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44章 莫斯科

目录:富矿| 作者:总是觉得累| 类别:都市言情

    几个人说了他们的想法——电火花成型,再用石墨化炉高温处理。

    “很好!”杨东升点点头,“那我们就两条腿走路,你们摸索生产工艺,我来提供材料供你们挑选!”

    其他人纷纷点头。

    杨东升又看向材料研究中心主任,“超导临界温度还没出来吗?”

    材料研究中心主任连忙道,“正在测!之前我们没怎么注意过这方面,缺乏相关设备和经验!不过已经初步确定,这种材料的超导临界温度应该是介于零下183度至196度之间……”

    这两个温度分别是液氧和液氮的沸点。

    杨东升点了点头道,“别测了,已经够了!”

    他很满意这个答案,这果然是一种高温超导材料。

    说起来很奇怪,金属虽然都是导电的,但是金属的超导临界温度却都非常低。

    钨的超导临界温度是零下273.138度,锌是零下272.4度,铅是零下265.957度……

    超导临界温度最高的金属是锝,也有零下261.95度。

    想让金属超导,很多时候要用到液氦。

    氦是稀有气体,我们国家的液氦几乎完全依赖进口,每吨价格达数万美元,而且仍然在上涨。

    而且氦的沸点是零下268.6度,要保持这样的低温非常不容易,液氦外面通常还会用液氮再做一个隔热层。

    所以医院的核磁共振机都很大,运行成本也非常高。

    可惜根据之前的检测结果,这种合金的硬度太高了。

    想把这种合金拉成导线,制成线圈的难度太大。

    其他人都出去后,杨东升冲王副总道,“以后要成立一支超导研究小组了!”

    杨东升没有把合金一下子全运过来,而是先以每二十公里为一个单位,取一块合金作为样品。

    每块合金上都用马克笔,写上了具体深度。

    任谁看了,都会以为是钢材的具体编号。

    光是在这些合金中,找出合适的材料,就够他们忙碌一阵的了。

    另外,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还要重新设计。

    省略掉了冷却系统后,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的结构可以大大简化。

    他们可以放开手脚,尽可能的让航空发动机有更大的推力,燃气轮机有更高的热效率。

    这批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做出来,绝对会惊掉一地眼珠子。

    两天之后,杨东升跟东升半导体的黄副总,以及十几名工作人员从沪上赶往华京。

    然后又从华京国际机场出发,飞往莫斯科。

    领导将会于3月底到莫斯科访问,他们是去打前站的。

    尤其是东升半导体,他们与俄罗斯方面成立的合资半导体工厂,要完成验收工作。

    行李办理完托运,杨东升手里只单独拿了一件大衣。

    三月份的华京已经回暖,但是莫斯科仍然有接近零下十度,天气预报显示,莫斯科那边未来几天,还会有下大雪。

    他们这次坐的是一架波音-777包机,杨东升跟黄副总两人是商务舱,其他随行人员都是经济舱。

    “东升!”刚走进飞机,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人就冲杨东升挥手,还指了指自己旁边的座位,“这边!”

    说话的正是李如风他二叔。

    虽然李家的未来被他们自己折腾残了,但是起码现在他们看起来还是很风光的,杨东升没必要跟他们翻脸。

    何况杨东升之前帮了他们不少,现在是李家回报他的时候了。

    杨东升点点头,坐下之后道,“您这是亲自去替领导打前站?”

    “大家都是干活的!”李如风他二叔一摆手,“你那私人飞机这次怎么没开?”

    “这次是国事,我当然得跟大家一起行动!”

    李如风他二叔很健谈,看来李家这一次收获确实不错。

    飞了九个小时左右,飞机没有像大多数航班一样,降落在莫斯科北部的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而是降落在了莫斯科西南郊外的伏努科沃机场。

    莫斯科确实很冷,驻俄机构派来了多辆商务车和大巴接他们。

    李如风他二叔拉着杨东升直接上了其中一辆商务车,然后开始给杨东升做起了免费导游。

    他不但熟悉莫斯科的建筑和道路,而且知道很多别人不了解的秘闻。

    “那边就是莫斯科地铁2号线的入口!”汽车一出机场,李如风他二叔就努了努嘴道。

    “就是那条据说建在地下800多米,总长度超过莫斯科民用地铁,还可以防核弹的工程?”杨东升登时大感好奇。

    “只有部分达到了800米,不是全程!总长度也只有二十多公里,从刚才的伏努科沃机场,一直通到克里姆林宫。”李如风他二叔道。

    路过一幢看起来像教堂的建筑的时候,李如风他二叔又道,“看到那栋楼没有?那块地下早就被挖空了,建成了一个巨大的作战指挥中心,冷战的时候,那里还常年存储着供上千人生活三个月的物资。”

    李如风他二叔一路介绍。

    还给杨东升讲解了一些到俄罗斯的注意事项,以及他认为的礼仪。

    杨东升听了几句就没了兴趣,那就是一些睦邻友好之类的老生常谈。

    耳听着李如风他二叔唠唠叨叨,杨东升的眼睛看向车窗外,打量着这座陌生的城市。

    莫斯科看起来一派土豪气,大街上到处是奔驰、宝马、劳斯莱斯、宾利等豪车。

    此时正是新世纪初,俄罗斯的“黄金十年”。

    2004年,国际油价一举突破每桶40美元大关后,一发不可收。

    其他自然资源的价格,也是一路高歌猛进。

    俄罗斯的人均GDP由2000年的1772美元,一路涨到了现在的将近1万美元。

    相比之下,此时我们国家人均GDP才2000美元出头。

    克里姆林宫的那位现在威望如日中天,俄罗斯距离发达国家似乎只有一步之遥。

    随着汽车越来越接近市中心,街道也更加繁华起来。

    大街上,出现了很多穿着时尚的年轻男女。

    不得不说,结婚前的俄罗斯女人确实漂亮,身材匀称,五官精致。

    零下好几度,仍然穿着单薄的丝袜,露出一双大长腿。

    杨东升忍不住考虑是不是要带两个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