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亲赴北境战猛虎 第三百零二章:首次朝会

目录:阴刻之君| 作者:无耻之辈| 类别:历史军事

    今日是新帝即位以来的第一次朝会,文物百官皆不敢缺席,现在可以说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的是有机会往上爬了,忧虑的是不知道新帝会不会有自己的想法。

    皇帝是最高权力的象征,意味着他的决定不可违背,除非百官死谏,但是百官们各有心思,没有足够的凝聚力,所以这种事几乎不可能发生。皇帝还是那个一言九鼎的陛下,一句话就是举国都要奉行的圣旨。

    大臣们另外有些胆寒就是外面增添的禁军,本来朝堂内外只有五百守卫,但是新帝却增加了五百,也就是说外面足足有一千名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禁军,虽说增加点守卫也没什么问题,但是大臣们总归在心里有些隐隐不安。

    随着大臣们心中的盘算,谢量海的那一声“陛下到——”又熟悉的传到了整个大殿上,所有人都马上跪拜高呼:“恭迎陛下——”

    杨旷穿着龙袍来到了朝堂之上,自己先坐在龙椅上后,才缓缓道:“众卿平身。”大臣们纷纷起身。

    至于谢量海,本来大臣们以为随着先帝的病逝此人不会再担任内务总管,可是谁知道新帝却留下了他继续服侍自己,也是让大臣们意想不到。

    杨旷马上就要开始正题了:“今日乃是朕首次主持朝会,众卿需直言进谏,不可畏首畏尾。当今国事,非朕一人能支撑,所以众卿身上的担子也不会轻松。”

    这说的奇奇怪怪的,颇有些给人心理准备的感觉,怎么说了,大臣们还是忐忑不安,就好像总觉得杨旷一定在准备着一些什么等待着他们一样。

    随后杨旷就开口申明道:“朕奉先帝遗照即位,而此前九江王杨浒的叛乱使得整个洛阳城陷入混乱,大商的根基也摇摇欲坠,光是这份罪孽,叛乱党羽都罪无可赦,因此朕决议,所有叛乱党羽,一律处决,而罪首杨浒,虽然死罪难逃,可其身怀本国机密,因此暂不处理。”

    首先就来了个下马威,杀人立威。叛乱自然是每个统治者不能容忍的,腥风血雨之后,叛乱党羽的处决也在他们的意料之中,只不过唯一让他们有些不解和不满的地方,就是为什么没有处决这场叛乱的始作俑者也就是九江王杨浒。

    很多大臣在被杨浒囚禁的期间都结怨很深,一听到杨浒暂时不会处置,都开始议论纷纷。他们之所以有胆子在杨旷面前议论,还是因为先帝的仁慈宽厚,他们还天真的认为自己有资格这样。

    杨旷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没有直接表露态度,而是摆出笑容道:“朕知道这个决定会有很多人不满,但是事关重大,朕不准备收回成命,尔等还有什么想要说的?”

    身为皇帝言明了决定,接下来如果还有谁反对不给面子,那就会成为杨旷的眼中钉,所有大臣们虽然依旧在议论,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反对这个决定。

    可总有人会冒出头来做一个出头鸟,比如在被囚禁期间受刑的户部尚书,整个人都十分的激动,偏偏要在这个节骨眼“挺身而出”:“陛下,臣觉得不妥,叛臣杨浒起兵叛乱,祸乱之深谁人不知,若不处决以正视听,如何杜绝此等叛乱之举,大商日后也会受此弊端。”

    大臣们见有了出头鸟,一个个都来劲了,于是纷纷也有意向要附议,整个朝堂开始变得嘈杂起来。而杨旷只是静静的看着他们闹腾,心中毫无波动,看来这帮大臣也是希望维护他们的利益,想让自己重视他们,没错是没错,就是不懂变通,这无疑于是让杨旷没面子的举动。

    而且杨旷并不是为了面子,更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杀杨浒,只是因为杨浒身上还有一些自己不知道的秘密,关乎着大商的未来和前景,这帮大臣不明白也不要紧,非要如此不顾及大局的莽撞,就这些废物,还怎么复兴大商。

    于是杨旷把视线移到了左丞相李彦的身上,李彦也看到了陛下投来的目光,马上就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了,便扯了扯嗓子低吼道:“肃静——这里乃是大商的朝堂,岂容嘈杂!”

    李彦一喝,朝堂迅速的安静了下来,没有人再七嘴八舌,但大臣们的目光似乎都是一致的看向杨旷,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就是一心要杨浒死。

    杨旷见朝堂安静下来,才慢悠悠的开口道:“尔等所说,朕已明白。可朕也有一个问题问你们,此次动荡尔等可有出力?不要告诉朕你们无力反抗,据朕所知,好像多数人都没有反抗直接就妥协了吧,或者说有人只是在观望局势,随机应变,无论朕和杨浒谁赢了,都可以吧。”

    大臣们纷纷心中惶恐,见过说话直接的,可没见过这么直接的,而且还是当朝的陛下。令人担心的是说出来的都是真的,的确有很多官员在被囚禁的时候妥协观望。

    而陛下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难道是杨浒透露的?大臣们开始慌了,刚才的气势也不知道去哪了,可户部尚书没有妥协,觉得自己有资格追究,便死心不改的说道:“臣对陛下之忠心,日月可鉴,臣绝不会做出此等不忠之事。可杨浒身为罪魁祸首,若不诛杀,何以安民心?”

    “够了,”杨旷轻轻的抬手道:“朕相信卿乃忠义之士,但兹事体大,朕方才说过朕有打算,且不会收回成命,卿是没有听到吗?”

    话都说的这么明显了,可户部尚书就是没听进去,还在那不依不饶道:“请陛下处决九江王杨浒!”

    杨旷的眼神突然也就变得冰冷异常,语气也随之改变道:“行了,朕明白了。户部尚书今日主动提出辞官,朕甚是惋惜,准予辞官。”

    “嗯?”户部尚书还没有反应过来,刚才陛下是说他主动辞官?怎么可能,不会是自己听错了吧。

    可是其他的官员都听得清清楚楚,陛下是真的说了要让户部尚书辞官的话,而且他们都明白,陛下绝不会听错,是有意让户部尚书辞官。

    果然是棒打出头鸟,户部尚书是惹怒了陛下啊。

    反应回来的户部尚书张口就要辩解,可是杨旷没有给他这个机会,抢先说道:“朕都明白了,卿放心,朕会好好的给你一笔退隐的钱财,卿就安心的辞官吧。”

    “陛下——”

    “不用多说,下去吧。”

    “陛下,臣绝——”

    “朕说了,下去吧。”杨旷顿时就提高了音量,毫无情面的就定下了这个决定,户部尚书算是折了。

    户部尚书一脸的绝望,可惜没有机会给他回头了,他要是再多说话,恐怕就不是丢了官职那么简单了,搞不好人头都要落地了,他现在总算是明白为什么陛下会将内外的禁军增添到一千的人数了。

    百官们目睹着户部尚书失魂落魄的离开,无人敢去申辩,户部尚书自己找死当了出头鸟,丢了官职算是幸运的了,由此杨旷也向整个朝堂宣布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他的决定,不容质疑,除非你有足够的理由和信心,否则就滚蛋。

    简单粗暴,独断专行,与先帝根本就是两种治国方式,百官们即便心中再有不满,也不敢有丝毫的表现。

    而下一刻,右丞相崔文也站了出来,百官们有种不祥的预感,这个曾经与陛下敌对的男人,不会又要做一个出头鸟吧。

    “陛下,臣有事上奏。”

    “哦?爱卿有何事啊?”杨旷知道他要说什么,装作不知道的样子问道。

    崔文很郑重道:“臣也向陛下请命辞官。”

    这回居然是主动辞官,不仅百官动容,连左丞相李彦也难得的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连右丞相都要辞官了,这个朝堂到底是怎么了?

    杨旷故作惋惜道:“爱卿何意啊?如今百废待兴,没有了爱卿朕可是失去了一个得力的帮手啊。”

    “陛下,臣虽辞官,却也不会不问国事。只要陛下需要大商需要,臣绝不会袖手旁观,”崔文义正言辞道:“臣这次辞官,也是为了用崔氏的影响力来安抚动荡的大商,另外臣也会推荐顶替而上的官员。”

    百官们看戏看了这么久,杨旷和崔文也演了这么久,现在事情已经很清楚了,就是为了重新整顿朝堂了,老人走了换新人,恐怕陛下就是为了培植新的朝堂格局才会用出如此的强力手段,而崔文,显然也是陛下计划中的一部分,而且两人之间肯定有共识,不然何意如此默契。

    臣子们不是傻瓜,却必须要装成傻瓜,这就是官场上的做法,你不是傻子也得当傻子,否则出了事你就不是傻子那么简单了。

    “原来如此,爱卿果然深思熟虑,朕准了,”杨旷答应之后还在接着演戏道:“那么爱卿推荐之人,到底是何人啊?”

    “洛阳王氏王昭荣以及犬子崔云逸。”崔文直接就说出了两个后辈的名字。百官们又被震惊到了,哪有这么搞的,弄两个年轻没有经验资历的小子就已经很奇怪了,而且还有一个是他崔文的儿子,难不成要让一个小鬼骑在他们头上?

    演戏自然要演好,所以杨旷也假装沉下脸道:“朕可以问一下缘由吗?毕竟其中一个是你崔大人的儿子。”

    “自古便有举贤不避亲的道理,臣之犬子虽年轻,却也参与过保卫皇宫的战役,另外臣也愿意用整个崔氏担保,臣之犬子绝对可以胜任尚书令之职。”崔文说的句句振奋,丝毫没有开玩笑的意思。

    但是哪里有那么容易,就算是从不参与党争的左丞相也反对道:“可是令公子担任尚书令实难服众,如果老夫没有猜错的话,王公子也是要担任户部尚书之职吧。”

    “左丞相说的没错。”

    百官们再次议论起来,他们每一个都是反对的,凭什么要让两个毛头小子就这么直接压在他们头上,一出来就是大官,户部尚书和尚书令哪个不是权势惊人的官职。

    而杨旷只是静静的看着,留给崔文继续解释的机会,身为皇帝,他不好直接出面,他能做到的就是借助机会一语确凿,不给他人机会。

    崔文面对整个朝堂百官的压力,用他这段时间转变的性格对应道:“相信各位都觉得是我在借助官职谋私,各位会这么想也很正常,我不打算解释,但是国家正直危难之际,若不以能者居上,就会一蹶不振,恕我直言,在场的众人,绝大多数都没有资格处在这个位置上。”

    “崔文,你什么意思!”

    “你不过也是个罪臣,戴罪之身有何资格!”

    “休要胡言乱语!”

    “陛下,万万不可听信崔文的谗言,此人绝对是祸国殃民之人!”

    “够了!”杨旷低喝一声,使得朝堂重新归于平静,崔文依旧镇定自若的站在下面,他既然说了这些话,就知道会有千夫所指,他不怕千夫所指,反而很乐意看到这种局面。

    因为只有崔氏被千夫所指,才是崔氏真正的安全,谁都知道崔氏以前与新帝是死敌,就连百官们都记得昔日的恩怨,陛下肯定也记得。

    崔文其实是在借着这个机会,故意遭受百官们的怒火,从而向新帝表达自己以及崔氏的忠心,这样一来崔氏得罪了所有的官员,也就不可能再拉邦结党,这样的局面对于新帝来说,是有利的。

    臣子们有了平衡,不再会有一家做大的局面,这样才是真正需要的朝堂,崔文下定了决心,他就不会后悔,他早已看淡了所有的名利,他现在是真正为大商而付出。

    杨旷没有想到崔文会如此直接,或者说他直到此刻才明白了崔文的辞官目的,此刻他还真有些敬佩之意,无论是否是崔文的自保之法,他都由衷的感到欣慰。

    大商还是有忠义之士,愿意为了国家而牺牲自己的官员,杨旷之所以会不顾身份的呵斥百官,也是被这种行为感动,此时此刻,他不能再袖手旁观了。

    “朕...明白了。”杨旷沉吟道:“允许崔大人辞官,保留其俸禄,至于崔云逸和王昭荣两人,朕会亲自考察他们的才能,若是他们没有卿说的那么有能力,朕会严惩不待。”

    “陛下——”

    “陛下,不可啊!”

    “陛下请三思!”

    杨旷只是淡淡的扫了一眼反对的臣子,冷冷道:“朕意已决,莫不是众卿连朕第一次朝廷的决定都无法认可吗?”

    威胁是最有力的方法,百官们哑口无言,这个方式本来他们是可以反驳的,只是新帝的做法让他们实在不敢放开来说,更何况这也是新帝的第一次朝会,如果这次就得罪了新帝,那么之后更加难办。

    百官们不乏忠义之士,而忠义之士并不怕陛下责难,他们也能体会到大商需要人才,需要新鲜的血液来活跃,所以这才是他们缄默的原因。

    其他那些由于自己利益和自尊心而反对的官员,更不可能去做出头鸟了,毕竟前面就有那个莫名其妙被辞退的户部尚书,朝堂内外都是禁军,武力和权力之下的压迫,无人敢去触及那份自己没办法的触及的底线。

    帝王就是这般的强势,哪怕是一个年轻人,而这位年轻人,早前就是嚣张跋扈的风格,名正言顺,能力出众,不仅连续两次打了大胜仗,还亲手击杀了龚起,政治上就连当时顶点的老太傅都无法撼动,这些事实之下,谁还能不服气。

    有功绩有军队有权力,试问这样的帝王,臣子岂敢反对。

    杨旷用他铁血专断的手段,告诉了群臣一个事实,那就是他与先帝不同,先帝仁慈,可以给臣子们地位和宽容,但是他不会,他是不同的帝王,也是雄心壮志的帝王。

    百官们只有沉默,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左丞相李彦也突然之间明白了什么,轻轻叹息一声后继续佝偻着背低头,不再言语。

    杨旷见无人再有动静,便挥挥手,示意已经辞官身退崔文可以退下了,崔文也识趣的离开,途中没少受到百官们的白眼,从高处跌落的感觉不是第一次,崔文也一笑了之,两袖清风的离开了。

    “众卿可以认为朕独断专行,也可以觉得朕无可厚非,但是朕今日还是要告诉尔等一个事实,”杨旷很肃穆的站起来道:“如今的大商,内外疲惫,说句不好听的随时都有可能亡国,除了变革富强,别无出路。没有足够的人才来运作整个国家,我们很快就会成为北唐南夏的食物,被瓜分被侵占,那样也是尔等不愿意见到的局面。朕临危受命,不能因为朕自己的名声就视而不见妥协,朕既然做了这个皇位,就要对大商的社稷负责,还要向百姓们负责,更要向列祖列宗的基业们负责!”

    一番言语后,一部分的官员们深受感触,那些仍然怀有私欲的官员无动于衷,不过他们都明白了一件事,新帝不是先帝,日后的朝堂,会更加的严谨残酷,对于他们来说,如果没有能力,随时都会被换下。

    所以出于自保,他们也要付出足够的心血,才能保住此刻的位置。

    “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