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五 议功

目录:逆宋| 作者:烈玄| 类别:历史军事

    急急忙忙赶到汴梁,不待回府,符彦卿便赶到太尉杨府。

    此时的杨家,七郎杨延嗣也已有七八岁,一派热闹景象。

    听说魏王来仿,杨业急忙开了中门,带着家人到门口迎接。    “魏王到访,令末将蓬荜生辉,”杨业迎上去说到:“未曾远迎,还请魏王恕罪。”

    符彦卿也客气到:“本王突然来访,还请太尉勿觉唐突才是。”

    “魏王哪里话,”杨业做了个请的手势:“魏王里面请。”

    到了厅中分宾主坐定,杨业问到:“未知魏王到访所为何事?”

    符彦卿突然起身走到杨业面前就要跪下,杨业急忙扶住:“魏王这是作甚,可折煞末将了。”    “太尉,”符彦卿哽咽到:“太尉之恩,符某没齿难忘,自今以后,但凡太尉有事,符氏一门定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杨业忙说到:“魏王言重了,况末将先前与魏王并无交集,何来恩情之说。”

    符彦卿苦笑一声:“大名之事,本王知道了。若非太尉果断出手,此时符氏一门恐已被诛族;且云州之行,本王心里有数,乃是太尉故意让功于本王。如此再造之恩,符氏一门世世代代谨记。”

    杨业笑到:“太尉若要记恩,还是去谢皇上的好,若无皇上突然征调,末将也遇不上符昭良之事,且皇上知道此事后只一笑置之;至于云州外建城之事,末将虽有此想法,最终却还是由皇上圣裁。皇上做这一切,乃是心念着与魏王的骨肉亲情,还请魏王万勿辜负皇上厚恩。”

    符彦卿呜咽到:“皇上如此对老臣,老臣便是即时死去,也了无遗憾了。”    杨业笑了笑:“魏王老当益壮,何谈死字,况皇上大业还须魏王鼎力协助哩。”

    符彦卿拱手到:“本王这就去见皇上。”

    “末将便不留魏王了,”杨业说到:“皇上还等着魏王呢。”

    符彦卿遣二子回家报平安,只身前往大内求见。

    听闻符彦卿求见,符昭也跟着一同到了文德殿。    才见到柴宗训,符彦卿便五体投地:“老臣叩见皇上,吾皇之盛德圣明,老臣实是折服。”

    柴宗训急忙上前扶起符彦卿:“外公快快请起,如此大礼孙儿怎受得住。”

    符昭也跟着伸手去扶:“爷爷快起来吧。”

    先前柴宗训对符彦卿其实很一般,只是国内事情越来越繁杂,总不能只靠着慕容德丰赵德昭几个年轻人去办。

    在未得贤人的情况下,只能暂以亲人顶住,如此也能放心一些。况符彦卿也算一代名将,暂且用着也无妨。    “外公去过云州啦?一路见识如何?”柴宗训问到。

    符彦卿对到:“老臣从身军旅,读书甚少,这一路所见,只有四个字,皇上圣明。”

    柴宗训笑到:“外公怎地如外人一般,说些客套话诓朕。”

    符彦卿认真的说到:“老臣岂敢妄言欺君?单说一条,老臣从未想过在有生之年见到幽云十六州重回中原。如今不仅幽云收归,且云州已然有富庶迹象,可为中原将来北出之根据。假以时日,皇上必盖过汉武唐宗。”

    “外公说笑了,”柴宗训说到:“朕之宏愿,乃是再造汉唐,只是汉武有卫霍,唐宗帐下更是名将辈出,朕苦于有大愿,却缺乏助力啊。”

    符彦卿忽地再次跪下:“皇恩浩荡,符氏一门愿竭尽心力辅助吾皇实现大愿,便是满门尽绝亦在所不惜。”

    柴宗训跟着再次扶起他:“外公的心意,朕是知道的,如今境况下,朕是绝对信任外公的。”顿了一下,他又说到:“外公一路旅途劳顿,且先回府休养数日,待朕安排好,自会传召外公。”

    符彦卿拱手到:“老臣告退。”

    待他一走,符昭开口问到:“官家,你这样往返的折腾外公,到底是要做什么呢?”

    柴宗训神秘一笑:“秘密,不过肯定是好事。”

    符昭并不纠缠,只问到:“听说你又要御驾亲征?”

    柴宗训揪了一下她的小脸蛋儿:“我也不想,只是心愿一天不实现,我便不能安心待在这皇宫之内。”

    “我也要去。”符昭干脆果断。

    以柴宗训的现代思想,其实并不在乎符昭抛头露面,不过他还是说到:“我也想让你去,只是军营里都是男人,你去多有不便。况行军打仗,若我带着个女人,让军士们看到会怎样想?”

    符昭嘟嘴到:“不让我去也行,不过你得帮我把燕云十三骑找来,而且得让她们自由出入皇宫。”

    “怎么,闷啦?”柴宗训笑问到。

    符昭说到:“早知道一天到晚得被关在这里,我才不嫁给你呢。”

    “不过,”符昭继续说到:“我找燕云十三骑,可不是玩儿,是有正事儿。”

    “什么事儿?”

    “秘密,”符昭学着柴宗训的口吻:“不过肯定是好事。”

    京察的议论声音越来越小,不过魏仁浦却察觉到一丝蹊跷。

    京察虽由他主持,不过具体办理的官员,都来自御史台和吏部。

    原本这两个衙门都是管官的,所以由他们出人也是正常。

    不过御史中丞刘坦是宋王赵匡胤亲信,每当赵匡胤要铲除朝中异己时,便会暗中指使刘坦派御史轮番上书弹劾。

    而吏部侍郎赵德昭,更是赵匡胤的儿子。此次京察说是由他枢密使魏仁浦主持,时日一久,反倒像是赵匡胤在主持一般。

    魏仁浦本是忠正之人,虽有此怀疑,不过却并无实据,所以只能自己多留心,却也并未上奏柴宗训。

    一直对京察抱有信心,蒙在鼓里的柴宗训召开了朝会。

    众臣参拜之后,柴宗训开口便问到:“魏王何在?”

    符彦卿上前一步:“臣在。”

    柴宗训淡淡到:“魏王,此次前往云州,收归多少辽人?”

    “回皇上,”符彦卿说到:“此次向老臣投降的一干辽人,本是辽国耶律沙属地子民,只因耶律沙目下在辽国失势,朝政为韩德让、耶律休哥几人把持,心灰意冷之下,耶律沙便放任辽人投我大周。”

    耶律沙可是老熟人,若没有他,当初在幽云便不会那么容易解决辽国十五万援军,一战将辽人打得不敢出漠北。

    柴宗训又问到:“魏王,既是投降,为何不将这帮辽人押往汴梁?”

    “回皇上,”符彦卿说到:“此般辽人,在辽境内仍有一定势力,老臣擅自做主,让云州防守使杨延平与其签订通商盟约,以辽人优良战马换取我大周茶叶、瓷器等物,恳请皇上恕罪。”

    “妙,妙,”柴宗训说到:“虽我大周有王著灵州牧马,但战马品相始终比辽人战马稍差一些,以茶叶、瓷器换辽人战马,划算,大大的划算。”

    符彦卿自怀中掏出一物高举过头顶:“皇上,此为盟约细则,请皇上御览。”

    太监万华过来接过盟书,转呈与龙案上。

    柴宗训随手翻了翻:“让宋王、鲁王,魏刘向各卿家也看看。”

    赵匡胤接过盟书看了看,又递给下一个人。

    众臣看罢盟书,皆交口称赞。

    柴宗训问到:“众卿,魏王此举,可抵得受贿之罪?”

    赵匡胤不做声,韩通说到:“魏王此举,于我大周大有裨益,若我大周战马能与辽人相匹敌,假以时日,便是收归辽土亦非难事。”

    魏仁浦跟着拱手到:“皇上,魏王受贿,本是无心之举,况早已将珍宝退回,现下又立如此大功,以臣之见,不仅可抵得受贿罪行,皇上还得赏赐。”

    符彦卿慌忙执礼到:“皇上,为君分忧乃是臣子本分,老臣不敢贪功。”

    “魏王高风亮节,朕心甚慰。”柴宗训又问到:“此去云州,魏王可还有其他收获?”

    符彦卿对到:“回皇上,臣此去云州,发现云州二百里外有一处可建新城,不仅将我大周国土往北推二百里,且以此为根据,可以窥伺辽人上都。若有一能征惯战之将,率兵从此出发,直捣辽人王庭亦不在话下。”

    “好,好,”柴宗训拍手到:“魏王为我大周开疆拓土,该赏。”

    符彦卿又掏出一个本子:“皇上,此乃丰镇建城方略,杨延平统领已照此方略修城。届时封城便有大城一,附城二,军营千座,可在此屯兵十万,只待皇上一道圣旨,便可由此出击,将辽亦收归我中原。”

    柴宗训将本子打开仔细看了看,接着便如方才的盟约,交与底下众臣查看。

    “魏王此行,不仅能让我大周获得优良战马,更是为我大周拓地二百余里,”柴宗训兴奋到:“该重赏。”

    待众臣看完方略,柴宗训喝到:“魏王听封。”

    “老臣在。”

    “魏王符彦卿,为国拓地两百里,居功甚伟,赐魏王为侍中,掌机要,与宋王赵匡胤一道领朝政,为朕分忧。”

    听到这个加封,赵匡胤比被封的符彦卿更惊异。

    按制,宰相早已不实设,尚书令、中书令、侍中都行宰相职权,不过很多时候都不设,柴宗训亦未设。

    总领朝政的赵匡胤,乃是宋王兼中书门下平章事,论起来其实是副宰相。只因行驶宰相职权的尚书令等官不设或是荣誉称号,所以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是事实的宰相。

    但现在突然封了一个宰相,虽权力不一定大过赵匡胤,但职务不他是要高的,这让毫无准备的他如何不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