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一十一章女人只会影响拔剑的速度

目录:覆秦从计划开始| 作者:守柴炉| 类别:历史军事

    七月份的尾巴是狮子座,十一月份的频阳是量身定座。

    频阳(今富平)秦属内史,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文明始祖黄帝就曾采首山之铜,铸鼎于频阳南荆山,当大禹统治天下后,又浇铸象征最高权力的九鼎在此。

    故频阳自古在关中是名邑。

    赵昆选择这个地方,除了之前提到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频阳矿产十分丰富,非常适合发展。

    简直是为造反,量身定座的贼窝。

    此时,渭河边的千口村,几个务农佃户在田间耕作,低矮的民房外,小孩蹲在墙角喝粟米粥。

    村口忽然出现几道人影,惹得大黄狗龇牙咧嘴,犬吠不停。

    小孩惊奇的探头张望,一个不小心将泥碗打翻,一旁缝补衣袍的妇人见状怒不可遏,直接一个巴掌甩了过去。

    忽然间,小孩仰天大哭。

    此刻,赵昆正坐在一颗树下,吃着牛肉干,沉寂在孩子哭闹,女人责骂的氛围中,津津有味。

    当然,他不是变态,只是喜欢这种充满市井的气息。

    穿越来秦朝之前,他也只是个普通人。

    没那种什么贵族格调,就算成了皇子,心态也并没改变多少。

    虽然他很享受现在,可惜并非人人都有他这种境界,就好比他身边的几个陶工。

    不仅没心思跟他一起聆听市井,还一脸难为情的望着他,让他不得不停止聆听。

    “有什么问题吗?”

    赵昆扭头问道。

    他所在的这个千口村,是王家的封地。

    而封地内有一家陶坊,也是王家人置办的陶坊。

    比起刘家陶坊的规模和产量,王家陶坊只能算小作坊。

    烧制的陶器,也顶多供封地内的各村村民使用。

    本来,听说要为始皇帝的儿子烧制陶器,几位陶工都很热情,但当赵昆拿出自己的工艺流程后,几位陶工一看便露出了为难的表情。

    旁边的王离见状,也皱起了眉头:“有什么话就直说,公子不是外人。”

    “小侯爷,公子!”

    几位陶工中,年纪稍大的,听到王离发话后,连忙行礼,然后小心翼翼的道:“不是我们不愿烧制陶器,只是这竹简上记录的工艺章程,我们闻所未闻,怕有差池……”

    剩下的话,他没说完。

    但王离和赵昆对视一眼,也理解了他的意思。

    说白了,你们让我烧,可以。

    但烧不好,我可不负责。

    “让你烧制,你就大胆的烧制,烧坏了,烧不出来,公子和我也不会怪你!”

    王离扫了眼年长陶工,淡淡说道。

    年长陶工再次施礼道:“公子和小侯爷有吩咐,就算再难,我们也会尽量做好,只是这烧陶是有固定章程的,可不能胡来;

    就连那刘家陶坊,也是按照固有的章程烧制陶器的。”

    他的话音刚落,身后几名陶工附和。

    “是啊,这事可不能胡来啊……”

    “别的不说,这烧制陶器的原材料就不对!”

    “没错,为什么要用白泥?这东西虽然不常见,但也只能灾荒年拿来吃……”

    站在一旁的姜潮听到这话,也跟着点头附和道:“嗯,可以吃。”

    赵昆:“………”

    王离:“………”

    赵昆尴尬的瞪了眼姜潮,随即摆手道:“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继续说。”

    年长陶工见这位年轻公子没有放弃的想法,不由暗叹了口气,心说始皇帝的儿子都很闲吗?怎么跑到山野乡村来折腾自己这些讨生活的工人?

    尽管心中百般不情愿,但面上还是非常恭敬的行礼道:“原材料的问题抛开不谈,就这温度一词,我等也不是很明白!”

    “温度?”

    赵昆一愣,恍然想起,古人好像没有定量温度的概念。

    他们都是通过体感和气候变化,来判断温度高低的。

    至于烧制陶器的陶工,大多时候都是靠经验判断温度的。

    烧制陶器的温度,大概在1000度左右,而烧制瓷器的温度,却在1200度以上。

    若控制不了温度,就算掌握了制瓷工艺,失败的几率也很大。

    但这种事,只能通过试验,不断摸索,赵昆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

    沉吟了片刻,他便皱眉道:“温度的事无需在意,你们就按照我的工艺章程烧制,若是失败了,就多加柴火多试验几次。”

    “可是……”

    年长陶工闻言,脸皱成了菊花,有些犹豫。

    王离瞥了他一眼,语气严厉起来:“公子怎么吩咐,你们就怎么做,还不快去准备材料干活?”

    “不是小侯爷,我觉得……”

    “本侯爷不要你觉得,做好你自己份内的事便可。”

    说着,他又扫了眼其余的陶工,冷冷道:“从今日起,你们吃喝拉撒睡,都在陶坊,但有懈怠,本侯爷家法处置!”

    所有人闻言,心里一咯噔,连忙应诺,随后苦着脸,回到陶坊。

    很快,几名陶工便按照竹简上的工序,开始选料,洗泥,制胚。

    而赵昆和王离则坐在树下,开始监工。

    陶工们有这种抗拒反应是很正常的,毕竟抛开旧的换新的,相当于一切重头开始。

    而重头开始,意味着大量浪费。

    这些陶工很明显不喜欢浪费一窑陶器。

    但迫于王离的淫威下,他们又不得不硬着头皮重头开始。

    看了眼忙碌的陶工,赵昆忽然朝王离开口道:“等陶瓷烧制出来后,这千口村的保密工作,也要跟上了,至少在我们赚够钱之前,制瓷工艺绝不能泄漏。”

    “这个公子请放心,千口村是我们王家的封地之一,外人很难进来。”

    “很难进来,不代表不能进来。”

    王离一呆,难以置信的看着赵昆:“公子莫非要让我派亲兵把守?”

    赵昆眯眼:“有问题吗?”

    “这会不会太小题大做了?只是一座陶坊而已!”

    王离有些犹豫,却见赵昆摇头道:“如果你真正了解瓷器的价值,恐怕就不会说出这种话……”

    “那公子的意思是?”

    赵昆看了眼王离,然后面无表情的说道:“不仅要派亲兵把守,禁止外人靠近,而且几位陶工的家室,也要特别照顾,最好是安排她们到侯府伺候。”

    听到这话,王离目瞪口呆。

    这哪是特别照顾啊!这分明是扣押人质好嘛!

    公子做事,果然一点也不心软啊!

    不过想想也是,为了替姜潮出口气,赵高的女婿说杀就杀。

    既然公子如此看重这瓷器,那扣押陶工的家室也能理解,毕竟制瓷技术是公子的,那些陶工学会了,表面不敢违逆王家,暗地里难免不被引诱,偷偷泄露出去。

    如此一来,扣押家室就很有必要,只有忌惮,才能杜绝其他想法。

    想到这里,王离拱手说道:“一切全听公子吩咐。”

    说完,便转身下去安排了。

    赵昆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有些欣慰。

    这段时间的相处,赵昆对王离的表现越来越满意,想着是时候找机会跟他摊牌了。

    “有点舍不得啊……”

    半响,赵昆感慨了一句,恍然想起王雅小妹妹让自己放过王离的话来。

    说真的,他现在什么都不缺,最缺的就是人。

    王离和姜潮,相当于他的左膀右臂,怎么可能轻易放过?

    有喜欢的人又怎样?

    女人只会影响拔剑的速度!

    只要王离不主动离开,赵昆是不会赶他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