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英士血泪传 第三百二十八回 酒兴

目录:至尊曲| 作者:王昭之| 类别:散文诗词

    醉翁半躺的倚在腰关石阶上,摇荡着“叮当”响的酒葫芦,看着弥漫的浓雾,笑吟道:“玲珑醉,人生虚岁,一杯醉浮华,真梦醒是他乡客,千万言讷。愁心解尽少年志,老来难作本性佳。我自胸才气,度得儿郎坐看庭,花谢花开,天地道更大。”

    自古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古老华夏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有扃牖,八荒为庭衢。

    幕天席地,纵意所如。

    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山岳之形。

    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这种“至人”境界就是华夏酒神精神的典型体现。

    自古以来,华夏的祖先就有酒是天上“酒星”所造的说法。

    关于酒旗星座的记载:“轩辕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饮食。”

    轩辕,古称星名,共十七颗星,其中十二颗属狮子星座。

    酒旗三星,呈“一”形排列,南边紧傍二十八宿的柳宿入颗星。

    明朗的夜晚,对照星图仔细在天空中搜寻,狮子座中的轩辕十四和长蛇座的二十八宿中的星宿一,很明亮,很容易找到,酒旗三星,则因亮度太小或太遥远,而用肉眼很难辨认。

    酒旗星的发现,二十八宿的廉洁,是古代天文学的伟大发现之一。

    在当时天文科学仪器极其简陋的情况下,能在浩焱的星汉中观察到这几颗并不怎样明亮的“酒旗星”,给予命名并留下关于酒旗星的种种记载与传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大体上,古酒约分两种:一为果实谷类酿成之色酒,二为蒸馏酒。

    有色酒起源于古代,酒起源于远古与神农时代。

    故有“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作秣酒”一说,仪狄、少康皆夏朝人。

    此种酒,恐是果实花木为之,非谷类之酒,因为谷类之酒应起于农业兴盛之后。

    古代深山中,猿猴极多,善采百花酿酒。

    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名猿酒。

    先民于草木繁茂花果山地之生活中,采花作酒,自是可能。

    农产物既盛,用之作酒,势所必然。

    据说猿猴是十分机敏的动物,它们居于深山野林中,出没无常,很难捉到,经过细致的观察,人们发现猿猴“嗜酒”。

    于是,人们便在猿猴出没的地方,摆上香甜浓郁的美酒。

    猿猴闻香而至,先是在酒缸前流连不前,接着便小心翼翼的蘸酒吮尝。

    时间一久,终因经受不住美酒的诱惑,而畅饮起来,直到酩酊大醉而被人捉住。

    这种捕捉猿猴的方法并非华夏独有,夷族的群众和异域的土著民族捕捉猿猴或大猩猩,也都采用类似的方法。

    猿猴不仅嗜酒,而且还会“造酒”,这在历史的古简中都有记载。

    猿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盖猿酒以稻米与百花所造,一百六轧有五六升许,味最辣,然极难得。

    在猿猴的聚居处,常常有类似“酒”的东西发现。

    由此也可推论酒的起源,当由果发酵开始,因为它比粮谷发酵容易得多。

    酒是一种由发酵所得的食品,是由一种叫酵母菌的微生物分解糖类产生的。

    山林中野生的水果,是猿猴的重要食物。

    猿猴在水果成熟的季节,收贮大量水果于“石洼中”,堆积的水果受到自然界中酵母菌的作用而发酵,在石洼中将一种被后人称为“酒”的液体析出,因此,猿猴在不自觉中“造”出酒来,是合乎逻辑与情理的。

    一种说法叫“仪狄作酒拨,杜康作秣酒”。

    由字面看,是讲他们在作不同的酒。

    “拨”,是一种糯米经过发酵加工而成的“醋糟儿”其性温软,其味亦甜。

    不少家庭中,仍自制醋糟儿。

    醋糟儿洁白细腻,稠状的糟糊可当主食,上面的清亮汁液颇近于酒。

    “林”,高粱的别称。

    杜康作林酒,指的是杜康造酒所使用的原料是高粱。

    由此看来,仪狄是黄酒的创始人,而杜康能是高粱酒创始人。

    另一种说法是“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成于仪狄”。

    意思是说,自上古三皇五帝的时候,就有各种各样的造酒的方法流行于民间,是仪狄将这些造酒的方法归纳总结起来,始之流传于后世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绪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代,不由奇方。”

    意思是说,杜康将未吃完的剩饭,放置在桑园的树洞里,剩饭在树洞中发酵,有芳香的气味传出。

    这就是酒的作法,杜康就是酿祖。

    尧作为上古五帝,传说为真龙所化,下界指引民生。

    他带领民众同甘共苦,发展农业,妥善处理各类政务,受到百姓的拥戴,并得到不少部族首领的赞许。

    因其由龙所化,对灵气特为敏感。

    受滴水潭灵气所吸引,将大家带至此地安居,并借此地灵气发展农业,使得百姓安居乐业。

    为感谢上苍,并祈福未来,尧会精选出最好的粮食,并用滴水潭水浸泡,用特殊手法去除所有杂质,淬取出精华合酿祈福之水,此水清澈纯净、清香幽长,以敬上苍,并分发于百姓,共庆安康。

    百姓为感恩于尧,将祈福之水取名曰“华尧”。

    其实在新石器文明时代就有了酿酒的历史。

    出土的大量陶皿、酒器,以及精美的青铜器,至今还默默的印证着远古时期这里酒文明的辉煌。

    酒与医药的结合,是我国医药发展史上的重要创举。

    古时“酒”写作“酉”,酉,就也,八月黍成,可为耐酒。

    这里的“就”意为“成熟”,“黍成”就可做酒,黍,性味甘平,益气补中,不也是药吗

    古时候“医”字从酉(酒),即说明酒与医药的密切关系,所以后世又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

    药酒应用于防治疾病,在医药史上已处于重要地位,成为历史悠久的传统剂型之一。

    作为医药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药酒的出现,首先得益于人类对酒的发现,而它的发展,则是借助于酿酒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

    适当饮酒,可通络祛风,舒筋活血,驱寒暖身,消积健脾和安神镇静,具有一定的治病保健的功效。

    对于饮料酒的品评鉴定,华夏民众习惯称之为评酒。

    评酒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说它是一门技术,是因为都要采用理化鉴定和感官鉴定两种方法来对各种饮料酒进行品评;说它是一门艺术,是因为不同酒的色、香、味、体所形成的风格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和享受,使人“知味而饮”。

    当然,只有能够领略这种奥妙的人,才能谈得上评酒。

    倘若嗅到酒气就退避,只能说老天没赐予他这份福分。

    酒为“天之美禄”,禄者,福也,不能享受这份福的人,自然也就没福了。

    但是,纵然是有福之人,不择其香,不辨其昧,不思其品,不探其趣,来者不拒,只顾牛饮,地瓜干子酒也喝,药用酒精兑白水也解馋,喝不出艺术的感觉,喝不出品位,似乎又是一种悲哀了。

    凡酒以色清味冽为圣。

    色如金而醇苦为贤。

    色黑味酸国离者为愚。以糯酿醉人者为君子。。

    以腊酿醉人者为中人。

    以巷醒烧酒醉人者为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