。

    不过接下来郭允厚汇报的黄河下游沿岸植棉兴业计划,却让崇祯并不怎么满意,他看完了手的计划之后便说道:“郭尚书,这个植棉兴业计划是不是过于粗糙了些。

    户部打算在河间、济南、顺德、东昌、彰德、大名、卫辉、怀庆八府近百个县推广种植棉花事业,一个鼓励各县开辟荒地种植棉花,视各县棉田面积每亩给予1角钱的植棉补贴,对新增棉田幅度最大的前十个地区进行嘉奖,这完了?

    虽说户部除了制定这些奖惩条件之外,还讲了几条如何监督核查棉田真实种植面积的措施,但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在于,户部究竟打算让谁去开发这些荒地种植棉花?如果户部指望让贫困户去开发荒地种植棉花,那么老实说一亩补贴一角钱的植棉补贴真的够吗?

    如果户部打算让当地的富户去开发荒地种植棉花,那么要如何确保他们能够获得足够的人力?种植棉花最为耗费人力,一对成年男女能够照顾的棉花田也不过在4亩下。当然这是指自耕农户,除了种植棉花之外,他们还需要种些口粮田。

    如果是大面积的种植棉花,每个劳动力照顾的棉田的确可以大幅增长,但是到了采花时节,一个人最多也能采摘两亩棉花而已。所以种植棉花所需要的季节性用工是非常惊人的,户部如果不对此作出计算,盲目的下令各府县推行棉花种植面积,到了收获季节棉花无人采摘,朝廷推广的植棉兴业计划岂不是成了害民之举?”

    崇祯的批评并没有让郭允厚不快,反倒是提醒了他。如果真的出现了皇帝所说的这种状况,恐怕他这个户部尚书到时候便要成了众矢之的了。

    郭允厚犹豫了下,便对着崇祯回道:“其实户部拟定的计划并不只有这一份,由于朝廷决定要在以区域推广种植棉花的事业过于仓促,加4月下旬便是种植棉花的时节,给予户部拟定计划的时间实在太短。

    现在陛下面前的这份计划,是臣以为较为正平和,不会惹起较多非议的一份。户部到还是有另一份计划,但是以臣看来,那份计划实在是过于激进偏激了些,所以臣不敢呈给陛下御览。”

    朱由检楞了楞,顿时好的说道:“究竟是什么计划,连郭尚书都不敢呈来了。你且去拿来,让朕看看,算有什么不妥之处,大家也可以讨论修改一下么。”

    郭允厚立刻回道:“那倒不需要,臣今日刚好把那份计划也带在身了,请陛下亲自过目。”

    郭允厚一边说着,一边从怀取出了几页纸张送到了崇祯面前。朱由检顺手接过了这七八页纸张装订成的计划书,低头翻看了起来。

    刚开始翻看这份计划书的时候,崇祯并不觉得这份计划书有多少激进和偏激。不过他倒是能够理解,为什么郭允厚觉得这份计划不合适。

    在这份计划,取消了按照棉田面积发放补贴的做法,理由是这样做的话间环节太多,容易产生舞弊,且很有可能底层官吏会和地方大户勾结,虚增棉田的种植面积,从而造成棉田的种植数量大增,而棉花的产量却没怎么增长的现象。

    既然推广棉花种植业的目的是为了增产棉花,那么户部对于棉花种植的补贴,应该真正的用在棉花的增加产量面。

    因此这份计划书认为,户部应当按照去年的计划成立国家储棉库,以今年春季籽棉价格为基础,确定今年秋季棉花的收储价格。

    如今年春季市场的籽棉价格是4两2钱每担,那么不妨把收储棉花的价格定为3.7两一担,种植一亩棉花的成本大约为0.3钱白银,不包括购买肥料的价格。而每亩棉花的产量,以等偏下的田地计算,大约在50斤亩产左右。

    这样的话,种植一亩棉花的产值约在1.8两以,净利润大约为1.4两。这个产值已经同北方等水浇地的产值差不多了。

    因此只要户部以十担为基础数量,同各县愿意种植棉花的地主签*销合同,并支付15%的预定金,那么能大幅度提高以地区地主种植棉花的兴趣。

    假设今年八府种植棉花的田地面积扩张到500万亩,也是250万担籽棉的收购合同,户部所要付出的定金为138.75万两,约194万元。

    这个数目虽然起500万亩的棉田补贴高了144万元,但是户部可以拿这些籽棉收购合同成立棉花期货市场。以今年春季籽棉的市场价格4两2钱每担出售,收取期货定金同样为15%。

    如此一来,户部能从期货市场收回157.5万两的定金,扣除了付给地主的定金,还能多出18万余两的资金用于支付棉花收储、运输的费用。这样的话,户部不仅不必为拓展棉花种植业贴补费用,还能从有所收益。

    这份计划到这里为止,虽然对于小农生产者不利,但还算不有所危害。毕竟最基础的收购合同,也要保证有20亩土地可以种植棉花。北方自耕农的土地数量虽然较南方自耕农多,但是也基本在15-25亩之间,超过20亩的少,低于20亩的较多。

    因此对这份计划较为有利的,还是土地超过了50亩以的地主阶层。他们可以拿出一部分或是大部分土地,同户部签订合同,用于棉花种植,而剩下的土地再用来作为自家的口粮田。至于那些自耕农,因为土地面积不足,无法同户部签*销合同,无法从朝廷鼓励的植棉计划收益。

    但是对于户部来说,10担棉花的购销合同已经最小单位了,继续降低标准,则收储费用会大幅度成长,而且朝廷要承担的风险也会逐步升。

    对崇祯来说,如果计划到这里为止,虽然他心里觉得不舒服,也是会认为这个计划是可行的。但是计划的最后一部分,终于让他丢下了这份计划说道:“这是谁拟定的计划,如此冒天下之大不违,他是想让京畿左近的百姓揭竿而起吗?”

    听到崇祯有些压抑,但是充满了不忿情绪的话语,郭允厚突然感觉自己心头放下了一块石头,他还真是有些害怕这份计划会被崇祯看。

    他有些释然的对着皇帝说道:“是户部的一名低阶官员,去年户部通州仓库进行查账时,唯有此人管理的仓库账目分明,不曾短缺了一分物料。

    因此陛下特别嘉奖,并将其从一员小吏提拔为户部六品主事,主要是负责棉花、棉布的储备仓库事务。臣受命拟定植棉兴业计划之后,下令户部主事级别以官员各一个条陈,以阐述对于植棉兴业计划的看法。

    这份计划便是此人所写,户部对于这份计划的讨论也是非常激烈,但是反对者多而支持者少,臣委实决定不下,因此便没有第一时间交给陛下参详。”

    听说了这份计划的来历,朱由检的火气慢慢消去了,他沉默了许久。再次拿起了丢下的计划书,认真的看了起来。

    让他如此恼怒的原因是,这位叫做李昌时的官员认为,河间、济南、顺德、东昌、彰德、大名、卫辉、怀庆八府的荒地或许是有的,但是这些荒地不是不适宜耕种的盐碱地,便是公用的柴草山。

    荒地所认为的,真正可以开垦的好地,几乎是不存在的。虽说棉花的适应性小麦水稻强,但是盐碱度太高的土壤也是种了长不出苗的。

    因此想要开垦以地区的荒地,要么是投入资本兴修水利,冲刷盐碱地的盐分,如天津治理滨海盐碱地一般,先种2-3年的水稻,待土壤的盐分恢复正常,然后再种植棉花。要么允许当地大户圈占公用地,让他们把公用的草地和荒山丘陵变成棉田。

    李昌时认为,贫农和小农根本无力开发荒地,他们光是耕种养活自己的几块口粮田,已经相当吃力了。想要去开辟一块荒地,从而把这块荒地变成可种植的耕地,不仅仅需要人力的投入,还需要大量物资的投入。

    他还举了顺义县为例子,顺义县的土地改制之后,大多数土地都以村为单位做了分割,每个村子的土地大致进行了较为公平的分配。这样分配的结果,公平是公平了,顺义县大部分的贫民也再次获得了土地,整个县的流民几乎不见,而且抛荒现象也基本消失了。

    但是顺义县今年提供的税粮,还不及内府补贴顺义县农户的一半,而且顺义县今年提供给京城的粮食及农牧产品,同样下降到了往年提供数量的60%程度。

    根据李昌时的说法,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诡异的状况,便是因为过去这些贫民把大部分口粮都缴纳给了地主,自己则处于饿不死的状态,因此顺义县可以提供给大量的粮食和农牧产品给京城消费。

    但是今年这些贫农和小农因为在陛下的照应下,获得了自己的土地,他们自然要先把自家的口粮留下,然后再出售多余部分。可是以现在的生产效率,这些贫农和小农基本没什么多余产品可言,因此自然提供给市场的粮食大幅度下降了。

    同理可知,如果把植棉兴业计划寄托在贫农、小农身是不合适的。一来他们没有这么多资源去开垦荒地;二来他们也不可能冒饿着肚子的风险,把自己的田地都种棉花。

    所以想要发展植棉兴业计划,必须依靠各县的地主阶层,他们拥有大量的土地可以用于种植棉花之类的经济作物,也拥有大量的资源用于开拓荒地。而朝廷需要做的是,放开他们的手脚,让他们兼并和集土地,以保证更有效率的发展生产。

    缓缓的放下了手的计划书之后,脸色严峻的朱由检想了许久,才对着郭允厚说道:“明日,你带这个李昌时来见见朕吧,朕想亲耳听他谈谈自己的计划。”

    https:///html/book/46/46070/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