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百二十八章 燕国中王贲毒计!王贲亦有武侯之风!

目录: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作者:重别楼| 类别:历史军事

    太子丹伫立在箭楼的垛口,白衣白发与茫茫雪雾浑然一体。他在这里一动不动地凝望了一个时辰,腿脚已经麻木,心却亮得跟雪原一般。

    那消失的十万秦军到底去了哪里,又去做了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现在,已然真相大白。

    他眺眼看去,整个涿地,已然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聚集,从亢地来到这里,给易水的三大军营,就如灾难。

    随着时间的推移,易水聚集的百姓,在短短两日,已然是十万,二十万,三十万……

    他们虽然一个个看起来落魄,但是其面目之上不断的出现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当秦军出现在亢地的时候,他们这才知道,面对这一支虎狼之军,所谓的反抗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然而,本以为十死无生,直到最后,他们居然发现,整个亢地的百姓,居然无一人被秦军所屠戮。

    在涿地,因为亢地的百姓,让这支最大的抗秦主力部队,不久之前招募来的义勇,差点傻眼。

    “是爹!”

    “是我儿子!”

    义勇居然在无数的人朝下,找到了自己的爷娘,既然出现了一个,便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还有那些抱着襁褓里嗷嗷待乳的孩儿,顿时泪如雨下。

    心惊又后怕。

    原本的一片哀兵,顿时泄去了那对秦国无比的仇恨!

    姬丹看到面前的一幕,闭着眼睛,他知道,这一切都完了!

    宋如意来到姬丹的身后,“太子,我等是出兵对付亢地的秦军,还是?”

    姬丹闭着眼,沉痛的说道:“不必管他。”

    “这?秦军出现在我军南方,那合围之势,已然瓦解,若是至之于不顾,怕是又要增派人马加以防范才是。”

    “防范?秦军之难,非亢地之事,而秦军此举可瓦解我燕国之哀兵,孤以一刺客谋国,激励举国义勇,此计已然被破!”

    宋如意也不由点了点头。

    燕国哀兵被破,无疑是破除了燕国最大的依仗。

    宋如意看着姬丹沉痛的面容,不由说道:“太子,整个亢地的军情已然传回易水三营,秦军虽然扫荡四野,却秋毫不犯,更未杀一人,虽知其用意,但此法我燕无法来抵御,尤其是见过秦军的悍勇的百姓,私底下见到了自家的儿郎后,传言,也都开始纷纷劝说退出这一次义勇,说秦军无法战胜,流言一起,对我军大为不利。”

    姬丹问道:“亢地的主帅,又是何人?”

    “灭魏主帅,王贲!”

    姬丹倒吸一口气。

    王贲,若是说以前,在列国眼中,只是一个后起之秀。

    可是,王贲经过魏国一战,名震天下。

    水淹王城。

    让魏国千里泽国。

    在民间,也就是属于那种杀人不眨眼的人。

    说道这里。

    此法依旧无解。

    姬丹挥了挥手,说了句:“幕府聚将!”

    随后,便拖拽这白衣白发,朝着山下走去,留下了一地脚印。

    幕府之中。

    燕国的几个大将已然纷纷聚集,一个个汇报着三营的形式。

    从其一个个言语之中。

    不难看出,他们都是脑袋发麻。

    宋如意见状,立刻面色化作一片冰冷,环视而去,冷哼一声,最后对着姬丹说道:“太子,眼下之局面,臣以为,最大的问题,便是易水汇聚百姓,到底该如何处置,战事在即,若是不加以立刻疏导,一旦秦国来攻,我等便是束手就擒,臣以为,应该速速命人将百姓送往蓟城安置。”

    作为副帅的宋如意已然说话。

    其余众将也都纷纷点头称是。

    然而。

    同样也在思虑这件事的太子丹,却忽然摇摇头,说道:“不能去蓟城,要去,只能去辽东。”

    众将面面相觑。

    露出惊愕之情。

    要知道,乍一看,从易水到辽东,那有多远?

    没有一千里,也有八百里,可如今是什么时节,近的蓟城不说。

    那为何要千里迢迢去辽东?

    这可是几十万百姓。

    没有车马,全靠路行,怕是到了辽东,就要死上大半。

    太子丹的话让整个军帐鸦雀无声,都尉陈昌顿时说道:“臣也赞同太子的办法。”

    “这是为何?”

    陈昌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两眼看着西方的秦军,道:“此乃那王贲之谋也。”

    “我等,若是将这些百姓,迁往蓟城,以蓟城当下,无法安置不说,不仅如此,这些见过秦军的百姓前往了蓟城,必然会出现像易水大营的这样的谣言,到时,谣言如波涛翻滚,传遍燕地,荆轲之死而让燕国上下举国抗秦的信念变会轰然倒塌,秦国,灭三晋,而不杀三亡,其用意何在,不难猜测,而这些见过秦军的百姓,一旦因为秦军的不杀,而传遍燕国,诸位以为,对蓟城和燕国来说,好坏与否?以末将看,这就是真正的灭顶之灾啊。”

    众将闻言,不由这才明白姬丹的意思。

    看到易水,便能想象得到蓟城。

    宋如意拍案痛声道:“秦将王贲,好毒的奸计,若是这般,如何是好,秦舞阳最为忧心便是,如今易水一旦大乱,若是秦国乘机来攻,我等半度而攻的策略,怕是前功尽弃。’

    半度击之,乃是燕国唯一的抗秦办法。

    也是唯一能模仿当年长平之战一样,以同样四十万的兵力对抗秦国四十万,甚至还打算形成围歼。

    “为今之计,以别无他途,太子,臣以为,一边将亢地的百姓迁往辽东,一边,派人安稳三营将士,同时防止秦军来偷袭,任他万般策略,我自巍然不动,坚守地形,秦军也无可奈何,最多此举也只是给我军制造麻烦而已。”

    “不过,迁移辽东,不可不慎,辽东不比蓟城,已然大雪降临,一日不停,远赴不说艰难险阻,护卫,粮草,保暖衣物,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来安排,若不能细细斟酌,百姓尚未到辽东,怕是就和当年燕国的俘虏一般,大半死于路途。”

    “一旦如此,这些百姓的族亲若是有所差池,传回易水,那后果,不堪设想啊。”

    宋如意也不愧为当初易水的主帅。

    三营将士之中,不少人都是来自于亢地,这些人都是他们的父老乡亲。

    太子要将百姓迁移到辽东去。

    远的不说,就说,这粮草要多少,衣服要多少,千里迢迢的,万一出了什么问题,一旦被三营将士知道他们的族亲居然死了,或者出现了什么其他事。

    说难听点,那还不造反?

    宋如意的话对姬丹来说,以及对燕国上下的将士,心理上,无疑是雪上加霜的,但同样,这也是绕不开的难题。

    只能对着秦国的毒计,不断在心里谩骂,宣泄那无处安放的灵魂。

    秦舞阳终于出声,道:“再难,燕民乃是燕国立国之本,臣,说句不敬之言,易水丢了,我等还要凭借辽东以抗天下,辽东,便是燕国最后的土壤,太子,将燕国有生之力迁往辽东,必然也是包含了这一层意思。”

    “就当下而言,若是我等至燕民于不顾,任其死于路途,到时,不必秦国来攻,燕国民心何在,三营将士卫国愤死之心何存?”

    “燕国若是失了民心便不可立足于天下,到时,即便得了长白关,亦是一顷刻崩塌的无用之地。”

    秦舞阳顿时对着姬丹稽首道:“太子,天下列国可负可欺,但是,唯有燕民不可负,亦不可欺,恳请太子,不管何故,必须要分出兵马护卫燕民前往辽东,哪怕前线艰难,也要将易水粮草按量分润给亢地的难民,否则,我大燕难矣。”

    秦舞阳的话,一字字的击打在姬丹的胸口。

    姬丹不知是受了风寒,还是其他,顿时一阵咳嗽。

    他当年,是看不起嬴政的。

    他们同样是质子,但是,他是太子,燕国历经八九百年,秦国算什么?

    可是,现在,秦王政麾下的将士,都足以灭了他八百年燕国。

    将士们,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秦舞阳说的自然不错。

    燕国已然负了天下,如今,连国人都不能护卫,那叫什么燕国,于北方匈奴又有何区别?

    然而,问题来了。

    一旦将易水的粮草给了难民,那易水囤积的粮草本就被秦国被骗去了大半。

    现在又被秦国的奸计给逼得不得不给百姓。

    从蓟城到辽东,就现在这个时节来说,太远了,而且,亢地到底还有多少百姓会来,他们不知,也无从判断。

    那个时候,这些将军麾下的将士,吃什么。

    绝户之计。

    姬丹无力的挥了挥手,下定了决心,说道:“百姓,护送!易水,亦战!”

    ……

    王翦的军令云车,耸立在易水西岸一座孤立的山头。

    从远处遥遥看去,这座山头只舒卷着一展巨大的纛旗,除此以外,便是一片苍黄的树林。

    而在这座孤峰看去,视野却是极为开阔,将南北易水极东方的涞水都收入眼下。

    “禀报将军,燕国军情已经探查清楚。”

    斥候从远处奔来,脸上洋溢出无比兴奋的神色。

    听完斥候的禀报,王翦终于松下了多日凝成一线的眉头。

    王賁的计策成功了,其成效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大,如今细细一看,别说是燕国,就是他们自己遇见这样的事情,都足以让大军顿时乱成一片。

    “王贲将军,已然是天下名将了。”

    众人不由出言赞扬。

    当下之局面,天时地利,秦国一个不占,如今居然彻底的反转了过来,对燕国来说,前方还有几十万大军虎视眈眈,随时,可以攻打其壁垒。

    虽有苦战,但已然看到了胜算。

    燕国,粮食缺少了大半不说,兵力也削弱了六万。

    六万已经是燕国在易水抵挡秦国兵力部署的极限了。

    而且,还要担心整个燕国腹地的民心,会不会影响到这即将到来的大战。

    秦军从劣势转眼之间变成了优势。

    辛胜,李信等人纷纷露出欣喜之色,这样的变化,等于一半便落入到了秦国的手中。

    当真是精彩的一出绝户之计。

    “虎父无犬子!王少将军深得武侯亲传啊。”

    恭维之声不绝于耳,王賁在灭了魏国之后,已然早已可以独挡一面,武略有,谋算更是不弱于秦国的老牌将军,作为最早跟随苏劫的将军,叫一声武侯亲传,虽有恭维之嫌,但无疑也说明了众人的心服口服。

    王翦忽然问道:“辛胜,依此形势,成算如何?”

    众位将军立刻明白了王翦的意图。

    王賁已然立下了大功,其它的机会,自然要留给这些新进的将军。

    辛胜没有犹豫,“将军,以目下形势来看,正是我秦国夺下易水的天赐良机,若是措施,等到燕国整军肃马,怕是成算便不如现在了。”

    王翦微微点头,道:“有何凭据。”

    辛胜道:“如今,燕国易水大乱,以部署得当变成部署失当,其不管是分出兵力,还是分拨粮草,自是削弱其力,然而,此举虽不得已,但必然会削弱其三营的军心,我军势长而彼削,自然可成。”

    “其二,我军以逸待劳,军势稳而不乱,敌军困乏解难,疲惫而慌,两两相比,一眼可定之,燕国此时依旧选择顽抗我军,便不合兵家战法,一战必败,别无二图。”

    “不错,即便不中王贲将军之计,其实也算中了王贲将军之计。”

    山坡上,年轻的将士们顿时嗷嗷一片,一片欢腾。

    燕国南下,会中计,燕国不南下,东迁,也会中计,就看燕国如何选,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打了,全部退回蓟城或者辽东。

    但是,他们也料定了,以姬丹的对秦王的恨意,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退兵的。

    忽然。

    山坡下远方的飞骑飞腾,雪花被马蹄踏出深深的凹陷。

    看起方向,乃是从亢地而来。

    其选择的,已然是借道了齐国。

    王翦等人顿时纷纷看去,李信道:“想必是王贲将军的快报。”

    众人纷纷点头。

    王翦率先带着众人来到了山头下,只见来人果然是来自于亢地。

    “将军,此乃王贲将军亲笔,乃是灭燕取易水之计!”

    王翦等人纷纷骇然。

    王贲此去,做什么,大家都是清楚,目的在乱易水,易水几十万大军,都在这里,不是说想取就能取的。

    还要考虑的伤亡。

    作为将领,一个不慎,就会累死几十万人,战国以来,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

    除非,能像武侯那般,经天纬地,谋人之不谋!

    王翦连连将其结果手中,将竹简一摊。

    两眼从惊愕忽然一怔,连抓着书简的手都不由一紧,将竹简握得生生作响。

    王翦忽然大笑,道:“贲儿,居然真有几分武侯之风了!”

    众人不由相互看去。

    王翦道:‘回幕府聚将,准备攻打易水!!!此战,一战灭了姬丹!’

    别说是李信,辛胜!

    就是王翦。

    都想不到王贲居然还留下这么一手。

    那燕国看到的仅仅只是王贲计谋的表象。

    连环相扣之下,几乎连秦国的将军都被骗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