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7章 “无心插柳”

目录:重生之科技洪流| 作者:奶味小布丁| 类别:都市言情

    除了整体国民知识层次尚低之外,另一项让他比较在意的,就是我国的整体科研水平,这里面既指科研的深度,也指科研的广度。

    别看这些年,我国在工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甚至在许多领域都走在了国际工业领域的前沿,甚至处于领导者的角色。

    之所以做到了这一点,一方面是之前我国对于工业化有着比较完善的布局,虽然水平处于较低位置,至少门类相对齐全,也有了一批工业产业工人和工程师科研人员。

    有了基本的工业基础,才能够谈在此基础上做出更大的发展,不然光是建立基本工业门类,就要花费天大的精力,更别说直接跨越到高级工业阶段了。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他的存在,在原本的工业基础上,提供了大量的新技术新理论,才促使我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在工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但是这些都只是表面现象,更像是独立现象,如果没有他的话,想要发展到今年地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里面有太多的因素制约其发展,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从事科研的人数相对于我国总人口来说,还是相对偏低,就算是总量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也不占优势。

    科研人员人数的多寡虽然和科研水平的高低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却有着很大的关联,至少和科研广度有很大的关系。

    正常情况下,每位科研人员的科研精力和研究课题都是相对固定的,人数少,自然研究的门类就要少,广度自然也就小了。

    另一方面,科研人员数量庞大的情况下,诞生高级科研人员的数量也是直接正相关的,这就和人口大国一样,天才的概率不一定就很高,但是天才的数量绝对不会很低。

    但是想要达到科研人员的素质要求,短时间是很难做到的,也不是他之前所说的依靠扫盲运动能够解决的,运动式的教育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

    可能不排除一些人能够通过自学达到成材的标准,但是这个概率和大海捞针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指望在学校接受完整系统教育的那些人才。

    而想要让学校里面的人才成长起来,时间就是绕不开的话题,虽然中国教育公司已经为天才学生开了跨年级的门,但是这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而且从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转变为具备独立科研能力的科研人员,中间还需要花费更多的资源去培养。

    所以目前唯一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就是从有限的科研人员数量里面投入更多的资源去培养出来高级科研人员,也就是提升高级科研人员诞生的概率。

    而这个培养的过程都是需要资源投入的,而且还不能够省略掉必要的科研过程对这些科研人员的培养,也就是说,最好不要在科研上面跨度太大,省略掉中间环节。

    像他手里研发出来的光子芯片,和目前的硅基芯片相比,属于跨越性很大的科研项目,这中间的过程如果省略掉了,对于相关科研人员的培养效果自然也就差很多了。

    如果是几次如此,还好一些,通过时间来慢慢的消化技术跨度太大造成的问题,但是如果这种情况出现的次数太多的话,那带来的问题就非常的大了。

    这就和学生读书一样,一年级的课程还没有学明白,马上就进入到二年级,二年级的课程同样是一知半解,稀里糊涂的就来到了三年级。

    最后发现,自己越来越跟不上学习的进度,对于许多问题的疑惑也就越来越多,聪明的人,不得不回头从一年级又开始慢慢的理解学习,该花费的时间一点都没有省掉。

    另一部分人估计就是破罐子破摔,上课继续入听讲经一样,根本就听不进去,慢慢的对学习也就失去了兴趣,最后就成为了问题学生。

    说实话,他已经在我国的科研领域按了无数次的快进键了,目前貌似还能够应付的过来,主要的原因还是有他在,即使有问题他也能够解决。

    但是万一他不在了,或者是不在这方面提供大力支持的话,那我国科研实力就相当于使用了爆发性违禁神功,效果过去之后,就会陷入到虚弱当中。

    所以自从我国在工业关键领域全面超过国际先进水平之后,除非必要情况下,他已经开始有所节制了,不会像一开始那样不停的开挂。

    至于科研深度,这一块我国目前其实做的还不错,特别是他提供给他旗下企业机构的相关理论被发表出来之后,在此基础上展开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

    但是并不是说这里面没有任何问题,科研其实就是叠床架屋,目前的高端科研领域,许多都是从他发表的论文之上建立的,看上去深度也足够,但是却缺乏更原创的东西。

    他所理解的科研深度,是指科研项目更加具有开创性,而不仅仅只是在别人的理论基础上叠床架屋,而科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开创性的新发现。

    这也说明,我国目前科研人员基础知识还是挺扎实的,但是开创性却是不足,也就是说缺乏众多的大师级人物,能够独立开创新的科学领域。

    其实自然科学领域,就算是科研深度不够,至少短期内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因为目前全世界在基础科研领域的成就也不是很多,和之前科学大爆发时期比起来差得远。

    而且自然科学领域的问题也很好界定,一是一二是二,相当的简单明了,这就和古代的武术界一样,想要决出第一非常的容易。

    但是社科类的研究,我国存在的问题更大,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变得更加复杂的情况下,社科类的研究成果很难跟得上社会的发展需要。

    这也是为什么上次和老人见面谈话的过程中,他专门提到这问题,希望政府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社科类的研究上面。

    因为他知道,想要国家文明向前发展,不仅仅只是物质丰富的问题,还有精神上和人文上的认知水平,这也直接影响我们后面能否走得更好更稳的关键。

    而且自然科学类的科研,他想要介入非常的容易,上面说到,武无第二,凭借他的实力水平,想要当第一,其他人根本就没有实力来反对,也就可以起到引领作用。

    但是在社科类研究领域,就相当于古代的文化类研究,文无第一,想要让全部人信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就算是你再有实力,也无法做到公认的第一。

    所以他对社科类的研究成果也不少,至少在编写天问大学教材的时候,还是花费了一定的心思来弄这些东西,但是就算是如此,也没有人真的认为他在这方面有多么的了不起。

    思想上的东西最是捉摸不定,也没有固定的范式,古代的思路就是看哪种思想适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然后强制推行下去,以达到统一社会共识的目的。

    虽然手段可能强硬了一点,但是这么做的好处也是非常的明显,至少不会造成思想混乱,也就不会造成社会动荡,让社会按照一定的规则顺利的运转。

    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社会的激烈变革,社会的激烈变革自然也会带来思想上的激烈变化,而思想上的变化是否符合社会呢,至少短期内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因为思想本身就非常难以统一,不像工业领域那样,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每个人都是凭借自己所见的冰山一角而得出他自认为合理的理解,形成他们自己固有的思维认知。

    其实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有这方面的混乱,他的解决办法就是直接将这些人员全部送入工厂工作,让他们有工作可干,也就不会胡思乱想。

    而且随着收入的增加、生活的改善,至少也能够让他们对这社会有一个好的看法,只是这样的情况只是应急而已,想要达成更广泛的社会思想认同,还需要很长时间来消化。

    毕竟许多人的思想已经固化了,想要改变是非常难的,他的希望寄托在新成长起来的一批人身上,他们从小就生长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思维方式和现在的人有着很大的不同。

    当然,前面提到的为百姓提供接触更高知识的机会,扩展他们的眼界,也是逐步改变的方式,只是效果大不大,暂时不得而知。

    其实他这些年来拼命的在经济工业领域进行扩张,也给当前社会带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只是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而已。

    如果是按照前世的情况,这个时期,国内的经济虽然总体上高速发展,但是却是混乱的,有人一夜暴富,有人却是在生活中苦苦挣扎。

    暴富的人有没有足够的素养来驾驭自己获得的财富,这就是俗称的暴发户,这些暴发户一旦有钱了,各种弊端也就开始显现,对社会的冲击也是非常的大。

    而且前世港台地区的商人和工作人员来这边投资和工作,也是作威作福的架势,这对从革命年代走过来的人来说,对他们的内心是一次巨大的冲击。

    从此金钱至上就成为了许多人的座右铭,虽然这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带来的问题也是绵延很长时间。

    而这一世不同,由于赵一带来了大量的外汇资金,国内对于外部资金的渴求并不特别的强烈,也就不会给予他们特殊的待遇。

    甚至他们在国内的经营,受到了赵一企业的强力竞争,逐步的退出了市场,毕竟论资本、技术和管理,两者之间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被淘汰也是理所当然的。

    虽然有他这条巨龙在国内经济领域搅风搅雨,让整个经济体系变得相对单一,暴发户少了许多,外来人员也没有了超人一等的错觉。

    而且由于在他旗下工作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间接受到影响的人数更多,而他旗下的企业对于规范化的管理却是出了名的严格。

    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那就是进入他旗下工作的员工,除了身份上是私人企业员工,但是其他方面和之前在国企上班的工作人员没有太大的区别,甚至薪资水平更高一些。

    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国内的经济虽然高速发展,但是和改革开放前的经济体系有着一脉相承的感觉,员工思想变化并没有如前世那么巨大。

    现在国内的情况就是,只要他旗下的企业和国有企业稳住了脚跟,基本上就可以决定了国内经济分配和走向,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国内百姓的思维方式。

    本身他旗下的企业和国有企业对员工的权益保护就非常的到位,管理上也是相对公平客观,上下级关系也就不是前世那种纯粹的老板和员工的关系。

    因为他旗下的企业老总其实说到底也是一个打工人,到现在他们也没有从赵一手里拿到一股股份,最多也就是薪水高点、奖励丰厚点而已。

    所以在他旗下的企业当中,除了职位上的上下级服从关系外,并没有人格上的差距,也就没有明显的不平等问题。

    甚至为了避免因职务关系带来的隐形不平等问题,在他旗下的智能系统当中还嵌入了任务评估系统,来全面评估上级下达的任务是否合理。

    如果存在严重不合理分配任务的情况,系统会发出警告,并且会记录到不良记录信息栏里面,对他们的升职、升迁等等影响很大。

    而且如果被查出来存在更严重的问题,还会执行更严格的内部管理惩罚,如有违法行为,就直接送去法办。

    所以他旗下的员工非常明确的知道自己一天的任务要干什么,而且下达的任务绝对是他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干完的,也是他们自身能力能够做得到的。

    这就造成他们在工作的时候,目的非常的明确,不需要对上级搞好关系,就算是搞好关系,也需要通过系统评估,评估不过的话,关系再好也没有作用。

    当然,有能力,处理关系又非常厉害的人,肯定要比只有能力的人要早点脱颖而出,但是前提就是要有能力,没能力,你关系处的再好,也没有作用。

    这就导致他旗下的员工人际关系相对简单,不需要为处理许多人际关系而痛苦,思想也相对纯洁一些。

    不要小看这一点,社会思想的混乱一般源自于社会冲突的激烈变化,而社会冲突一般又源自于利益冲突,而普通百姓的利益冲突基本上也就是经济上的利益冲突。

    赵一旗下严格的管理制度、合理的工作任务安排、简单的人际关系维护、相对公平的薪资待遇,导致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非常的小。

    总不可能认为自己作为普通员工要和企业总裁拿一样的工资吧,相信只要是正常的人,都知道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毕竟他们的能力和贡献是不同的。

    但是在同级岗位,薪资水平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差异,不管你的企业盈利如何,差距变化并不大,也就是说能力差不多的人,获得的报酬也差不多。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在他旗下企业当中,薪资待遇如何是明明白白,员工只要知道自己的职级,就能够知道自己能拿到多少薪资,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利益冲突也就不会很大。

    而他旗下企业的就业人员数量非常的庞大,毫不夸张的说,国内一半以上的劳动力,都是和他旗下企业有关,直接和间接受到他旗下企业管理方式的影响。

    这种相对公平的分配方式,虽然无法让这些员工如之前的国企员工那样,真正的把企业当做自己的家来对待,但是归属感绝对比一般的企业要强得多。

    在他旗下企业当中,许多腐败问题的发现,都是普通员工自发通过系统检举的,对于及时堵住管理上的漏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避免了企业损失继续扩大。

    中国房屋公司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建设现代化的城市,他旗下的直接员工数量其实并不大,满打满算也就两万多人,其中还有几千号设计师,剩下的都是质检监督人员。

    而和他们有间接关系的员工人数,就达到了几千万人,基本上都是和他们有业务往来的建筑企业里面。

    中国房屋公司就对和他们有合作关系的企业有着严格的用工要求,在这方面有着一套规范化的管理方式,对这些合作企业有着很大的约束力。

    虽然这种行为有点越俎代庖,但是为了避免出现严重的问题,也是完成老板交给他们的嘱托,他们还是注定了严格的约束条款,对合作伙伴的行为进行约束。

    谁叫他们是甲方呢,给钱的就是大爷,如果不同意约束条款,那就意味着拿不到合同,如果违反了约束条款,就意味着天价惩罚,后续生意也就别做了。

    约束条款里面,就有关于他们旗下员工薪资待遇、员工工作安全措施等等相关的条款,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他们旗下员工的利益。

    别觉得只要中国房屋公司给他们的利润高,他们就会对旗下的员工待遇好,在这个年代,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私企,为了利益甚至是不择手段。

    因为这些从农村走出来的人,大部分都不是他们的正式雇工,如果不加以规范和约束,那很可能出现许多问题。

    这种情况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都会存在,特别是从香港过来的建筑企业,如果没有这些约束条款,可能会出现更大的问题。

    虽说这么干是有损赵一自己的利益,但是他本来的目的就是将手里的巨额财富进行再分配的,所以也就无所谓损害自己的利益了。

    而且这些工人的待遇提高了,还不是要用来消费和改善生活,而他旗下的企业本身就在国内经济当中占比很大,大部分还是从各种渠道流入到他旗下企业的手里。

    然后又被他收上来,再次进行分配,如此循环往复,就可以实现全体百姓的待遇普遍提高,而他的整体经济体系也不会垮掉。

    这样的话,就在全社会营造出来一种利益相对公平分配的局面,加上各种福利制度的建立,社会利益冲突也就没有那么激烈。

    至少近几年里面,相比起之前他开车都被小混混街头围堵要好得多,只是目前城市里面的摄像头还没有前世那么多,整体文化程度也不高,还没有达到户不闭门、路不拾遗的程度。

    而且大部分有正式单位的人员,都在伯乐人力资源公司登记过,对于他们的动态以及相关问题的协助解决,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这就杜绝了黑作坊、黑工厂的存在,也就避免了我国经济发展当中的灰色地带的产生,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力也就有限。

    而且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进,新技术、新管理模式的引进,国企经营大部分也开始走上正轨,逐渐重新焕发活力。

    由于目前国内企业经营做的最成功的就是赵一旗下的企业,甚至比国外巨头企业经营地还要成功,国企改革管理上也基本上是参照他的企业来的。

    所以他旗下企业所用的管理系统和管理制度,根据国企经营性质,适当的加以变通后,纷纷在这些国企里面使用。

    这也就意味着,赵一对他旗下企业所灌输的一些理念,也被这些国企学过去了,至于学的怎么样,目前还不知道,但是至少也是一个可喜的开始。

    加上很多个国企赵一本人也是占据股份的,因为他给这些国企提供了许多的技术支持和资本支持,让他们摆脱了之前只能生产低端产品的局面。

    这也为今年经济极速扩张打下了基础,如果只是增加货币,只是他旗下的企业能够适应货币扩张带来的人力成本上升,而其他企业无法适应的话,那就只能是等死了。

    也正是因为政府和赵一觉得之前所做的工作已经具备了这个条件,才会在今年开始不增加明显通货膨胀的前提下进行货币扩张。

    效果也是显著的,在交上来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里面,赵一可以明显的看到,绝大部分国企都赶得上这次的货币扩张脚步,并且做得还非常的不错。

    至于其他民营企业,表现的也相对不错,只是他们的实力毕竟较弱,和大部队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当然,跟上的也就直接倒闭了。

    而那些外企明显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他们并不知道这次货币扩张的事情,来的太突然了,他们就是感觉到每月不停上涨的薪资待遇。

    到今年年底,平均月薪已经涨到了1200元左右,如果按照这个月薪计算,年平均薪资待遇为14400元,折合美元就是7000美元左右。

    这个年薪资水平,已经不低了,对于之前贪图我国廉价劳动力的外企来说,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很多外资企业在今年出现了明显的亏损。

    因为贪图廉价劳动力的企业,产品注定不会太高端,人工成本占据着他们成本的大头,只要人工成本提升上来,他们就很容易陷入到亏损状态。

    其实说实话,赵一和政府固然对这些外资是欢迎的,毕竟提供了工作岗位,缴纳了税收,但是要说有多么的重视,也没有到那个程度。

    因为他们的贡献在我国经济当中的占比实在是太小了,不可能为了照顾他们而停下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利的政策,经营不下去就倒闭或者是搬到其他人力成本更低的国家。

    只要孩子都能够上学,成年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老年人都可以拿到够生活的养老金,这样的社会就没有出现混乱情况的条件。

    但是社科研究就没有必要吗,绝对不是,因为社科研究带来的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整个社会。

    我国未来是否让社会更加和谐,经济发展是否更加健康,百姓思想动态是否更加稳定,都和领先且符合国情的社科研究成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只是他对这方面的推动能力非常的有限,只能寄希望于从政府层面来重视这个问题,希望自己的一些言论能够受到重视。

    目前来看的话,他的一些言论多多少少还是影响到了政府层面,政府在政治治理和社会治理上面,确实做了很大的改变。

    但是说要达到他理想中的目标,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只是对此,他只能是看着,并没与决策权,当然,也有可能他自己考虑的问题不全面,毕竟屁股决定了眼界。

    由于他主要的精力都花在了科技、工业和经济上面,对于政治层面的研究虽然有,但是要说多高深,并不见得。

    只是前世的一些眼界给他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而他也只是在高层会面的时候提一下,从来就没有在报刊杂志上做这方面的论述。

    毕竟他在经济领域的影响力已经够大了,不能够将手伸的太长,而且相比起自然科学领域,他在社科领域的信心也不是很足,并不能够确定自己的观点一定就适合当今社会。

    如果是对社会真的有益,那还好,如果因为他发表不当言论导致出现更大的问题,那就是一种罪过了,特别是在他影响力很大的情况下,更是要谨言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