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第一章,(转)赵云年龄的考证

目录:三国战神赵云| 作者:追雪逍遥01| 类别:历史军事

    赵云甫一出场,就经历了一场生死存亡的残酷对决,他的对手是河北四庭柱排名第二的袁绍帐下大将文丑。当时,普天之下,除了董卓,袁绍实力最强,为十八家诸侯的盟主。帐下人才济济,然而,在汜水关时,袁绍独提颜良文丑两人,可见,这二人在袁绍心目中之重要性,必然不是泛泛之辈。

    我按照191年前后,三国武将的表现排名,吕布自然是排名天下第一,关羽杯酒斩了华雄,跻身天下第二,而颜良和文丑虽没有出现,却通过袁绍之口,以声夺人,可以排在第三和第四名。

    以赵云一个无名小卒,竟和当今天下排名第四的选手单挑,这不是自寻死路吗?我以为,还真是有点。

    然而,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赵云和文丑双方大战了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在别人眼里,文丑那张老脸算是丢尽了,做为一个袁绍帐下实力最强的猛将之一,和一个无名小卒,斗了五十个回合,还没把人给做了,这难道不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耻辱吗?

    没办法,文丑注定是做为一个配角活在三国的戎马争战中。先是当少年赵云的绿叶,最后又做了关羽再次扬名立万的肥料,文丑之悲,悲何如哉啊?!

    当然,这一战后,赵云毫无争议的跻身名将之列,可以傲视群雄,于是乎,善于识人用人的刘皇叔一眼相中了赵云,罗先生写的好啊!“教与赵云相见。玄德甚相敬爱,便有不舍之心。”

    再看后来他们在救徐州助陶谦后依依不舍,大有惺惺相惜之态。“云辞去,玄德执手挥泪而别。大伙看看,如果你碰上这样的领导,你能不死心踏地的为他卖命么?

    公孙瓒死后,赵云终归刘皇叔。公元207年,刘备在当阳长坂坡,为曹操精锐铁骑追上,一时间,妻离子散,自己那条老命,差一点就命丧黄泉,总算他吉人天相,逢凶化吉;但他的老婆孩子还失散在乱军中,极有可能落入曹操手中,纵然曹操不用妻小来要胁他,随便给那小阿斗喝点过期米糊,小家伙恐怕也是早早的拜拜了,可怜刘皇叔半生飘泊,就这么点骨肉,要这样的葬身乱军中,那对刘皇叔肯定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骨肉流离已经很痛苦了,雪上加霜的是,有人向被追的只剩半条命的刘皇叔汇报:子龙见势危,北向反投曹操去了。

    我们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君臣交相贼的场面如过江之鲫,看的都见怪不怪了。刘皇叔被人追杀,妻离子散,已经非常郁闷,要是恼怒起来,破口大骂赵云是白眼狼,再派人通知在长坂桥上站在最前线的二弟张翼德,但凡看见赵子龙的影子,不问青红,立即射杀。我个人也不觉为过,中国的历史,本就是一部忠义负屈史。多冤死一个赵子龙,又有什么?

    而当此时,刘皇叔却做出一个振聋发聩的举动,他用手中护身的戟打着那打小报告的人的脑门,怒吼道:“子龙与我相识于患难,必不背我也。”

    我一直认为,反间计其实是最笨拙的,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可言,可是,每每奏效,竟成为三十六计中最为人所熟识的一计,究其原由,君臣交相贼,如果每一个君主都能像刘备,请问,反间计有何市场?

    近年来,刘备虚伪一词比较横行,可是,我实在看不出刘备虚伪在哪里,关羽战败身死后,刘备倾全国之军,以六十高龄,亲自出马,东向伐吴,要为二弟报仇。这样的大哥,这样的兄弟情义,到底是怎么个虚伪法呢?

    说实话,刘皇叔识人用人的本领,果然是名副其实。

    前面说了这么多,只是为本文的主题做铺垫,这时候,细心的朋友发现了一个问题,刘备号称蜀汉集团的老大,是大哥大,然而,他的年龄好像却不是最大的。相反,他们认为,赵云的年龄要比刘备大。考证者的论据是依据《三国演义》九十二回合赵云力战韩德父子,后人有诗赞曰:“忆昔常山赵子龙,年登七十建奇功。独诛四将来冲阵,犹似当阳救主雄。”

    及邓芝在战后贺曰:“将军寿已七旬,英勇如昨。今日阵前力斩四将,世所罕有!”

    赵云卒于229年,在第一次北伐后不久,因此,就按70岁算,如果减去70年,他的出生年份应该是158年左右,如果这样算,还真是比刘备大,刘备(161-223年)。

    古人结义,以出生先后定顺序,如果赵云出生在158年,那全乱了,刘备关羽张飞都得喊他大哥了。

    如果这个出生年份正确,赵云出场时,在191年前后,已经32岁左右,在《三国演义》第七回文丑追杀公孙瓒时: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一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瓚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

    描写的很清楚了,是少年将军,就是小将,少年一词,所描述的是20上下的年轻人,如果是32岁,罗贯中怎么能用少年小将来称呼赵云?

    因此,第七回对赵云的描述是对的,赵云刚出场,也就在20上下,推算赵云的出生日期,大约在167-169年间。这也符合刘关张赵,赵云一直是四弟的讲法。

    这一讲法,在演义中还有一个印证,第七十三回,刘备进位汉中王,大封将领,关、张、赵、马和黄被封为五虎上将,官诰送到荆州,云长就问费诗,五虎是哪五虎,费诗如实答了。云长怒曰:“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

    看到了吧,“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如果赵云的年龄比刘备大,关羽能这么讲吗?

    再往后,第八十七回,诸葛亮南征不毛,计激赵云魏延时,说:“吾非不用汝二人,但恐以中年涉险,为蛮人所算,失其锐气耳。”

    大家看到了,公元225年,赵云还是中年,大概年龄在55岁左右。

    可是,那九十二回赵云已经七十的说法,该如何自圆其说?是罗贯中先生糊涂了,写出前后矛盾的语句来?我以为,罗贯中先生活了七十岁,就写了十余本书,三国演义还是代表作,他必然从头到尾,反复审校过,从八十七回,到九十二回,不过五回,就出现如此大的失误,不太可能。

    我的解释是,古代医疗条件很差,一般人的寿命都不长,平均年龄也就在五十上下。能上六十的很少,能上七十的就像杜甫在诗中说的“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我倒认为,在历史演变中,“七十”,“七旬”慢慢演化成一个固定名词,变成是一个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泛指,专指年老者,而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七十岁。

    因此,赵云的实际年龄逐渐清晰起来,公元190年前后,他初出江湖,做为一个和一代名将文丑打成平手的少年小将,他的年龄大概在18-20岁之间,公元229年,诸葛孔明第一次北伐结束后,赵云因病去世,是夜,风雨交加,诸葛亮当时正在置办酒宴,和众官同乐,忽然府外的一颗大树轰然倒下,而这同时,赵云的儿子赵统赵广出现,诸葛亮当即失语道:“子龙休也。”

    赵云去世,诸葛亮如同失去左膀右臂,不但少了一个独挡一面的大将,还在军中少了一个能有效震摄脑后有反骨的不安定分子的魏延的老资格猛将。

    那一年,赵云60岁!!!

    本书赵云的年龄设定,出生是在公元16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