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误了卿卿性命

目录:汉明| 作者:八无和尚| 类别:历史军事

    此时的传讯速度,确实太慢。

    清安亲王岳乐兵败于沐水以东自刎,清廷居然尚未得到消息。

    竟派济尔哈朗来交涉谈判,以换得东、西两路大军安全返回。

    这算盘确实打得不错,条件也开得挺诱人。

    他们还在想着,吴争这人贪钱,就算捉了岳乐,只要银子给得多,肯定也得放岳乐回去。

    甚至不惜于主动暴露对江南商会中隐匿的实力,来逼迫吴争就范。

    吴争倒是真迟疑起来了,如今的江南商会,就象一只巨大怪兽,庞然大物啊!

    数以百万的股东,天下人口才刚及千万户,也就是说,平均十几个人中,就有一个是江南商会股东,这,可以相当可怕了。

    吴争一直在纵容,不,准确地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无奈啊!

    吴争太需要江南商会为他的“宏图大业”输送血液了。

    总不能捧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吧?

    如果不是岳乐死了,数万清军被沈致远这货给……那啥了,吴争还真说不定就“从”了。

    奈何人死不能复生,一旦清廷知道竹篮打水一场空,就算达成协议,恐怕也会立即撕毁。

    有意思吗?

    没意思!

    吴争不做这种顾头不顾尾的事。

    当然,被威胁,这挑起了吴争心里隐藏很深,向来不轻易示人的好胜心。

    大将军府如何?

    江南商会又如何?

    既然都是自己一手创建自己的,活人还能让尿给憋死不成?

    既然是赤条条地来,那就无所谓牵挂!

    这让吴争想起,当初在嘉兴官道上,自己的想法——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该做的事,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

    监国大将军令,以十八路缇骑送出。

    江北已经高达十五万之多的北伐军各部,动了!

    兵分三路,东路、西路,还有,海路。

    海路,才是吴争真正的杀手锏。

    水师除了拦截南来北往的商船船队,一直蛰伏。

    这是吴争在朝廷向清廷宣战之后,调整的部署。

    原因只有一个,进可攻,退可守。

    这就是吴争为防止出现不可测之事,隐下的一步后着。

    三大水师,除了施琅的水师纵横于长江东西,王一林、张名振的水师一直在待命。

    或许,他们该等急了。

    吴争给王一林、张名振的命令,只有一句话,十日内,天津三卫若还有成建制清军抵抗,那就自己跳海游泳去吧!

    这不是吴争矫情,而是这两支水师,已经积蓄了足够的实力。

    第一军一万二千人,已经登上两大水师的运输船。

    虽不敢称为陆战队,但吴争绝对有把握,三天之内全军登陆天津,七天之内,横扫三卫。

    所以,王一林、张名振的水师,真正要担负的,只是扫清第一军登陆的障碍,这其中包括满清倾囊组建的“大清水师”。

    一夜之间,原本已经开始扎营准备休整的第一军和诸卫,同时开拔,目标只有一个……北!

    吴争是这么对诸将说的。

    “……人活着,这辈子很短,一眨眼,便是白发苍苍……穷尽一生,做对一件事,不,准确地说,是做成一件事……足矣!”

    “……想必诸位都已经风闻……罢了,这些糟心的事,不提也罢……孤今日只要求你们一件事,一月之内,兵临敌都城下……借用陈子龙伏法前的一句话……向北,向北,一直向北!”

    数百员将领,静静地注视、聆听着他们的主帅,近乎于发牢骚般地战前动员。

    他们的眼睛里燃烧着一抹火焰。

    军人嘛,存在的意义,就是杀敌。

    天下太平了,就没有他们的用武之地。

    越是国泰民安,越没有军人地位,从古至今,皆如此。

    这是最后一仗,虽然有些突然,但,也在诸将的预料之中。

    只是,他们不免地踌躇,如果破城,收复京都,吴王殿下能否顺天应势,入主太和宫?

    这很重要,甚至比他们的性命更重要。

    因为,这关系的前程,还有,留给后代的福荫。

    吴争看懂了这一双双眼睛后面的人心,他咧嘴笑道,“诸位在担心什么……是怕一朝天子一朝臣么?”

    “不!”吴争用力地挥手向下作斩势,“知道孤为何将我军命名为北伐军,而不是吴家军……你们,还有你们……不是为孤在打仗、流血牺牲……你们是为了这片土地,还有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无论之后如何,此战,汝等功在社稷……没有人会忽视你们的功绩,更不可能有人敢糟践你们的功绩……!”

    十五万大军拔营北向。

    吴争没有去应天府,也没有回杭州府,而是安坐徐州。

    去,做什么?

    何用?

    人心若不在我,去之何用?

    既然叫不醒装睡的人,不妨让他们睡去。

    只要北伐军在手,天下我有!

    吴争自觉,这就叫稳坐钓鱼台,下一步叫——愿者上钩!

    ……。

    杭州城,城南靠西,有一座山,名为紫阳山。

    紫阳山东侧,有一座重阳庵。

    名为庵,里面可不是尼姑,供的是三清,而不是佛祖。

    绿水青山,一座小亭,一群人,十数杯冒着袅袅白气的新泡绿茶。

    山风拂过,诸人衣摆、须发,皆微微飞扬。

    哪怕是个俗人,那也瞬间成了仙。

    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景象啊。

    人,不是一般人,说出来,得吓死一群人!

    “恭请王爷北上监国……!”

    怎么着,吴争回杭州府了?

    这世上,不,这建兴朝,除了吴争,还有人敢在杭州府里称监国?

    那又是谁,在恭请这个王爷北上监国呢?

    地上跪趴的三人抬起头来,为首之人赫然是熊汝霖,后面两人,一个是刚从徐州返回的张国维,另外一个,竟是吴争的岳丈——钱肃乐。

    而他们跪拜之人,竟是被吴争“流放”于陈钱山令水师看管的鲁王——朱以海。

    人心哪,海底针!

    恐怕老天爷,也琢磨不清啊!

    “诸公心意……孤心里明白,可此事体大,万一……孤倒不是怕他,可他手中北伐军……若他闻讯回师南向,到时……机关算尽,误了卿卿性命……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