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分忧

目录:藏娇记事| 作者:木嬴| 类别:都市言情

    皇宫,御书房。

    皇上坐在龙椅上批阅奏折,那些奏折批的他肝火旺盛,折子打开扫了一眼,就气的扔在了龙案的另一边,又换了一份。

    几份奏折说的都是同一件事,要皇上发军饷的。

    皇上是越看越来气,以为他这个皇上不想发军饷吗?!

    也得国库有这个钱吧!

    西南突发灾情,把本来要发的军饷拨去赈灾了,结果被人一下子贪墨去了八九成,最后西南饿死百姓三万,还拖欠了将士们的军饷。

    西南的案子也没有丝毫的进展,刑部尚书遇刺在驿站养伤,煜国公请奏,他派了季怀山去,好歹刑部尚书还有只言片语送回京,季怀山一离京,连封平安信都没有,有刑部尚书遇刺在前,季怀山这会儿是死是活都没人知道。

    一边要军饷,一边又有大臣要皇上消减军队开支,这些日子吵的皇上一个头两个大。

    在议政殿吵他还不够,还要送奏折来烦他,两大摞的奏折,有一半是为这两件事!

    皇上越看越烦躁。

    这些个臣子只知道要朝廷拨钱,怎么就不想想让国库富足起来呢?!

    让他们想办法,除了增加赋税还是增加赋税,要增加赋税就能解决问题,还用得着他们想法子吗?!

    李公公怕皇上气坏身子,赶紧给皇上倒茶消气降火,刚要端给皇上,跑进来一小公公,上前道,“皇上,有大喜事!”

    还能有喜事?

    皇上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公公眼里的喜事,在他这里未必是。

    小公公见皇上没什么反应,呆了一瞬,李公公训道,“还不赶紧说,要挨板子再说吗?!”

    一个个的怎么这么没眼色呢,没瞧见皇上都快气上火了吗!

    小公公吓的忙回道,“兴国公府为西南捐了一万两,孙詹事府捐了五千两,其他大臣知道后,也纷纷为西南捐钱。”

    “靖安王府捐了一万两,顺王府、茂国公府、晋临侯府还有各亲王捐了一万两,东平王府捐了八千两,云阳侯、肃宁伯捐了七千两,张阁老府上捐了六千两,章老太傅捐了六千两,各尚书府捐了七千两……。”

    小公公一口气报了一连串的名字,开始李公公还能算捐了多少钱,后面脑子就不够用了。

    皇上听得目瞪口呆,李公公打断正在报捐款的小公公,道,“你就直接说一共捐了多少吧。”

    小公公大喘了口气道,“奴才知道的时候,已经捐了差不多二十五六万两了,不少大臣还没有捐……。”

    朝廷大臣捐钱就这样,没人带头捐,一两也没有。

    可一旦有了第一个带头的,就会有第二个,有第二个就会有第三个,有了三个,那就有七八九十个,然后就是一大片,有一个算一个了。

    小公公继续道,“皇后知道了,拿了一万两体己出来,萧贵妃捐了八千两,其她后妃也跟着捐……。”

    “还有大皇子捐了一万两,二皇子捐了九千两,四皇子捐了八千两,还有五皇子……。”

    皇上,“……。”

    李公公,“……。”

    皇上心情美好了,灿烂了,“这些个爱卿平常总跟朕哭穷,没想到会为西南这般慷慨,朕心甚慰啊。”

    李公公替皇上高兴,但他还想问一句,“谁最先捐的?”

    小公公愣了下,他刚刚说过了啊,嗯,他是说过,但他说的人太多了,李公公耳朵都听不过来,哪还记得谁最先捐款了,小公公又禀告道,“是兴国公府和孙詹事府。”

    竟然是兴国公府。

    兴国公是吃错药了吗?

    虽然带头做这事会得皇上高兴,可他这一下得罪了多少大臣啊,那一连串的大臣捐款名单,他听着都想替兴国公点两根蜡烛。

    皇上在心底盘算了下,按照这架势捐下去,军饷的空缺不说能全部补上,至少能补一半了。

    兴国公这样的才叫替君分忧。

    皇上准备明天早朝好好褒奖兴国公。

    再说后宫内,大皇子、二皇子还有四皇子捐了银两的事传到萧贵妃耳中,萧贵妃又开始想儿子了,要是她儿子在宫里,这捐钱定少不了她儿子一份。

    虽然三皇子不在,但该他捐的一份决不能少了,萧贵妃让人拿九千两以三皇子的名义捐出去。

    再说书院,兴国公带头,满朝文武替西南捐钱的事传到了书院,传到了赵垣耳中,作为皇子,其他皇子都捐了,自然少不了他一份了。

    他让李信拿了张万两银票捐出去,李信道,“大皇子才捐了一万两,您确定要和他捐一样的数目?”

    捐款这东西有个共识,那就是不能越过比自己身份尊贵的,不能露富招人恨,但也不能输了身份落人话柄,中规中矩最稳妥。

    连二皇子都比大皇子少捐一千两,这也是为什么这回捐款数额之大,速度快的原因,因为孙詹事是三品官,三品官捐五千两,那些二品、一品,有爵位的哪个也不能少了啊。

    赵垣便道,“那就捐九千两吧。”

    嗯,他和萧贵妃都没想过彼此会捐钱,因为赵垣知道自己在四海书院的事萧贵妃知道,没想过自家母妃会代劳,萧贵妃也没想过儿子久居别院,还会管这些琐事。

    这一没多想,捐了双份,一万八千两,一跃成为捐款最多的人。

    捐款,要么带头捐的人被人记住,要么捐最多的人被人记住。

    三皇子一个病秧子,竟然捐了一万八千两,大皇子乃嫡出皇子也只捐了一万两啊。

    听到这消息时,大皇子脸就憋不住了,拍着桌子道,“他一个病秧子也妄想和本皇子争魁首?!再给本皇子捐一万两!”

    大皇子又捐了一拨,二皇子能不跟么?

    二皇子也派人送了九千两去,然后四皇子、五皇子……

    对大皇子二皇子而言,更多的还是生气,对四皇子五皇子那是苦不堪言了,他们是穷皇子,本来八千两就捐的他们心肝脾肺肾疼了,再加一倍,那是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啊。

    可不跟,怕皇上不高兴,因为开这个头的皇子也势必会被皇上记住,但凡有争储君念头的,哪个敢在皇上面前露出穷抠唆的形象啊。

    咬紧牙关,也得把这钱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