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精神病院应该比劳改犯受罪吧?住精神病院内心困,焦虑不安。从入院到出院,一直困顿焦虑。每时每刻都这样。觉得被关进笼子里一样。住精神病医院要与缠身的病魔作斗争。与因为被关闭所造成的伤害作斗争。一直在挣扎。
在精神病院里,可南常常做梦在大学的校园,或者在青岛的街道上。醒来后心里带着残留的深情和残留的爱意。可南不知道他梦中的情人们都在哪里,生活是否幸福如意。而可南醒来看到自己躺在精神病院的床上。可南要带着精神病人的印记,回到单位,回到村子里,在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人群中活下去。也许有人疼,如母亲,爱情绝不再有了,从可南堕落的时候爱情就离可南渐行渐远。
可南说过,他生活的最高理想是守着家和爱人,然后读书书写,然后纵情于山水与都市之间。全部给颠覆了。全部破灭了。没能力顾及了。只祈求住完院痊愈了病魔能不再来。 每一次爱都觉得是唯一。每一次都真挚纯情。每一次的失败都觉得天塌了。没有为爱掉过泪,没有喊叫,没有大醉一场。打击是怎么样子作用在可南身上的呢?是在心灵深处作用的吧。是不着痕迹。是默默忍受。不动声色。单独看中学大学和刚毕业后写的那些诗能看出端倪。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可南没有生死相许,但是为了爱真正疯了。
可南看了精神分裂方面的书,知道中外医学界都还没有确定明确的病因。但是精神分裂肯定与他的经历有关。早年丧父,没有父母左右平衡的影响和教育。爱哭的母亲,长期地影响着他的幼小的心灵,使他敏感、脆弱。
可南患的是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可南就想:偏执型精神分裂症里有自己执着的重重叠叠的对爱的渴望、追求和痛苦,执着变为偏执;有严酷的社会现实和打击;有可南不由自主的堕落;有童年家庭的不幸,等等。这一切都凝结潜伏在可南的躯体里,并悄悄地起着走向病态的作用。而分裂是理想与现实的分裂,自可南与社会的分裂,自可南与社会难融为一体。自己与自己也分裂了,美好与堕落一分为二。
可南喜欢文学,尤其是喜欢读诗和写诗,使他追求唯美,使他追求完美,使他追求诗一样的生活,使他重情,渴望诗一样的爱情。那样的人。那样的情。那样子活着。也许他追求的太卓越,没有遇见与他旗鼓相当的女子,没有遇见那样心灵和思想的女子。他崇拜女人的美,但是也带着男女平等的观念,他不是拜倒在女人的石榴裙下。所以爱情没有成功。 为什么就堕落了呢?有答案吗?只是在于性诱惑?在于当时全国黄色蔓延的环境?在于腐败现实,在于中国的建设,在改革开放的时候,只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手软一手硬。精神文明建设没有跟上来。国家的开放引进了外资和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也使得西方的污秽的一面渗透到中国,从深圳,从南方,然后从沿海向内陆蔓延。
可南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农村,事业无成,爱情和考研都失败,再加上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共产党的腐败使他不满现实。这一切使他孤独,使他自由散漫,使他游离。他身上的正能量越来越少。慢慢地可南就堕落了。
每次出了院,可南的老母亲都接他到老家住上几个月。住院的精神病人的菜都是放黄豆油做的。吃了半辈子花生油的他很勉强地把菜咽下去。回到老家母亲就抚养抚养。常给他包水饺,买猪排骨,或者煮整鸡。母亲七十八了,靠自己再也不能走着去赶集了,但是她还坚持自己去买鸡买肉,一到张庄集、西罗集或者果庄集那天,她都早早地吃了早饭,坐在院子外的大路旁等开三轮车赶集的捎带着。她顽强地从外面走到堂屋,从堂屋走到外面,不厌其烦地一天三次做饭。也许她觉得只要她的这个儿子在他身边,能每天看着,给他做吃做喝她就满足。也许是要告诉可南:一定要顽强地活下去,一定要活得顽强。母亲说每次可南住了院她都要大哭一场。路太远呀,可南的母亲说,住在济宁离家一百五六十里路,要是住在滨海市就好了,能经常去看看。
抚养几个月后,可南在家里呆腻了就坐车回城。常常是母亲随可南进城。除了儿子做饭吃,母亲就到看大门的那间小屋里去。因为那里是家属院的大爷大娘们聊天打麻将的地方。有时就去工会主席的家里,有时去哪个大娘家里,有时被人拉着去家属院里信基督教的老太太们的聚会。她可能也因为可南发病骂人而到处给邻居们赔理道歉。
在老家的时候,邻村可南老姨的五女儿五香姐来可南老家传教。说姨呀你信主吧。信主有依靠。有灾有难就找主。可南的母亲和可南就去了五香姐家,和九十岁的老姨一起去十五六里外的一个村子的教堂聚会。那次聚会有五六百人。先是演了天上主和众神的生活,然后是一个信教的老师祷告,流的鼻子一把泪一把。然后是教会里的头头讲话。不知道为什么他拍桌子砸板凳大声吼叫地讲。 可南没有信教。可南在吃饭的时候给五香姐的男人说:“可南是个大学生,相信马克思主义哲学,相信唯物论。没有神。人类都登上月亮了,国际空间站都运行好几年了,天上没有神仙。虽然科学家们还没有解开宇宙形成之谜,虽然他们对宇宙知道的很少,但是可南绝不相信在更远的宇宙深处居住着神。”可南没有信主。虽然教会里来了几个人到可南的老家。虽然他们激昂有力地在可南面前祷告,可南依旧没有信主。可南不信,他母亲也就没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