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六章 驱虎吞狼

目录:北齐春秋| 作者:四戒老衲| 类别:历史军事

    段韶听到此话,皱了皱眉,不解地问道:“柔然称霸草原两百多年,草原各民族皆是俯首称臣,就连大魏立国以来最强盛的时期也无法消灭他们,本帅倒是想不通会有哪个势力有如此的实力能够击败,甚至逼迫得柔然人只能南下抢掠,也不敢继续与之为敌。”

    高洋笑了笑道:“柔然人比起当年匈奴那又如何呢?匈奴人当年又是何等强盛,逼迫得大汉近百年屈辱和亲,可最终被汉武帝击退击垮,强如匈奴这等百万控弦之士的民族,还不是最后消失于滚滚历史长河里嘛?可见柔然人此次必然是被草原上其他更强大的部落击败了,若某猜测得没错的话,应该是突厥人。”

    帐内众人面面相觑,不知何时出现一个比柔然更为强大的草原民族,那中原各地又要面临连绵不绝的兵灾了。见此情形,高洋知道情势越来越严峻了,他可是隐约记得过了几年,柔然人彻底被突厥人击败,势力全被突厥人整合,成为一个更加庞大的游牧军事联盟。眼下柔然人能够动员众多的军队,说明他们还存有实力,但是也是过不了多久就退出历史舞台了。

    突厥人?段韶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道身影,阿史那土门,草原的一代枭雄!若柔然人被他击败的话,段韶绝对相信,当年对方可是让他们吃了不少苦头,就连高王在与之对决的时候都讨不到一点便宜,“本帅倒是相信真有可能是突厥人击败了柔然人。”

    只见他低沉着声音说道:“当年太原王在世的时候(尔朱荣,因功被封为太原王),某追随高王一起效力于太原王,曾经在讨伐入寇的柔然。而当时的突厥人还只是柔然人归附的炼铁奴,可是打起战来比柔然人更耐战,太原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击溃了柔然大军,全军围困了柔然大军,正准备一举消灭柔然人的实力,却被突厥人使用诡计硬生生地逃了出去,还绕过后方击败了大魏主力大军,最后太原王只能无奈地下令撤退,任凭柔然人安然无恙退回漠南。而当时的突厥首领便是阿史那土门,其人的军事才能连太原王都称赞不已,要知道就连当时威名赫赫的柔然可汗阿那瓌,太原王都没把他放在眼里,却罕见地对一名突厥部落首领给予更高的评价,本帅可是记得太原王当时的赞誉。”

    “此人能屈能伸,阴狠狡诈,犹如冒顿重生,将来必为中原大患!”

    不管如何,突厥人还没有完全威胁到中原,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击退柔然人?如何遏制西魏的攻势?不仅要保住中原不被柔然人蹂躏,还要守住汾南,更甚有若是运气好的话,一举攻破玉璧,那样河东汾河以西全境被东魏占领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但高洋觉得有点不现实,在东魏士气最鼎盛之时都无法攻下,如今天平逐渐倾向于玉璧韦孝宽这边靠拢,想攻破此城难上加难了。实际上情况也确实如此,随着柔然人的进攻,东魏的局势越来越不乐观了,现在全军上下就是拼着最后一口气在和时间赛跑。

    想到此处,高洋突然抬头望向段韶说道:“大帅,某觉得可禀报父相向双方派遣使臣,一边出使柔然,威逼利诱;另一边出使突厥,争取和突厥人结盟获得突厥的支持。若是柔然人一意孤行,那么便可联合突厥人打压他们,若柔然势弱,则暗中支持柔然人对抗突厥......总之,驱虎吞狼,坐山观虎斗!”

    帐内众人低着头思索着这句话,不由纷纷点头同意,一旁的綦连猛听了以后喜上眉梢,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大声笑道:“好好,好一个驱虎吞狼之计,二公子果然神人也,某看此计若成,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到时候我大魏再出兵收拾残局,尽收渔翁之利!”

    “那若是宇文泰也派人行驶这等计谋,那该如何是好呢?”段韶想得远一点,皱着眉头问道。

    高洋听了冷哼一声,淡淡地说道:“宇文泰确实如同父相一般的枭雄人物,但是伪魏如今地贫人少,而且经济落后,士卒的动员能力也远远不如我大魏,即使宇文泰行驶这驱虎吞狼之际,那我们也可以派遣使者去突破困局,外敌毕竟是外敌,真正决定胜负的还是双方的综合国力,所以某倒觉得我们无需担忧突厥人和柔然人,只要他们继续僵持着,那么我们就不用担心北边的游牧民族进攻。”

    众人听了连连点头,就连坐在上首的段韶也微微点头,赞叹道:“此乃妙计!”接着又对几人说道:“如今的局势,高相虽然给予本帅自决取舍的权力,但是柔然围困幽州,决对不能让这群野蛮人攻破幽州,否则整个中原必将万劫不复,则本帅打算亲自率领城外的三千铁骑返回河北,亲自镇守幽州!”

    这段话音刚落,营内都安静了下来,而段韶彷佛看出众人的想法,微微一笑:“至于汾南军团的最高统帅,便由侯尼于直接担任,本帅相信二公子由此大才能够率领大军守住汾南,各位意下如何呢?”

    前面的话音犹如一颗炸弹炸了下来,让众人还没来得及消化,后面的话音则是一道天雷直接轰炸下来,高洋作为高相的嫡次子,而且沉稳干练,甚至比起世子高澄气度能力还略胜一筹,但是年纪轻轻,直接任命他担任一军统帅的职位还是很罕见。

    在这乱世混战之中,每个掌权者对于军权都特别看重,一军统帅能够操与全军的生死性命,非有军事才能的人无法担任,甚至更难以获得军中上下的尊重认可,一不小心很容易引起兵变,即使当年的高澄年纪轻轻敢于惩治贪贿,整顿吏治,被夸赞为“年少宰相”,但是都不敢轻易被高欢直接任命为一军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