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拂晓之晨 第246章 一些政务

目录:挽明| 作者:燕西风| 类别:历史军事

    夏允彝对这些人逆行倒施的疑『惑』,在朱由检的面前却不是什么令人难以理解的问题。

    在后世各种历史信息的爆炸『性』传播中,他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当一个王朝或是国家面临着覆灭危机之时,想着要站出来维护这个王朝和国家的,绝大多数都是底层的人民,而不是那些享受了最大好处的统治阶层。

    其实只要仔细想一想,朱由检就能明白为什么。比如大明王朝现在遇到的最大难题是财税不足,因为国库空虚导致南方的粮食无法运到北方的灾区,从而造成了北方的粮食危机。

    而财税不足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大明开国时建立起来的财税制度,在不断的修修补补之后,终于走到了尽头,已经无法适应大明眼下的生产力水平了。

    一个构筑于大多数自耕农为纳税主力的小农经济的税收制度,面对今日这种土地大量集中于少数人,财富集中于工商业者手中的社会形态,已经完全失去了国家税收存在的意义和目的。

    这种税收制度若是再不变革,无疑就是将整个国家的底层百姓推到了朝廷的对立面去。无地或是拥有极少数土地的百姓给养着整个国家,而占有大量土地和财富的士绅官僚豪商却享受着免于税收,或是极低下税收的待遇,这就是大明社会目前最为主要的矛盾。

    将这样畸形的税收制度继续维持下去,必然会将整个王朝拖入毁灭的深渊。大明王朝的统治阶层中并非没有精英看到这个危险『性』,只是想要变革大明的财税制度,百姓身上已经无肉可割。

    在没有找到通往资本主义道路之前,或是如同西方一样兴起大航海时代,追求海外的财富。当政者想要挽救这个王朝,就必须要从统治阶层身上割肉了。

    作为大明统治阶层中的精英,张居正曾经试图挽救过这个王朝,但是被政权优待了两百余年的士绅官僚们,他们乐于享受这个政权提供的一切特权,却不愿意损害自己的任何利益去维持这个政权的存在。

    因为士绅官僚们虽然处于一个阶层,但他们却并不是一个整体,比起对于王朝的覆灭,他们更担心的是自身阶层的掉落。

    从这些士绅官僚的个人立场看来,他们少贪污一些,少兼并一些土地,并不能挽救这个国家滑落深渊。但是却会影响到他们自己能否获得足够的资源,从而保住自身的阶级不会掉落。

    在大明目前这样激烈的社会矛盾中,失去了特权的庇护,不但保不住自己的家业,甚至连家人都未必能保得住。

    反过来,士绅官僚在地方上的搜刮,使得他们有足够的资源去对付那些不成气候的零星反抗。因此他们拒绝向朝廷让渡出任何的利益,并毫无羞愧的认为,他们现在享有的一切特权是理所应当而不用进行回报的。

    早晨的阳光从门窗中斜斜的照进了尚书房,细小的尘埃围绕着光柱婉转翻腾,犹如是有生命的个体。朱由检沐浴在这样的阳光下,一页页的翻看着来自陕西的各项汇报。

    在经过了数个月的各方博弈之后,陕西两个藩国被拔除后空出的土地,和那些逃荒百姓被霸占的土地,终于有了一个让各方能够接受的分配方案。

    百姓获得了这些土地的十分之三、四,豪门大户获得了十分之二、三,中小地主获得了十分之三、四,剩下的土地则成为了用于陕西教育的学田。崔呈秀、杨鹤决定在原西安的秦王府内设立一所大学,叫陕西大学,并在陕西各县设立一所小学,这些学田的租税将会成为这些学校的经费。

    这是一个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的结局。唯一值得称道的是,这个方案获得了陕西百姓和士绅的热烈拥护,倒是让朝廷在陕西拉回了不少人心。

    让崇祯眼前一亮的,便是夏允彝在这场斗争中的表现。从一开始被崔呈秀和陕西官绅吊打,到联络各地的年轻士人,发动士绅会议以制衡豪门大户,使得原本只是负责维持地方治安和兴办水利的士绅会议,变成了陕西政治中声音不小的一员,足以见证了他的成熟。

    而一向以谦谦君子待人的夏允彝,为了让士绅会议中的中小地主代表反抗那些豪门大户,居然能想到在陕西成立青年学会的支部,吸纳那些寒门出身的年轻士人去鼓动家人;拉拢了那些名字没有上宗谱的宗室,先起来和豪门大户闹了一场等等手段,都让崇祯有些赞叹了起来。

    被迁移走的陕西两藩宗室,都是有着朝廷正式封号的,至于那些没有封号的宗室成员,朱由检也正感到有些头疼。把他们一起迁走,这些人不愿意离开故土,他们自称自己不是宗室成员。但是留在陕西,失去了土地的他们又可能成为起『乱』的源头。

    夏允彝以土地为引诱,让这些没有封号的宗室成员同豪门大户闹上了一场,也算是断绝了双方勾结的可能『性』。而想要安居乐业的宗室在分到土地之后,自然不会再有其他想法。这倒是顺手替崇祯解决了一个麻烦。

    朱由检批阅了这些文件之后,便对着一边的王承恩说道:“崔呈秀、杨鹤报上来的土地分配方案,朕已经认可。另外陕西不少官绅对夏允彝的弹劾,朕不予认可,一概驳回。这些文件你送去给内阁吧…”

    王承恩捧着一叠文件走出尚书房时,正好和进入尚书房的吕琦擦肩而过。

    吕琦向崇祯递上了来自于辽西的报告,在崇祯返回了京城一个月后,辽西的肃反也宣告了终结。

    以孙承宗为首的大本营官员向崇祯报告了肃反结果,本地大户中有134个家族被判定有罪,应当流放海外;255个家族被认为在蒙蔽状态下协助了后金,建议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罚。

    另外,在军队中有37名中下级军官被判定为叛国,将予以处决,其中有5人来自于祖大寿的家族。另有147名军官被评定为意志软弱,被建议强制退役或是调出边军体系…盖上了文件之后,朱由检沉默了一会,才开口问道:“祖大寿最近的表现怎么样?”

    吕琦想了好一会,才确定的说道:“祖将军自从调到京畿以来,在工作上循规蹈矩,并无什么出格之处。私下里正在京城挑选地方修建宅院,并无什么不妥之处。”

    朱由检敲了敲桌子,便决定了下来,“你去将这份文件交给祖大寿看看,问他对于这份肃反的结果可有什么个人意见?其他的不必多说。”

    吕琦答应了一声,拿回文件之后又说道:“后金那边还发给了大本营一个请求,希望能够派出一名使者前来沟通,为此前两国的冲突作出一个和解,从而实现双方真正的和平。孙先生的意思是接受,不过满桂等将军认为这是后金的计谋,应当直接拒绝。孙先生也专门为这件事发了一份函件,希望陛下进行裁断。”

    朱由检想了想说道:“后金既然已经退兵,那么这件事就不算是战时事务了。令孙先生带着大本营回京,准备解散。至于后金想要派人前来沟通,回话:可以同意他们派人前来,但必须不低于旗主贝勒的身份,随行人数不得超过30人,我国会确保他们的安全。不过谈判将会在京城进行,谈判的人手朕会亲自安排。”

    吕琦默默的记下之后,再次说道:“皮岛『毛』帅上书请罪,曰:此次后金入侵宁锦事发突然,因而东江镇未能及时出兵牵制,请陛下进行惩处。

    旅大总兵孔有德、副总兵耿仲明向朝廷上书,后金入侵宁锦时,正蓝旗贝勒莽古尔泰亲自带着大军进攻金州和大连。金州城在久战之后失守,但是依仗着金州城南南山修建的三个炮台和五个堡寨组成的南山防线,最终还是挡住了正蓝旗的大军。旅大军损失将士769人,建虏也丢下了三百多具尸体,其中有真鞑子30余人…”

    朱由检颇为意外的问道:“『毛』永诗、『毛』有杰恢复本名了?”

    吕琦谨慎的回道:“去年朝中流传出『毛』帅想要同后金言和,据岛反叛大明的传言后,『毛』帅除了上书自辩之外,还要求那些调离了东江镇的将领一概恢复本名,以表示他并无反叛之心。『毛』帅的义子孙中,孔有德、耿仲明便是最先改了名字的几个。”

    朱由检笑了笑说道:“被朕抽调了这么多人出来,『毛』帅能够守住东江镇的地盘已经算是不错了。现在东江镇的力量分散在了济州岛、旅顺大连、海参崴、庙街和库页岛,哪里还有深入辽东的力量。

    替朕拟一份信件,好好安慰一下『毛』帅,只要东江镇能够存在,对于大明来说就是最大的贡献,让『毛』帅稍安勿躁,就不要同年轻人争夺功劳了。

    另外让总参谋部派人前往旅大视察,一是要复核军功,抚恤将士;二是调查旅大、金州的地形,在稳固了旅顺口的防御之后,将防御重点向北推进,加固金州和大连湾的防御。

    如果金州可以建成一个要塞区域,那么它身后的大连和旅顺就可以进行安全的进行生产工作了。要求旅大军裁减一批老弱,在旅顺附近屯田打鱼,以解决军队的一部分口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