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09章 青山处处埋忠骨

目录:大汉大忽悠帝| 作者:郑端木| 类别:历史军事

    第709章 青山处处埋忠骨

    ……………………………………

    汉正军第一军军长,徐荣,因伤而逝,壮烈殉国!

    临走之前,徐荣拉着史涣的手,命他暂代军长之职,并且还说自己同意他的战略方案,甚至拼尽最后之力,告诫第一军众将:“为将者,切忌为贪图一己之功,而置兄弟们的生死于不顾。”

    军报传回酃县,任凭戏志才如何足智多谋,也料想不到徐荣竟然会阵前受伤,并因此而逝。他原本是有机会从前线上退下来的,只是他不肯要这种机会罢了,好一个“西凉悍将,董卓旧部”,究竟是有多大的“忠肝义胆”,才能使他按照陛下的意愿,舍生忘死,一往无前?

    随后戏志才又命人赶紧将徐荣殉国的消息传回洛阳,并且按照徐荣的临终遗命,上报请示总督教部,任命史涣为第一军军长,同时也同意了史涣的战略方案,要他先稳固己方,暂缓攻击。

    因为汉正军在江陵呆的时间比较长,已经建立起了“军鸽中转站”,所以能从酃县直接用军鸽传递消息回江陵,然后再往南阳、洛阳,一站站传送。再所以,刘汉少也很快得知了徐荣殉国的消息。

    说实话,刘汉少其实并不知道在徐荣的心里,他是有多么的崇拜自己,爱戴自己。最初只是觉得在“董卓旧部”之中,这是一个可以为我所用之人。后来董卓被干翻了,而徐荣又能够认真做事,低调做人,便觉得这是一个能够信任的兄弟。

    其实徐荣不想“低调”,只是自己身上贴着“董卓旧部”的标签,行事不得不谨小慎微而已。其实徐荣太想“高调”一次了,或者说,是太想能够像文聘、赵云、王闹闹那样,与刘汉少能够私下里更加亲近一些。不因为他是一个皇帝,只因为他是一个懂得欣赏自己的兄弟。

    一番追忆,几番感慨,回过头来再看待这件事,这可是汉正军的一军之长啊,如果军府不慎重对待,或者是后事操办的不够隆重,是不是会冷了其他兄弟的心呢?然而现在天气还比较炎热,路途又那么远,想要将徐荣的遗体运回洛阳,必然会大费周章。

    于是,刘汉少亲口说出了那一句慷慨壮烈,激荡人心的千古佳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一句自然是刘汉少抄来的,出自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但是龚自珍也是借前人之言,抒发胸怀,而这个“前人”,正是“伏波将军”马援。当年岭南发生叛乱,马援年过花甲却请命出征,还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马援还想着“裹尸还葬”,但是龚自珍却说不需要,因为青山处处都能安葬忠魂,更是将其中蕴涵的大忠大义递进了一层。

    如今刘汉少用这一句诗来送别徐荣,是对他的一个高度评价,同时也更加激励了身在前线的汉正军的兄弟们。本来刘汉少还想亲笔把这一句诗写出来,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字儿,就怕写出来之后,这事儿会变得不严肃,所以就由王粲代笔了。

    而后刘汉少又下令,将徐荣的遗体就地火化,命戏志才、史涣等人挑选一处“风景优秀,闲人免进”的好地方,再建一座“大汉忠烈陵园”,园中建造“忠烈塔林”,安放徐荣以及为了南征平叛而殉国的诸多汉正军的兄弟们。

    军令下达到第一军,兄弟们于哀痛之中振奋而起。

    统帅说,要为军长和兄弟们挑一个好地方,是不是?

    军长宁死不退,直到最后,心心念念,想着的还是要南下南海,为国平乱,是不是?

    又于是,史涣竟然一反常态,率领第一军的兄弟们猛攻由郴县南下所遇到的第一座山岭,声势之浩大,士气之高昂,兄弟之勇猛,南线仅见。随后戏志才将史涣和第一军兄弟们打下来的这座山岭,命名为“将军岭”,所以这里的忠烈陵园也叫作“将军岭忠烈陵园”。戏志才还依照刘汉少的指示,在陵园正中为徐荣树立了一座高大的石像,横刀跃马,遥望岭南,旁边还横卧着一块犹如肝胆一般暗红色的巨石,其上铭刻的正是由王粲代笔的那句慷慨壮烈,激荡人心的千古佳句。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

    不管怎么说,汉正军损失了一位军长,对于“汉室正朔”都是一个难得的,十分巨大的胜利,虽然第一军强势攻占了“将军岭”,还在其上大建陵园,但是那些作为只是邀买人心之举。并且“将军岭”对于两旁的客岭山、五盖山来说,只是一座小岭,就眼前战事而言,“将军岭”似乎更能起到守城的作用。也就是说,第一军害怕“右别部”反攻郴县,所以在前边多设置了一道防线。这也正好能够说明,“右别督”阻挡住了第一军的进攻。

    北线取得如此巨大的胜利,消息传回南海番禺,“汉室正朔”的“忠贞之士”们弹冠相庆,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儿,并且又派人赶紧把这个好消息送给已经回了交趾的大将军刘备。

    然而,可是,但是……也许刘备都还没能收到胜利的好消息,却又有新的消息传了过来,对面的那位“南线副元帅”王闹闹,出兵了!

    按照王闹闹那种“静如死狗,动入疯兔”的性格,既然是出兵,必然有万钧雷霆之势。张英率领水师,吕虔、赵俨率领步军,即便是王闹闹本人也在李进与警卫旅的护卫之下,亲自到达了第一线。

    并且,王闹闹还说了,一定要为徐军长报仇,炸平新淦!

    与此同时,王闹闹还让张英派出水师一部,作为偏师,顺着汝水前往临汝,牵制那里的敌军。

    这样的阵势就很明显了,主攻方向必然是新淦,对吧?所以“左别督”傅彤,既紧张又严肃,还让别人全都活泼起来。除了临汝的兵力不敢调,其他地方能调的兵力,几乎全都调了过来。

    接下来的战事,也确实证明,王闹闹是真凶啊!不仅凶,而且财大气粗,抛石机扔出来的几乎全是霹雳弹,石头疙瘩反而成了“稀有物种”。而且傅彤觉得,此时王闹闹还坚持使用一些石头疙瘩,其主要作用就是为了砸城墙。这真让傅彤羡慕、嫉妒,还特别恨,因为己方的“弹药库”里,现在是石头疙瘩越来越多了,跟人家对面的根本没法比。

    好在新淦之前,还有一条袁水从这里汇入赣水,夹角形成的河滩有不少的淤泥,使得第八军无法大面积展开,将新淦城彻底堵死。可是即便如此,傅彤也有些扛不住了,打算主动向后边的山里渐次撤退,因为那里的山势地形更好一些,两山夹一水,更有利于防守。然而还没等傅彤撤出新淦,居然先传来了临汝失守的消息。

    …………

    第三军的确是在挖运河,而且张辽也干得热火朝天的,但是这并不耽误他放下锄头,重新拎刀吧?

    山里的兄弟要抢着干活赚工钱,山外的建设兵团也越送越多,最关键的是,山里的道路安稳了,就算是速度慢一点,粮草辎重也都能逐步运送过来了。

    非得把“玉江渠”修通了才能打仗啊?

    谁规定的?

    所以出兵之前,王闹闹就问了,张文远,你娃那些毛驴能顺着山道跑出来不?

    张辽就说了,老大,看你这话问的。我们骑兵要是不能跑道儿,我还把它们搁江东学游泳啊?

    然后王闹闹又说,那行吧,临汝归你了。要是整不下来,往后哪有坑,你就给哥上哪挖去!

    于是乎,从“玉江渠”工地到临汝城,相距四百多里,张辽带着第三军的骑兵师,只用了三天工夫就蹿了过来。

    就这,临战之前还歇了大半天呢!

    然后,王闹闹不是还搁这边派了一部水师的偏师嘛,直接接船搭桥,让张辽他们又一下子蹿过了汝水。

    守临汝的辅匡有些懵圈,我们这儿正防着水师登陆呢,你们上哪儿一下子整这么多的小毛驴出来啊?这是不是也太赖皮了?

    唉、唉……别拿着驴粪蛋儿往我们这边扔啊,怪膈应人的。

    哦……不是驴粪蛋儿啊!

    是掌心雷?

    粗话的,那还不如扔驴粪蛋儿呢!

    …………

    临汝城破,辅匡伏诛。

    谁又能想得到,王闹闹的报仇口号喊的那么响亮,咋咋呼呼摆出那么大的阵势,而且攻击又那么猛烈,到头来居然只是一个“加油喊好,摇旗助威”的。

    在这之后,张辽为了讨好王闹闹,就说自己率军继续向西南,端掉新淦屁屁后边的石阳,然而王闹闹却不领情,还说“哥稀得用你帮忙?”然后便让张辽率骑兵,继续突袭临汝东南边的“南城”,却又把“借给”第三军的路招要了回来,率领二十六师前去攻击石阳。

    如此一来,王闹闹等于同时有了两条南下之路。一条就是顺着王闹闹眼前的赣水,直接打到赣县,姑且算作水路。而另外一条,如果没人拦着张辽,也能从南城直接打到赣县,姑且算作陆路。

    既然打“南城”有这么大的好处,张辽又怎会不知其中道理?先前还说要给王闹闹帮忙,纯属拍马屁,所以被怼也是活该。但是张辽可不在意这个,因为他终于如愿以偿地又“掺和”到了南线战事之中,而且还是自领一路兵马。

    并且,这娃还在心里偷偷地说:“闹哥,我的王副元帅,咱们要不要比一比,南下,究竟是坐船快,还是骑马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