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谈

目录:从1983开始| 作者:睡觉会变白| 类别:都市言情

    夜,套间。

    田领导坐在小客厅的沙发上,借着不太亮的灯,翻看一份资料。上面密密麻麻,是近一年拍摄,但未上映的电影名录。

    他看了一会,拿起电话拨了个号,“喂?老成啊,你过来一下。”

    不多时,一位男子敲门进屋,却是北影厂厂长,叫成至谷。

    俩人关系熟,也不客套,田领导开口就问:“老成,《狮王争霸》筹备怎么样?”

    “一切顺利,很快就要开拍。”

    “大概多少时间?”

    “一两个月吧,香港人拍电影都快,徐克算慢的。他们发行也快,这月拍完,下月就能上映。”

    “一两个月……”

    田领导琢磨琢磨,道:“也就是明年初上映。你估计质量怎么样?”

    “好,肯定好!”

    成至谷直言不讳,道:“我听吴思远跟我讲这个主题,再看那些筹备、道具,我就觉得好。而且黄飞鸿系列有保障,徐克从未失过手。”

    80年代中期,香港电影代表团来过一次内地,许冠文团长,吴思远副团长。跟内地主管部门商谈,此后便开启了相对频繁的合作。

    《狮王争霸》是其中之一,合作方是北影厂。

    田领导了解一些情况,送走成至谷,继续翻看资料。看着看着忽然皱眉,停在一处不动,随即又打了个电话。

    不一会,青影厂厂长黎宁进来。

    “小黎,坐坐。”

    田领导指着一条名录,问:“这个《大撒把》怎么回事?许非是制片人?”

    青影厂是北电师生实习用的一个地方,没有生产任务,所以一看就是卖厂标。黎宁也没隐瞒,将经过讲了一遍。

    “投资多少?”

    “加起来有一百四十万吧。”

    “多少?”

    “一百四十万。”

    “他单独投资?”

    “应该是。”

    黎宁观察对方神色,解释道:“小许离职前,就在做生意,离职后听说又搞了几家公司,资金上很有实力。”

    嗯?

    田领导意外,真没关注这点,顿了顿道:“这电影年初就拍完了,怎么现在还没上映?”

    “一开始说要追求水准,后期就做了几个月。您知道,我们拍完电影,都要请中影的人来,组织看片会。

    我和夏刚提醒了几次,小许不知忙还是没在意,反正一直搁置。改革消息传出来后,我们又谈,他便说等看结果。”

    “……”

    田领导沉吟片刻,问:“你对这人怎么看,我是指在影视方面。”

    一提这个,黎宁特有话讲:“呃,电视剧都晓得。我奇怪的是,他从来没进入过电影业,但知识非常丰富。

    我们内部的一些规定他不了解,反倒港台、海外的明星啊、电影公司啊,说的头头是道。”

    末了还强调一句,“绝不夸张!”

    …………

    “探戈儿奏是探戈儿探戈儿走,三步一寸啊……”

    “啥寸?啥寸?那叫三步一窜嘛两啊两回头……”

    卧房内,老太太把许非扒拉开,亲自上阵,“五步一下腰,六步一招手,然后你再探戈儿探戈儿走,这叫探戈儿!”

    “哈哈哈!”

    于佳佳和丁嘉莉笑傻了,拍着桌子道:“哎哟,哎哟,您风采不减啊,今年不上春晚太可惜了。”

    “上不了,身子骨不行了。”

    赵妈回到床上,喘气道:“拍完《过年》我就大病了一场,落下肺气肿,干点活就较着累。去年春晚一忙忙半年,压力忒大,等我斜斜的。”

    “哟,您累您还拍电影?给钱多啊?”许非笑道。

    “嘿!你说你这小子……”

    老太太有点急了,指着他训:“沙叫给钱夺啊?差的是功↗夫,春晚忙半年,拍电影俩月……就你这嘴,你这嘴……”

    “行行,我说错了,给您赔不是。”

    许老师作揖鞠躬,老太太盘腿一坐,扭头不理。

    这部电影,正是陈小二投拍的《孝子贤孙伺候着》,里面也有丁嘉莉,演她女儿。

    原剧本中,主角是一老头,给陈强准备的。陈强近年身体不好,还坚持要演,陈小二灵机一动,就改成了老太太。

    特娘的老太太身体也不好啊!

    这片子现在看,仍然很逗乐。尤其大高潮时,老太太从棺材里蹦出来的桥段,吊打现在的N多喜剧片。

    “咚咚咚!”

    一屋人其乐融融,忽有敲门声,打开一瞧,却是黎宁。

    许非到外面聊了两句,回来穿外套,“我出去一趟啊,田部长找我。”

    “找你干嘛?”于佳佳bulingbuling闪着八卦的光。

    “问点事,一会我就不过来了。”

    俩人顺着长长的走廊,不时跟某位同仁打下招呼,坐电梯上楼,敲开某间房门。

    “小许来了,坐坐。”

    田领导照例没废话,笑道:“听小黎说,你对国外的电影制度很了解,有些事情想请教。”

    “哎哟不敢当,您尽管问。”

    “关于票房分账方面,你知道多少?”

    “呃……”

    许非稍微组织语言,道:“这个比较复杂,各地环境不同,制度也不一样。比如美国,自好莱坞兴起,大电影公司便是龙头,在各个环节都占据主导地位。

    他们分账是阶梯式的。

    一部电影的首映周票房,百分之八、九十都属于片方,院线的收入主要来自爆米花和饮料。

    随后几周,这个比例会不断变化。通常在第四周的时候,片方分成会降到50%,影院上升到48%。

    所以美国极其注重首映周,为此还衍生出一个配套行业,宣传。

    比如一部小成本烂片,如果宣传有创意,第一周把观众忽悠进去。哪怕第二周直线跳水,那片方也会赚。

    因此美国的电影成本包含两部分:制作费和宣传费。”

    “那影院的生存不是很困难么?”田领导问。

    “是啊,现在的情况就是,大电影公司过分压榨院线。撑的住还好,撑不住只能倒闭,到时制度可能会改变。

    毕竟电影拍的再好,没有院线也是白扯。”

    “那其他地区呢?”黎宁也兴致勃勃。

    “再比如香港,香港环境更特殊。他们是大电影公司旗下,有自己的院线。

    像80年代初,有邵氏、嘉禾、金公主三条院线,85年邵氏退出,潘迪生成立德宝,87年陈荣美成立新宝。

    片方、院线的大老板是一个人,左手倒右手……”

    开玩笑!

    许老师可是娱乐文资深爱好者,前世又是干这行的,如数家珍,如数家珍。

    他清楚对方的意图,缓了缓,道:“如果说国内的话,我也有点不成熟的小意见。以目前的环境,不可能做出细化的分账规定。

    我建议原则开放,自由发挥。

    一部电影上映,首先院线拿多少,这是大分账。

    剩下的钱由制作方和发行方分,这是小分账,方式多种多样。比如我有一部电影,交给某发行公司,不管你们怎么操作,我只要利润的百分之多少。

    或者我们签个保底,票房没到一百万,三七分;超过一百万的部分,四六分。

    再或者你直接给我一百万,超出部分再分成。

    这些方式无从统一,只要双方遵守合约,怎么分都行。”

    “……”

    田领导听的极为认真,道:“你说的是制作、发行、放映三方,其实我们还有两个,中影和拷贝洗印厂。五家搞到一起……”

    他没继续往下讲,笑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大有收获啊。”

    “您过奖,我也是热爱电影的文艺工作者,愿献微薄之力。”

    又坐了一小会,许非和黎宁告辞。

    临出门时,他回头,正碰上田领导的目光,眼神一碰,各怀心思。

    (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