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又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

目录:春秋大领主| 作者:荣誉与忠诚| 类别:历史军事

    以为只是吕武一个人坏吗?并不是的。

    用后世的标准,当今的所有贵族包括一国之君,一百个里面没有一个好人,超过数万个贵族可能出现一个好人。

    不是其它,一切只因为贵族很顾家,干的事情就是往自己家里搂好处。

    只是吧?无论任何年代,谁不往自家搂好处,看就看干得过不过分而已。

    相比以后的门阀世家,当前的贵族会显得非常善良,他们不会故意去折腾自家的某某谁,也不是故意苛待自家的谁谁谁,比起其他群体更守既定规则。

    好人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以各个层次的人来看,一系列盘剥丝抽茧下来,世界上压根就不存在绝对的好人,需要看某个谁的屁股坐在什么立场。

    用广而大之的标准,吕武仅是心怀一统天下的理想就属于伟人的一种。

    而伟人并不是绝对的光明、正义、善良,看的是有什么理想,有没有去在做。

    吕武当然有在做事,没有肢解晋国之前,对外干的事情哪样没有让晋国得利?

    有人说小胡子本来可以成为一名伟人。他依靠选举成为首脑,重振了德三的经济,不能成为伟人的原因是发动战争。

    那是胜利者的胡说八道。

    不管是发动战争,还是搞种族灭绝,小胡子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所在民族的复兴和获取霸权。

    另外跟洗地没什么关系,错的真就小胡子?他是民选上台,发动战争等于是民族大多数成员的意志,锅不能只让一个人去背。一衣带水的那个岛国,搞全国缩衣节食支持入侵,也不存在无辜的人。

    古往今来多少人干过发动战争和种族灭绝的事情?成功了的成为伟人,失败了只能任人评价了而已。要命的是被为之奋斗的那些群体抛弃、唾弃、再进行无休止的谩骂。

    封建时代有一句话讲得很透彻和残酷“杀一是为罪,屠万即为雄”,好像大多数的伟业还真跟杀戮有关,是不是能理解为人类其实是崇拜和崇尚暴力的呢?

    “今岁之雪大也。”魏琦看着有点惆怅。

    魏氏的发展大体上良好,不应该让魏琦这副模样。

    吕武琢磨着魏琦的身体也算硬朗,没病没灾的不必过早忧虑什么,是发生了其余的什么事情吗?

    魏琦低沉声说道:“相……去了。”

    吕武懵了一下。

    是魏相吗?

    吕武回忆了一下,心想:“是很久没有见过魏相了啊。”

    魏相是晋国的第一才子,出使秦国写下《绝秦文》,骂到秦国君臣都叫好,注定会被历史所记载。

    事实上,魏相已经远比历史上长命,不然在十年前公元前573年就该病逝了。

    魏相是魏琦的嫡长子,理所当然会是魏氏的下一任家主。

    现在魏相英年早逝,魏氏内部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魏氏的魏琦这一支也着实是不幸,一家子就没有一个长寿的人,并且因为魏相逝世,魏琦其余子嗣恐怕不好跟自己那些堂兄弟争,等于是他们这一支努力和奋斗恐怕是在给魏氏的其他人开路了。

    为什么魏琦的其他子嗣不好跟魏绛的儿子们争?春秋讲的是“宗法”,也就是以“宗族”治家和治国,大宗在天然拥有名份便利,特殊情况能让小宗顶上,过了特殊时期就该回归“本源”了。

    因为魏相多活了十年,不像历史上连子嗣都没有留下,魏琦的烦恼之处肯定是怎么把权力过度到魏武手里。

    魏武是魏相的嫡长子,也就是魏琦的嫡长孙,算是吕武给这个平行时空带来的众多改变之一。

    吕武无法插手魏氏内部的权力分配,得到魏相的死讯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露出一脸的沉痛和哀思。

    “已故元戎皆托家于你。”魏琦转头看向吕武,有着很明显的好奇。

    是哦。

    按照中行吴和智盈的说法,他们的长辈都在临终前讲了一下吕武可靠,值得托付之类的话。

    到底是不是那么回事?可靠什么的,有栾书的前车之鉴,再评价谁可靠会很搞笑。

    可能是智瑩和中行偃一直以来认为吕武不简单,再来是阴氏打从事实上很强大,认为有能力庇护智氏和荀氏中行氏吧?

    吕武与魏琦对视,心想:“不是吧,要将魏武托付给我?”

    那一刻,吕武的心脏跳动速度加快,觉得天上要掉馅饼了。

    魏琦却是转了话题,说道:“楚军径直归国,来岁或可复来,我驻‘虎牢’多费军资,众‘士’已有怨言。”

    他们在“沫之战”取得胜利,没获得卫国大河北岸城邑之前,得到的收获几乎算是没有。

    所以了,孙林父真的是给吕武送了一份大礼,要不哪怕是“沫之战”取得大胜,晋国贵族还是会埋怨吕武打了一场亏本的战争。

    没有能力带领晋国贵族获得好处的元戎,哪怕是对外战争一胜再胜仍然要受到唾弃。

    以阴氏的历史底蕴来说,吕武能够爬上元戎宝座的原因太过于复杂,占了大头的绝对是屡次出征都能给大家带来能看得到的好处。

    吕武一脸思索,说道:“楚军归国,我仍需留滞‘虎牢’。”

    不跟楚军打,也要去郑国收获一波的。

    另外,屯兵“虎牢”有利于操作卫国。

    从国际形势上来讲,晋国在“虎牢”屯驻大军还能给宋国更多的安全感,再让吴国有更大的胆气和决心发动对楚国的入侵。

    中小贵族受不了了很正常,他们光有损失没有收获,超过正常纳赋的时限还要封主来保障出征军队的后勤。

    吕武知道魏琦想回去白发人送黑发人。

    讲道理,吕武跟魏相算是发小,于情于理也应该去送一送。

    “上军佐留于虎牢,余‘卿’可归。”吕武不能帮晋君姬周做主,留下士鲂是因为年纪大不需要去葬礼。

    魏琦深呼吸一口气,非常欣慰地说道:“可也。”

    以职位来说,魏相其实没有担任什么官职。

    不管吕武之前是什么成份,他现在是晋国的元戎和秦国的执政,特地回国参加魏相的葬礼,无疑是从里到外都异常的给面子。

    诸夏一直以来都是人情社会,标榜公私分明的西方则是能干不会说。

    现实情况是什么?诸夏这边至少嘴巴和做法一致,西方则是说一套做一套。

    实际上,阶级固化才是西方社会的真相,要不一直强调血统为哪般。

    多少人发达之后,不说是发小什么的,亲爹亲娘都能置之不理。

    身份地位再高,失去了人情味之后,已经是权财的奴隶,想要有一个好人设绝对不能那么绝。

    “阴卿将归国?”晋君姬周有些没搞明白吕武想干什么了。

    吕武说道:“相于冬至病逝。”

    谁?

    晋君姬周一下子没想起魏相,回过神来带着感情说道:“天不眷我?为何国中英年复又早逝。”

    老天不看顾晋国啊!

    好些个青年才俊没得到发挥,怎么一个个就早早病逝呢?

    比较出名的是智朔,他长久以来一直在跟士匄争晋国第二才子的地位,随时准备对晋国第一才子的地位发起冲击,结果先发病,后来更是很突然的猝死了。

    现在又有一个魏相?

    晋君姬周不迷信,要不然都该怀疑晋国是不是遭到老天爷的针对了。

    臣子的嫡长子病逝,身为国君没道理去参加葬礼。

    如果一国之君去参加臣子子嗣的葬礼,没事都会搞出事来。比如谁谁谁是跋扈的权臣,敢逼迫国君来给自己儿子送最后一程。

    晋君姬周问道:“另有‘卿’归国?”

    不是什么好事,魏琦不会大张旗鼓地通知每一个人,他特地亲自告诉吕武的原因是,阴氏与魏氏是可靠的盟友,再来是吕武跟魏相的私交非常不错。

    其余的人能不能得知魏相病逝的消息,要看魏琦会不会将风声放出去。

    吕武摇头说道:“臣并未一一告知。”

    没那么回事,哪有吕武去给魏相搞场面的道理,该是魏氏自己去操作,吕武再去给站个台。

    晋君姬周开始问起明年要做什么,他们留在“虎牢”又该小心一些什么。

    吕武心中早有行动计划,说道:“上军佐留驻‘虎牢’,明岁兵发燕南燕,再入郑国。”

    晋君姬周一想也是,以士鲂的年纪最好别去参加魏相的葬礼,肯定也就留在“虎牢”了。

    “为何攻打燕?”晋君姬周问了一个傻问题。

    吕武说道:“灭燕震慑卫、郑。若郑归于我,再灭睢水、南山之戎犒劳于曹。”

    晋国灭掉南燕肯定没难度,无罪攻伐就显得很过分了。

    现在哪个国家再怎么强大,不能无缘无故地去欺压弱小。

    名声看着好像不敌硬实力?等到了“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时代,名声就是个屁。架不住当前时代有个好名声比什么都重要啊!

    吕武看到晋君姬周迟疑,明白是为了什么,说道:“范氏自有理由。”

    晋君姬周懂了,攻灭南燕是几个“卿”早就商量好,才来最后通知的寡人啊!

    消灭睢水、南山的戎人部落加强曹国?晋君姬周对吕武这一项操作,再一次看到了吕武的政治智慧。

    晋国不是要收割卫国吗?哪怕是卫国本身活该,肯定要让其余列国心惊胆颤,外加出现一种兔死狗烹的悲凉戚戚感。

    有了晋军特地去消灭睢水、南山之戎来犒劳曹国,以往曹国就对晋国非常顺从,再加上曹国君臣实力不强却敢打敢拼。这样的小弟难道不应该扶持吗?

    所以,扶持曹国不但能抵消一些负面影响,还在做给其余小弟看:来来来,瞧一瞧看一看啦,服从我者有肉吃,违逆我者必遭其祸。

    力所能及的地方安排妥当之后,吕武、士匄、魏琦、解朔、中行吴、赵武,一下子走了七位“卿”,将晋君姬周、士鲂和大多数贵族留在“虎牢”。

    他们只是带上必要的护卫力量,大军并没有带走,再一次来到“虎牢”则必然带上更多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