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美国一旦研究出与豹式同等威力的坦克时,德国在想用升级豹式能力的方法,来达到全面压倒性的坦克优势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德国在两年内,必须有正确的战略和战术安排,不能有一点点战略上的失误,不然大家一起上纽伦堡绞刑架吧。
“拼了,兄弟打啊!!哒哒……轰”
一个不知名的苏联军官,操着机枪对着奔驰碾压而来的德国式猛烈射击,“噼里啪啦”的炒豆的声音,迎接他英勇行为的是一枚75毫米坦克炮的炮弹,猛烈的爆炸直接把这名苏联军官撕裂成了碎片,然后随着猛烈的爆炸,被带到空中再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
德国式坦克冲入了阵地,后面跟随的步兵也跳入了苏军的战壕,那些还没有死的苏军试图反抗,迎接他们的是暴风骤雨般的子弹。
千万不要怀疑GT44式冲锋枪的射速和威力,在战壕里面残存的苏军手中的步枪根本就不是GT44式冲锋枪的对手。
此时的苏军可没有装备波波沙等冲锋枪,他们手中一般是莫辛纳干,美国援助的卡宾枪也有,英国的司登冲锋枪也不少,
这些杂牌武器在面对GT44式冲锋枪的时候,都不是德军GT44冲锋枪的对手,苏军只能是被打成马蜂窝。
当然拼死反抗的苏军还是给德军造成了伤亡的,那就是手榴弹,狭窄的战壕,终于有哪么一些苏军丢出了自己腰间的手榴弹,一颗手榴弹也至少要报销两三个德军士兵。
苏军能仍第一颗,地二颗,绝对没有机会仍第三颗,蜂拥而来的德军绝对是一阵乱枪,把那名苏军打成筛子。
“哒哒……哒哒……突突突……突突突……轰轰……”
战壕的争夺总比外面和坦克对决残酷的多,如果苏军运气好总能干死一两个德军,如果实在是运气霉一个垫背的都没有拉到,那也别埋怨谁,面对苏军残兵的拼死反抗德军在付出一定的代价后,总算是顺利占领了阵地。
没有休息,这些在战壕里面的德军立即拿着武器就跑到在边上的装甲车上,然后在车上包扎伤口或者补充弹药,而装甲车在装载上德军的士兵后,也不停留,快速地追赶前面的坦克,他们的任务就是接着突击苏军的下一处阵地。
此时的苏军已经是强弩之末,失去大炮,失去制空,面对德国德军的超级钢铁洪流,已经是砧板上的肉了,在魏特曼在突击苏军的下一个阵地的时候。
所有前线苏军接到的命令是“与阵地共存亡”的死命令,苏军虽然在装备,武器和训练方面与德军差距甚远,但是他们都是在为国而战,为谁而战的目标十分明确,所以在苏军面对绝对优势的德军,依然悍不畏死地抵抗,不到重伤决不投降。
苏军虽然没有给德国坦克部队带来多少威胁,最多也就用几颗手榴弹绑在一起,炸毁了两三辆德国式坦克的履带,但这又有什么用呢!
德军步兵在保护着这些坦克,就算有苏军想爬上坦克,揭开坦克顶部的盖子,在把手榴弹扔进去,那也要苏军能爬的上去在行啊!
跟随德国坦克的步兵立即就会把那名苏军打成马蜂窝,在说德国式坦克的顶部盖子可以从内部锁死的,要想从外面打开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哒哒……轰轰……突突突……噗嗤噗嗤……”
“杀啊!……为了祖国……和侵略者拼了啊啊啊!……”
枪炮声,喊杀声交织在整个战场上,苏军的英勇并不能挽救他们失败的命运,不怕牺牲的精神和肉体是挡不住德军的钢铁洪流的,但苏军的拼死抵抗也就暂时拖住了一下德军坦克突击群而已。
隆美尔已经安排好了,魏特曼在到达距离莫斯科五公里左右的地方停下来,建立警戒阵地,然后就是德国的同盟军和俄罗斯解放军去进攻莫斯科城。
这些炮灰部队总共有三百六十多万,协助他们进攻的只要六十万德国精锐部队,这六十万德军并不是进攻的步兵,而多数是炮兵和坦克兵,第一项的战斗并不是他们。
为了德国的未来,隆美尔不得不让这些炮灰冲在第一线,这没得商量,英国德国并没有占领他们的国家,这就是他们为此应该付出的代价,而且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德国的FA2运输机到此时,已经生产处五六百架,在莫斯科前线的就有三百多架,这些运输机也是机动力量的一部分,吊运大炮,运送弹药和兵员,都是不错的选择。
而且FA2还可以装上两个人,带上两挺MG42还是可以的,下边坦克,上面直升机配置机枪,现在这个时代,又有那只部队是其对手。
当然FA2只能在自己坦克上边行动,不然敌军的高射机枪就会他它给揍下来,因为FA2根本就没有装甲防护能力,被打中发动机和油箱立马完蛋。
钢铁狂潮裹挟着滚滚车流,扬起漫天的尘土,犹如一条苍龙,直奔苏联的心脏——莫斯科。
此时苏联的其他战线也是节节败退,只是没有德军这样凶猛,德国德军连续突破苏联的防线,很快就兵临莫斯科城下,这一情况也被报告到了苏军总指挥部。
最高司令官为朱可夫元帅也更好的办法,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徒劳的,朱可夫是名将又能如何?他也无力回天。
德国在莫斯科战役之初就用强大的空中力量,摧毁了苏联的大部分空军,使苏联全面丧失了制空权,在加上斯大林的胡乱干预指挥,又彻底张松了苏联空军,朱可夫只能徒呼奈何。
现在的情况,苏军的部队随时随地都在面临着德国飞机的轰炸,做为苏军总司令的朱可夫也是毫无办法。
而斯大林派在英法的大使连续求见英法两国的领导人,斯大林显然英美两国立即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可他们都被拒之门外,英美领袖的接待人员只是礼貌地说一句:
“首相或者总统正在开会研究苏联问题,请大使先生回去等消息。”(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