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战端起 第四十六章:庸国后裔,齐国特使

目录:乱世争鸣| 作者:凌空梦蚀| 类别:玄幻魔法

    “嘶”王禳灾的一番话,吓得在场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城尉是我宏渊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要死,也得是我们这些老骨头先行冲锋啊”郑率长拍拍胸脯,咧嘴一笑。

    “得了吧,你就会躲到戎车上,要论冲锋,老康我可是第一,当年我带的那步卒,都能比肩魏武卒了……”    郑率长一脸鄙夷地看着他“你快得了吧……”

    王禳灾调整了自己的心情,眼神再度变得坚毅,擦了擦脸,“不好意思,失态了,来人,上菜,上酒,给老子上五坛酒,梁率长,你一路赶来风尘仆仆,还没吃饭吧,这里当地的菜口味很独特,咱们坐下边吃边聊。”

    王禳灾举起酒杯: “来,干,梁率长,这第一杯我敬你,带四百兵士杀出千人重围,当之无愧的猛将,将来必成国之大器!”

    “城尉谬赞,谬赞”梁钟典举起杯中酒,一饮而尽。

    “好”梁钟典点点头,几人坐到几案前,梁钟典又讲起了咋了耒阳郡遇到的事。    郑率长听完皱起眉头:“想不到耒阳的匪患现在如此猖獗,新任耒阳郡守,干什么吃的。”

    “我们在打退那些盗寇时,还抓到了一个沈国密探,可惜他从山崖上跳下自尽了,他说,至少有一千多盗寇,从耒阳进了平隶郡。”

    “过了几天了?”王禳灾问道

    “算起来,已经有七八天了”

    “唉,那怕是这些盗寇已经深入平隶郡腹地了,但愿他们还没有和西边的伪沈军接上头。”    “伪沈军?”梁钟典对这个称呼有些不解,“对面的不就是沈军吗,何来伪字?”

    王禳灾摇摇头解释道:“那些只是宏渊的一些武林人士和邪修,还有一部分叛军组成的,里面没几个沈人,所以我管他们叫伪沈军。”

    梁钟典一拳敲在几案上,“哼,这帮沈人真够狡猾的,让宏渊人对付宏渊人,自己却躲在后面不出来!”

    郑率长摇晃着青铜爵,意难平:“唉,本来都是宏渊的血脉,却又必须要自相残杀。”

    康率长两手一摊无奈道:“是啊,好不容易过几年安稳日子,现在又打起来了”    王禳灾抬起头,眼神迷离:“打并不可怕,我只是怕,这三千将士死在这里,到最后没有人会记住咱们,我能带你们打一次胜仗,打两次胜仗,但我们的兵员在消耗,每次作战,都要死人,而对面一共要来多少万沈人,我不知道。”

    随后王禳灾笑出了声:“呵呵哈哈哈,此消彼长,就是耗,也能将咱们耗死,城池失守,只在朝夕之间,消息传不到郡城,传不到庭尧,朝堂对咱们不闻不问,我之前还托了军技司的夏藤,放鸟去送消息。”

    王禳灾站起身,他的眼睛开始放光,举起手臂:“你们知道吗,元禾王早就应该收到消息了,为什么迟迟不见增援,我这些天,一直在想。”王禳灾指了指自己的脑子。

    “但今天,我想明白了,就四个字:得过且过!一时半会,沈国吃不下平隶郡,元禾王也不想费人费力的派人来增援,你们说,割让一个郡,是不是要消化好几年,咱们都成了弃子了!没有人会想起我们,想起平隶郡!”王禳灾脸色通红。

    “不敢妄自非议王上”郑率长也喝多了,摇头晃脑的说道。    “你们都喝多了,开……开市说,梭胡话,说虎花了……”梁钟典喝的有些大舌头了

    “没醉”康率长把头搭在几案上,摆摆手,“咱宏渊人,酒量好……千杯不倒。”

    “我不是宏渊人”梁钟典嘟囔着,“我是庸国后裔。”

    “嗯?庸国?牧誓八国之一的庸国?”王禳灾酒醒三分。

    “是……是啊,要不是那些楚蛮子,我家祖上也不至于逃难于此。”

    郑率长抱着酒坛子夸赞道: “怪不得你,你如此勇猛,原来是,是庸国后裔。”

    庸国,夏商两周时代的重要诸侯国,早在牧野之战时就亮过相“王曰: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尚书·周书·牧誓》庸国是牧誓八国之一,参加过惨烈的牧野之战,由此在西周早期的诸侯国中地位较高,庸国国君属于伯爵。

    庸国在春秋早期的江汉地区绝对是毫无疑问的强国,但在西周时期就遭到了楚人的进攻,楚子熊渠于周夷王年间“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迫使庸国归顺楚国。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楚国遭了大饥荒“戎伐其西南,至于阜山,师于大林。又伐其东南,至于阳丘,以侵訾枝。”

    而强悍的庸国人也“帅群蛮以叛楚”,不仅如此麇国人也“率百濮聚于选,将伐楚。”这场大饥荒以及附庸方国的大规模反叛,很明显重创了楚国,楚人甚至不得不考虑迁都“楚人谋徙于阪高”,阪高,咱今天湖北省的当阳市,由此可见庸国以及“诸蛮”的实力虽然比不上强大的楚国,但也绝对不可小觑。

    当楚人正在谋划迁都时,司马蒍(i四声)贾站了出来,说:我们能走,敌人也能去,不如直接攻打这些叛乱的蛮人!敌人认为我们遭受饥荒而不能出兵,所以攻打我们。如果我们出兵,他们必然害怕而回去!“蒍贾曰:不可。我能往,寇亦能往。不如伐庸。夫麇与百濮,谓我饑不能师,故伐我也。若我出师,必惧而归。百濮离居,将各走其邑,谁暇谋人?”果然,诸蛮色厉内荏,楚军出师十五天,百濮就败逃而去。

    但是庸国就没那么好对付了“使庐戢棃侵庸,及庸方城。庸人逐之,囚子扬窗。”楚军对于其都城“庸方城”的进攻失败了,而且大将,子扬窗也被俘而去,此人在三天之后逃回,说“庸师众,群蛮聚焉,不如复大师,且起卒,合而再进。”这已经准备出动楚王的直属部队大打出手了,可见此次失败,楚军的损失应当相当惨重。

    楚国大将师叔(潘尪)反对,他准备诈败以麻痹庸国,楚国人假装吃了七次败仗,庸国的蛮人军队中只有裨、鯈、鱼人追赶楚军。于是庸国人疏忽了,他们认为楚国已经不足以一战了。于是不再战备。楚子,也就是楚庄王(楚国国君爵位只是子爵,王并非周天子所封,因此《春秋》仍称楚国国君为“楚子”)亲自带兵出征在临品和前方部队会师。

    把军队分做两队:让子越从石溪出发,而子贝则从仞地出发,以进攻庸国,这次出征的规模很大了。不仅如此,楚国人还找来了秦国人和巴国人助战,可见庸国的强大,要三国合力。不仅如此,见到联军气势汹汹而来,庸国治理下的蛮人们直接倒戈相向加入了伐庸大军,并且和楚人结盟,在多方势力的猛攻之下,庸国才最终灭亡。

    正在梁钟典义愤填膺的时候,营帐外两名驿卒走了过来。

    “报,孙默百将来送战报”

    “报,城狱送来消息

    ……

    庭尧城一条长街上,马车慢悠悠的行驶着,奔向宏渊王宫。

    马车上坐着一中年男子,面带困意,不停的打着哈欠,从齐国到宏渊,花费了他近两月的路程,水路坐船,陆路骑马,日夜兼程,总算是赶到了宏渊的庭尧城,但由于没有事先告知,男子现在还得去找宏渊的典客。

    几百年的经营,让田齐彻底站稳了脚根,倘若没有三百多年前秦国那次大扫天下,齐国还是那个偏居东海的商业大国。

    但末代齐国国军带来的教训太深刻了,使得现在的齐国,对周边哪怕是更远的地方的国家的一举一动,都十分敏感。

    齐国的末代国君是齐王田建,公元前齐襄王十九年云世以后,齐襄王的儿子田建即位,由君王后掌握实权,鲁仲连多次向齐王提出富国之策,都被君王后搁置了起来,他开始游历生活。

    齐国国中缺少了贤能之人,君王后重用其弟后胜以及一些不断接受秦国好处的人,田单也到赵国担任相国,齐国无人,失去了恢复和发展实力的大好时机齐王建六年,秦国进攻赵国,赵国向齐国和楚国求救。此时秦国认为,齐楚援救赵国,如果他们关系好,秦国就退兵,如果他们关系不好,我们就再进攻赵国。而且秦国又秘密的派出使者到了齐国,规劝齐王建像对待秦攻楚时一样,不要出兵援助。而且还威胁如果齐国援救赵国,那么秦国将举兵来攻齐。

    于是齐王建就接受了母亲和舅舅相国后胜的意见不出兵援助赵国。

    赵国请不动齐兵,又因战需粮较多,请求齐国支援粮食,但是君王后也不敢答应,怕得罪秦国。齐王田建不听周子劝说,听从了母亲的意见,于是秦军在长平打败了赵国四十万军队后,接着就包围了邯郸。

    后来,楚魏合兵解了邯郸之围。秦国大将王贲在灭掉赵燕以后率军南下,以锐不可挡之势直逼齐国。在数十万秦军压境之时,齐军望风而逃,齐王田建准备到秦国去入朝称臣,后听从司马的建议调转车头返回,但是秦王又派陈驰来诱骗齐王建到秦国去,齐王因咸阳之会秦热情异常,信以为真,结果到了秦国就被软禁了,送到共地并活活饿死在那里,秦军也过关桥,取济南,攻下了齐国。

    注释:庸国的地望,按照《括地志》的说法是“房县竹山县及金州,古庸国也。上庸今房县竹山县及金州也。房州竹山县,本汉上庸县,古之庸国也,昔武王伐纣,庸蛮在焉。”同样也是《括地志》的记载,说在唐代竹山县东南四十余里处有方城山,山南有城,规模较大,可能就是《左传·文公十六年》记载“旬有五日,百濮乃罢。自庐以往,振廪同食。次于句澨。使庐戢黎侵庸,及庸方城”中的“庸方城”,此城易守难攻,方城山则因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