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永远是那么的好,但今日孙尚却顾不得欣赏,他手忙脚乱的穿好衣袍,今日元禾王要在朝会上正式召见他了,届时文武百官都会在大殿上出现。
海内升平殿外,百官早已就位,就等朝会开始,进殿了。
左丞相赵赫拿着笏板与御史大夫李杨寒暄着,右丞相郭擎与治栗内史则站在他们的右边。 还有中尉董超、延尉任嗜、典客刘奉、卫尉高巍、少府张崚、郎中令郑焦、太仆徐芝、奉常张梓文、宗正张鹄志。
后面还有一群大夫、侍郎、等等等等,除了太尉王崇煊,剩下的三公九卿都到了。
郎中令郑焦,主要负责管理郎官,手下的大夫们,还有管理谒者,也管宿卫警备,算是文武兼备的官吧,郑焦也已是年近六十的老头子,半头的白发,平日在庭尧都很少见到他,倘若不是今天这么重大的日子,恐怕只有去他府上待上半月才能见到。
典客刘奉,为人和善,待客有道,今年才刚三十而立,主管邦交与边陲部族事务,在北面、东面、南面,管理着几十个部族,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
太仆徐芝,今四十不惑,最大的特点便是他那脸上的胡子了,左边的胡子厚短似刀,右边的胡子薄长似剑,为此张啸杀特意赐名:刀尖胡。 徐芝平日非常闲,只因他主掌马政,平日张啸杀大部分时间都在闭关修炼,连朝政都甩给丞相了,又怎么会去做他的马车呢?
延尉任嗜,脸上总是挂着那么一抹微笑,他主管诏狱和修订律令的有关事宜,不仅拥有修改律令的权利,还经常效仿秦吏,动用秦时酷刑,以此逼供犯人就范,赵赫曾对他嗤之以鼻,当他也没有做过冤案或错案,也就不了了之了。
卫尉高巍,这位卫士们的新长官也才调来一年半,仅仅比中尉董超多几个月,平时不爱说话,但对手下却是管教有方,他接管卫尉后,卫士整体纪律提升了一大段。
少府张崚、奉常张梓文、宗正张鹄志,这三人分别是张啸杀的宗室血脉,三人分别掌管:王室管理私财和生活事务、建邦之天地、神祇、人鬼之礼,吉凶宾军嘉礼以及玉帛钟鼓等威文物。
张梓文其属官有太史、太祝、太宰、太药、太医(为百官治病)、太卜六令及博士祭酒,奉常位列九卿之首,尤为重要。 宗正张鹄志,这就是专门由王族子弟来担当的职务,所管理的人也都是些王宫贵胄。
广场上,很多人都在说这几个月朝会倒是颇为频繁,群臣纷纷议论说元禾王终于肯勤政了。
朝堂不乏时常有一些称赞之声,忽然,大殿的门打开了,一位谒者小跑着出来,喊道:“宣,百官入殿”
三公率先入殿,左丞相赵赫与御史大夫李杨一同上台阶,而右丞相郭擎则单独走在右,佝偻的背影显得有些孤单与凄凉。
三公的后面,跟着九卿,也就是中尉,延尉那九人,他们并列走向大殿,而再之后,就是大夫们与侍郎了。 大臣们迟疑缓慢的按照往常排位序列,坐入自己的案几前。
而张啸杀正坐在朝廷的中央王座上
大臣们刚刚坐好,只见内侍刘志带着两名年轻内侍,走进政事堂前方正中央。刘志从小内侍捧着的铜盘中拿过一卷羊皮纸展开,高声念道:“元禾六十九年,沈国使节孙尚,携礼入宏渊,迎沈使入朝!”
大殿外,礼乐齐名,许多著名的乐师今日都被请到宫里,在广场上演奏。
孙尚穿戴好衣袍,赶到王宫的时候正好叫到迎沈使入朝,自己来的刚刚好,便大步向前走去。 拉起衣袍跨进大殿,左右看去,除了太尉的位置空着人,剩下的文武百官都看着他。
孙尚施礼道:“沈使孙尚,拜见王上”
张啸杀点头:“沈使为何而来啊?”
孙尚答道:“宏渊与沈国曾经激战多年,生民涂炭,死伤无数。
而今两国二十年未有战事,我沈国新国君秉持此则,只为图谋沈国黔首安居耕牧,不想两国交恶。
在下来之前曾听沈王说过王上,沈王说素知元禾王深明大义,欲与元禾王共谋,两国永远休战歇兵,不知王上意下如何?”
事实上,孙尚来这的意图所有人都知道,只是该走的过场还是要走的。
群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是好事啊”
“对啊对啊,倘若与沈国交易货物,不知能赚多少钱两呢”
“对对对,不止要休战,还要开贸易,立市场,再迁一万人到边关去住。”
张啸杀点头:“寡人也曾听闻,今沈王虽年幼,但天资聪慧,善良好学,今日见你如见其人。”
孙尚急忙摇头道:“大王谬赞了,如果拿下使与沈王比,可谓萤火之光与皓月争辉,不敢相比”
赵赫打量着面前这个神色肃然的青年的使臣,觉得他竟有一种令人折服的真诚坦然与自信,一句萤火之光与皓月之辉,便把沈国君主抬到了很高的地位,又将大局料理清白,自己不禁暗暗赞赏。
与沈国罢兵是赵赫这些年的主张,无奈二十多年前张啸杀欲收复失地,于是连年攻沈,发誓要夺回整个故土,所以那些沈人不想打也得奉陪了。
在他这个宏渊国的左丞相看来,沈国被打压得已经可以了,宏渊国的真正劲敌是北方崛起的雪莽国,老是被沈国缠住不能脱身,实在是宏渊国很头疼的一件事。
赵赫很了解沈人的剽悍顽强,认定这个在宏渊王朝覆灭后,能速度脱离宏渊自立的国家绝非轻易能够消灭的。
能够将沈人打压到不敢再与宏渊宣战,便应该就满足了。
宏渊国的目标是中原沃土,而不是那一片收不收复都没有关系的故土。
但是二十多年前的那些大战之后,赵赫却觉得这种罢兵愿望似乎根本不可能,即便这二十年内无大战事,边境上的小摩擦与冲突却是不间断的。
元禾王好象一个疯子一样仇恨沈国,有他在,两国都无法摆脱这种纠缠的。
张啸杀笑道:“哈哈哈,沈王手下有你这样的人,真是他的福分啊”
群臣纷纷附和:“是啊,真是贤能之才啊”
“口舌也是伶俐啊”
孙尚这次只是像众人回了个礼,没有再说些什么。
张啸杀见众人也说的差不多了,便进入下一个问题:“沈使此番来,礼有哪些?”
孙尚张口便能答:“有金、布匹、绸缎、珠宝、玉、书籍字画、各类药材、丹药、功法、修炼心得……”
张啸杀满意的点头:“沈王有心了,若此厚礼,我宏渊怎能不回?孙大海何在?”
孙大海连忙撑起自己拿肥胖的身躯:“臣在!”
“给沈使念一念我们给沈王的回礼”
“是”孙大海从怀中掏出回礼的单子,大声念道:“海犀兽兽皮十张,紫毛絮风犬一只,蓝羽科鹉一只,不必升到天境便可口吐人言,盐百袋,宏渊各宗门秘法,修炼心得若干,金若干,钱若干,铜若干,马匹若干……”
孙大海每念一项,赵赫那本来就布满褶皱的脸上就多抽搐一下,孙大海每念到下一个,赵赫便期盼着停在这个,不要再念了,国库空虚,承受不起如此消耗了……
注释:
郎中令:
郎中令,官名。始置于秦,为九卿之一,掌宫廷侍卫。
汉初沿置,为皇帝左右亲近的高级官职。郎中令的属官有负责议论的大夫;负责宾客迎送、接受群臣奏事的谒者;供奉宫廷、等待受职的诸郎;以及期门、羽林等禁卫军。
郎中令的职掌也比较复杂,职掌主要有两个方面,即主要职掌和其它职掌。主要职掌包括宿卫警备、管理郎官、备顾问应对,劝谏得失、郊祀掌三献、拜诸侯王公宣读策书。
太仆:
太仆,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tài pú,官名,始置于春秋。
秦、汉沿袭,为九卿之一,掌皇帝的舆马和马政。班《表》:太仆,秦官,掌舆马。周穆王所置,盖大御众仆之长也。另外也是旧时对绿林好汉的尊称。
奉常:
奉常,是中国古代朝廷掌宗庙礼仪之官,主要掌建邦之天地、神祇、人鬼之礼,吉凶宾军嘉礼以及玉帛钟鼓等威文物的官员,即唐虞的秩宗、周朝的宗伯、秦朝的奉常,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地位十分崇高,兼管文化教育、陵县行政,也统辖博士和太学。
宗正:
宗正是官名。中国秦至东晋朝廷掌管皇帝亲族或外戚勋贵等有关事务之官。秦置,掌皇室亲属。西汉沿置,为九卿之一。
汉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改名宗伯。新莽时并入秩宗。东汉时复称宗正。其职务是掌握皇族的名籍簿,分别他们的嫡庶身份或与皇 帝在血 缘上 的亲疏关系,每年排出同姓诸侯王世谱。
按汉代八议制的规定,宗室亲贵有罪要先请,即先向宗正申述,宗正再上报皇帝,而后便可得到从轻处置。
同姓王犯法,宗正也可参预审理,如西汉时衡山王、江都王等有罪,皇帝曾派宗正协同其他官吏承办这些案件。
宗正秩为二千石,有丞。宗正及丞皆由皇 族 充任。
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古代官名。先秦始置,负责监察百官,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
西汉沿置,品秩中二千石(丞相、太尉均号万石),负责监察百官,辅佐丞相,为丞相的助手,相当于副丞相。
汉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东汉又改为司空。大司空(司空)不在御史台。“侍御史之率”的名义改属中丞。晋以后多不置御史大夫。
唐复置,专掌监察执法。宋不设御史大夫,以御史中丞为台长。明代燕王朱棣攻陷南京,将御史府改回都察院,自此御史大夫遂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