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距离,这种密集的炮火,没有船可以从容调头,一轮齐射下来,郑家水师丧失了前列的十三艘船,六艘迅速沉没,其余七艘燃起熊熊大火,已经失去了战斗力。
而它们也给郑芝莞有了舰队改向的时间,因为吴淞水师舷炮装填,需要二分多钟的时间。
但这个时间,不足以让郑家水师完成改向并逃出吴淞水师舷炮的射程。
郑芝莞只能采取王一林相同的方法,以中型战船主动上前,为主力舰的撤退赢得时间。
简直就是一报还一报啊,连一夜都没过的现世报。
在第三轮炮击之后,郑家水师舰船折损严重,已经接近三成,不过大都是中型船,主力舰除了第一轮炮击时,在猝不及防之下损失了三艘,别的主力舰改向逃出了吴淞水师的利用率炮射程。
海面上烽烟滚滚,一片狼籍,伴随着落水士兵的呼号,如同人间地狱一般。
其实这个时候,原本该是这场海战结束的时候了。
从双方阵营的战略立场来说,这场海战到此时,已经超过了原定的规模。
再打下去,双方都不堪承受。
王一林水师被击沉了六艘,三艘还在身后海面上燃烧,火势短时间难以彻底扑灭,这还不包括在台山水域那十多艘被撞的战船和数百水手。
这对于王一林部而言,已经是伤亡近半了。
而郑家水师,到此时的损失就更大了,台山水域的十多艘战船,原本就是郑家的,被王一林俘获的。
眼下被吴淞水师突然打了个措手不及,已经损失三艘主力舰和三十多艘中型战船。
相当于追来水师战船数量的三成。
还打得下去吗?
自然打得下去!
仇恨可以令人蒙蔽心神,仗打到这份上,已经不存在权衡利弊,也无人性可言了。
当然,也有例外的,譬如张名振,此时战场上,恐怕唯一还冷静的就是他了。
也是掌握此时战场主动权的人。
但张名振心中内疚,在看到王一林部仅剩的十一艘伤痕累累的战船的那一刻,张名振有深深的自责。
究其原因,还是自己之前的判断出错。
这个认知,让张名振觉得对不住王一林。
这种内疚,终于表现在了战场上。
在吴淞水师开启第一轮齐射之际,王一林舰队率先通过七星岛转折处,看见吴淞水师的第一时间,王一林立即下令,向东急转!
当时,不管是张名振,还是郑芝莞,都发现了王一林残部的战术动作,但都没有觉得意外,
他们都认为,王一林是想率残部脱离战场。
郑芝莞此时被吴淞水师的突然炮击,已经是昏头转向,哪有时间去理会?
所以,王一林残部十一艘战船,反倒成了被人遗忘,至少是忽略的看客。
但王一林却是有图谋的,他下令十一艘战船向东急转,就是在给郑家水师挖坑。零久文学网
在王之仁的身传言教下,王一林的水战战术素养不错,他已经在下令前,就敏锐地判断到了郑家水师,在遭遇吴淞水师突然齐射打击时的反应。
也就是说,王一林猜到了郑芝莞的应对策略。
其实也不难猜测,吴淞水师从七星南侧,由西向东出现,郑家水师由北向南追击王一林。
在七星岛东南转角,双方遭遇。
吴淞水师有备,而郑家水师无防。
加上吴淞水师舷炮射程高出近三成,这种情况下,如果郑芝莞执意近身,展开互射,最后的结果就一定是伤亡殆尽。
因为多出的三成射程,足以让吴淞水师以打靶的方式,将冲上来的敌舰逐一击沉。
虽说战场上郑家水师的战船数量,比张名振、王一林加起来还多。
但时间不在郑家水师这边,想将战船拉近距离,展开肉搏战互射,郑家水师没有时间向左右散开,因为在散开的过程中,以吴淞水师为圆点中心,正面圆弧扇形区域,都是吴淞水师舷炮的射程范围,向左右散开,很长距离,依旧逃不出去。
而且,就算拼命逃了出去,留在正面区域的战船,也一定被悉数击沉,那么逃出去的战船,还有什么反击之力?
所以,王一林迅速排除郑芝莞这一种选择,因为王一林已经从陈藜口中得知,郑芝莞可能与多尔衮勾结,有挑起吴争与郑成功海上火拼的意愿。
如此,郑芝莞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就不难猜测了——效仿自己之前用的方法,断臂求生,舍弃一部分战船,掩护主力撤出吴淞水师舷炮射程之外。
于是,王一林下令向东急转。
为何向东,不向西呢?
因为西边是七星岛,除非郑芝莞不想活了,拿船去撞海岛,否则,他就只有一个方向可以选择——东。
王一林残部在吴淞水师三轮炮击的时间里,已经向东航行十余里外,然后减速调头向北缓行。
缓行,确实非常慢,这是转帆不落帆的原因。
为何不落帆?
是为了随时可以调整风帆方向,进行加速。
这种部署,已经将王一林的打算,表现得非常清楚。
血债,血偿!
不论对错,无关输赢。
杀了我的人,我就杀你的人,这是最原始的规则,却是战场上的真理。
千万别在战场上发善心,因为那会断送了自己的命。这话,是王之仁从小教育王一林的。
郑芝莞绝对想不到,自己付出了三成战船的损失,逃出吴淞水师舷炮射程,却一头扎进了王一林的伏击圈。
用后世的话说,郑芝莞的心态,顿时崩了。
因为王一林那十一艘船,船不大,两艘主力舰都比郑家战船小一圈,炮也没郑家战船上的多,可炮是新式火炮,射程远。
试想,以十一艘战船一侧舷炮,定点对正面而来的目标进行齐射,这会是怎么的场景?
根本无任何还手之力,可怜船头的船首炮,根本够不着,只能打四、五里距离,仅双方距离的一半。
后有吴淞水师在自己西侧迂回追击,正面由王一林部迎头阻击,最严峻的是,无法再改方向,只能挨打,因为无论怎么改向,都会被敌人舷炮指着,区别是要么是吴淞水师,要么是王一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