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7章 电影工业化

目录:重生之科技洪流| 作者:奶味小布丁| 类别:都市言情

    将所有的事情都分配出去后,赵一现在又回到了无事一身轻的状态了,上次因为一些事情还没有写完的《盘古传》剧本,这次终于有大把的时间来进行创作。

    由于之前赵一也没有写过剧本,而且还是3D特效电影,需要编写的分镜头以及注释相当多,尽量让拍摄这个剧本的导演能够根据剧本分镜头和注释能够明白怎么拍摄。

    由于是原创,如果全程由赵一一个人来完成,那速度实在是太慢了,好在有宙灵在,在宙灵空间,赵一会不时地和宙灵交流,然后根据交流的结果,编写分镜头,在根据分镜头来现场模拟拍摄出来的效果,当然特效也是实时附加上去的。

    这样的创作过程等于是让赵一提前观看了一遍电影,如果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可以现场修改,现场生成模拟影片,让整个过程不再那么枯燥,反而让他有点乐此不疲。

    像《盘古传》这样的特效影片更是如此,像鸿蒙宇宙的描述,就需要发挥赵一的想象力,宙灵也会根据她获取的宇宙信息,给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但是现实宇宙肯定和想象中的鸿蒙宇宙不一样,而相关书籍记载的也是模棱两可,充分发挥出了汉语的语言魅力,只是苦了赵一。

    通过一遍遍的修改想象,生成了无数想象中的鸿蒙宇宙画面,终于让他从中找出了一个自己最满意的鸿蒙宇宙的样子。甚至赵一让宙灵生成一个全息环境,让自己置身其中,身临其境,感受鸿蒙宇宙的浩瀚,也体会到自己在天地之间是多么的渺小。

    当确定下来画面后,宙灵自动会形成相关剧本描述以及后期特效剧本描述,因为在宙灵空间中的东西不能够带到现实世界,只能用这样的笨办法来了,单单鸿蒙宇宙的描述就生成了10万字的文字记述,还没包括特效制作相关的描述,总体加起来达到了20万字。

    好在这些文字都是按照镜头顺序来描述的,不需要让电影拍摄和特效制作人员需要从头到尾的通读一遍后再自行发挥,只需要按照镜头描述,一个画面一个画面的拍摄下来,制作人员根据特效镜头描述就可以将特效制作出来。

    像这样的画面还只是一个开头,后面还有关于鸿蒙宇宙破碎的过程,也是一个特效点,然后就是混沌宇宙诞生,又是一个凭借想象,人为创造出来的样子。

    好在混沌宇宙的描述在相关书籍上面相对较多,有了更多的参考依据,但是也不能够照搬,必须显示出混沌宇宙的独特气质。

    混沌青莲和盘古的形象设计,里面的东西也是很多,而且盘古的形象设计还涉及文化传播,不能够照搬中国人的样子,需要在以中国人的样貌特征的基础上,添加更多其他民族的特征,让他看起来更加具有国际接受度。

    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比描述鸿蒙宇宙还要难上几分,赵一就是按照自己的样貌,一遍遍的模拟,添加各种人种特征元素,实验了不下上万次,终于得到了一个让所有人种看起来都赏心悦目,都能够从中找到自己民族特征的点。

    这样的形象才能够具有广泛的传播性,不然凭什么让各国都接受一个没有听说过的神话人物形象,他们也是有自己的信仰,这种别人的神话人物很难代入到自己的文化基因里面。

    单单凭借吊炸天的特效也是于事无补,这和他们欣赏了一款爆米花电影没有什么区别,过后就忘了其中的剧情,只是得出了也给这电影特效真牛B的结论。

    仅仅只有这样的一个结果,赵一是不满意的,现在我国经济处于劣势,而文化接受度和经济水平是呈正相关的,如果不使用点心机手段,电影的文化输出功能将大打折扣。

    4月21号开始编写拍摄分镜头和特效镜头,赵一足足花了1个月的时间,到5月20日终于完成了所有的拍摄分镜头和特效镜头的编写。

    这让赵一有种吐血的冲动,明明可以说自己已经将电影制作出来了,都看了无数遍了,结果只是得到了一本200万字的拍摄分镜头和特效镜头描述,这让他找谁说理去。

    为了解决这种困境,赵一想到了曾经科幻中的意念头盔,问宙灵是否而已用意念头盔将宙灵空间中的虚拟画面传递到电脑中,结果是否定的,宙灵空间中的虚拟画面不等于是他脑海中的画面,如果通过这种方式传递,也是破坏宇宙阴阳两面平衡,会带来不可预知的灾难。

    至于什么再难,宙灵也不知道,这是在她的潜意识里面就有这种警告。

    这让赵一猜测可能是创造宙灵空间的人或物或意志留下的警告,不要让宙灵做出一些行为来。

    虽然不能够使用意念头盔将宙灵空间中的画面传递到计算机中,但是可以将自己脑海中的画面传递到计算机中,这让赵一总算是有个盼头。

    略过此事,赵一回到现实世界,将已经形成的文字记录,不停地从脑海之中提取出来,然后录入到电脑中。就这个录入的过程,就花费了赵一半个月的时间,当一张张纸张从打印机中出来,他是热泪盈眶呀。

    让他略感欣慰的事就是这个标准的不能再标准的电影剧本,可以给新成立的青柠娱乐公司一个很好的示范,让他们以后就根据这个剧本规范来编写电影剧本,让电影拍摄过程更顺利,只需要按部就班即可完成,不需要后期再开动脑筋来改变或者添加剧情。

    当然也不可能让参与拍摄的工作人员和演员拥有改剧本的权利,只能够老老实实的按照剧本拍摄。这样虽然减少了拍摄过程中的变数,但是却增加了编写剧本的工作量,所以今后青柠娱乐公司的第一大部门应该是编剧部门了。

    电影的拍摄制度也会从现在的以导演中心制变成了以编剧为中心的电影制作制度。

    虽然这样的制度改变,可能会被人认为拍出来的电影缺乏灵动,但是赵一始终认为导演是一个人,考虑的东西也就是灵光一闪。

    而一部电影的编剧人数众多,少则三五人,多则几十人,他们的理性分析和思想碰撞更加可靠稳定。这保证了电影的质量稳定,不会忽上忽下,后期也可以预测到。

    这就是赵一理解的电影工业化,不是以一个人的意志来进行电影拍摄,而是一个群体创作的过程,就像一个编剧团队,里面有负责笔杆子的写手,有负责深度的哲学人员,有负责观众心里和电影人物心理建设的心理分析人员,也有负责市场调查预测的市场分析人员。

    这些各行各业的人员组成了一个编剧组,对一个剧本进行全方位地分析考察调研,赵一实在是不怎么相信还比不过一个导演的自我判断?

    这些想法在刚成立青柠娱乐公司的时候还不成熟,就是觉得应该按照工业化的路子拍摄电影,不仅可以大大增加了电影的产量,更是可以让电影产业各个环节专业化。

    现在经过这么一番思考,觉得有必要调整青柠娱乐公司的相关制度,首先就是重点建设编剧部门,招聘各行各业的大拿共同参与到剧本的创作之中,然后就是废除导演中心制,由制片人来全权负责协调,经过编剧们的讨论后才能够对剧本进行修改。

    等到《盘古传》的剧本打印完后,赵一就找到了青柠公司的钱志远,将自己的想法和他进行了分享,开始钱志远觉得赵一的想法太理想化了,觉得实践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

    但是当赵一将《盘古传》的剧本递给了他之后,他花了一周的时间看完后,找到了赵一,认为如果都是按照这么一个流程化的东西来制作,他的想法貌似是可行的。

    公司两个最重要的人物达成了共识,那么这项制度也就可以建立了,然后就是在实践过程中加以改进了,但总体思路暂时是不会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