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65章 旧事重提

目录:寒门仕子| 作者:佯忘| 类别:历史军事

    今天的晚宴可谓是丰盛饕餮,满目琳琅。

    周氏和柳荃把家里珍藏的好食材全都给搬了出来,然后精心烹制,以为小彤的归来做出庆祝。

    若论这桌宴席的实际价值,一点都不落于光禄寺的头牌国宴,绝对能称得上是奢侈的每一口。

    这对于素来倡导勤俭节约的齐家来说,已经算是破天荒了。

    晚饭过后,齐誉立即赶回了省府衙门处理公务,而小彤,则是留在家中陪着母亲和奶奶述说衷肠。

    天都这么晚了,齐大人还要不遗余力地去办公?

    那当然!

    眼下来说,还有两件大事没有完成,不搞定,哪能安然入睡?

    所谓两件大事,乃是指白日里商定好的上书至皇帝的‘博弈’奏章,以及写给段子成有关于土豆之战的秘密文件。

    尤其是后者,乃是天字第一号的军机大事,能不耽误就不耽误。

    他有他的事情忙,妇人们也有自己的家常唠。

    周氏所聊的话题,依旧还是家长们老生常谈且百说不厌的催婚大事。

    “妮子呀,你也老大不小的了,也该是时候寻个主了。你知不知道,奶奶我已经给你准备了一份像样的嫁妆,保证出阁时风风光光。”

    齐小彤闻言脸色微红,略带着羞赧地说道:“爹爹曾说,女子过了二十岁成家才好,若是提前太早,会对身体造成不益的。”

    这……什么理论?

    对于齐誉提倡的晚婚晚育一说,婆媳俩皆不认可。

    尤其是柳荃,更是直接否定道:“我觉得,你父这话纯粹是在胡谄瞎扯,古往今来,哪一家不是在力倡早生贵子?你有听说过晚生为佳的吗?”

    周氏也跟着附和道:“是呀,只有早生,才能人丁兴旺,而晚生只能拖慢香火。如果你能争争气有所出的话,那咱家就成了四世同堂的大福人家了。这样的天伦之乐,自然是来的越早越好了。”

    见奶奶和母亲一直揪着这个话题不放,小彤只得被迫做出表态:“我倒是想找,可是,目前还没瞅到合适的人。”

    柳荃闻言一喜,顺着问道:“我说闺女呀,你想找个什么样的男子呢?”

    小彤笑笑说:“我听说,殷桃小姨娘在遇到爹爹前,曾为自己的择婿定下了两大标准,我想效仿于她,以为人生向导。”

    柳荃略思,而后摇头道:“你小姨娘的心气不是一般的高,她的择婿标准,并不一定就适合你用。”嘴上虽然是予以否定,但她还是

    忍不住好奇地问道:“那你先说说看,你小姨娘的那两大标准,具体又是什么?”

    小彤笑道:“其实也不复杂,就简简单单的两句话而已。”

    “哪两句?”

    “一是,文可定国;二是,武能安邦。而我爹爹,刚好就吻合这两个点,所以,小姨娘才会倒贴到咱们家来。”

    柳荃闻言怅然一叹,道:“这两个点啊,没有一个是简单的,这天下间的男子,能有几人达得到的?你若以此为鉴,姻缘堪忧……”

    齐小彤却是嫣然一笑,道:“娘的意思是说,两条要求有点过高了?”

    “当然!”

    “既如此,那我就下降一个级别,于这两条之中只取其一,只要那人能做到武能安邦这一项,我便作出接纳的考虑。”

    嗯??

    姻缘的事,也可以这样去打折扣?

    柳荃看着若有所思的女儿,心里头不禁泛起了困惑。

    莫非,这小妮子已经动了知慕少艾的心?

    看她这模样,似乎还真有点像。

    心细的柳荃,默默将这事记在心里。她打算,日后必须详加打听,看看能不能察出什么端倪来。

    ……

    时光犹如指间沙,悄然流逝,不受任何因素所掌控。

    这段时间,各方的关注点,仍是聚焦在赈灾方面的事宜。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依旧还是琼州的出手情况。

    先说一下灾情。

    在节点出现以后,蝗灾很快就进入了逐渐衰落的阶段。它来势汹汹,去也匆匆,也就几天时间,就成为了今年诸多大事中的一个过去史。

    也就是说,这场天灾基本上算是控制住了,剩下的,就是接下来的善后问题了。

    谈到善后,就不得不提琼州排出的大手笔了。

    这也是各方封疆大吏,甚至是庙堂之君最为关注的事情。

    不管是谁,这次的观后感都十分深刻,简而言之就是一个词:震撼!

    琼州的粮食储备,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甚至,比朝廷的户部还显殷实。

    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援赈粮食基本上都是以海外杂粮为主,传统谷物几乎不见。

    如,玉米、地瓜干、土豆粉条等等。

    这些个东西,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见,在此前,只是有所耳闻却不曾目睹,更不要说是现实中的烹饪品尝了。

    那么,这些粮食究竟好不好吃?

    对此,老

    百姓们大多都是笑而不答。

    他们觉得,好吃不好吃权且不论,他们所想讨论的是,为什么这些高产作物只在琼州一带种植,其他地方却是没有呢?

    如果说,这些可以得到普及的话,那还用得着朝廷的赈灾吗?

    眼下事实俱在,不由得不让人引发深思。

    而在这个时候,身处永川守孝丁忧的殷俊,对此问题公开作出了回应。

    他说,在很久之前,齐大人曾竭力地上谏此事,希望这些新粮可以在整个华夏大地得到普及推广,继而解决粮食不足的历史性难题。

    这本是一件好事,却不料,竟被户部尚书拒之门外。

    老尚书认为,这些杂粮来历不明,也没有华夏的本土人试吃过,万一要是有毒或者说是暗藏着未知的副作用,那岂不是坑害了我亿万国民?

    从表面上来看,户部尚书的理论确实严谨,在没有得到确切的证据之前,确实该保持一些该有的谨慎。

    然而殷俊却觉得,老尚书只懂得纸上谈兵,却是忽略了现实情况。

    这些新粮早已在琼州推广种植,却从没听说过有什么不良发生。并且,人家齐大人还带头做出品尝,这难道还不够说明问题吗?

    人家封疆大吏都带头吃了,你一个平头百姓还怕个锤子?真若是有毒,他还能活在现在?

    总之,由于户部尚书的这次拒绝,直接让内地的民众与海外的新粮失之交臂。

    于事后,齐誉不禁痛心疾呼:这又不是转基因产品,有必要这么谨慎吗?

    那,陛下又是什么态度呢?

    对于当今圣上,殷俊没有多作妄论,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表述了一句:最终,陛下采纳了户部老尚书的建议。

    这席言论,很快就被流传了起来,且越传越广。

    民间的主流评判为,户部尚书是个鼠目寸光、误国误民的迂腐之人,他但凡有半点的廉耻之心,也应顺应民意退位让贤,让有德者居之。

    你不作为也就算了,何必非要乱作为呢?

    眼下有海量的事实为鉴,随便拿出其中一条,便可驳得这老家伙哑口无言。

    此事对于对皇帝,多多少少也产生了些负面影响。

    比如说,他偏信奸佞,重用庸才,有失明君之风范。

    这话传着传着,就飘到了圣天子的耳朵里。

    皇帝听后眉头一皱,满含委屈地叹道:“朕又窥却不了天机,哪能未卜先知?这件事情,能怨得着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