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求支持!求推荐!求收藏!!!
两日后,曹操率领大军赶至白马,听闻颜良被擒,白马之围已解,心中大喜,遂将三千轻骑划归李林麾下。
至此,李林初步赢得曹操信任,成为执掌三千轻骑的偏将军,不再是之前的有名无实。
颜良既降,面对这样一个武道高手,曹操很想将其招揽至麾下,哪知颜良非常的不屑,誓死不降。
曹操大怒,欲斩之。
李林进言:颜良善战,武道不俗,不可杀之;且现在颜良不降,只因袁绍尚存,一旦袁绍覆灭,则颜朗必降。司空只需将颜良武道修为封印,派遣精锐士卒关押,待袁绍灭亡之后再来招揽。
曹操抚了抚胡须,欣然同意,命人以精铁打造出一座囚笼,将其关押许都,并排一队精锐看守,除了不能随意离开之外,所有待遇与司空府相同。
李林之所以如此做,也是发现有武道高手和没有武道高手的两支队伍,士气完全不一样;从某一方面来说,一尊武道高手完全可以决定一场小型战争的走向。
所以,为了防止以后五胡乱华的事情发生,为了改变历史轨迹,李林觉得曹操的麾下武道高手越多越好,能生擒的绝不斩杀,为曹操积累力量。
“这是一个武道世界,虽说还是按照历史轨迹在走,但某些方面完全不一样。”李林升起一股明悟,“而且,系统中也有提示:擒颜良、败文丑,只是擒拿,并未让我斩杀。现在看来,用意当是如此。”
“黄河千里,多处可渡。我军人数本是劣势,如若分兵,兵力更加分散,而袁军势大兵多,我等必将防不胜防。”就在李林思考之时,曹操来到一副地图之前,挥斥方遒,指点江山。
他对于此战早有思量,胸有成竹,“我意放弃白马,迁徙城中百姓沿黄河向西撤退。诸位以为如何啊?”
“主公之言甚善,袁军兵多,而我军兵少,不宜再次分散兵力。当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后发制人。”荀彧表示赞同。
“我军主力已在官渡一带筑垒固守,足以与袁绍抗衡。只是,这为白马断后之人......还请主公决断。”一位名叫毛玠的谋士拱了拱手,略带迟疑的说道。
“司空,白马之围由我而解,此断后之人也应当是末将。”李林请战,道,“而且,听闻颜良与文丑乃是好友,颜良被末将生擒,文丑必会向袁绍请战。此断后之战,末将正好擒下文丑,献于司空,送与颜良作伴。”
“主公,李将军已解白马之围,劳苦功高,需要休息,此战还是交给末将吧。末将请战,誓为主公挡住文丑!”
“公明将军善守之名,天下闻名,但此战可不仅仅是守城之战啊。故,此战还是由末将来更好。”
“主公,还是末将去吧。”
“......”
李林一发言,众将立即群情而起,毫不示弱的向曹操请战,吵吵嚷嚷,声大如雷,战意如狂,差点大打出手。
“好了,好了,你们先下去吧。这断后之人,本司空自有思量。”看着一个个战意高昂的众将,曹操欣慰的同时,又有些头疼。
“诺!末将告退!”
“主公,一定要让末将断后啊。”
“......”
等到众将陆续离开,曹操才对着诸位谋士微微一笑,道,“此次断后乃是竭力拖延时间,让我等安然退至官渡。不知,几位可有什么人选。”
“主公,公明将军善战,让其镇守官渡,足以挡住一段时间。”谋士毛玠说道。
“不然,袁绍兵多将广,一旦发现白马急切不可破,为了追击主公,定然会再次分兵。”曹操的另一位谋士董昭也开口了,“微臣以为,李将军所言不差,此次出战追击者非文丑莫属。若能半路击溃文丑,则河北两员名将兵败,袁营必会震动。袁绍势当会愈加小心谨慎,不再分兵。”
曹操此次出征,除了荀彧、郭嘉、贾诩三位比较出名的谋士外,另外两名谋士毛玠和董昭也跟随其中。
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为清廉正直之士,曾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军资”的战略规划,极得曹操赏识。
董昭,字公仁,济阴定陶人,与郭嘉、程昱齐名,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之称,曾建议曹操将汉天子刘协迁往许昌;后世,在他的谋划下,曹操加九锡,成为魏公、魏王。
此二人俱是天下名士,半步通神!
曹操微微皱了皱眉,他听出董昭的意思了,举荐李林,只是李林如今刚刚立功,若是此次断后之战在交与他,立下功劳,恐怕会令众将不服。
“主公,臣刚刚得到消息,此次追击除了文丑之外,还有一人。”这个时候,掌管曹操麾下细作消息的郭嘉开口了,他似乎就是在等这个时机一样。
“哦,是何人?”曹操随意问道。
“刘备,刘玄德。”郭嘉一字一字的说道。
“传本司空将令:名李林率三千轻骑断后。”听到刘备二字,曹操双目陡然一亮,射出一抹璀璨华光,凛然的杀意在胸膛上激荡。
......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李林立于一座土丘之上,看着一队队迁徙的人群,衣衫褴褛,食不果腹,一个个都双目无神,了无希望,心中感同身受,也顾不上更改其中的地名,不由自主的吟出了这一首元代张养浩的一首小令。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李林双目哀恸,满是怆然,“无论王朝兴替、强盛与否,到头来,苦得都是百姓啊。”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走到李林身边的郭嘉,听到这首小令,脚步不由一顿,面色一沉,带着愧然,“这一句话,道尽了天下百姓的苦楚。天下能有李将军这样的人杰,实乃百姓之福啊。”
“奉孝先生过誉了。末将只是有感而发而已,这天下百姓还得仰赖于司空大人。若司空大人能尽快扫灭群雄,一统天下,凭司空大人的雄才大略,这天下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啊。”李林回过身来,对郭嘉躬了躬身,道。
“哦,李将军此话怎讲?”郭嘉来了兴趣,有心要考教考教李林,“冀州袁绍,四世三公,一统河北之地,麾下兵强马壮,良将如云,谋士如雨,其实力远超曹公,为何李将军只言曹公,不说本初?”
“奉孝先生欺我无知吗?”李林摇摇头,失声一笑,“袁本初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亡义,外宽内忌,任人唯亲,如何能比曹公?”
“李将军不断武道修为高深,见解也是不凡。”郭嘉赞了一句,而后,面色一变,肃然道,“奉司空密令:刘备随文丑出战,请将军尽力将其斩杀!”
“末将遵命!”李林抱拳领命,心中也是杀意腾腾。
“刘玄德德高望重,贤明天下皆闻,更是陛下皇叔,将军难道没有疑问吗?”郭嘉下达了密令,没有离开,反而好奇起来。
“奉孝先生应当对某了解一些。”李林说道,“我对刘备所知不多,他或许仁人爱民,但他同样有野心,更有王者之姿。”
“可惜,这个天下太小了,容不下两位王者。一位王者能为百姓带来盛世,带来希望,带来崛起。可当有两位、甚至三位之时,那就不是希望,而是灾难了。”
李林的此番言论在汉末很少见,许多人杰出世寻找明主辅佐,都是为了自己的抱负,都是为了名利,像李林这样“以民为本”的言论,太少了。
“而且,大汉内乱,汉人罹难,能存活者十不存一,纵使结束了内乱,也必将元气大伤。”李林的语气严重起来,他在提醒郭嘉,“可北方异族却趁大汉内乱之际休养生息,虎视眈眈;一旦异族趁虚而入,攻略神州,烽火漫天,必将是我汉人数百年来从未有过的灾难啊。”
“北方异族虽强,但人数稀少,而我汉人数以千万计。异族纵使趁我大汉内乱而进攻神州,也不过是劫掠一番,等到大汉内乱一平,异族必然无所畏惧。”郭嘉毫不在意的说道。
李林知道,纵然郭嘉天纵英才,也看不到百年之后的历史,而他自然也不能说自己知道历史,只能尽量提醒。
“奉孝先生,大汉内乱十年、二十年,或许我大汉元气尚在。可若是这场大汉内乱持续近百年呢?奉孝先生可以想象,百年之后,我汉人尚存几何?经过百年的休养生息,北方异族又有几何?”李林微微激动道,说出一句惊世之语。
“不可能!百年战乱,这......怎么可能?”听到李林的惊世之语,郭嘉连连摇头,不停的否决,但到后来,却迟疑了。
“奉孝先生,这可是关乎我汉民族的生死存亡啊,纵使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也不能放过!”李林提高了声音,步步紧逼向郭嘉。
“我也不希望我所说的成真,可一旦如我所说,而我等又不放在心上,那我等必将成为汉族的千古罪人!”
三国战乱是否持续百年,五胡乱华是否再次发生,李林是否能逆乱改命,改变冥冥之中的历史进程,就在此一举了。
他在这里毕竟只是一个过客,他不知道在他离去之后这片位面是否会毁灭,但他的灵魂来自后世,是一名正宗的汉人。
作为华夏历史上不世出的奇才与智者,郭嘉的认同与思考至为重要,可以说,一旦郭嘉认同了李林的这番言论,那么以他鬼才之智,以曹操对他的信任,必然会留下诸多手段,制衡异族。
不得不说,郭嘉是他安排中极为重要的一个人,可如果仅有郭嘉的话,还是不够,他还需要再做出更多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