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邻邦的阴谋 第九十三章:溜探子

目录:乱世争鸣| 作者:凌空梦蚀| 类别:玄幻魔法

    翌日,明媚的阳光照在郡城每一个角落,黔首们早就起床开始劳作,商人们在店铺里卖力的吆喝着,于以往不同的是,大街上今日巡逻的士卒比平常多了数倍。

    而郡守府的大门也被一个穿甲胄的人推开,那人大大咧咧的进来。

    仆役们也不敢上前,直到长史廖峰从厅堂跑出来接客,那甲胄男子不屑又敷衍地同廖峰聊了两句。    廖峰心中暗叹,郡守与郡尉向来不和,而郡丞又是个和稀泥的主,这次郡守主动求他办事,怕是不好办啊……

    虽然还没到元禾王的寿辰,但从前些日子开始,大街上就“预热” 起来了。

    各郡送来的祥瑞也是源源不断,有奇珍走兽,类似于龙、凤、灵龟等等,有的地方称出现了千年难得一见的灵芝、人参等。

    孙尚在太阳刚升至天顶的时候从自己的府邸走出来,朝着城里最繁华的青云门步行而去。

    他今天穿了一身不起眼的浅黄色长袍,并按照宏渊人的习惯将胸襟立起来,外面再套一层厚的裘皮衣。    这是因为庭尧的天气已经转凉,甚至昨夜下了场小雪,那些官员们借此正好寓意瑞雪兆丰年,而孙尚多穿的衣物的原因是,他怕偶感风寒。

    他用一条束在腰间的布带将袍子的下摆扎起来,这样行走起来更加灵活。

    从一出门,孙尚就注意到自己府邸对面的槐树下有两个农夫装束的人从地上站了起来,远远地在后面跟着。

    莫非是董超派来的?自己见董超之前,身后可没有这么“显眼”的探子啊。

    孙尚知道这两个人是宏渊派来监视自己的,心中毫不惊讶,面色如常地继续沿着大街缓步而行——针对沈国使节人员的监视这早就是一个双方心照不宣的秘密。    自己的手下也多次禀报过,但这么不走心的跟踪,自己还是头一次见。

    从自己府上向南走到庭尧内河的青云门一共有十里路,这段街道被称为御政路。

    这条路两侧多为庭尧官署与驻军营地;当御政路到达青云门以后,依着内河的走势左右伸出两个分支,形成朝鸢与阜昌两个商业区与居民区。那里是庭尧最繁华的地区。

    孙尚顺着路不紧不慢地走着,越靠近青云门街上就越繁华,行人商贩以及过往的车马也越来越多。

    那两名跟踪者仍旧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每次孙尚一回头,他们立刻就转过脸朝两侧的店铺看去。    “很拙劣。”孙尚心中暗自腹诽,同时觉得有些不耐烦,决定把这两个讨厌的家伙甩掉。

    于是他加快了脚步,这让跟踪者有些惊慌,不由得也紧跟了上去,这一下让他们的跟踪彻底暴露。

    孙尚回过头去,笑眯眯地冲他们挥了挥手,飞快地在前面路口向右转去。

    两名追踪者大吃一惊,连忙追上去。他们看到孙尚的背影在一家铺染织前晾着的染布之间闪了一下就消失了,急忙粗暴地推开身边的行人,迈开大步穷追不舍。

    却恰好这时候一支董超手下的巡逻队伍从街道的另外一头开了过来,整个队伍长约六十步,两名高举五色木棍的仪仗兵走在前头,见到两位追踪者推搡路人,两侧手持皮鞭的骑兵喝令他们让开,一名百将骑马在队伍中间。    庭尧的御政路为砖石铺就,是君王与官员出行时专用的驰道。

    道路两旁种有槐树、柳树,还有深两三尺宽三尺的两排御沟以分隔两侧平民通道与驰道。

    孙尚算准时机,赶在官员队伍通过街口之前的一瞬间飞快跃过御沟,冲到了街道对面,他灵活的装束帮了大忙。

    跟踪者发现了他,但是已经晚了,巡逻队伍恰好开到了他们与孙尚之间。他们企图也跳过御沟顺着驰道冲过去,但立刻就被护卫的骑兵用鞭子抽了回来,疼得呲牙咧嘴。

    等官员的队伍走过驰道以后,街道对面的孙尚已经消失了。两个跟踪者面面相觑,站在原地愣了一阵,然后悻悻地转身离开。

    “就这么简单?……”躲藏在对面食肆二楼的孙尚居高临下地望着他们离去,觉得不可思议。

    在双方都了解彼此存在的前提下,跟踪者的目的不再是秘密追踪目标,而是明白无误地紧贴着目标,阻止目标进行任何情报交易或者秘密活动。

    换句话说,这类跟踪者不会在意自己被发现与否,他们工作的重点就是紧跟目标,时刻给予其压力。

    而眼前这两名跟踪者却在短暂的失利后就撤退了,这实在不正常。

    按照常理,他们应该立刻向街道的两头跑去以确认目标没有跟丢,或者去通知同伴进入这一侧街边的店铺寻找目标踪迹。

    是他们放弃了,还是……

    孙尚一边想着一边走下酒楼,从后门溜了出去。

    他看看周围没有可疑的人,轻车熟路地继续朝前走去。

    在过去的这些天里,他已经将庭尧的地图记得滚瓜烂熟,自己也实地走过几趟,现在根本无需向导就可以行动自如。

    他穿过两条小巷,回到了御政路主街之上,并向右边的“阜昌”区转去,和许多平民挤在一堆。

    一路上各式各样的店铺很多,荀诩绕有兴趣地不时驻足观望,有时候还与卖东西的小商贩交谈几句,看起来他似乎真的只是来逛街罢了。

    他路过一家铜镜铺,铺子老板为了招徕生意,用丝线将几面三尺多宽的铜镜悬在铺子外面当幌子,明晃晃的格外醒目。

    一位妇人恰巧举起铜镜,对此物十分有兴趣,孙尚他停下脚步凑近这几面铜镜看了一阵,忽然笑了。

    妇人的铜镜,不止映照了她和孙尚,还有一位“跟踪者”

    通过铜镜,孙尚不需回头就能发现后面人群中隐藏着另外一个追踪者。这名追踪者不知道孙尚正利用铜镜看着他,视线毫不忌讳地盯着孙尚的背影。

    很明显这是宏渊情报机构的一个小花招 跟踪者使用了双重跟踪,首先派两名并不擅长追踪的追踪者去跟踪目标。

    当他们被故意甩掉以后,目标就会放松警惕,放心地直接前往目的地,往往忽略到他其实还处于被另外一组秘密跟踪者的监视之下。

    “宏渊人的一些小伎俩。”孙尚心中感叹,这样的花样没有什么实际价值,他可不会因为甩脱了一两个追踪者就掉以轻心。

    孙尚离开铜镜铺,继续在街上漫无目的地闲逛,不知不觉中沿着苑路逛到了庭尧河的一处渡口。

    琅菏郡算是宏渊国最适宜居住的地区了,四季如春般,夏天没有太过炎热,即便是冬天,也不会过于寒冷。

    而琅菏郡内河流众多,四处纵横交错,又有任皇山等山脉,所以多船只来往。

    庭尧所在的城区也被一条宽阔的水道贯穿其间,这条叫庭尧内河的水道上只有几座石桥,但每日都人满为患,所以大部分平民还是靠摆渡在河两岸穿行。

    孙尚走到渡口的时候,等船的人已经聚集了二十多名,都挤在岸边望着从对面徐徐划过来的船只。

    客船的种类有很多:舸、艇、扁舟、轻舟、舲舟、舫舟等等

    孙尚用余光瞟了一眼后面,看到那名跟踪者也如影随至,躲在拥挤的人群里。

    他掏出钱两付给船夫,指着岸边的船只说些什么。

    随即便踏上了一艘轻舟,追踪者连忙付钱登了上去,船只开动,孙尚却飞身一跃,跳到了旁边的舫舟上。

    而这艘舫舟还未开船,所以孙尚悠悠然的登上渡口,回到陆地。

    这一变故让所有人都吓了一跳,那个追踪者先是一愣,然后气急败坏地轻舟推开人群,但为时已晚。

    这时轻舟离开渡口已经有将近两丈的距离,他怎么也不可能再跳回渡口。

    轻舟不能立即回头,于是这个可怜的追踪者只能无可奈何地望着站在渡口的孙尚慢慢远去……

    甩脱这三名追踪者花了孙尚一个时辰。他看看天色,时候已经不早了,便返身离开渡口快步朝着预定的接头地点走去。

    他真正的目的地是庭尧城靖湖南面的一个大空地。这是靖湖畔一个废弃的校场,今天在这里有一个很大的集市,庭尧的黔首和附近郡城的人都纷纷赶来凑热闹。

    孙尚抵达的时候,集市已经开始半天了,到处人声鼎沸,吆喝声、叫喊声、骡马响鼻声、小孩嬉笑声响成一片。

    西侧摆满了小商贩的杂货摊,既有齐国的海货、盐,也有产自鲁国工匠的木制工具;东侧是各式各样的小吃,中间则有许多人聚在一起看艺人的杂耍,并不时发出惊叹声。

    孙尚走到卖小吃的地方看了一圈环境,径直走到了一家卖燔的摊子前。这家摊子生意很兴隆,外面一字排开七八张方桌都坐满了客人,个个捧着热气腾腾的“”烧烤”大快朵颐。

    把肉直接放在火上烤,叫做“燔”;穿成串,就是类似今天的烤串叫做“炙”;如果把肉外面包上泥,直接再放在火上烤叫做“炰”,撒上盐和花椒,芬香四溢。

    孙尚也要了一份,顺便找了个位置坐下来,又要了份蜜水,就是白水上面浇了一勺糖蜜水上去。

    现在,他只需等待自己要见的人到来就好。

    烧烤灵感来源:

    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诗经-瓠叶》

    注释:

    早在两周时代,某个主人就用新抓到的白兔烹制烤肉,配着美酒招待客人。诗中作者提到了两种烤肉的方式:“炮”是将烤的猎物裹上泥巴,然后烤制;而炙字则字如其形,上面是肉下面是火,然后人用签穿住烤肉放在火上炙烤,这就是烤肉的早期形态了。

    根据韩非子的说法,至少在战国时代烤肉就是王公们的佳肴了。

    从周朝至大秦一统天下,上至百官下至百姓,烧烤的主要材料都不是家畜,而是野味,主要就是野鸟和水里的鱼,而其爱野味的原因也十分简单,那就是因为当时的生产力太低。就连那些身份高贵的士大夫,一年到头也轻易吃不着几次猪肉,更别提更加稀缺的牛羊了

    孔子喜欢吃肉,但是自己又时常吃不到肉,于是就经常外出寻找野味,除了钓鱼之外,还会射箭猎杀飞鸟甚至野猪、兔子、鹿等动物。值得一提的是孔子“弋不射宿”,从不射杀归宿和正在哺育幼崽的动物,相当的讲究道义。这些野味带回家后,除了做成肉酱保存起来,一般的都会变成烤肉,而味道方面,因为那时候中国还没有辣椒,糖也极度稀缺,所以烧烤只能吃咸的,一些穷人买不起盐甚至就不加盐直接烤熟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