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 黄河大堤

目录:隋末之大夏龙雀| 作者:堕落的狼崽| 类别:历史军事

    隋末之大夏龙雀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 黄河大堤

    黄河大堤上,李煜看着眼前的大河,浪花翻滚,显得十分的湍急,让人的担心的是,这里的河床早就超过了远处的汴州城,一旦河堤决口,整个汴州都会变成泽国。

    “陛下,这里的河堤每年都在修葺,然而,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大的作用,从洛阳到汴州,每年都会有决堤的时候,沿岸的百姓苦不堪言,而工部每年拨付的款项并不能支撑修葺河堤所用。”张行成等人跟在李煜身边,指着脚下的堤坝说道。

    “张大人,你们总是说工部给予的钱财不够,但实际上,工部就算给了再多的钱财,也经不起你们这么消耗的,每年都在修建河堤,然而每年都会决口,张大人难道就没有想过这里面的问题了吗?”许敬宗忍不住反驳道。

    “一条黄河千古泛滥,这并非是人为所导致的,实在是因为天灾,这并非是我等能控制的。”张行成苦笑道:“臣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黄河大堤都是按照朝廷规定修建的,在验收的时候,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可就算是如此,仍然有漏洞。”

    “听上去是天灾,但实际上,和人祸还是有些关系的,朝廷每年修葺水利所耗费的钱财也不知道有多少,而这些钱财中,大部分都是用在黄河上,然而黄河河堤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坚固,每年你仍然在决堤,陛下,臣认为这里面肯定是有贪腐行为。”许敬宗大声说道。

    “哼,许大人这是在认为本官存在着贪腐了?”张行成面有不善,他自认为自己清正廉洁,虽然有不少钱财从自己手中流走,可是他从没有贪墨过朝廷一毫银子。

    “张大人或许不会,但下面人就不知道了。”许敬宗踢了一下脚下的泥土,冷笑道:“张大人,你看看这样的地面能抵挡洪峰的到来吗?下官随便一踢,就是一个坑,这样的河堤,我看是抵挡不住洪水的,张大人下次检查的时候,应该仔细一些。”

    李煜看了地面上的浅坑一眼,并没有说话,实际上,在这个时代,想要治理黄河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就算李煜给了不少钱财,但仍然阻挡不了生产力低下,技术落后的去情况。

    加上人员的贪腐,难免有豆腐渣工程,这样一来,黄河决口就显得很正常了,一般的黄河决口,都是天灾和人祸的原因,这是官场上许多人都知道的事情。

    无论张行成和许敬宗两人怎么争论,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然而让李煜感到好奇的是,许敬宗和张行成两人都是属于李景睿阵营的,一个在西北的时候,就归顺了李景睿,而张行成也曾经写信给李景睿的,现在同一个阵营的人,居然为了此事相互争论起来。这倒是让李煜啧啧称奇。

    “向卿,每年黄河决口,凤卫有调查过此事吗?有没有人贪污?”李煜招过向伯玉,然后又说道:“这修建河堤是工部安排的吗?”

    “回陛下的话,这修建河堤自然是工部安排的,但承建的都是地方。”向伯玉看了张行成一眼,接下来的话,却是没有说下去,言下之意,已经很明显了,地方上,肯定是有人动了手脚,最起码并不是像工部要求的那样的,严格的执行修葺方略,这才有眼前的情况发生。

    “这修桥修路,都是如此。如果修的太好,坚持的时间更长,那些人又怎么可能获得钱财呢?只有年年都修,年年都能让朝廷拨款,这样有他们才能得到大量的金钱。”李煜是明白其中的道理,金桥银路自古都是如此,哪怕是到了后世,也没有改变。

    “下次修河堤的时候,多询问一下那些有经验的水工,如何修建河堤,将这堤坝弄的更加牢固一些。看看,这堤坝上什么都没有,这如何能行?让上游的人在河堤边多种树,树根会帮助泥土,让其变的更加的稳定,在一些经常决口的地方,用上水泥,在农闲的时候,征召民夫,不要怕花钱,这些河堤可以分段承包给一些人,朝廷出钱,他们负责维修,在一定的时间内,一旦出了事情,就要了他们的脑袋。”

    李煜的语气很平静,但说出来的话,却让身边的众人面色大变,这是要将责任下发到个人,一旦出了事情,倒霉的不仅仅是官员,还有那些分段承包的人。

    当然,此举也尽可能的避免了贪墨的可能,毕竟,河堤质量不行,那是要死人的。

    许敬宗摸了摸后脑勺,谁说皇帝高高在上,不知道下面的情况,这个时候才知道,皇帝对下面的一些勾当,相当的熟悉,谁敢欺骗他,就没有好果子吃。

    张行成正准备说话,忽然远处有战马飞来,众人将目光望了过去,看见了骑兵出现的三面小红旗,顿时知道这是三百里加急,朝廷恐怕出了什么了不得事情了。

    向伯玉不敢怠慢,赶紧迎了上去,从凤卫手中接过匣子,看着上面的签名,不敢怠慢,双手将匣子捧着,说道:“陛下,是崇文殿的奏折。”

    李煜心中也生出一丝不妙离开,从一边许敬宗手中接过一把小匕首,打开匣子,取了奏折看了起来,脸上顿时露出一丝凝重来。

    “张行成,当初你写信给储君,上面的内容可记得?”李煜看了一遍之后,目光落在张行成身上。

    张行成也是一愣,不过他很快就明白过来,赶紧回道:“臣记得,臣写给储君三封信,第一份是张卫在城中胡作非为的事情,储君回信之后,表示对此事的愤慨,同时也有队勋贵的不满;第二封同样也是此事,臣当时说了,陛下册封群臣,固然是为了大夏江山,但也要小心这些勋贵,免得重蹈前朝覆辙,所以臣建议推恩;这封信,殿下并没有回复,第三封信是昨日才寄过去的,主要是想殿下禀明张卫之事。”

    “朕知道了。”李煜点点头,叹息道:“走吧,回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