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轰”
南京城郊,十门新式大炮一同怒吼,两千米外的一处半山坡火光冲天,碎石飞射!
接连十轮炮击之后,那座土山已经看不到原先的面貌,而是被漫天的尘烟笼罩,待尘烟散去,可以清晰的看到上面被炸出来的一个个大坑,如此威力,就算是名震天下的红衣大炮也逊色一分,惊人振奋!
这十门新式大炮是火器局在反后座力装置上面取得突破后做出来的,由于原先骇人的后坐力被抵消,新式大炮每次发射后不用担心位置偏移,不仅发射速度提高了不少,威力也增加了一分。
“好!”朱慈烺大喜过望,无后坐力装置研制出来后,此新式大炮比原先的还轻了将近二百斤,整座大炮只有惊人的四百多斤重,正是应龙军的最佳配置。
有了这种大炮之后,应龙军的战斗力将比原先上升至少一倍。
“皇上,新式无后坐力大炮取得圆满成功,请皇上为此大炮命名!”火器局主事陈鑫上前说道。
陈鑫等人虽然是大炮的研发者,但他们并不敢自作主张,毕竟历来给大炮命名这种事大都是皇帝来做的。
朱慈烺点了点头,想了想说道:“朕看此炮远超红衣大炮和威远大炮,不久后必将随朕的应龙军一同横扫天下,威震四海,就叫神武大炮吧!”
“皇上圣明!”陈鑫等人叩拜道。
“尔等昼夜研制此炮,也辛苦了,传朕旨意,所有参与研发的工匠均赏银千两,锦布十匹,以示嘉奖,望尔等日后更加努力,研发出更新式的大炮,为大明军队更添雄威。”朱慈烺没有任何犹豫的下发奖励,虽说研制新式大炮的人前前后后过百人,需要足足十万两银子,但朱慈烺无论如何也不会在这种方面吝啬,科技是将来民族立于世界的根本,对于那些科技的研发者,不仅需要支持更需要鼓励。
“臣待火器局的同僚谢皇上隆恩!”陈鑫再次叩拜道。
朱慈烺的奖励自然不是口头上的,仅仅第二日,户部的人便在朱慈烺的示意下,明目张胆的抬着十万两银子到火器局派发,并宣布朱慈烺的口谕。
朱慈烺是要告诉天下所有人,他不会亏待任何研发出新技术的工匠,只要对大明有益便奖,不只是参与新式火炮研发的人,不管任何人在任何技术上面取得突破,都会得到朝廷的嘉奖。
此话一出,整个火器局都振奋了,天下工匠也都振奋了,皇上这是明目张胆的提高天下工匠的地位啊。
古往今来,士农工商的阶级根深蒂固,商人虽说是排在最末的,实则工匠才是最受人践踏的,因为天下工匠大多是为商人服务的,木匠,铁匠,裁缝,船工等等,他们明面上排在商人之前,实则是商人掌控着他们的衣食,到底谁的地位更低。
如今工匠的地位得到皇上的承认,皇上亲口说他们是于国有功者。
确实,工匠乃是技术开发和创新的源泉,是社会最终进步的根本,他们就如同后世的一群从事科技开发得科学家们,他们理应得到尊重。
为了吸引天下工匠,也为了更好的让大明整个社会不断进步,朱慈烺经过考虑,下旨户部拨款十万两,由工部牵头,建立华夏历史上第一所科技院大明科技院,专门吸收各类人才,参与各类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不日,大明日报刊登了这个消息,皇帝金口玉言,任何方面的工匠都可以前来科技院报名,只要赛选过关,便能获得相应的职位,从此享受朝廷的供奉。
朱慈烺是打算一口气建立上百个研发所,含盖各个类别,比如吸收最出色织女,不为织布,只为了不断改进事关百姓穿衣的织布机,研发织布速度更快,织出布匹质量更好的织布机。比如吸收一些数十年从事耕地种植的老农,改进天下农具,甚至研发杂交作物等。又比如吸收一些数十年专门烧砖烧瓦烧陶瓷的工匠,研发水泥,等等!
没有让朱慈烺失望,消息一经过大明日报一传便各地,天下各类工匠再次震动,就为了当今皇上如此看得起他们,那些一个个当世最顶尖工匠,为了证明自己,跋山涉水的前来南京城,参加大明科技院的赛选。
湖北,湖南,两广等等,成千上万的各类工匠拖家带口前来。
南京城郊,一位种了近五十年地的老农,在听了说书先生宣读大明日报的内容后,立刻便纳闷了,难道他们这些老实巴交的老农也能去参加大明科技院的赛选?
这位老农不可思议的摇了摇头,不过想到大明日报上所说的,至少亲自种了三十年地的老农,他不是正好有资格吗,反正他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闲在家里也不能在亲自到地里种地了,闲着也是闲着,反正京城就在边上,到时候去看看也无妨。
然而,这位老农虽然不怎么在意,但他不知道的是,他这一去便改变了他的一生,将来大明第一波杂交水稻的诞生便有他的参与,最终以一介七十岁高龄的老农身份名留青史。
江西一个小镇,宋应星编写天工开物之余也时常买一份大明日报来看。
“皇上圣明,科技院开得对啊。”这个后世名垂青史的科技巨匠此刻双眼含泪,激动莫名,最后在狠狠灌了一口茶水后,啪的一声将茶碗摔碎,拿起书写未完的天工开物便朝京城方向远行,皇上都亲手开办科技院了他还在这里写什么天工开物,直接去科技院参选不就行了。
其实宋应星之所以书写天工开物,最主要是为了将大明现有的各类科技记录下来,让它们不至于在战乱中失传,如今科技院开办,由朝廷牵头传承和研发各类科技,便没有科技会失传,他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去京城为皇上效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