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宋应星出山
两个人刚刚来到了乾清宫门口,只见一位中年文士站在宫门前,垂手站立,眼中带着些许焦急与不安,身边还放着一只书篓。其中放置着十几卷书册。
两旁站立着两名太监陪伴着。
看到袁啸与汤若望过来,两名太监连忙躬身道:“袁将军,咱家给您见礼了。”
至于汤若望,汤若望不过是一个从四品、正五品的监正,还着实不在两名太监的眼里,即便是袁啸,那也是因为袁啸在皇上面前当红的缘故。
袁啸连忙笑道:“两位公公多礼了,请问,这位就是宋长庚先生?”
其中一个太监笑道:“不错,这位就是皇上要召见的宋先生,今日上午方才赶到京城,仅仅在驿馆之中落了下脚,就到宫里来了,这不,皇上连您都请来了。”
袁啸点点头,向着宋应星深施一礼道:“在下袁啸,见过宋先生!”
宋应星吃了一惊,这个就是名声鹊起,震动朝野的袁啸?
“不敢当,不敢当,”
宋应星连忙回礼道,“学生还礼了!”
笑话,宋应星只不过是一个七品的推官,跟袁啸这个巡抚比起来,地位相差太悬殊了,哪里敢接受袁啸的礼节?
袁啸笑道:“宋先生,这位是钦天监监正汤若望先生。”
宋应星看看汤若望,钦天监监正,那是干什么的?专门研究历法、天文的,可以说与自己算是半个同行了,自己不也是天天研究这个东西吗,作为钦天监监正,没有两把刷子,那是绝对做不了这个官职的。
宋应星与汤若望客气两句,正在这个时候,曹化淳从里面走了出来,叫道:“皇上有旨,着袁啸、汤若望,宋应星觐见!”
三个人连忙从外面走了进去,此时的崇祯帝端坐南书房,三个人连忙跪下行礼。
崇祯摆摆手,答道:“好了,这不会朝会,你们用不着那么多礼了,来人赐座!”
三个人谢恩之后,坐了下来。
崇祯沉声道:“宋应星,前段时间,大将军袁啸上书请建皇家恪物学院,致力于算学、恪物等,然则,朝野实在缺乏精通的博学硕儒,是以,袁啸将军向朕特意推荐了你,请你执掌皇家恪物学院,不知你意下如何?”
虽然宋应星在接到旨意的时候,就有所耳闻,然则,现在皇上亲口说出这番话来,自然是更加的震动。
宋应星眼睛湿润,自己一生致力于恪物之学,就是为了不让这些民间的工艺失传,一个人独行三十年,方才取得了现在的一些成绩,如今终于得到了皇上的认同,这份辛苦总算是得到了回报。执掌皇家恪物学院,这份荣耀可不是随便一个人就可以取得的,就想国子监的祭酒一样,非大德鸿儒不得担任!
宋应星连忙跪倒在地,答道:“臣叩谢皇上知遇之恩,臣鞠躬尽瘁,绝对不辱使命!”
崇祯点点头,说道:“即刻传旨,宋应星德才兼备,才堪大用,升任皇家恪物学院院长,此翰林学士,从二品,皇家恪物学院一应事务,尽皆由宋应星担任!”
“臣、臣谢主隆恩!”
宋应星激动的嘴角直哆嗦,从二品啊,从从七品到从二品,这整整跨越了十个品阶!一步登天!
一旁的袁啸连忙说道:“皇上,皇家恪物学院,仅仅靠着宋大人一个人是无法支撑下来的,我们还需要广揽天下奇人异士,进入恪物学院,开门教学,方才可以使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崇祯诧异的看了袁啸一眼,星星之火,燎原之势,这个小子,又整出来了一个颇有意味的言语,不过,确实如此,一个皇家恪物学院,一旦大规模招收学子,只怕会突破上千人,甚至个更多,数千人都有可能,仅仅一个宋应星即便是累死都忙不过来的。
崇祯问道:“袁爱卿,难道你还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推荐?”
袁啸笑答道:“皇上,这不旁边就站着一位吗?”
崇祯看看汤若望,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小子竟然把主意打到了汤若望的身上,这个家伙啊!
袁啸说道:“皇上,汤大人在历法与算学上的造诣,可以说独步宇内了,非但他的历法与算学精神,其实恪物之学,也很是精通的,如此博学的人才,不去教授弟子,岂不暴殄天物?”
崇祯无奈道:“袁啸,汤若望可是钦天监监正,钦天监中的事务多得很,你让他这个监正去教书,那钦天监怎么办?”
汤若望连忙奏道:“皇上,钦天监那边臣倒是不会耽误,只需要将臣要讲授课程的时间固定下来,每个月将几次课,布置几次课业,没有什么问题的。”
崇祯看到汤若望如此说,心头倒是很高兴,总算,还有一个肯于主动帮忙的,总比宋应星一个人强啊。
崇祯沉声道:“既然如此,那朕倒是不好抹杀了你这份心意了,传旨,汤若望一并受翰林学士,协助宋应星,还有钦天监与国子监中也有不少人精通算学历法的一并进入恪物学院,酌情授课吧。宋爱卿,剧中协调的事务,就交给你了。”
宋应星连忙答应。
袁啸接着说道:“皇上,仅仅这些人还是不够,臣今日与汤若望大人在一起探讨之时,说起了西洋的学问,但凡恪物之学,西洋都是成系统的,其精深之处,不下于中国,臣以为可以请汤大人出面代皇上邀请西洋的学者东来,进入恪物学院授课……”
崇祯皱皱眉头,答道:“怎么,难道中华万万之众,我们就连这小小的恪物学院的教授都凑不起吗?还要让西夷之辈凑数?”
额……
袁啸被崇祯的一句话给打击的不轻,特么的,老子千辛万苦方才说动汤若望啊,你老人家就一句话,给我堵死了啊,这特么的怎么行?
袁啸连忙说道:“皇上,您也曾经看过徐光启大人的《几何原本》,其中学问之精深,绝非大明算学可比的,臣以为海纳百川,方才有容乃大,不让土壤,泰山方才就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