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岗村,新一团第一营阵地上,一名新兵悄悄露出头,他将枪口对准了一名挥舞着军刀指挥作战的日军小队长。
虽然这名新兵在吴城镇作战的时候击杀过一名鬼子兵,并且还击伤了一名日军中尉,但他还是新兵,他没有完全过度成老兵。
老兵遇到这样情况不会冒然射击,因为老兵能够清晰注意到双方存在的差距。
这名新兵目光通过三八式步枪缺口,准星,到日军少尉小队长,他已经瞄准好了。
但是就在他准备扣动扳机的时候,一颗子弹直接击穿了他的额头,这名新兵当场牺牲。
鬼子兵攻击可不像电视里面那样如同放羊似的一窝蜂朝着阵地涌动过来,他们会拉开距离,每四个人一组,交替掩护前进。
也就是说从阵地这边朝着外面看过去,看到的是不少鬼子兵在快速朝着阵地前进。
但实际上,在这些前进鬼子兵的后面,日军还有许多步枪手,轻机枪,掷弹筒负责掩护。
日军枪法准确到一种可以用非人类来形容,他们每名士兵都有在四百米左右准确击中目标能力。
至于在目前双方距离只有一百多米,小鬼子完全可以轻松做到指哪打哪程度。
这一点不得不承认小鬼子单兵素养很强,哪怕孙卫国新一师部队,在这方面都无法和小鬼子相比。
日军距离越来越近,一百米,八十米,六十米,仿佛只要一眨眼时间,这些鬼子兵们就能够冲到阵地上了。
此时冲在最前面的鬼子兵们已经迅速安装好刺刀,他们也开始加快了冲锋速度。
可就是在这个时候,文子涵立即下达了射击命令。
机炮连三门步兵炮,三个步兵连直属机炮班三门60迫击炮,三个步兵连二十七具掷弹筒纷纷开始展开了射击。
炮弹迅速朝着冲锋的鬼子兵们打了过去,爆炸声此起彼伏响了起来。
一片片被炸成的尘土仿佛形成一道天然障碍,文子涵再次下达命令。
“投掷手雷!”
早已经做好准备的官兵们,迅速将一颗颗手雷朝着鬼子兵们投掷了过去。
“轰轰轰。”
炮弹和手雷爆炸声不断响起,但是小鬼子这边也很快进行反击,轻重机枪,步兵炮,掷弹筒快速朝着阵地进行压制。
双方再次展开了激战,文子涵开始命令三挺勃朗宁重机枪进行射击。
口径127重机枪进行射击,一颗颗子弹疯狂朝着鬼子兵们进行扫射。
冲在最前面的鬼子兵们先是承受了炮弹和手雷袭击,然后遭到三挺大口径重机枪袭击,他们情况可想而知。
数十名鬼子兵开始伤亡,后面的鬼子兵虽然极力增援,但日军前进步伐是被阻拦了。
老兵们找到了机会,趁着有烟雾尘土遮掩,他们立即探出脑袋,开始对鬼子兵们进行射击。
最前面的鬼子兵距离阵地可是不足一百米,这个距离对于老兵们来说是没有任何压力的,他们子弹都能够准确击中对手。
一部分想要继续前进的鬼子兵遇到了子弹拦截,他们不得不隐蔽起来。
带队冲锋的鬼子兵少佐大队长举着望远镜看到这个情况后,他立即开始命令集中火力打击阵地。
两门步兵炮,十二挺重机枪,以及二十多挺轻机枪和二十多具掷弹筒开始对阵地进行射击。
第一营火力再次被压制住,前线鬼子兵们则是趁着这个机会,迅速开始后退,他们是被火炮袭击压制了进攻步伐也被打乱了队列,这些鬼子兵是需要到后面进行重新整备然后再次攻击。
三百余鬼子兵迅速后撤,日军火力给他们提供了很好掩护。
第一大队在人数以及火力方面是占据着优势,文子涵第一营各个方面都处于劣势。
如果换做其他指挥官来指挥作战,说不定现在部队都要陷入到苦战中,但文子涵倒是比较机灵。
“马上调整火力点,这股小鬼子不简单。”看到鬼子兵开始后撤后,文子涵不敢大意,他立即下达命令说。
第一营部队开始重新调整轻重机枪火力点,而这个时候,小鬼子第二波攻势已经展开了。
此时五更垴这里也发生了激战,不过五更垴这里是团部所在地,防御力量比较强,进攻的鬼子兵第二大队没能靠近高地。
但是在新一团团部里面,张文彬脸色可不是很好。
守备五更垴第二营已经付出六十多人伤亡代价,而遗弃在他们阵地面前的鬼子兵尸体才不过是十几具而已。
看着孙卫国铁青脸色,张文彬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师长,要不要抽调第三营和第四营从侧翼打一下日军部队。”新一团参谋长岳午轻声说道。
“看小鬼子规模应该是有一个步兵联队,现在他们只抽调两个步兵大队出击,这个时候我们调动另外两个营,日军另一个步兵大队肯定会及时出击,那样就不得尝试了。”孙卫国摇摇头,他平静说道。
这个时候孙卫国倒是想要抽调跑马堎的新二团过来助战,不过孙卫国这个想法很快便打消了。
现在出现只有日军一个步兵联队,如果把新二团抽调过来,跑马堎那边就成为了漏洞,日军部队是可能从那里攻入到纵深地带,那样后果不堪设想。
孙卫国是没有调动任何兵力,他亲自作战新一团指挥作战。
日军联队在高岗村和五更垴高地连续展开了四次攻击,他们攻击都被打退了下去,但是对于新一师部队来说,他们是出现了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情况。
到了上午十一点二十分,驻守高岗村第一营伤亡一百二十人,其中阵亡八十三人,而主攻高岗村的日军第一大队伤亡一百五十余人,但他们阵亡却只有六十多人而已。
五更垴这里第二营付出伤亡一百七十多人,而主攻五更垴的日军第二大队,却只是伤亡一百一十多人而已。
日军伤亡数字比新一师部队明显要少,这是孙卫国部队在和日军部队作战中,第一次出现这样情况。
孙卫国很快便发现了这一点,他也开始重视起日军36旅团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