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5章 努尔哈赤拜会

目录:大明元辅| 作者:云无风| 类别:历史军事

    孟古哲哲的婚事,高务实是已经在内心里决定要横插一杠的了,不过这件事决定归决定,急切却谈不上急切,原因在于孟古哲哲今年才八岁,杨吉砮不可能这么早就把她嫁去建州左卫。

    如果高务实的记忆没有太大的偏差,她应该要在万历十六年,也就是她十四岁时才会与努尔哈赤完婚。

    在原历史上,当时杨吉砮与清佳砮二人已经死去五年,主持这件事的是孟古哲哲的兄长、时任叶赫贝勒纳林布禄。

    当时纳林布禄亲自护送妹妹去了建州左卫,努尔哈赤方面也是亲自率众出城相迎,继而杀牛宰羊,大宴成婚。

    孟古哲哲于万历二十年生下皇太极,万历三十一年病危,在她弥留之际,她想见一见自己的母亲,努尔哈赤虽然派人去请,但当时的建州与叶赫已经势同水火,这个愿望显然没能实现。

    孟古哲哲的英年早逝,对努尔哈赤的打击很大,为表达自己的哀思,他命服侍过孟古哲哲的四个婢女生殉,用牛羊一百只祭祀,并将孟古哲哲葬在自己居住的院中长达三年[注:这个操作我没看懂,不知是女真人有此风俗,还是努尔哈赤脑回路清奇],后来葬于十尼亚满山岗。

    后金天命九年,努尔哈赤迁都辽阳东京城,孟古哲哲的遗骨也随之迁到东京陵。不过有一说一,孟古哲哲能与努尔哈赤同葬福陵地宫,神位供于太庙而备受尊崇,主要还不是因为她特别得宠,而是归功于他的儿子皇太极。

    母凭子贵这是肯定的,孟古哲哲生前能位居大妃,死后又得以厚葬,说她备受努尔哈赤宠爱没有问题。

    但问题在于,努尔哈赤这个人早年的时候其实比较缺乏亲情思维,年纪大了又慢慢反转扭曲,因此孟古哲哲这位“中前期大妃”所受到的这种宠爱实在有限,而且对比来看,努尔哈赤最宠爱的女子其实还轮不到孟古哲哲。

    若不是皇太极即位,孟古哲哲只能附葬或陪葬于福陵,而且也不会获得孝慈高皇后的谥号,享受祭祀。

    努尔哈赤一生共有四位大妃,第一位是元妃佟佳·哈哈纳扎青,第二位是富察·衮代,第三位是叶赫那拉·孟古哲哲,第四位是乌拉那拉·阿巴亥。

    当孟古哲哲嫁给努尔哈赤时,富察氏仍是大妃,直到万历二十年,富察氏还为努尔哈赤生下第十子德格类,也就是说,在孟古入宫数年且生有一子的情况下,仍然没能取代富察氏上位大妃,而后来的阿巴亥成为大妃却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可见若论受宠程度,孟古哲哲并没有特别突出,只能说……也还算受宠。

    只是还算受宠,那当然就不可能受“专宠”。在孟古哲哲为妃期间,努尔哈赤在娶孟古的同年还聘了哈达部万汗的孙女阿敏为侧妃,万历十九年又纳庶妃嘉穆瑚觉罗氏,万历二十九年又与乌拉部阿巴亥[注:此时阿巴亥年仅十二岁]成婚。

    而且在这段时间里,其他后妃还一共为努尔哈赤生育了四子三女,即第七子阿巴泰(母为侧妃伊尔根觉罗氏),第九子巴布泰,第四、五、六女(母为庶妃嘉穆瑚觉罗氏),第十子德格类(母为大妃富察氏)。

    特别是,万历二十年时,孟古哲哲十月生皇太极,十一月,庶妃嘉穆瑚觉罗氏就生了巴布泰,足以说明孟古受宠爱程度不是很夸张。

    然而说一千道一万,有个好儿子比什么都强,孟古哲哲受宠程度虽然比不上后来的阿巴亥,可阿巴亥的三个儿子绑一块也比不上一个皇太极。

    结果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带着一票年长的贝勒逼宫,传努尔哈赤“遗命”,强逼着阿巴亥殉葬了。

    这里有一个疑问,正如把汉那吉可以“收继”钟金哈屯、宰赛可以“收继”炒花的哈屯一样,女真人也是允许“收继”的——阿巴亥本来曾听努尔哈赤提到今后让代善照顾她和她的三个儿子,所以对代善格外亲近(后来成了一桩罪)——那皇太极为何非要阿巴亥去死呢?

    皇太极登上汗位后宣布将多尔衮兄弟二人“恩养”于宫中。对于皇太极汗位的得来,曾经有人大加指责,如果单说得位之正,皇太极可能确实该受指责,因为很显然,这是一场蓄谋的逼宫政变,但神奇的是,这次政变是由皇太极与兄长代善联手完成的。

    为什么可以肯定这是一场政变?努尔哈赤晚年是非常看重家庭亲情的,当初在皇太极指使小妃德因察诬告阿巴亥时,努尔哈赤在听信谗言、极度恼怒之时也没有治阿巴亥的死罪,他说念及几个孩子都很小,不忍心让孩子们失去亲娘。

    这就有意思了,他既然此前就考虑过这一点,难道弥留之际就没有考虑到,如果让阿巴亥生殉,多铎兄弟也一样变成了孤儿了吗?(当时多尔衮年13岁半,多铎12岁)。

    再一个史实是,努尔哈赤死时在他身边陪伴的只有大福晋一个人,众多子侄都还在路上,未来得及赶到。

    一种说法是他想当着众人的面宣布继承人选,另一种说法是写有遗诏,但被皇太极的人毁了。而作为知道皇太极并非老汗王选定继承人这一秘密的大妃,一个最后时刻守在努尔哈赤身边的证人,皇太极怎么可能让她这个绊脚石继续生存呢?以皇太极那样的雄主思维,这样一个女人,就算可以收继,也是对他拥有致命一击能力的,他不会容忍其存在,所以大妃只有死亡一条路可以走。

    而就在皇太极逼大妃殉葬之后,那个小妃德因察居然也“生殉”了,可见其中必有隐情。史料记载从努尔哈赤死到大妃生殉,相隔不到一天时间,具体是在努尔哈赤死后的次日凌晨。

    但这里又要回头说一下另一个疑点:既然大妃阿巴亥早就对代善表达善意、格外亲近,那为何代善居然还屁颠屁颠地跟着皇太极去逼死阿巴亥?

    按理说,只有阿巴亥知道努尔哈赤的“遗命”究竟是什么,那么代善只要抓紧阿巴亥,这个汗位难道他就坐不得?要知道,长子褚英死后,他代善这个次子本来就最“应该”继位不是?

    实际上,努尔哈赤杀了长子褚英后,的确曾经想过改立次子代善,但有两件事让他大为光火:一是代善的继福晋虐待前福晋生的长子硕托,此事传到努尔哈赤那里,努尔哈赤极为震怒,在他看来,一个连家务事都管不好的人,还能指望他建功立业,成就大业么?把汗位交给这样的一个人,到底应该不应该?努尔哈赤犯了嘀咕。

    再一个令努尔哈赤忌讳的,就是他本身就最恨继母虐待继子这种事,因为这与他和生活经历有关,努尔哈赤小时候就是生母早逝,饱受继母虐待,继而被迫出走跑到外公王杲处避难,最后被李成梁给抓了的。所以这件事勾起了他的痛苦回忆。

    第二个原因,就是皇太极串通小妃德因察,诬告大妃阿巴亥与大贝勒代善之间关系暧昧,皇太极此举意在一石二鸟,同时打击大妃和多尔衮三兄弟的势力,结果努尔哈赤虽然初时大怒,但后来冷静下来,又意识到其中有诈,把皇太极和德因察叫来狠狠训斥了一顿。

    不过,有很大的可能是,皇太极连努尔哈赤会想明白然后训斥他都已经提前料到了。

    因为训斥归训斥,皇太极依然得到了他想要的结果,那就是代善在这两件事上都表现得很软弱,让努尔哈赤直接对他失去了幻想,认为代善此子没有担当。虽然后来他不得已杀了老婆来向努尔哈赤赔罪,但为时已晚了。

    也许从那以后,代善就被皇太极的手段给整怕了,不管局面出现什么变化,他都没有信心跟皇太极唱对台戏,因此当皇太极要逼死阿巴亥时,代善也选择了跟随。

    或许代善是被皇太极“说服”了,因为站在阿巴亥的角度来说,与其改嫁给代善,肯定不如直接让自己的儿子多尔衮继位来得更稳妥。

    至于皇太极怎么向代善说明阿巴亥敢于认为年纪轻轻的多尔衮能坐稳位置,那是皇太极的忽悠能力问题,而显然皇太极这方面的能力冠绝后金——他后来搞千里大奔袭的时候,一开始也是所有人都不同意的,最终却全被他说服了。

    明的暗的、阴的阳的都玩得贼6,这就是皇太极。

    虽然在外人眼里,高务实自己也是这样的人,但他却很清楚,他是开着挂才玩得这么6的,而人家皇太极可没挂能开。

    所以这种人不比努尔哈赤,提前让他消失或者说让他不要出现才是最佳选择:没必要给自己找麻烦。

    至于努尔哈赤,高务实不仅有足够的把握让他成不了什么大业,甚至还有比较大的把握能够利用好他,所以这个人倒是可以留一留。

    不过,高务实万万没有料到的是,他这边正考虑打努尔哈赤老婆的主意,努尔哈赤居然来了。

    新年将近的时候,高务实刚刚批准了哈达部请求册封新“都指挥使”的请求,沈阳中卫抚顺千户所抚顺关方面传来一则消息:努尔哈赤请求入关,来辽阳恭贺高抚台履新,顺便给他拜年。

    努尔哈赤要给我拜年?

    高务实一时之间觉得有些不真实,过了一会儿,他才下令派人把韩光和曹簠二人请过来商议这一情况。

    韩光对努尔哈赤这个人印象并不深刻,听了消息也有些无可无不可,而曹簠则对高务实道:“抚台,努尔哈赤此来,恐怕不止是为了庆贺或者拜年,末将以为他是为正名而来,说不定还要对宁远伯有所……嗯,说不定还要请抚台为他主持某些公道。”

    哦?

    哦!

    曹簠这么一提醒,高务实一下子明白过来了。

    努尔哈赤虽然回到了建州左卫,现在手底下也有了两三个城寨,不过实力还是非常有限,而限制他实力发展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没有获得大明的承认。

    没有大明认可的身份,他想扩大势力范围就不能名正言顺,而没有大明的敕书,他也就积攒不了财富,没法扩充力量。

    所以他此来的第一要务,肯定是希望能得到大明的委任——比如拿回他家“祖传”的职务,建州左卫都指挥使。

    不过刚才曹簠还提了一句“宁远伯”……

    嗯,是了,李成梁前次杀了觉昌安和塔克世,偏偏又没给努尔哈赤一个交代,可能努尔哈赤心中不平,再联想到他高务实初来辽东就跟李成梁明里暗里交手了两三回,所以打算来告状?

    哈,有意思。

    高务实想了想,下令让抚顺关的明军放行,准努尔哈赤南下辽阳。

    这个时候,他根本不担心努尔哈赤能闹什么妖蛾子——寨子都才两三个,兵力不知道有没有两三百,怕什么?

    其实高务实还高看了努尔哈赤,此时的努尔哈赤别说三百兵,三百的一半都还差几个,而其中有甲的一共才二十五人——他父祖死前给他留下了十三套兵甲的遗产,后来叶赫两位贝勒送了十套给他,然后他几个月苦心经营,又换来两套,一共二十五套兵甲。

    也就是说,包括努尔哈赤、舒尔哈齐兄弟本人在内,他手底下一共只有二十五名披甲兵,其余都是无甲兵,真要打起来,几乎只能全凭力量和血勇。

    努尔哈赤现在手里一共也没几匹马,此次来辽阳更是故意一匹都没带,一行人全靠两条腿,但速度却一点也不慢。将近三百里的路程,他们推着木轮车,居然只花了四天时间。

    过小年的前一天,抚院接到消息:努尔哈赤已经到达辽阳城外,请求进城。

    高务实下令:准许进城。

    是日申时一刻,努尔哈赤一行十五人带着三车皮货、人参等物进入辽阳城。

    -----------

    感谢书友“傻妞妈”、“ASolaF”、“阴天好心情”、“书友20180115134851557”、“大鹏鸟展翅飞”的月票支持,谢谢!

    话说我这感冒好了八九成,但就剩那么一点好不利索,这可真是烦啊。我很不喜欢老家写书的这个台子,高低不合适,码字几小时从脖子疼到腰。可是感冒不好彻底,我又不敢回长沙,虽说我自己知道自己是二十八那天洗澡感冒的,但万一回城被隔离就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