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记事 第316章 新鲜出炉的相公

目录:执宰大宋| 作者:天工造物| 类别:历史军事

    王安石确实不愧为未央赠送的“神剑”二字,当真是猛将兄一枚。

    面对赵祯,人家侃侃而谈,谈古论今,历朝历代的弊端,在他嘴里如同流水一般涌了出来,最后,王安石总结了一些,终于说出了备受争议的“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

    未央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文彦博、贾昌朝等文臣,狄青、曹佾等将门武将,一个个听得呲牙咧嘴。

    要是按照王安石这么干下去,天下也就没什么世家大族了,当然,也就没什么有钱人了,因为大家都一样的穷,一样的安贫乐道,谁也不用羡慕谁。

    未央啧啧的赞叹,多美好的乌托邦理想啊,可惜在大宋,绝对是实现不了的,这玩意就算是后世太祖,以改天换地的决心,都没有彻底成功,实乃太祖生平憾事,王安石要是能成功才怪了。

    不过这家伙确实是个妖孽,他又惊艳的才学,特立独行的生活风格,放在优礼士大夫的宋代,基本属于躺着都红,不管做官还是做才子,舒适优雅人生都在前方招手。但“妖人”王安石最叫宋朝人唏嘘的正是这事:人生每一步,偏偏就朝着自讨苦吃的路数走。

    从十七岁跟随父亲来到江陵起,年龄放今天只是高中生的王安石,就开始不停“找苦”,大家都在吟诗弄月,他却爱扎田间地头,逮住老农民学习种地施肥。二十一岁科场登第时,大家打破了头皮抢京官,他卷上铺盖卷就去做最苦的地方官,到任后就蓬头垢面的跑去农村调查,还创下过十天跑遍十四个乡的强大记录。跑完后就风风火火干活,多少又穷又苦的地方,竟都叫他治得丰衣足食。

    这般十几年如一日的自讨苦吃,也终于叫“妖人”王安石红遍大宋,名气一年赛一年看涨。

    悠闲才子你不做,高官厚禄你不要,王安石到底要什么?

    他想要的,却是一个那时大宋朝堂高官们,绝大多数人都想不到的事:挽救这个看上去无比繁荣,其实已深陷危机的大宋朝。

    在未央的眼里,王安石绝对是一个奇葩,所谓“王安石变法”,更是奇葩中的奇葩。

    朝臣们听着王安石侃侃而谈,文彦博终于忍不住了,他跳了出来,大声喝止道:“王介甫,祖宗法制具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上曰: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王安石冷笑道:“法制且在,则财用宜足,中国宜强,今皆不然,未可谓法制且在也。”

    文彦博大怒,“务要人推行耳。”

    王安石凛然不惧,“若务要人推行,则须搜举材者,而纠罴软偷惰不奉法令之人,除去之,如是则人心岂能无不悦。”

    文彦博顿时哑口无声,王安石转身对赵祯躬身道:“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商之兴也,有仲虺、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其衰也,亦有祭公谋父、内史过。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之众。魏、晋而下,至于李唐,不可遍举,然其闻兴衰之世,亦皆同也。由此观之,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可不慎欤

    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今之士民亦古之士民。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

    未央听得兴高采烈,恨不得大声叫好,但是满朝文武,都面色肃然,看向王安石的眼光,如同看向仇寇一般。

    未央恍然大悟,此事的王安石是如一把锋锐的钢刀一般,任满朝敌人林立,却是毫不犹豫硬杠,这位猛将兄,在历史上就不曾服软,如今年轻气盛,比历史上早入朝二十年,正是血气方刚的最佳年华,又怎么可能服软?

    不过这么树敌,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就是,赵祯需要的是能臣干吏,而不是只会动嘴皮子的迂腐官员,王安石乃是神剑,自然有神剑之锋锐,恰当其时的出现,不仅仅会得到赵祯的庇护,还会得到未央的庇护,这两位可以说是当今世上权势最大的两个人,一在君权,一在金权,都是说一不二的人物,有这两个人庇护,王安石的路,也会顺当不少。

    至于坏处,那更是显而易见了,连狄青这个军神,一直跟文官尿不到一壶里的家伙都大摇其头,站到一块去了,可谓是满朝皆敌,比未央还招人恨,妥妥的箭靶子一枚啊!

    不过人家根本不在乎,这可能就是纯粹的人与心思龌蹉的人,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

    未央暗自为王安石喝彩的时候,赵祯的眼中,也是异彩连连。

    文彦博、贾昌朝等人围着王安石大肆鞭挞,王安石更是大杀四方,把朝臣们驳的体无完肤。

    曹佾悄悄的蹭到了未央身边,捅了捅未央,低声道:“哪儿弄来的一个愣头青,这在开封能活过三天,都算是他有本事。”

    未央瞥了他一眼,悠然道:“他必须活着,而且还必须好好活着,此人对于我们有大用。”

    曹佾虽然不解,不明白为何这个傻愣愣的家伙,这么有用,但是未央说出来的话,他从来都不质疑,这就是他的优点之一,跟着有本事的人走,才不会吃亏。

    慢慢的,王安石落了下风,毕竟双拳难敌四手,未央笑眯眯的上前,顿时大殿之上鸦雀无声。

    如果说王安石是箭靶子,是神剑,未央就是藏在剑鞘中的宝剑,含而不露,引而不发,一旦出手,天下震惊,他们都早有体会,就连文彦博都惧怕三分,不愿意得罪未央,其他人更不用说了。

    所以未央站出来的时候,瞬间充当了消音器的功能,原本唧唧唧唧咋咋的场面,瞬间就恢复了平静。

    有人抬头看大殿的屋顶,有人低头看脚下的雕刻,还有人对着一根柱子摇头晃脑的,玩的不亦乐乎。

    这就尴尬了好嘛!

    其实也不怪不得他们,未央虽然正式出道的时间不久,但是栽在他手里的人着实不少,都是名臣耆老,显赫一时,光是首相,就有两位,其他大大小小的官员,不下百人。

    漫说大宋开国以来从未有人如此生猛,就算是遍数历朝历代,也就大汉之时,汉武帝巫蛊之乱,杀了十几万人,能超过未央了。

    不要说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那是儒生,不是官员,杀几个老百姓,在始皇帝的眼里面,跟杀条狗没啥区别。

    未央的声威,是硬生生杀出来的,为人所惧,不足为奇。

    王安石好奇的看着未央,这个被称为绝世少年的未央,当真不凡,还未作声,就震慑群臣,这手段,这威势,让王安石心向往之。

    未央轻咳了一声,慢条斯理的道:“蓬莱有句话,叫做: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王大人初入京畿,对很对事务并不熟悉,言语之中,难免有不周之处,大家就不要苛责了。

    再说了,诸位大人,对于变法尚未理清头绪,就在这里指责别人,也非君子所为,同殿为臣嘛!都是为了大宋国泰民安,大家没事坐下来喝喝茶,谈谈心,做做事,自然就把事情做好了,何必剑拔弩张的,伤了和气?”

    赵祯不由翻了个白眼,这话也就你未二郎敢在朝堂上说,换一个试试?不打死他,也是个发配充军的命。

    文彦博闻言,笑眯眯的道:“未大人说的是,今日王大人初来乍到,咱们就不要过于难为了,来日方长嘛,等王大人彻底熟悉了事务,再慢慢磨合,岂不美哉?”

    未央无语,这是我的口头禅好嘛!

    不过人家主动卖好,未央就算是情商再低,也是要接下的,当即笑道:“文相公所言极是,正是此理。”

    赵祯轻咳了两声,肃然道:“王卿家,朕封你参知政事,赐皇宫行走腰牌,有事可直达天听。”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新鲜出炉的王相公也呆立当场。

    大宋虽然封官比较随意,但是从知县直接提拔进政事堂的例子,还真从来没有过,原本大家以为,了不起让王安石进三司或者别的衙门先熟悉一下,谁知道赵祯不按常理出牌,直接火线提拔了以为相公,这下子热闹可大了。

    当着皇帝的面,大家自然不好说什么,但是满腹的怨气,只能由王安石承受了。

    至于王安石,人家根本不在乎,相公就相公,谁怕谁?人家大大方方的接下了腰牌,昂首阔步出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