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六,秦先生搬进了新家,这消息萧景珩当然也很快得知了。他觉得自己上辈子一定是烧了什么好香,这辈子才能娶到上官静这么完美的老婆,长得漂亮,还聪慧贤惠,他在宫里,上官静在外面将一切都打理得妥妥当当。
不过妻奴萧景珩的炫耀立刻招致何凌珺无情地嘲笑,用何凌珺的话说,哪家的夫人不是从小学着理家,嫁人之后将丈夫身边的一切都打理得妥当,不是妻子的本分吗!
本分?什么叫本分?萧景珩对何凌珺的言论表示不屑。哪里来那么多的理所当然?他觉得表哥如此不会体恤夫人的辛苦与付出,将来娶了媳妇,日子过不好才活该呢! 初春已到,京中最早一批杏花已经开始开放,过年前后一直不太顺利的武定侯府,似乎也开始转运了,一切向好的方向发展。
年没过完就急匆匆离京的武定侯捎来了信,信上说私兵营的交割一切顺利,若无意外,三月中即可返京。
而朝中这边,林太尉和苏大学士某一日趁着皇上心情看起来还不错,两人联合一唱一搭,帮武定侯说了几句好话。
皇上针对武定侯,主要是跟自己的混蛋儿子置气,这段日子萧景珩挺消停,没又找茬要挟他,因此皇上也没打算太过逼迫武定侯。
他对武定侯虽然不放心,但抓小辫子这种事,还是得耐心些,因此皇上听了林太尉和苏大学士的话之后,不置可否的模样,并没有多说什么。 上官沐云那边也有了好消息,他在二月中旬顺利补缺,虽然比别人晚些,但通过苏大学士的推举,他直接补了正七品的左司谏。
这个职位不仅让武定侯府的诸位满意,也很符合上官沐云和上官静的想法。
大周的御史,大部分都是从谏官上来的,从左司谏入职,上官沐云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补上御史台的缺,之后在御史台稳扎稳打的历练也好,转大理寺和刑部也好,前途都很不错。
而对于萧景珩来说,上官沐云原本就是他早就看好的刑部郎官,他登基后,要做的事不少,要动的人也不少,因此三法司的压力会极大,正需要一位如上官沐云一样心思恪纯、意志坚定的刑部尚书站在前面。
上官沐云顺利,前途一片光明的武定侯长公子上官沐风就更是顺风顺水了。他在二月中旬升了半级,年纪轻轻就已经是从六品右文殿修撰,这个升迁速度,与苏家大公子苏朝云和林太尉的独子林思行比,一点都不差,不愧是武定侯夫妻精心培养的宝贝长子。 而更让武定侯府的人惊喜的是,在五品闲职上多年不动的上官二老爷也终于挪了位置,虽然级别没变,但礼部郎中可不是闲职。
整体来看,整个武定侯府都春风得意,虽然皇子妃上官静还没与皇子团聚,但武定侯夫人已经不像之前那么焦虑了,她开始有心情张罗大儿子的婚事,给上官沐风相看了好几位门第极高的姑娘,最后定下了工部沈尚书的嫡次女。
丰州沈氏也是大周数得上的世家大族,虽然比不上陈家、林家、还有苏家之类一流大族,与武定侯府也算门当户对。最重要的是,沈尚书是六部尚书中年纪最轻的一个,前途上佳。对于武定侯夫人来说,儿媳好不好是次要的,亲家好不好才最重要。
而沈尚书府对这门亲事当然也满意。且不说上官沐风的长相、学识和前途都没得挑,只说他两个亲妹妹,一个亲王妃,怀着亲王遗腹子,一个皇子妃,未来很可能是太子妃,就凭这些,沈家也愿意将宝押在上官沐风身上。
因此这门亲事算是一拍即合,很快就定了下来。两家欢欢喜喜地商量着办订礼,八面玲珑的武定侯夫人以此为借口,往陈丞相府走了一趟,请陈丞相夫人出面做媒人。 丞相夫人很给面子,一口就答应了下来,武定侯府和陈丞相府之前看起来略微有些尴尬的关系,就此开始缓和。
原本一切都好好的,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在陈皇后的未央宫被仔细保护着养胎的上官鸾,已经怀胎过了六个月,却在这个时候,突然见了红。大半夜的,陈皇后宫里匆匆招了太医,连皇上和太后都被惊动了。
因为怕自己唯一的孙子出事,皇上急匆匆地从年轻嫔妃的身上爬起来,披上衣服就去了未央宫,跟陈皇后一起,在未央宫偏殿从半夜一直瞪眼等到天亮。
而太后则在寿安宫里,得到消息后,也是急匆匆地起来,她没有往未央宫去,但也每隔两刻钟,就会打发内监到未央宫来打探消息。 武定侯夫人得了消息之后,连夜进了宫,她一直守在未央宫,与陈皇后一起焦急又担忧地守着上官鸾。
这是极为难熬的一夜,整个太医院都被找了过来,然而太医院院首带着几个妇科圣手联合起来,也没能保下上官鸾的孩子。
清晨,上官鸾产下一个未足月的男孩,才六个月而已,孩子当然没活下来,而骤然流产的上官鸾也是元气大伤,孩子生下来之后,就一直昏睡不醒。
陈皇后伤心又震怒,她将一直照顾上官鸾的太医和身边的宫女嬷嬷都问了罪,但事到如今,也于事无补。孩子已经没了。
皇上也是难掩失望之色,他神色黯淡地沉默了好一阵子之后,才交代了,让上官鸾暂时留在宫里好好养身体,接着就像逃避一样匆匆离开了未央宫。
但皇上可以逃避,陈皇后却不能。独子亡故,而唯一的孙子也没能活下来,陈皇后应该是在场最伤心的人,浓浓的绝望似乎一下子将她淹没,她浑身无力地瘫在椅子上,像是一下子老了十岁。
与她相比,没能做成外婆的武定侯夫人看起来虽然也是一脸憔悴,难掩伤心与失望,但还能撑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