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自己的主帐,高洋还是百思不得其解,他不认为如同高欢这样的枭雄人物,会不知道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如今内部矛盾已然与国家发展起到冲突的程度,但是高欢却并没有大刀阔斧地改革内政,稳定内部矛盾,而是一味地坚持消灭西魏。
从史书描绘,高欢从天平元年(534年)到武定四年(546年),一共亲征西魏打了小关、沙苑、河桥、玉壁、邙山5次规模宏大的战役,但都是胜少败多,最后在玉壁败北后抑郁而死,但他终其一生都在无时无刻不以灭掉西魏为核心。
高洋深入换位思考了一番,突然有点明悟,知子莫如父,高欢以六坊鲜卑起家,军队构造主要为当初起家的六坊鲜卑和北魏遗留下来的洛阳鲜卑,他自信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能够镇压住这群骄兵悍将,但是对于自己的后辈,哪怕是世子高澄,也不一定能够完全驾驭这群骄兵悍将。
而西魏军在宇文泰的带领下,当初那批入关的鲜卑军团在多次大战中已经渐渐殆尽,取而代之地是关陇武川集团的汉人加以补充,鲜卑势力较弱,能够与关陇豪右均衡制约,比起东魏鲜卑严重化,胡汉矛盾日益加深,效率和灵活性肯定不如西魏。
所以这位东魏第一权相,肯定是想在有生之年,驱使东魏军团一举灭掉西魏关陇军团,这样哪怕后续东魏内部矛盾加深,即使无法统一天下,但是守住北魏遗留下来的北方疆域也绰绰有余,他可是从骨子里瞧不起南方汉人组成的军队。
唉,高洋心里轻轻地唉了一声,可惜枭雄如高欢这般人物,也低估了关陇集团的齐心协力和耐性,也低估了目前东魏鲜卑勋贵集团与关东汉人贵族之间的矛盾,最终不到三十年,关陇集团一统北方,严重打击了鲜卑勋贵集团与关东汉人贵族的势力。
在高洋看来,东魏最重要做的是稳定并消除内部矛盾,对付西魏,应当以经济打压策略为主,军事攻城策略来策应,在两国边界设立重镇屯守,依托东魏雄厚的人力财力物力等经济基础,逐步消耗西魏粮秣物资等供应,久而久之,西魏必将疲乏,强如北宋建都开封,也才仅仅百余年就导致民力物力消耗殆尽,西魏国土狭小贫穷,必定不经消耗。
而若西魏不派重兵与东魏重镇相防,则可以缓缓图之,先下河东晋南,再攻伐关中关西,最后进军陇右,这才是真正“以己之长攻彼之短”的阳谋,还让西魏无可奈何,不得不被动应付。
正在高洋沉思遐想之际,小安子快步走了过来,轻轻地说道:“郎主,慕容小将军在外请求拜见,您看奴家是否推辞掉?”
高洋听到小安子的话音后,收回了思绪,脑海里不由浮现出关于小安子所说的慕容小将军,慕容士肃,慕容绍宗长子。
等等!慕容绍宗...想起这位大佬,高洋眼里一亮,这可是高欢时代和段荣、斛律金齐名的东魏三杰,后来的北齐三杰还是他们小辈。
慕容绍宗,南北朝时期北魏、东魏名将,前燕太原王慕容恪之后,早年原是尔朱氏部将,后来高欢击败尔朱集团后归顺,跟随高欢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可以说,在东魏军人眼里,段荣、斛律金和慕容邵宗都是战神一般的存在,目前段荣已然去世,只留下斛律金和慕容邵总两人。
但又因为慕容绍宗持战功变得恃宠而骄,让高欢甚为不满,最后趁着失败将其下狱,也就是说,目前的慕容绍宗正在大牢里吃牢饭呢。
慕容绍宗之才,如史书记载,就连飞扬跋扈的侯景,丝毫不把韩轨、高岳放在眼里,闻绍宗至,扣鞍曰:‘谁教鲜卑小儿解遣绍宗来?若然,高王未死邪?’可见慕容绍宗的人格魅力,连侯景这种人物都害怕,最后慕容邵宗不负众望,把侯景打得落荒而逃,大胜而归。
高洋想起慕容邵宗在历史上死得有点可惜,心中下定决心要想办法阻挠他的死亡,为了将来和这位大将打好关系,还需要和他的长子处理好关系,估计若是慕容绍宗活着,其长子慕容士肃也不会轻易被人忽悠参与谋反,最后因谋反被杀,看来自己有必要要挽救这父子俩为我所用,不要如历史那般英年早逝,太浪费人才了。
高洋想好计划后,不动声色地说道:“小安子,快快有请慕容小将军。”
“好的,郎主,奴家这就有请慕容小将军进账。”
不一会儿,一位魁梧的年轻小将走了过来,年纪和自己大若相仿,只见他来到自己面前,行了军礼道:“末将拜见将军。”
高洋微微一笑,温和地说道:“士肃客气了,今天有何事寻本将?”
慕容士肃切不敢乱了军中上下关系,毕恭毕敬地回答:“听闻将军以醒来,末将便想来探望一下。”
“哦?只是探望?”高洋疑惑地盯着慕容士肃笑了笑说。
慕容士肃不好意思地尴尬一笑,“还有一事想禀报将军。”
高洋还是温和笑着说:“什么事?士肃不必拘束,有什么话就直说。”
慕容士肃见此,赶紧禀报道:“将军,自从上次我军团攻城不利,不仅没有被赏赐,还被安排到后勤打扫各种杂物,连损失的兵员物资也都没补齐,尤其士军团里死去的弟兄,这下连抚恤金都没了弟兄们咽不下这口气,还请将军为我们作主。”
高洋闻言皱起眉头,要知道这支军团是派给他的亲卫军,足足有将近三千人马,虽说攻城不利,没有功劳没有奖赏可以理解,但不该连死去战士的抚恤金都不给,这胆子够大的啊。
高洋看着慕容士肃,眼里闪现一丝冷厉,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连死去兄弟们的抚恤金都不发,这可是寒了将士们的心。”
慕容士肃咽了咽口水,一五一十地禀报道:“自从军队撤下来后,末将等几位将领一直没看到押运官派人通知补齐兵员和弓箭铠甲战马等物资,看到其他军团都补好编制,末将这才跑去询问,结果押运官不仅不给,还痛骂了末将一顿。”
“哦?押运官何人,敢如此嚣张?”高洋闻言皱了皱眉。
慕容士肃偷偷看了一眼高洋,缓缓说道:“崔元,参军崔季舒门下之人。”
崔季舒,大哥高澄的心腹,乃博陵崔氏一族,史书评价他“生性明敏,涉猎经史,长于尺牍,有当世才具,颇好医术”,也是个有才能的人,高洋记得他后来累官至尚书左仆射、开府仪同三司,最后被后主以谋反罪所杀。
高洋不动神色地继续问道:“一个小小的押运官,竟然如此不讲道理,简直无法无天了。你把事情的细枝末节都讲一遍给我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