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朝廷最近的风波很多,让崇祯和整个朝堂疲于应付。
北伐的失利使得击败两路清军的大好局面丧失殆尽,败兵的安抚,江淮流民的安置,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都压在朝堂之上。
这种情况下,户科给事中熊汝霖弹劾齐国公陈越擅自攻打东番岛、在海外图谋自立根本就没有掀起多大的风浪。
一是陈越已经先一步把打下东番岛的奏疏送到了朝廷,崇祯看过之后虽然嫌陈越不消停,但因陈越动用的都是自己的私军,并未调动朝廷一兵一卒,也没花费朝廷一两银子的饷银,便是崇祯也无话可说。
至于什么学虬髯客海外自立,不仅崇祯便是满朝文武也都嗤之以鼻,在大家看来,东番不过是海外荒岛、远离大明的蛮荒之所,整个岛上都是无知愚昧的野人土著,大明立国二百多年对这样的地方何曾看在眼里。别说东番,便是当年汶莱国主动要求内附大明朝廷也没有看在眼里。对海外的领土,大明朝廷根本没有任何野心!
这个时代的大明,根本没有精力把目光看向海外,也不知道东番及海外驻岛的价值。所以对熊汝霖弹劾陈越的的奏疏,崇祯根本没有理会。
北伐失败,若是再有战事,就必须得考虑启用陈越了,这个时候崇祯不愿因为这点小事而斥责陈越。
好在,满清八旗兵击败了北伐军之后并没有挥兵南下,而是撤退了北京,这让崇祯以及朝廷大松了口气。
这种情况下,就不敢再过多招惹满清,事实上也没有多少兵力可派,故对山东各地百姓的举事,南京方面根本派不出军队支援,只能派王永吉为山东巡抚协调各地义军。至于再次北伐,崇祯已经不敢去想。
征募士兵训练军队需要时间,更需要大量的粮饷。而秋季征收的税赋已经在失败的北伐中消耗殆尽,现在朝廷又已经陷入无钱可用的境地。崇祯的心便如这寒冬一样透心的凉。
就在这种情况下,顺西联军杀出夔州攻克荆州,湖广军大败,湖广总督何腾蛟殉国的消息传到了南京,整个朝廷大震,崇祯更陷入深深的绝望!
“何腾蛟误国之臣,罪该万死!郝永忠更是饭桶,废物,枉朕那么信任他,不嫌弃其出身流贼封侯拜将把荆州交由他守,他就是这样报朕的!”
崇祯声嘶力竭的怒吼着,史可法和钱谦益等人脸现哀容,内心也都陷入绝望。
顺西合流,出川倾力来攻,对刚刚北伐失利的大明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湖广军队全军覆没,目前整个湖广只有襄阳郑森部可堪一战。余枫、金声桓等部现在驻扎在凤阳、庐州、汝宁等地,要防范北面的满鞑,距离湖广实在有些远。
何腾蛟已经殉国,再骂也没有用,郝摇旗虽败手中却还掌握着数万的军队,若是追责的话恐怕把其逼反也不能深究,这个时候想找承担责任的人似乎都找不到。
不,也不是没有,兵部名义上管着军队,由兵部尚承担罪责最合适不过,兵部尚高弘图此刻已经脸如死灰。
果然,发了一阵脾气之后,崇祯下旨,罢免了兵部尚高宏图之职,调浙江巡抚王寅为兵部尚,于是所有人都知道了崇祯的意图,这是要夺情起复齐国公陈越的节奏。
北伐失败,顺西流贼合流出川,大明再一次陷入绝境,若说谁能挽颓势,非齐国公陈越莫属!而这个时候,哪怕朝臣们再不喜欢陈越,哪怕所有人对陈越的功劳权势再忌惮,也不得不把所有的过节放到一边了。
当即,钱谦益向崇祯请旨,夺情起复齐国公陈越,以其为帅,对付出川的顺西流贼联军。
钱谦益一动,他派系的其他官员们也纷纷跟着上,首辅史可法沉默了一日后,也表态支持陈越夺情起复。
于是,崇祯正式下旨,夺情起复齐国公陈越,派人往舟山传旨,命陈越火速到南京!
荆州,一连修整了十日,顺军才算缓过劲来,长时间的行军作战、天寒地冻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从夔州出兵时全军有十五万之多,现在全军加起来也就十二万出头,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损失了多达三万人。而其中大部分是被冻死饿死。
好在夺取了荆州缴获了大量的粮食补给,这使得顺军能够喘上一口气。现在已经到了腊月底,便有将领提出在荆州过年,等到来年春天之时再出兵攻伐。
李过果断的拒绝了这个提议,对现在的顺军来说,根本等不起。必须在大明朝廷反应过来之前迅速攻城掠地扩充实力,才有可能和明军对抗。
虽然手下还有十二万军队,可是其中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和家属,能够作战的精锐不足一半,而大明虽然连番失败,对顺军残余来说依然是庞然大物。
而对顺军来说,还有不得不走的理由,那就是张献忠即将带领后续大军出川来到湖广。
对现在的顺西两军来说,实力早已失衡。顺军接连兵败,皇帝李自成以及一帮重臣大将都亡的亡降的降,而西军却拥有四川正处在巅峰。
李过等顺军主要将领害怕,一旦张献忠带着大军出川来到荆州,肯定会对这支顺军产生想法,所以为了保持军队的独立性,也不得不早日离开荆州。
按照和张定国谈判时签订的协议,顺军将从荆州往北,攻略襄阳进入河南,往北发展,主攻长江之北。而湖广乃至江西南直都是西军攻略的地盘。
大明膏脂之地便是长江之南,西军不愿顺军染指,顺军势弱,也只能无奈的接受这个条件。
不过对于顺军来说,北方曾经是他们的地盘,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现在清军又退了北方,北方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崇祯十九年春节,李过等将领带着大军离开了荆州,在漫天大雪中往北方迤逦开去。同一日,张献忠带领二十五万大军抵达了夷陵。一场绵延整个南方的战事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