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蜀王行踪

目录:定河山| 作者:风雪云中路| 类别:历史军事

    而更让黄琼担心的是,还有那个如今依靠范家情报网,总算查明白下落的蜀王。眼下蜀王已经到了回纥,并依靠带去的几千军马,占据回纥东北重镇伊州,正一方面北联北辽西北诸部族,一边依靠回纥所产良马,不断的在大肆的扩充实力,如今已经得到骑兵三万有余。

    其自占领伊州后,不断的采取远交近攻策略。一边与更西面的喀喇汗国联络,对回纥采取两面夹击,以分散自己的压力。甚至向喀喇汗国求亲,娶其长公主为妻。一边不断的趁着回纥内乱,向回纥腹地发起进攻,并利用自己前大齐亲王的身份,在回纥内部不断招降纳叛。

    蜀王的爵位,虽说已经被老爷子废除,可在西域诸国依旧有一定影响。他在西域依旧自称蜀王,依旧吸引了大批回纥贵族的归顺。如今两年不到的时日,便攻占了大半个西州回纥。与喀喇汗国的结亲,更使其势力大增。一时之间,其在西域风头极盛,回纥可汗也无可奈何。

    而根据范家收集来的情报,这位蜀王在逃往西州回纥时,之所以能够绕过朝廷在陇右的边军,尤其与玉门关这样关卡重镇,就是得到了青塘吐蕃掩护。青塘诸部不仅为其派出了向导,为蜀王提供了七千匹上好战马,几千头骆驼与牦牛,还提供了大批的青稞与酥油作为补给。

    还有上千青塘吐蕃青壮,作为骑兵与生力军,还跟着蜀王穿越了整个高原,一路跟着去了西域。甚至可以说,若是没有青塘吐蕃诸部的全力掩护。蜀王一行人,根本就到不了西域。蜀王选择的那条路,黄琼还是知道的。一路上不仅是高原、雪山,更多还有上百里无人区。

    没有熟悉的向导,沿途没有大量的物资补给,蜀王一行人根本就不可能走出去。就是饿也将他们都给饿死,在吐蕃北面那些高山、荒漠之中了。不过即便如此,待蜀王抵达西域之后,跟随他的人马也是损失近半。只可惜当时回纥正在内乱,根部无暇顾及进入他们境内的蜀王。

    才让蜀王在进抵回纥之后,得已靠着四处劫掠,休养生息了大半年。并在这期间拉拢西域吐蕃部族,以及一些回纥小部族的支持。在短时间之内缓过气来。有了西进回纥腹地,并抢占伊州的本钱,并通过攻占伊州最终在西域那片黄沙之地,最终才站稳了自己的脚跟。

    范家依托商队建立的情报网果然了得,朝廷每年耗费巨额开销的南北镇抚司,拼了老命都没有查出来的东西。人家不到两个月,详细就连蜀王到西域之后,每夜宠幸几个女人,都给查的清清楚楚。蜀王整个出逃路线,一路上从那里得到的补给,吐蕃诸部给了多少的支持。

    这份情报,几乎可以说将蜀王查了一个底掉。南北镇抚司那里,却是连一只小鸟都没有查出来。到底是南北镇抚司无能,还是范家的情报网过于高效?想起范家前两日转送过来的情报,黄琼也只能摇头叹息。想必南北镇抚司对于蜀王,不是查不出来,而是不想查吧。

    只是这其中,到底是老爷子意思,还是南北镇抚司里面有蜀王的人?第一点,虽说自己恼火一些,但却没有什么可担心的。是个人就有舔犊之情,便是权倾天下帝王也不例外。尤其是老爷子,本身就是一个有些过于儿女情长,看着杀伐果断,实则到了自己哪儿便墨迹的人。

    蜀王不管怎么说也是他的儿子,更是大行皇后仅存的一个儿子。即便是做了天大的祸事,只要未到真正祸起萧墙那一天,他都会尽可能包容。板子往往是高高举起,到了真正落下时,哪怕之前还恨得咬牙切齿,却是往往不轻不重。非但起不到真正的教育,反倒助长了气焰。

    如今皇子之中成器的几乎没有,恐怕便与老爷子这种看似管教,实则骄纵的不无关系。想想自己那些未成年兄弟,跟着师傅读书还要奶娘与太监跟着。有的都六七岁了还在吃奶不说,读书还要奶妈子抱着才肯去。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动辄就敢罚师傅的跪,师傅却不敢反抗。

    师傅教训两句,就敢让贴身太监去掌师傅的嘴。搞得满朝文官虽多,饱读之士更多,可却没有几个人愿意去教皇子读书。这其中难道都是那些兄弟母妃的原因吗?老爷子何曾在这种事情上,说过一句话??但凡他说一句,自己那些兄弟又何苦骄纵和娇贵成那个样子?

    就连放个屁,都能被吓哭,这些人几乎等于废物。南北镇抚司迟迟没有抓到蜀王,如果有老爷子的因素到不稀奇。而这其中,除了蜀王是他的儿子,是大行皇后唯一还算自由的儿子之外。恐怕他也认为,蜀王便是真抓了回去,对于他也是烫手山芋。杀,自然是舍不得。

    就算看在大行皇后的面子上,他也不会下不了这个手。可不杀,却不足以平民愤,不足以平自己的愤怒。更给其他皇子,乃至后世子孙树立了一个极坏的榜样。以后为了争皇位,杀兄灭弟,甚至到了弑父的地步都没啥事情。大不了就是圈禁,就连三尺白绫都轮不到。

    与皇位相比,这种大不了失去自由处罚,几乎等于是没有,又何乐而不为?施政不咋地,但帝王心术却玩得很溜的老爷子,这一点岂会看不明白??如果蜀王真的抓回来,他真的留下他一条命,恐怕在不远的将来,西晋的八王之变,南北朝的宗室子弟相互残杀立马会上演。

    所以干脆,就来了一个欲擒故纵。只要蜀王不留在大齐朝境内造反,就干脆变相礼送他出境,这样对谁都是一个交待。反正南北镇抚司,都在他手中掌握着。追捕的真实情况,也只有他手中掌握着。他来个死不认账,说没有抓到,又是一国之君,谁又能把他怎么地?

    这一点,虽说让人很寒心,但黄琼却并非是最担心的。他最为担心的是,南北镇抚司里面有蜀王的人。蜀王封地那么多南北镇抚司的眼线,都没有查出他什么东西。端王封地南北镇抚司的眼线全部暴露,这也在另外一个方面,验证了蜀王在南北镇抚司内部安插有人。

    只是这一点,自己也问过慎妃。她只交待,端王封地南北镇抚司的密探,是端王自己查出来的。而成都府的南北镇抚司密探,是她偶然在皇上那里知晓后,透露给蜀王的。至于蜀王究竟在南北镇抚司之中,还有没有其他的眼线,她就不清楚了。这一点又变相证明了不太像。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南北镇抚司的效率,远不如范家靠着商队建立起来的,那些情报网及时准确。这一点,无疑让黄琼很是无语。而且,范家的情报网之高效,也让他感觉到了一定的威胁。这个情报网如果不能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实在是犹如让他有种芒刺在背的感觉。

    不过,虽说眼下感觉到范家情报网的威力,以及将来可能会带来的威胁。但范家情报网,毕竟提供给了他,蜀王一行人的下落。也就是这份情报,清楚的告诉黄琼。若是没有当初青塘吐蕃的全力支持,蜀王那里还有今儿的风光?恐怕早就饿死在阿尔金雪山的无人区之中了。

    黄琼相信,就算那些吐蕃贵族不知道蜀王出逃内幕,但至少也会从蜀王当时情况,做出一些判断。不管历朝历代,能稳坐贵族的人,尤其是那种内斗频繁游牧民族贵族,草包不是一个没有,但恐怕不会太多。否则他们部族,早就成为别人奴隶了,自己也早成别人刀下鬼了。

    而这些人,在见到蜀王的狼狈样子,却依旧提供了大量的帮助。七千匹战马,几千头骆驼可不是一般帮助。由此可见,青塘吐蕃诸部与蜀王之间的联系紧密。若是蜀王认为实力已经足够,决定兴兵东返争夺皇位,很难说与其联系紧密的青塘吐蕃诸部,会不会成为他急先锋。

    尤其这几年因为那位李节度,残酷逼迫以及大肆搜刮,青塘吐蕃诸部对朝廷不满大增。虽说没有公开起兵造反,可也已经隐隐有了不稳之势。蜀王若是东返,这些吐蕃人又有几个会站在朝廷这边?这些吐蕃部族,虽说祖先流传下来的彪悍之气,早已经衰退的差不多了。

    但几万吐蕃铁骑,依旧是不可小视的力量。如今朝廷即将全力对付桂林郡王,实在无太多的精力顾及西北。所以这些吐蕃人,就算不能彻底收为己用,不能彻底的驯服。但也要将他们手中的刀子,指向到另外一个方向。至少,让这些吐蕃的人,没有能力在威胁到陇右。

    想到这里,黄琼在心中不由得,又是痛骂了那对混蛋父子一万遍。他们脑袋都掉了,可这几年做下的恶,却是短时间之内难以消除的。而他作为羁绊、管辖青海湖周边青塘吐蕃的陇右节度使,对青塘吐蕃诸部掩护蜀王西逃一事,居然是一无所知,当真是混蛋到了无以复加。

    这对父子两个,虽说任职不过数年,可自己不知道为他们擦这个屁股,收拾这些烂摊子,耗费多少时间与精力。好在不单单是在吐蕃腹地,极为兴盛并占据统治地位红教。眼下新兴的白教,一样可以成为自己手中棋子。有了宗教的麻痹,至少可以让吐蕃人举不起手中的刀。

    至于扶持谁,不扶持谁,这还用选吗?当然是两个都扶持,也都不真心实意的扶持。既要防止他们一家独大,也要防止他们谁的实力更强。不仅这两个教派之间的纷争,此次要好好利用,就是吐蕃内地诸部,也同样要好好使用。该给的加封要给,该给的恩赏也要给。

    想到这里,黄琼突然想起了几百年后,某个胡人建立王朝,搞出的那个盟旗制度。利用其内部纷争,让那个民族在无法形成大部族。与宗教配合彻底废除了那个游牧民族,重新一统的希望。让那个王朝终其一世,也没有形成历代中原王朝,都要面对严重的北部边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