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下一位!

目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 作者:避重就轻| 类别:历史军事

    消息传出,整个清河郡震动!

    天下无数学子怀着虔诚恭敬的心前来清河,就是为了拜入崔家门墙,从师受业。

    而神都城张易之,却是直接宣战!    他要用最擅长的诗道,去挑战北方士族最高门第!

    这消息实在是太劲爆了!

    要知道崔氏以诗书传家,在家族氛围的熏陶下,族人均为饱学之士。

    在很多人眼里,张易之是以卵击石!

    但不管怎样,此事已传遍清河郡,无数人从四面八方赶来。    ……

    客栈外。

    乌黑黑齐聚着一群人,清河郡的游子,求学的寒门学子、天下大儒、还包括清河县衙一众官吏。

    他们并非崔氏族人,心里没什么偏向,但却非常期待这场较量。

    每个读书人来到清河郡都是唯唯诺诺,但突然有个人狂傲不羁。    这种反差感让人肾上激素飙升。

    论家世,张易之只是来自普通世族,而崔氏却是北方最大的门阀。

    但论声望,不管是除酷吏还是制神皇犁、陛下赐表字,种种行为,让张易之的大名在河北道如雷贯耳!

    “张子唯出来了!”

    有人眼尖,立马高喊。    所有人都循声而望,终于看到了张易之的真容。

    只见其颜如美玉、身如秀树,气质温润隽雅,幽黑深邃的眼睛一转,仿佛有珠光宝气映照。

    每个初见张易之的人都会这样想:“神都张子唯见面更胜闻名!”

    陈长卿左看右看,见观者如堵,前后无路,水泄不通了,忍不住酸溜溜道:

    “人的名,树的影,贫道好羡慕啊!”    这时。

    前面人群“哗”地如掣浪分开,一队儒生插了进来,领头的是个束发缣巾、白绢襦袍的中年文吏。

    他朝人群扫视一眼,便含笑走到张易之面前施礼:

    “这位想必就是张公子,我是崔氏六房管家崔晔,奉族长之命前来迎接张公子。”

    既然有人登门挑战,崔家无论如何都得接下。

    作为门阀士族,该有的礼仪还是有的,不能给世人留下无礼的印象。

    张易之暼了他一眼,淡淡道:“有劳了。”

    话罢随着崔晔登上马车。

    身后有无数人尾随。

    ……

    崔氏坐落在一个小村庄里,风景优美,鸟语花香。

    村庄外,有一座凉亭及一排草堂,这是专门接待外来求学的读书人。

    此时草堂外泾渭分明两波人,崔氏族人坐在北方,其余看热闹的外人坐在南方。

    “年轻人取得一番成就,就有些不知敬畏,咱崔家必须迎头痛击!”

    “有够可笑的,作了两首诗就不知天高地厚,咱崔家随便走出一个人就能碾压他!”

    “是啊,在清河郡呆久了,或许世人都快把我清河崔氏给忘了。”

    崔氏族人议论纷纷,但眉宇间的傲然之色展露无遗。

    在他们眼里,张易之就是自取其辱。

    竹亭里。

    崔晔询问道:“张公子,敢问如何切磋?”

    张易之负手而立,目光平静:“只论诗,至于玄辩与经学,就不用切磋了。”

    “好。”

    崔晔点点头,就吩咐下人搬来黄花梨案,案上笔墨纸砚齐全。

    这一场较量根本就不需要评委,在场围观者都是读书人,谁优谁劣很容易评判。

    草堂内的崔家子弟蘸墨书写,几息后,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儒出列。

    在场所有人屏气凝神,不敢发出任何声音。

    一时间亭外落针可闻,只剩虫鸟鸣叫的喳喳声。

    这场较量正式开始。

    崔家老儒作揖施礼,随即抑扬顿挫吟道: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

    紫绶纵荣争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

    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

    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好!

    大赞!

    崔家族人兴奋不已,不愧是专研诗文一道的崔伯麟。

    此诗描绘了归隐生活,一把琴几本书籍山间赏野花,听鸟儿自由自在的鸣叫。

    谁不向往那最自然的盛景呢?

    连围观的书生都鼓掌敬佩,此诗可称得上绝佳,他们自叹不如。

    什么叫底蕴?

    这就是门阀的底蕴!

    随便一个人就能出口成诗,一诗便能广为流传。

    崔晔挺直腰板,朝亭子里望去:“张公子,轮到你了。”

    唰唰唰!

    所有人的目光汇聚在张易之身上。

    崔氏族人的眼神带着些许嘲弄,狂妄无知的后辈,这下看你如何下台?

    想踩着我崔家扬名?你也不掂量掂量自己!

    众目睽睽之下,张易之丝毫没有紧张之感,反而笑了笑:

    “既然崔家作了一首隐居出世的诗,那我也作一首吧。”

    刹那间,场中又沉寂下来。

    有书生立刻拿出毫笔宣纸,就要写下来,只待以后模仿学习。

    虽然他们觉着张易之没有胜算,但不可否认张易之的诗才,值得他们敬佩。

    再说输给清河崔氏又不丢人。

    张易之静静的站在竹亭里,感受着清风拂面,他轻声吟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静!

    异常安静!

    连鸟儿仿佛都停止了鸣叫。

    这么平易浅近的一首诗,却让所有人感到震撼!

    此诗就像从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生命。

    越朴实的词汇,更能觅得大自然的真趣。

    良久。

    寂静的草堂骤然喧嚣起来。

    有大儒击节高赞:“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

    清河县令由心钦佩:“这才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甚至一些崔家子弟都想开口唱颂歌,但顾忌到眼前的场合不合适,只能把那满满的敬佩沉在心里。

    这就是神都城张子唯?

    诗才有够可怕的!

    不需要任何人评判,大家心里有数,崔伯麟输得很惨。

    崔晔刚想说话。

    “下一位。”

    竹亭里的张易之轻拂衣袍,神色平静。

    有崔氏子弟急着挽回颜面,立即出列吟出一首诗。

    众人迅速把目光转向张易之。

    负手而立,张易之不禁开口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太震撼了!

    众人皆是震惊无比!

    他们愣神很久,亭里的人简直比曹子建七步成诗,还厉害百倍!

    随口就是一首流传千古的诗。

    那可是流传千古啊!

    “下一位。”

    张易之端起茶杯缓缓饮下,神情有些枯燥无趣。

    而草堂的大儒书生们,全部都沉醉了。

    沉醉张易之的那股气势。

    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才是读书人该拥有的气质,

    我辈读书人,自该昂然向上,不惧任何挑战!

    坐在人群中央的陈长卿很酸,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直接拉满的装哗,实在太让他嫉妒了。

    而崔氏族人,有人已经胆怯了,他们隐隐有种感觉,再比下来丢脸的一定是崔家!

    但箭在弦上,如何能就这样认输?

    继续吧!

    ……

    “下一位!”

    ……

    “下一位!”

    ……

    一句句诗被张易之说出。

    也送走了一个个垂头丧气的崔家人。

    围观者却陷入疯狂,他们经历了什么?张易之是什么神仙啊!

    传世诗作一首接着一首!

    有些士子身躯都在颤抖,那是激动所致,他们一辈子都没有听过这么绝佳的诗作。

    崔氏族人气氛很消沉低落。

    现实狠狠给了他们一巴掌,张易之的诗才难以逾越。

    “下一位,还有没有?”

    张易之口干舌燥,抿口茶润润嘴,继续说道。

    “稍等。”

    崔晔转身离去,他要回族里搬救兵,他们崔氏最有诗才的是族长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