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65章 人间清醒

目录:汉道天下| 作者:庄不周| 类别:历史军事

    刘协古井无波。

    所谓削铁如泥、千年不锈的天竺铁,他只当是浮云。这种以讹传讹的消息,不值得他分心。

    只能供少部分人收藏把玩的东西,也影响不了大局。

    至于马钧嫌太学教习的俸禄少,不愿意入太学,他也可以理解,甚至乐见其成。

    经济改革刚刚开始,财富迅速增长,普通人见钱眼开,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没必要大惊小怪。

    小人言利,君子言义,本该如此。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才是人性的正常规律。

    安贫乐道,勇于奉献的是真君子,可以推崇,却不能要求普通人如此。

    相反,如果坐视伪君子得利,却要求普通人只能言义,不能言利,那才是问题。

    在他看来,这世上不怕普通人见钱眼开——人解决了温饱,自然会有更高的追求——就怕伪君子掌握了话语权,一边垄断暴利,大发横财,一边大谈商业就是最大的福利,把自己打造成不喜欢钱的世外高人。

    刘协现在要考虑的是另外一件事。

    袁绍已经撤兵,山东即将和平,战争状态就算不是解除,战争也不再是主要议题,恢复生产提上日程,如何提高官员和将士的收入就成了他必须面对的问题。

    这时候再拖欠官员俸禄,不给将士发钱,只提供衣食,显然是不现实的。

    再加上修太学、修讲武堂,甚至要修长安城,哪来的钱?

    钱在山东,但是山东士大夫不愿意给。

    刘表上书称臣这么久,贡赋却迟迟没有送到,说是张济兵犯襄阳,钱粮都用于来保境安民了,不仅不能上贡,反过来还要朝廷再拨点。

    真是岂有此理。

    益州更好,到目前为止,别说贡赋,连称臣都没有。

    张喜一死,最大的麻烦就是与益州的联络断了。益州人就像哑巴了似的,悄无声息。

    这让刘协很恼火,出兵的念头蠢蠢欲动,就像魔鬼呓语般的蛊惑。

    “陛下,臣赞成讲武堂与太学分开。”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庞统突然说道:“而且阿房宫旧址就是最好的选择,没有之一。”

    刘协收回思绪,转头看看庞统。“为何?”

    “很多人反对在阿房宫旧址修讲武堂,并不是因为费用问题。但凡稍有见识,都知道这个方案最省钱。他们反对,只是不愿意让人想到秦政,想到秦军。”

    庞统停了一下,随即轻笑一声:“这是他们内心的恐惧,保持这份恐惧,非常有必要。”

    “士元,你这是什么话?”诸葛亮有些不满,以眼神阻止庞统。

    庞统笑得更加得意。“兵者,不祥之器。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很多人却有意无意的忽略后面一句,不得己而用之。如果仅仅因为兵是不祥之器,就不听不闻,掩耳自欺,岂不成了忘战?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这是东都的教训,不能忘。”

    刘协心中一动,明白了庞统的意思,压在心头的乌云一扫而空,瞬间神清气爽。

    但他却没有表现出来,也不发表意见,只是示意庞统继续。

    “臣也支持士元的意见。”法正也开了口,轻扬手中的马鞭。“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如今天下未安,更不能忘战。不仅不能忘,更要积极备战,随时准备东出,一统天下。若非如此,只怕烽烟再起,吴楚之乱都是小事,六国伐秦的故事重演也不是不可能。”

    “难道在你眼中,朝廷就是……秦?”曹昂忍不住说道。

    法正看看曹昂。“在我眼中,朝廷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那些人眼中,朝廷是什么。如果他们认定朝廷是秦,就算陛下愿意禅让,只怕他们也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曹子修,并不是每个人都像令尊一样识时务,明是非。”

    曹昂不满地瞪了法正一眼,心中不快。

    讨论国事就讨论国事,你扯我父亲干什么?

    见议题有跑偏的迹象,刘协发话,让随行的散骑们畅所欲言,讨论一下庞统、法正的观点。

    这些年轻人中会出一批太守、将军,提前了解他们的倾向,让他们理解自己的执政思路非常必要。尤其是曹昂,在曹操主动入朝见驾之后,不管如何安排曹操,都应该将曹昂放出去,试试水了。

    这是一种必要的姿态,告诉山东州郡应该怎么做。

    ——

    孔融、祢衡走进了霸城门,看着两侧破坏的宫墙,不约而同的互相看了一眼。

    “正平,有没有终军入关的感觉?”

    祢衡靠在车壁上,不屑地撇撇嘴。“我西来岂是求功名?正为骂醒终军之辈耳。”他指指宫墙。“孝武南征北讨,开拓四夷,如今安在?这宫墙虽说毁于赤眉之手,祸根却是孝武种下,好功名如终军者难辞其咎。”

    孔融点点头。“正平说得有理,倒是我孟浪了。天下初安,当以休养生息为要,不可急功好利。”

    “然!”祢衡老神在在地点点头,挪了一下身体,伸长了腿。“我昨天听驿馆的人说,天子要在阿房宫旧址修讲武堂。这简直是乱政,也不知道朝中的公卿是怎么想的,竟无一人谏阻。难道司空过世之后,这朝中只剩下唯唯诺诺之徒?”

    说到张喜,孔融神情一黯。

    他已经知道了张喜去世的消息,非常内疚。他去骂张喜,只是想骂醒张喜,治病救人。结果病没治人,人却死了,着实令人沮丧。

    在来的路上,他就在考虑如何为张喜请功,弥补自己的过失。此刻听到祢衡对朝中公卿的指责,他更加难受,越发觉得自己责任重大。

    “天子幼时失怙恃,长于南宫,疏于教育,又逢乱世,不通经义,有些荒唐也是难免的。如今天下安定,正是补习的机会。”孔融语气沉重。“正平,你我不能以武安邦,当以文兴教。”

    祢衡坐直了身体,郑重其事地点点头,拱手说道:“正当如是,你我共勉。”

    孔融也郑重的还礼,一时大有英雄相惜的意思。

    这时,车外传来一声轻笑。“真是不容易啊,这年头还能看到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祢衡大怒,拉开车帘,见两个骑着马,与他们同向而行的年轻人,正转着头,一脸不屑地看着他。

    “你说什么?”祢衡大怒。“偷听别人说话,你礼貌吗?”

    “我可没偷听。”靠得最近的年轻人耸耸肩,声音正是刚才说话的那人。“你们声音那么大,我想不听都不成。再说了,谁爱听你们这些屁话,脏了我的耳朵。你礼貌吗?”

    ------题外话------

    今天有事,请假一天,明天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