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之后,赵一也只是休息了一天时间,就有点闲不住了,实在是因为后面的赚钱压力有点大,让他就算是休息也是心神不宁。
要说他旗下的企业在过去的一年里面,虽然投资规模庞大,自身消耗的资金不菲,但是由于居民人均薪水的快速上涨,也让他们的经营收入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
这就导致他们的整体盈利水平比以往还要高很多,特别是从明年开始,营收和投资比会进一步的拉大,这些企业的获利能力可能会更强。
但是这些钱都有了自己的用途,特别是为了冲击明年居民平均月收入2千元的大关,处于非常关键的时刻,这些钱最好是需要应付在这些关键的事项上面。
所以对于西北气候改造和开发的资金,他必须要另外想办法,按照规划,平均每年需要投入的资金大约在5000亿元左右。
第一年所需资金可能会较少,因为这一年的主要工作不是进行土壤改造,而是进行相关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和人工降雨作业。
等到降雨达到一定的程度,这个时候也需要开展固沙作业,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流动沙丘可是不少,必须要将他们固定下来。
等到第二年开始,就需要对塔里木盆地的地形进行改造,例如犁平那些小沙丘、拓宽挖深现在的河道、开凿新的河道水系等等。
别看这些项目感觉很一般,其实耗资一点都不少,犁平沙丘需要用到大量的炸药,由于炸药的用量非常大,总体成本并不低。
而且将这些沙丘炸开炸散之后,还需要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用于土地平整,所用的机械设备数量将会是十万级别。
拓宽深挖河道、开凿新的河道水系也需要用到大量的机械设备,数量就算不是十万级别的,也是以万为单位的,而且这种设备的单价会更高。
因为这里面的作业土方数量可是天量级别的,和在国土面积上挖出来一个黄河没有什么区别,好在整体地势还是比较平缓的,成本比起挖一条黄河要低很多。
之所以作业土方这么大,除了需要南北两条干流河流之外,区间还需要大大小小不同的支线河流来支撑起塔里木盆地的土地灌溉。
而河流增多的话,就意味着所需要修建的桥梁数量也很多,好在支流的桥梁都比较小,但是位于干流河道的桥梁还是需要不少的,建设费用也不低。
与此同时,这一年不仅仅只是固沙作业了,可以尝试开展水土保持方面的作业,就是需要在这些沙漠土地上面播撒草籽。
虽然草籽的单价并不是很高,但是架不住量大,所以整体耗费不会很小,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其实从第二年开始,需要投入的成本就会集聚增加,因为需要新增许多设备,反而从第三年开始,新增设备投资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第三年就需要根据汇流到罗布泊的水量情况,对罗布泊的传统水域面积范围进行加深,以便于他们能够容纳更多的汇流水量。
要知道想要形成1.6万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最深的地方也才几米深,这样的水深,其实是装不了多少水的。
而罗布泊里面的水除了蒸发这个途径之外,又不能流出去,所以加深罗布泊的水深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情。
但是到底挖多深,目前还没有一个定论,这需要计算汇流到这里的水量以及每年能够蒸发的数量,相互之间需要有一个平衡点。
因为水域面积越大,就意味着蒸发量越大,如果汇流的水量太大,那么维持罗布泊一定数量的水域面积就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
而且也是在这一年,需要对整个塔里木盆地撒播肥土草草籽,肥土草的成本比第二年的保水土的草籽成本要高些。
为了能够在塔里木盆地积累厚厚的腐殖层,从这一年开始,每年都需要进行一次肥土草的种植工作,因为肥土草不属于多年生植物,一次只能够维持一年就会枯萎腐烂。
之所以不能够多年生或者是肥土草的草籽不能够发芽生长,主要的原因还是使用了繁殖限制技术,目的是为了防窃取。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么做的成本非常的高,赵一打算在肥土草的基础上进行基因的改造,让肥土草能够实现多年自我繁殖。
按照塔里木盆地的情况来说,大约需要3年左右的肥土草作业,那么完全可以让肥土草实现三年自我繁殖的能力,三年后就会丧失自我繁殖的能力。
这个技术可能对别人来说很难,但是对他来说则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就当是给摇光环境治理公司一个肥土草的亚品种吧。
其实五年之后,塔里木盆地的土地已经具备了开发要求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对整个土地进行经营规划,将山区用于种植树木形成森林。
在水系比较密集且地势平坦的地方可以农耕作业,而在水系相对较少或地势起伏频繁的地区,可以作为草场,进行畜牧业的发展。
按照惯例,这么大的面积不可能全部用来进行农牧林也开发,他准备在多流域交叉口建设新的城市,按照他的规划,塔里木盆地可以建设两座城市。
这三座城市可能分别位于塔里木盆地的西、中部地区,至于东部地区则是建设罗布泊水域城市群。
这么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可以进行农牧林业加工工业,同时也能够让塔里木盆地的的工作人员能够享受到大城市带来的现代化商业服务。
除了包括罗布泊城市群在内的三个大城市区域之外,还需要建设星罗棋布的小城市和村镇,虽然单个建设成本可能很小,但是加起来可是一点都不少。
按照以往的经验,两个村镇之间的距离最好是在10公里之内,在这样的距离范围内,人员交流和往来都比较方便,居住没有孤独感。
在一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需要一个县城级别的城镇,为这个范围之内的居民提供商业和基础服务等设施,增加居民的便利性。
按理说在一万平方公里建设一座县城级别的城镇,最远到达这个城镇的距离为50公里左右,如果是使用自行车,距离还是太远了。
但是现在不同以往,将来往来都是使用汽车代步,50公里的距离,开车只需要半个多小时就到了,对于居民的生活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除了建设村镇和城镇之外,还需要在这些居住点之间建设大量的公路进行连接,按照以往的惯例,村镇之间的道路只需要双向两车道就可以。
而通往城镇的地区主干道则是至少双向四车道,而且还是标准型公路,这样有利于居住点往来于城镇之间,方便人员往来和农林牧产品的运输。
当然,这个村镇和传统意义上的村镇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主要的目的不是用于居民居住,而是作为农牧作业的基地所在,作为工具存储和农作物存储基地或者是养殖基地。
至于人员居住基本上属于临时居住,常住地点还是在县城,毕竟有汽车,往来非常的方便,不需要和毛乌素牧场那样,常用居住点弄的那么密集,这样公共资源就比较分散。
现在天玑农牧公司和天玑乳业公司已经开始将原来的规划进行新的整合,将公共资源进行适度的集中,形成数个大型集镇,而不是原来那么分散的养殖点。
之前是由于条件限制,分散的居住点更有利于养殖作业,现在汽车价格非常的低,同时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以及人工智能的使用。
很多事情都可以远程智能监控,不需要工作人员日夜守在据点,这样总体上其实减少了开支,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也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
从总体投入趋势来看,只有第一年投资规模相对较少,第二年开始,投资规模就要大得多,之后基本上也是维持第二年的投资水平。
也就是说,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了,第一年的投资他手上现有的资源挤挤还是可以凑得出来,这是在不影响现有产业布局的前提下。
后面想要从现有产业里面挤出资金满足开发需求,就非常的困难了,所以留给他赚钱的时间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
现在他的主要目的就是思考如何赚钱,而且最好是在年前就想好,这样的话,年后就可以行动起来,将新的产业建立起来。
首先他想到的自然是家政机器人,至于工业机器人,他目前还没有打算涉及,这里说的工业机器人不是指目前工厂里面所用的那些半智能机械臂。
而是具备高度智能化的工厂机械设备,这样的设备除了维修外,基本上是不需要外力介入的,干的活丝毫不亚于人工作业。
这样的话,那么大量的工人就要面临失业,他本来就对百姓就业非常的关心,甚至为此做了许多的努力,不可能在这方面做太多的文章。
但是目前的家政服务领域并不发达,用得起帮佣的都是有钱人,而现在国内的有钱人其实并不算是很多,这里说的是资产上千万以上的。
对于广大普通人来说,他们使用不起帮佣的,但是家庭劳务并不少,例如做饭、房屋清洁、带孩子等等,都需要消耗他们的许多精力。
这个时候,如果使用成本低廉的家政机器人,能够帮助他们解决所有的后顾之忧,那么就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了。
特别是对双职工家庭来说,如果有一个只能在家里做这些事情,收入就会锐减,所有的压力都集中在男性这边。
而且女性长时间的待在家庭环境下,也会逐渐和社会主流脱节,想要再出去工作,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困难。
如果这个时候,家政服务机器人,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处理家庭日常事务,还能够接送孩子上下学,甚至一岁左右的婴儿都可以交给家政服务机器人来带。
同时家政服务机器人不仅充当普通的帮佣,而且还是一位家庭教师,能够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监督和指导。
这样的机器人肯定会受到所有普通家庭的欢迎,关于这一点他是不会怀疑的,但是他现在想的是如何进行运营。
虽然家政机器人在他眼里看来,算不上高大上,但是在外面,绝对是属于高科技中的高科技,那么自然也需要和其匹配的价格。
对于他来说,高科技产品卖出白菜价并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不管是他还是他旗下的企业,都遵循着科技含量和价格是密切挂钩的。
像北极星公司里面的各种高科技电子产品,价格都不低,利润率也是非常的高,这不仅让北极星公司进入到良性循环,同时也能够给予员工更高的薪资水平。
如果都是采取薄利多销的办法,那么他也就没有足够的利润用于进行其他的投资和规划,中国房屋公司也许就不存在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过去的一年里面,员工薪水上涨了那么多,他旗下的企业感受到的压力并没有那么大,主要还是因为这些企业的利润率本身就非常的高。
别说是员工的水平提高到现在的水平了,就是提高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他旗下的绝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太大的压力,因为他们大部分的利润率都比发达国家同类企业要高得多。
按照他脑海里计算出来的成本,家政服务机器人的出厂成本可以做到一万元,大修使用年限在10年左右,也就是说,每年的成本摊派下来,只需要不到一千元。
这样的使用成本,对于绝大部分国内民众来说都是可以使用的起的,只是真实的情况就是,出售的价格至少是出厂价格的10倍,才可以配得上他们的科技含量。
而且这一万元出厂成本,并不包括其核心的智能系统,一万元只是材料上的成本,因为对他来说,智能系统的成本相当于无。
如果将销售价格提高到10万元的话,国内的市场规模就会迅速萎缩,那他也就赚不到钱了,别说是国内了,就是国外,能够用得起的也没有多少人。
所以他需要思考新的经营策略,既能够让他赚取大额的利润,又能够让普通民众消费得起,也愿意消费。
他想了半天时间,终于想出了一个比较好的经营方式,那就是出租,所有的家政机器人都不对外销售,只进行出租,这样居民的使用成本就会进行大幅度的降低。
就拿国内的情况来说,刚刚过去的一年年尾,国内劳动力平均月薪1200元,那么家政机器人的出租月费600元,并不算是很过分。
它帮助用户减少了繁琐的家庭工作,解放出来了一个劳动力,这就给了家庭成员更多的工作机会,特别是对于有小孩的家庭来说,绝对是最划算的办法了。
带过孩子的人都知道,带孩子比上班要累的多,也操心的多,太小的孩子需要无微不至的照顾,不能离开寸步,大一点的孩子有需要进行家庭教育辅导,也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
而这些烦恼统统可以交给家政机器人,这对于年轻的夫妇来说,简直和救星没有什么两样,绝对会在这些年轻人群中受到欢迎,而且也增加了他们的生育意愿。
前世生育率的减少,主要来自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养育成本高昂,二是减少女性的就业机会,三是烦心事太多,对于自由惯了的年轻人来说,非常的苦恼。
现在不同于前世,教育、医疗等都是免费的,年轻夫妇只需要承担生活成本,而家政服务机器人则是帮他们解决了后面两个难题。
除此之外,另一个受欢迎的群体就是老年人,特别是年纪大,手脚不方便的老年人,想要雇一个人照顾花费的成本更高,而且还不一定尽心尽力。
但是家政服务机器人,不仅会尽心尽力,而且使用成本比雇人要便宜,更重要的是,它绝对不会感觉到厌烦,和老人聊天可以一直聊下去。
老人特别是独居的老人,面临的两大难,一是孤独感,二是生活上的不变,而这两个方面,家政服务机器人都可以帮助到他们。
至于四十岁以上的中年夫妇,以上几方面的需求可能就少得多,但是家政服务机器人还可以做得一手好菜,甚至可以做到和大厨没有太大的区别。
按照我国10亿出头的人口计算,大约家庭数量在2亿左右,就算是需求家政服务机器人的家庭数量占一半,那也是有一亿台的需求量。
按照平均月工资的一半计算,那么至少每个月每台机器人能够给他带来600元以上的收入,一年光是国内的总收入就达到了7200亿元。
上面的数据是建立在推测的情况下,就算实际情况和这个不完全符合,那么每年给他带来5000亿元左右的收入,还是存在可能的。
这还是国内的市场,国外的市场规模可能比国内的还要大,虽然他们的人数可能没有国内的多,但是他们富裕呀,自然月租金就更贵了。
国外的租金还是按照国内的规矩,就是按照当地平均月薪水的一半来支付,一般情况下,人均收入占人均GDP的一半。
按照这个比例计算,世界上大部分发达国家的人均年收入大约在1万美元左右,发达国家人口大约在7.5亿左右(根据一些数据推算的,不一定准确)。
由于无法获得准确的数据支撑,就按照一亿的家庭来计算,那么每年也可以为他带来5000亿美元左右的收入。
而想要生产这两亿家政机器人,就需要的成本为两万亿元,这是他目前无法承受的起的,所以他首先要思考的是如何进一步降低机器人的生产成本。
如果他能够在一年的时间里面,就收回家政服务机器人的成本,那么基本上对他的资金压力就是太大。
因为第一年的开发资金可以从他旗下的其他企业挤挤,不需要他资金赚多少钱,而这第一年正好用来回收成本。
当然,他也可以通过贷款的方式来解决资金的问题,毕竟相比起利息,他能够通过这个项目获得好处要多得多。
之前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如果真的和他现在算的相差不大的话,那通过机器人项目就足够赚取西部气候改造和开发计划所需要的资金了。
因为两项加起来,就可以带给他年入1.5万亿元的收入,就算是不如他刚才想的预期,每年一万亿元的收入还是有的。
而每年一万亿元的收入里面,基本上纯利润大约在9000亿元以上,剩下1000亿元成本,则是需要维持全球的租赁渠道建设和日常经验成本。
由于租赁的人员规模太大了,为了维护好这些渠道,全球需要的员工规模也是非常的庞大,这些员工一方面是做市场推广的,另一方面则是机器人维护的。
因为质量再好的机器人,也有可能会面临意外情况或者是故意损坏的情况,这就需要遍布全球的维修服务体系来支撑。
维修费用要分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正常使用过程中非人为损坏,这个维修费用就会有他旗下的机器人企业全部负责。
另一种就是人为损坏,维修费用自然就需要租客自己承担,如果出现多次类似的情况,可能还会有惩罚性罚款。
因为他做的就是垄断生意,不怕惩罚性罚款会造成用户抵制,反正少数人抵制对他来说没有多大的影响。
当然,如果租客怕因此承担很大的维修费用,毕竟有时候不是故意的也有可能会造成家庭服务机器人损坏,例如不小心将机器人推下水池等等。
这个时候,就可以购买平安保险公司的机器人维修险,不需要很多,每年花费50元的价格就可以,这也给平安保险公司带来100亿元左右的保险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