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话: 司马睿的心机

目录:不死贱男| 作者:雲| 类别:散文诗词

    司马睿活着的时候,让人觉得他蛮傻的、蛮弱的,但是其实他也是很有心机的一个人,因为他可以在自己快死之际,用一件事就离间了王敦和王导的关系。

    他的反间计不算复杂,就是他在临死的时候,在王敦的面前任命王导为辅政大臣。本来先帝在临死前任命大臣辅佐新上任的皇帝是很正常的,是不会达到反间的作用。可是司马睿就很好的运用了当时他所处环境的特殊性,使这次任命变成了反间。

    司马睿死的时候,继位的司马绍已经有二十多岁了,这是个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年龄,是能够判断是非,能够做决定的年纪,所以在旁人的眼中,这时提拔一位辅政大臣,必定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尤其是王敦,他会认为王导已经背叛了自己,与司马睿交好,或者就是因为其他的原因,王导已经不是自己的人了。

    还有一点就是,司马睿将在朝中地位同样很高的王敦放在一旁,只任命了王导,这使王敦觉得很不爽,甚至会觉得自己在群臣那里丢了面子,这就使王氏两兄弟的关系又有了一层隔阂,于是王敦就将王导的一些职位给革除了。

    而且在王导与王敦关系决裂后,王敦开始面临了来自其他兄弟的叛变,事事都开始变得不顺,最后他就病死了。

    中国古代大多数皇帝到了晚年,会因为老了而变得昏庸,于是开始贪图享受,沉迷于美色、酒色之中,虽然留下骂名,但晚年也是蛮不错的。可是司马睿的晚年确是不幸的,过得像囚徒一般。

    司马睿的父亲是琅邪王,他是出生在王室之家,本来手中就没有什么权力可言。后来成为了东晋的开国皇帝,主要还是因为有王导和王敦在各方面的支持,其实这正是他晚年过得像囚徒的铺垫。

    刚刚建立东晋时,那些不服司马睿成为皇帝的人,司马睿都是派王敦去征服的,王敦本来就是个有野心的人,所以他一边奉司马睿的旨,平复那些叛乱,一边发展自己的势力,自己任命官员,而且官员都是他的亲信,这就使司马睿在外面的势力大大缩减,甚至是没有。

    尤其是在司马睿的晚年时期,王敦将那些身居要职的官员都换成他自己的同姓族人,将荆州、江州、徐州等地的刺史都换成了姓王的人。本来司马睿就因为自己的王位是王敦和王导扶持上来的,而将王导和王敦的官位提得很高,王导官位是尚书,是宫中行政方面的重要人物,再被王敦这么一安排,整个天下几乎都被王家给占据了。

    而作为真正的君主的司马睿,却是被像囚犯一样地被囚禁在了宫中,外面的重要消息他都是王姓一族转述给他的,而关于决策,大多数大臣也会听王导一说,所以他的晚年就是被囚禁在位的囚犯。

    司马睿是东晋的国君,关于他的父亲各有各的说法。有人说他不应该姓司马,而应该姓牛,那么他到底是谁的儿子呢?

    司马睿,姓司马,名是单字一个睿,字景文,他是琅邪王司马觐与妻子夏侯氏的儿子,认为他是司马觐的儿子,毕竟他一直都是以司马作为自己的姓氏,而且他所建立的东晋姓的也是司马。

    但也有人说,司马睿是夏侯氏与牛金偷情生下的,也就是说,司马睿是牛金的儿子。其实在实行一夫多妻制的中国古代,这还是有可能的,因为有可能夏侯氏当时并不受司马觐的宠爱,而人又都是有想要的时候,为了满足自己的那份的想要,她一不小心就犯了错。

    不过也有人说,当时牛金已经可以算老人了,就算与夏侯氏偷了情,他的生育能力应该也退化了,不会让夏侯氏怀孕。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司马睿是夏侯氏与一个姓牛名钦的下人偷情生的孩子。这种说法与当时牛继马后的预言有关,当时牛金因为这一说法,被皇帝防备认为他们牛氏会取代司马氏的帝位,所以就将牛金给处死了,但是夏侯氏却与姓牛的下人生下了司马睿。而司马睿后来成为了东晋的皇帝,虽然姓的是司马,但毕竟是牛姓的骨肉,所以那个预言还是实现了。

    东晋统治阶级主要由世族掌权,由于军权外重内轻,不少方镇心怀野心,造成了王敦之乱、苏峻、祖约之乱及桓温专政。此时虽然陆续有北伐以收复失土,但因为内部矛盾而始终未能重建巩固的全国统一政权。

    前秦出动举国之师,意图灭亡东晋。面对亡国之祸,东晋君臣一心,这是成立以来最团结的一次。淝水决战后前秦崩解,谢安、谢玄等人成功的收复大批失土。

    然而后期又发生朋党相争及桓玄篡位,由于平民负担沉重,又发生孙恩、卢循之乱。谯纵占据蜀地自立,最后刘裕崛起,平定了诸乱,并夺得皇位,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东晋初期,王导等人采取镇之以静的策略,以稳定局势。东晋的庄园经济的程度比西晋更重,由于农业技术的提升,在侨姓世族与吴姓世族密集的开发之下,江南获得全面开发而繁荣兴盛,中国的经济中心也逐渐往南移,使得后来有大运河的出现,在手工业和商业方面也有长足的进步。

    因为北方的外患威胁仍然存在,东晋朝廷赖世族及方镇的支持以稳定局势,这使得不少士族掌握强大的武装形成了割据。王敦素来桀傲,他有意控制朝廷,晋元帝为了抑制王氏的权势,以刘隗、刁协、戴渊等人牵制,并防御王敦,削弱他的兵权。

    王敦利用祖逖的去世与京城防御的不足,发兵攻陷建康,刁协等人被杀,晋元帝忧愤而死,太子司马绍继位,是为晋明帝。当时王敦想要专权,移镇姑孰而后病危,晋明帝下令讨伐,平乱成功,由于王导并未附逆,所以王氏仍受晋室所重用。

    晋明帝才几岁的时候,有一次他坐在元帝的膝上。当时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起洛阳的情况,不觉得伤心流泪。明帝问父亲什么事引得他哭泣,元帝就把朝廷东渡的事情告诉他。

    于是就问明帝:“你看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远?”

    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过有人从太阳那边来,显然可知。”

    元帝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奇,第二天召集群臣宴饮,就把明帝这个意思告诉大家,并且再重问他一遍,不料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

    元帝感到惊愕失色,问他:“你为什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呢?”

    明帝回答说:“现在抬起头就能看见太阳,可是看不见长安。”

    西晋灭亡于胡人的南侵,西晋的王族东

    渡,定都于建康,国家倾废,生灵涂炭。有人从长安来,刚从北方敌占区过来的人,元帝问了洛阳的消息,听说洛阳被胡人蹂躏的事情,所以潸然流涕。

    明帝的回答可真的是聪明得难以置信,明帝对于长安远还是太阳远这一个问题作出的两种不同回答,也不是单纯地玩弄辞令,而是各有其针对性。

    晋室东渡到建康,是因为外族侵略者占领了中原地区。对于历尽辛苦才到达建康的长安来人,明帝言语中不能不有所照顾,所以才有“太阳远,没有听说人从太阳来,只有听说人从长安来”的回答。

    而次日集群臣宴会,明帝突然改口说太阳近,则含有激励群臣的意思。“举头就可以看见太阳,而看不见长安”是因为长安已沦入敌手的缘故。语言简约隽永著称于世,简约隽永意味着用简要的语言表达丰富深刻的内涵。

    晋明帝司马绍,字道畿,东晋的第二代皇帝,晋元帝之子,母亲为代郡出身。司马绍不但工于书法、礼贤下士而且孝顺,并也相当的勇猛,王敦以鲜卑儿称呼他。王敦一度想要要求晋元帝废除太子,但是因为大臣反对而作罢。司马绍在晋元帝司马睿死后即位,大赦天下。

    司马绍曾经微服乘马密探王敦的营垒,平定王敦的叛乱后,停止对于王敦党羽的追究,为安定皇帝的权威全力重用王导,并且与世族保持和谐的态度,成功对王敦之乱作出善后。

    司马绍有宠妃宋袆,宋袆国色天香,善于吹笛,是石崇之妾绿珠的女弟子,不久司马绍病重,群臣进谏,请出了宋袆,最后宋袆被送给吏部尚书阮遥。司马绍病死,年仅二十七岁,葬于武平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