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景西让出平城的代价有多大, 杨缱所知的远没有陈泽清楚。当陈宽已铁板钉钉要做平城县令的消息到达陈家,陈氏少主当即放下了手中事务, 带着陈宽的父亲陈三老爷亲自登门致谢。
“多谢县君对犬子的大恩大德。”陈三老爷郑重地向杨缱揖了一礼
经过女儿被退亲、儿子被远放等一系列糟心事, 原本正当壮年的男人竟两鬓生白, 好似老了十岁。 杨缱不敢受全他礼, 避让了开去, “当不得, 世叔快请起。陈宽品性坚韧, 为人宽厚, 我也只是不愿看榜眼郎被埋没才华罢了。若他能一心为民, 不堕世族之风,便算还了我这一遭了。”
陈三老爷被她这话说得心中熨帖极了,连连保证绝不让陈宽走歪路子。
陈泽也感激地望着她, “倘后三弟能有一分出息,其中必有缱妹妹你的功劳。今日来的匆忙,改日三弟回京,必备好茶好酒扫榻相迎,愚兄亲自敬你一杯。”
杨缱笑着摆手, “你我两家之间,无须如此客气。”
她说的是“你我两家”,而非“你我”, 个中亲疏已是有别。 离开时, 陈泽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信国公府的大门, 石阶上少女还在礼数周全地送别, 与过去并无二致,可惟有他自己心中明白,他们之间,已不似从前。
——南苑十八子是从何时起分道扬镳的?
陈泽仔细想过,不是他们叩谢师恩后下山时,也不是季景西滞留漠北不归时,似乎要往前推得更远些,从那年冬天皇上遇刺、贺阳身死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预兆。
十八子,十八子,死了一个,还能叫十八子么?
贺阳的死,牵扯出了无数的变化:靖阳袁铮北上、苏襄性情大变、季景西放浪形骸、杨缱数年远离南苑书房…… 后来季珏季琤封王,夺嫡势起,他的这些同窗们情愿或不情愿,都各择立场,眨眼间四分五裂,过往情谊在权势面前薄如蝉翼,之所以还维系着表面情分,无非因为还有三个保持中立的杨家兄妹。
可如今,他陈泽,亲手撕开了这最后一层纸。
难受是真。
更多的,却是对脚下之路的越发坚定。
既然踏出了这一步,陈泽心想,那就不妨将口子撕得更大些。 “关于工部尚书贺怀溪,王爷怎么看?”
楚王府里,一身素寡的季珏诧异抬头,似乎没想到他选择的突破口在这里,“贺阳的父亲?”
“正是。”陈泽点点头。
“贺怀溪啊……”季珏缓慢地摩挲着玉扳指,“据本王所知,太子和老六都曾接触过他,只是不怎么成功。这位贺尚书的命脉太难拿捏,他剩下的几个儿子都不出挑,那个做过景西伴读的贺小六勉强还行,但远比不得贺阳。经历丧子之痛后,贺怀溪几乎没有短板。”
贺阳作为贺怀溪嫡子,打小便被寄予厚望,贺尚书在他身上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力,贺阳身死后,几个兄弟再无这般待遇,就好似贺怀溪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再培养出一个继承人了。 不仅如此,每年贺阳的忌日,贺怀溪都会雷打不动地带着夫人一步一叩上崇福寺,那里有他们为爱子供奉的往生牌。贺府每年也会给崇福寺捐出一大笔香油钱,只为了让僧人数年如一日地给儿子念诵经文。
“贺尚书的短板是贺阳。”
季珏失笑,“一个死人有何价值?”
“对我们没价值,对贺尚书有就够了。”陈泽意有所指,“说到底,平成十七年那件事,事发突然,当时场面混乱不堪,贺阳到底是怎么死的,谁都说不清楚。同样是南苑十八子,为何活着的苏家兄妹可以凭此一步登天,死了的贺阳反而被人遗忘?”
手上动作蓦地一停,季珏直勾勾望向对面人,“你是说……”
“贺阳的忌日快到了,王爷。”陈泽轻声提醒,
季珏微微眯起眼,沉思许久才接过话头,“父皇是念旧的,贺阳‘救驾’有功,的确不该埋没功臣。贺尚书爱子如命,想来也是愿意看到儿子有身后荣光。”
陈泽起身,深深鞠躬,“臣替好友谢过王爷。”
“靖阳皇姐、绪冉、子玉都归来在即,想必他们听到这个消息也会很高兴。”季珏扶起陈泽,“南苑十八子也是时候喝一顿重聚酒了。”
……
与靖阳公主护送的和谈队伍前后脚抵达京城的,是齐孝侯裴青的镇南军。
阔别三年终于得以借四方朝会之机回京述职的裴侯爷,进京时受到了盛京城百姓们的热情迎接。裴侯爷这三年戍边有功,正是意气风发,本就是盛京女子们的梦中人,如今俊美的脸上多了几分肃杀,更是男儿气概爆棚,乍一看,几乎让人无法同从前的裴世子联系在一起。
从勤政殿出来,一身戎装的裴子玉刚出武极门,便见前方不远处一排的熟人笑吟吟地等着他。他眼中笑意瞬间盈满,大步上前,先向楚王季珏、瑞王季琤见礼,后又同袁铮、司凌对了拳,在孟斐然的调侃下笑嘻嘻地与顾亦明、陈泽、徐衿打招呼。
待到季景西时,裴青却是不说话,抱拳一礼,算是大恩不言谢,一切尽在不言中了。毕竟如果没有景西当初相助,他想从自家父亲手中夺得侯府权力,恐怕不会顺利。
季景西也不在乎这点恩情,不耐地摆摆手,“行了行了,下一个。”
裴青失笑着摇头,将目光落在了最后一人,也就是杨缱身上。
杨缱屈膝行礼,“明城见过侯爷。”
本是明晃晃的打趣,殊不知下一秒,裴青忽然上前,出乎众人意料地用力将人抱了个满怀。
——两个姓季的堂兄弟当场齐刷刷黑了脸。
“呀!”杨缱惊呼一声,但很快便笑得更开心,“兄长快放手,甲胄硌着我了。”
裴青大笑一声,抱着人转了一圈才松手,拉开距离上下打量她,“瘦了好多,杨重安不给你饭吃?”
“裴子玉,给你个机会把话重新说一遍。”一道幽幽之声如冷玉轻击,却是同样冷着脸的尘世子。
裴青像是刚瞧见他,夸张瞪眼,“本侯面子可真大,居然得尘世子大冷天出门相迎,受宠若惊!”说完,话锋一转,“不过这也不能掩盖我家阿离在你照看下瘦成麻杆子的事实。”
……你再说一遍是谁家阿离?
尘世子咬牙。
裴青注意力只偏移了那么一下便又转回杨缱身上,越看越不满,“瘦得都脱形了,信国公府的厨子若是不好,我将侯府的送过去,给你好好补一补?听说你这些日子都闷在府里,不好,要不带你回营里玩?或者搬来侯府小住也行……”
咳……
周遭顿时一阵千奇百怪的咳嗽声。
“适可而止啊裴子玉,再说下去,你怕是出不了宫门了。”孟斐然幸灾乐祸。
裴青环视了一圈众人脸色,想说什么,杨缱抢先道,“我去过军营啦,司凌带我见识过了。兄长刚回京,定有许多事要忙,叙旧不急的,先回去休整才是正事。”
天大地大,裴侯爷眼里杨缱最大,既然她开了口,裴青便也不再故意戳人肺管子,叮嘱几句后便不再坚持。
他虽然回来得晚,该知道的却是半分不少,早在面圣前便先打探了一番京里的情况,虽然细节不够详实,但足够他分析出如今的境况。今儿来迎他的人虽多,却个中暗涌无数,裴青与杨缱重逢的喜悦是真,借杨缱脱身也是真。
杨缱隐约意识到他想做什么,很给面子地配合了。
果然,有方才那一遭,本想趁机与他多说几句的人气都气饱了,哪还有心情说什么。
放一放,缓一缓,总归是好的,哪有一回来就站队的?
之后没两日,由靖阳公主护送的漠北和谈队伍也总算在众人期盼中姗姗荣归。
由于漠北军打了胜仗,与北戎的和谈也颇有成效,北戎新主甚至亲自前来参与四方朝见,盛京城一扫前段时日的阴霾,百姓们脸上各个透着扬眉吐气的喜色,若非三皇子未出七七,恐犯了皇家忌讳,怕是街头巷尾连灯笼都要挂起来了。
盛京城群英荟萃,四方朝会开始后,最为庄严盛大的一场大朝会也如期举行。
杨绪冉正式递交了和谈签订的停战合约,北戎新主勒古也顺势表明了愿与大魏结百年之好的态度,至此,这场耗时数年、先后打败勒日力、勒古两任北戎之主的国战,终于在这一刻宣告结束。
此乃本朝皇帝登位至今,在对外战争中取得的最骄人的战绩,甚至可以说是大魏立国以来对抗北戎莽族最好的战绩,其前无古人之功足以载入史册!魏帝龙心大悦,当场重赏了漠北军所有参战将领,以及以杨绪冉为首的诸位和谈官员,手笔之大,震惊百官。
其中获益最大的,当属靖阳公主与杨家绪冉二人。
作为对北戎战役的主将之一,靖阳公主凭累累战功,从中郎将一跃获封一等护国将军,与镇国大将军袁穆平起平坐;杨绪冉则从鸿胪寺六品主簿一飞冲天,擢升从三品鸿胪寺少卿,连升五等!
其余人等皆连跳三级,赏金银玉器宅邸土地不等,可谓羡煞旁人。
其后,魏帝又连下圣旨,一则大赦,流三千以下刑等皆赦其罪;二则利民,免去北境府三年赋税徭役;三则邦交,封三皇女君仪为宁国公主,着礼部择吉日嫁北戎新主勒古为妻。
至于对漠北军主帅袁穆的封赏,朝中则有着不同声音。
一些人认为袁穆之功已是封无可封,本朝并无异姓王的先例,因此至多为侯,否则有功高盖主之嫌;另一些人则认为镇国大将军劳苦功高,只封一个侯爷未免寒功臣之心;还有人则提出,既然封异姓王不可行,封侯又不足以论其功,倒不如荫其子弟,重其家族,辅之以其余赏赐,以证陛下看重大将军之意。
单是这一件事,朝臣便吵过了三个小朝会。
相较于前两种声音,魏帝更倾向于第三种,可朝堂博弈的乐趣就在于,你永远都不知道结果会如何。因而最后的最后,这份赏赐出人意料却也情理之中地落在了大将军之子,袁铮袁少帅身上。
一夜之间,袁铮成了镇北王世子,赐婚八皇女君雅,袁铮母亲卫氏封一品安国夫人,袁氏一族与卫氏一族入仕从军子弟皆升一等,镇北王一品王爵袭八代而终。
镇国大将军袁穆,成了大魏朝唯一的异性王。
袁铮整个人都不好了。
远在北境府的袁穆将军在接到八百里加急的圣旨后也不太好。因为他必须即日启程,携家眷举家回京受封。
这就意味着,镇北王,很难再回漠北了。
————
“……牺牲了一个异姓王之位,换漠北再无袁家军,这一局到头来,是皇上赢了。”
休沐日,信国公府书房里例行开起了小会,主题便是袁穆封王。
此前,杨霖刚刚将这些日子以来朝中的各方博弈讲给几个儿子听。在培养子女政治素养上,杨相公向来是不吝教导的。
“即便如此,没有袁家军的镇北王府也依旧是狮虎而非犬,恐怕会更受忌惮。”杨绪尘蹙眉。
杨霖赞同颔首。对袁穆来说,回京才是祸。
“大魏开国以来第一位异姓王啊……”二公子绪丰连声长叹,“这得心多大才敢坐稳这个位子,换成是我,怕是致仕的心都有。”
“袁铮这几日愁的头发都快掉光了,听他说,本来再等几日,他父帅自请上交虎符的奏章就能抵京,偏就这么巧,没等到。”想起当时场景,杨家三子绪冉也是一脸戚戚然,“你们是没瞧见,袁铮接旨的时候,推不敢受推得脑门磕破,血流一脸,就这样也没能阻止他父帅封王,太惨了。谁家封王是这么不情不愿凄凄惨惨的?要不是季景西拦了他一下,怕是都要惹圣怒了。”
说到季景西,因着魏帝论功行赏时又想起了他在其中的功劳,遂又让他官复原职,得以在朝议政,是以他才有资格参加小朝会。
杨绪南不解,“封异姓王虽是不得了的荣光,可对袁家来说,不算赏赐吧?皇上难道不怕镇北王对其生怨?”
“除非他敢反,否则勤政殿那边不在意他怨不怨。”杨绪冉倒是什么话都不避讳,“能让漠北再无袁家军的法子,只有让袁穆回京一途。但他有胆子反吗?袁铮可还在京城为质。”
袁家一门忠烈,在袁铮之前,他的几个兄长皆战死沙场,如今袁穆膝下就剩这么一个儿子了。何况袁家也没有反的理由,魏帝的做法,明面上挑不出一丝错处,他又非那等残暴之君,其治下尚算平稳,百姓大多安居乐业,加上北戎如今也降了,袁穆便是想反都没有出处。
“别忘了,裴子玉的镇南军、司凌的征西军、禁军、虎贲,可都在这儿。镇北王是有多想不开才会反?看着就毫无胜算。”杨绪冉撇嘴,“要我说,镇北王目前惟有先老老实实受封,保住妻儿亲族,以后的事以后再打算。”
“是这个理。”杨绪尘赞同。他望向绪冉,“三弟这几日若有机会,当劝一劝铮哥儿,他如今正值风口浪尖,切莫出错,定要等到他父帅回京。至于禁军那边的差事……还是暂且称病,或找个旁的理由推了,能不进宫便不进宫。”
杨绪冉正色应下。
“好了,唤你们来,也是要让你们对局势做到心中有数,此事对外不可再提。”杨霖严肃叮嘱,“如今正值敏感时期,府上近来也要低调,接下来行事格外注意,遇事多思多想,尤其是你,老三,不要以为升了少卿就飘!”
几个儿子皆乖巧应声。
杨霖这才满意,环视一圈后,皱眉,“现在有谁能告诉为父,你们谁知道阿离去哪了?”
几人看天看地看墙壁,皆是不语。
最后,顶不住老父亲逼视的尘世子不得不开口,“……王府。”
信国公挑眉,“哪个王府?楚?瑞?康?镇北?”
杨绪尘低头盯着自己的手指尖,“……燕。”
杨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