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三十九章 逃营

目录:楚臣| 作者:更俗| 类别:历史军事

    乘船渡江,到采石登岸,再连夜快马东驰,赶在清晨西昌门开启之时进城,姚惜水整个人已经是疲累不堪,但时间紧迫,她也来不及赶去长春宫先与吕轻侠会合,便直接带着贴身女婢叶非影,潜入杨恩的府邸。

    杨元溥登基之后,杨恩恢复溧阳侯的封爵,但府邸未换,宅子里伺候的还是早些年跟他的十数伤残老卒及其子嗣、家小。

    杨恩对这些家仆竟然“抗命不从”,还强行将他从长春宫前拖走,心里又怨又恨,这时卧病在宅中,也不叫这些家仆在跟前伺候。

    姚惜水潜入后宅,杨恩刚从昨夜的宿醉中醒来,又拿着酒壶拥裘坐在廊下,看着园子里的残雪,一口口的灌着酒。

    看到姚惜水与叶非影翻越院墙进来,杨恩也只是抬了抬眼皮子,便熟视无睹的继续又灌了一口酒。

    “杨侯爷在长春宫门前说梁帝朱裕善藏伏兵,北岸禁军强攻巢州,必落入其彀中,可有什么依据?”姚惜水走近过去,问道。

    “古人言,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以而用之,难道仅仅是因为用兵不祥吗?”

    杨恩抬起带有三分醉意的眼瞳,盯姚惜水,问道,

    “水师奔袭洪泽浦已是轻率之极,受此重创还不足以引起足够的警惕吗?禁军从巢州撤出,调叙州水营东进,协防江淮,待明年重振水师再攻巢州,不是要比将大楚半数精锐押上去搏一线机会更稳妥,更有胜算?何必需要确认梁国有无阴谋后,再舍劣择优?而站在梁帝朱裕的角度,即便之前没有图谋,即便淮西禁军成功拿下巢州城,但只要大楚无水师可用,依旧有可能派大军南下,与叛军联合,围淮西禁军于巢州城之中,之后,再使楼船军残部进入长江水道,切断金陵与淮西的联络。难道真要到这一步,再去传旨调叙州水营东进吗?”

    溧阳侯擅工造,天下皆知,姚惜水却不想他对形势也看得如此之透,迟疑片晌,说道:

    “陛下已打定主意,沈相、郡王爷、李国公、二郑大人、韩户部、周副使、杜兵部都支持用兵,即便太后赞同杨侯爷的想法,怕也无法劝陛下改变主意吧?”

    姚惜水自然不会直接挑明太后秘诏之事,毕竟杨恩最初意图强闯长春宫的打算,还只是想请太后王婵儿站出来劝说杨元溥及朝堂诸公回心转意,这与直接绕过杨元溥及朝堂诸公私传秘诏,区别之大,无异是直接实施“兵谏宫变”。

    “黔阳侯善用险计、剑走偏锋,陛下受黔阳侯影响极深却又深忌之,难以有平和之心以理国事,太后称制议政之事未废,当另召诸公重议此事。”杨恩说道。

    见杨恩并不反对太后临朝干政,姚惜水心思稍定,便说道:

    “实不相瞒,新津侯李知诰亦忧攻巢州不利会为梁军所趁,有遣密使进长春宫进奏此事。不过,淮河眼下已经冰封,梁国在颍、徐等地若藏有伏兵,太后即便召诸公重议此事,恐怕时间上也来不及了啊……”

    姚惜水还不确定淮河是否已经冰封到能走骑兵的程度,但她希望杨恩同意用险计——绕开杨元溥及朝堂诸公,由太后直接下秘诏使李知诰及韩谦便宜用事,无疑是另一种后患严重的冒险,未来必将直接导致杨元溥与王婵儿母子之间矛盾重重,对立严重——就只能用形势逼杨恩入彀。

    “……”杨恩愣立在那里。

    他从长春宫回城,这几日将自己关在宅中,如聋似哑,没有消息源,又哪里知道淮河此时有没有冻结实?

    “太后不召集诸公议事,直接传诏,使新津侯便宜用事,可行否?”姚惜水问道。

    杨恩站在那里,久久难以回答这个问题,他事前没有想到这种可能,心里也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等了一会儿,见杨恩犹难决断,姚惜水说道:“既然杨侯爷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惜水只能回长春宫,奏请太后坐观其变了,也许收复巢州城,形势未必像侯爷想的这么糟糕也说不定。”

    “太后与陛下乃是嫡亲母子,太后临朝干政,以正国事,待大楚蒸蒸日上,总归还是要颐养宫中的。”叶非影插了一句话说道。

    姚惜水瞪了叶非影一眼,似嗔怪她不懂规矩、胡乱说话,便要带着叶非影离开溧阳侯府。

    “这位姑娘说得有理,陛下一时或许会不高兴,但总不能坐看陛下继续深陷下去。”杨恩咬着牙说道。

    他哪里知道太后王婵儿早就落入他人的掌控之中,心里想着太后与延佑帝母子矛盾再深,也有缓和的余地,总比拿大楚半数精锐战力去冒这场胜算有限的险要好。

    姚惜水这才将昨天本应交由李知诰所持的秘诏示出,说道:“此乃太后秘诏,欲着新津侯便宜用事,但事情牵涉极大,稍有不慎便满盘皆输,惜水请奏太后,才过来劝杨侯爷一起渡江去传此诏,或能少些遗漏……”

    姚惜水乃是长春宫太后身前的嫡系女官,杨恩验看手诏印信无误,自然不疑秘诏有假,但太后王婵儿这么短的时间内,前后态度转变之大,令他始料不到。

    而更令他震惊的,则是深受陛下信任才得以执掌淮西禁军的李知诰,意识到事态不对劲,竟然绕过陛下,直接从太后那里讨秘诏便宜行事。

    这无异表明李知诰从头到尾都是太后的人。

    杨恩禁不住想,神陵司旧属到底还有多少牵涉纠缠,到现在还没有厘清?

    杨恩沉吟片晌,心里有所迟疑,但心想总得还是要先解决掉眼前的燃眉之急,问姚惜水:“不调叙州水营东进,犹难化危为安,太后可有妥善安排?”

    姚惜水眼角微微抽搐了一下,好不容易按捺心里的那股戾气,语气温和的说道:“太后已有安排,叙州也一直都有人在金陵。”

    杨恩也打定主意,只是暂时与太后一系,便没有深问下去,当即召来数名嫡信亲随去准备车马——杨恩并不觉得他渡江去巢州,需要掩藏什么踪迹。即便有人猜测他是劝说李知诰的,也只会以为他是作徒劳的挣扎,不会阻止他。

    姚惜水要随杨恩再次出城渡江往巢州大营而去,则安排叶非影赶回长春宫通风报信,告之新的调整……

    …………

    …………

    大营外,积有残雪的荒野,被阴霾的苍穹笼罩着,寒风吹地而来,刮得人脸生疼。

    文瑞临站在大营辕门前,看到仅带十数侍卫赶回大营的邓泰邀他赶往历阳城,面带疑惑的问道:

    “邓将军,昌国公与新津侯怎么不在巢州城下督战,却在这节骨眼上跑去历阳去了,还要我这时也赶过去?”

    历阳城位于巢州大营东南九十余里,位于巢湖的东南角,与京畿以西的战略要地采石矶隔江相望。

    从京畿及江南东道诸州县调拔过来的物资、人马,主要经历阳城中转,北岸禁军在那里驻有两千精锐兵马,确保巢州大营与南岸京畿的联系通畅。

    “说是叙州新造一种攻城战械,威力犹胜于旋风炮,十数架已运到历阳。督师与昌国公迫不及待赶过去,想着确认叙州有无虚夸,说不定明天就要直接运到巢州城下,以期能发挥出大作用来……”

    邓泰抓住缰绳,说话时眼瞳锐利的盯住文瑞临。

    李知诰午时找到借口,拉在巢州城下督看攻城最后准备情况的李普,一起赶往历阳等候杨恩渡江过来。

    李知诰心里想着,要是不能劝李普一起奉太后秘诏行事,便在远离巢州大营的历阳城里,先将李普扣押下来。

    邓泰这时自然不会告诉文瑞临实情,而是照事前编好的说辞,诓他一起赶去历阳城,以便途中就能找到机会,将他悄无声息的除掉,当下面不改色的说道,

    “……昌国公说文先生能识战械之利,着我过来找文先生赶去,在大营辕门撞到文先生您,那是再好不过……”

    “烦请邓将军在此稍等文某片刻,文某有件东西要紧着今日便拿给国公爷及新津侯一阅。”文瑞临拱了拱手,便往大营里走去。

    邓泰怕露出破绽,也没有直接派人盯住文瑞临,便在大营辕门口等候着。

    小半个时辰过去,未见文瑞临的身影,邓泰感到事情有些不妙,派人进大营寻找,才知道文瑞临在辕门前回去后,牵了一匹马,就直接穿过大营,出西门逃走,此时已不知所踪。

    邓泰不以为自己刚才哪里有露出破绽,但没有想到文瑞临会如此狡猾。

    而文瑞临从大营西门逃出已经过去半个时辰,倘若途中不被沿途的斥候哨骑拦截下来,他这边派人去追赶已经来不及,邓泰急得直跳脚,也只能先带着人赶往历阳去见李知诰商议补救措施。

    此时唯能感到侥幸的,就是文瑞临一直都在李普身边当谋士,在军中没有什么影响力;而李普这次携旨渡江过来,也主要是督促李知诰与诸将攻城,并不直接插手指挥作战。

    所以文瑞临此时出营逃走,至少巢州大营及巢州城下的前阵营垒,暂时不会受到直接的惊扰。

    即便文瑞临有胆跑到其他营垒胡说八道,各营的守将也会先将他扣押下来,派人来找李知诰求证。

    …………

    …………

    邓泰快马加鞭赶到历阳城时,日头已经西斜。

    渡江赶来的杨恩,在姚惜水及嫡信家仆的陪同下,这时候也刚刚进入历阳城,与李知诰、李普见到面。

    他们在县衙后宅都还没有寒暄几句话,李普心里正暗揣测杨恩的来意,邓泰就面带惊惶的赶马跑进城来,说文瑞临逃出大营。

    李普一时搞不清发现了什么事情,杨恩却神色凝重的问道:

    “文瑞临有什么问题,他逃走是怎么回事?”

    李知诰看了李普一眼,他还不想将真正的内情都吐露出来,这时候只能换一种说跟杨恩、李普点破文瑞临就是梁国奸细:

    “父亲素来谋事求稳,不喜用险,献策陛下致水师主力溃于洪泽浦,孩儿便怀疑父亲是受人暗中教唆,却没想到刚要将文瑞临找来当面质询,他已先警觉逃跑了。”

    李知诰作为养子,在李普面前还是保持着恭顺的姿态,但不待杨恩说话,李普却似有尾巴被踩住一般,跳也似的站起来,指着李知诰大声质问:“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李知诰站在那里,没有吭声。

    邓泰没有逮住文瑞临斩草除根,形势骤然间变得更加紧迫,但文瑞临做贼心虚、畏罪潜逃这事明摆在这里,也无需他再多解释什么。

    http:///txt/74433/

    。_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