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8章 邮驿

目录:回到明末建工业| 作者:万剑长空| 类别:历史军事

    在冬天快要来临的时候,陆舟必须要把城内的情况完全安顿好。

    这近十万人口,在一座城池里自上而下的管理,说白了也是个小国家。

    塞外除了归化城,再也没有一座这样规模的城池了。

    城外地域也很广。

    陆舟想要在接下来两年的时间里,把这片地区建设成一片基本像样的国都。

    这些人口也不会全部留在这座城里,有了足够多的人后,就可以开发各个地区。

    这一座城池,是用来抵御建奴后边的火炮大军。

    现在目的已经初步达成,接下来就是继续精兵与精民政策。

    生产力和武装力量进一步提升。

    而民情稳定,是首当的一件事情。

    陆舟还要利用这一座城池,不断把中原上的人口吸纳过来......

    要是再过两年之后,清军还会第三次入关。

    卢象升战死,文官激斗,将无可用......

    明军的实力至此又一次大崩盘,彻底沦落到半军半匪的地步。

    天下割据的势力愈发混乱,明内情况,朝廷只能陷入最后与农民军的周旋中了。

    ......

    这时,许三从外边回来了。

    只待陆舟屏退左右之后,他才禀报道:“主公,我带着一百多名戒卫军,对城内情况基本上摸了个遍。

    我们分辖记录,日夜观察城内百姓状态。

    最开始草原上吸纳的那一万多流民,已经开始稳定。

    生活生产都平稳了,有的人都已再次成家。

    但剩下的人里,想要逃跑的人是有,大多数是因为家中还有亲人的缘故。

    原先只顾着自己活命,现在能够吃饱了,就想着回去。

    毕竟知恩图报的人少......还是一开始就跟着咱们打天下的人可靠。

    现在有些汉民,表现甚至连温克部的人都不如。”

    陆舟闻言也只是笑了一笑:“正常的人心表现罢了。

    温克部是因为彻底走投无路跟了我们。

    草原上的人没有根脚。

    汉民却是身在他乡。

    换位思考也是如此,让这些人安心在这里生活下去,还得循序渐进......”

    陆舟对这种事情没有过大的追究。

    现在至少知道城内有什么是最大的隐患,然后逐步解决即可。

    陆舟只需要的是时间和行动方向。

    毕竟他这里,与建奴的地盘不同。

    不像东北或者是归化城那般,有优渥的土地。

    现在陆舟与大明朝也不是对立关系。

    在跟朝廷深度互通之后,两方的阻碍会逐渐减少。

    行商队伍的游走,最后肯定也会变成双方百姓相互往来。

    同样按照孙传庭信中的内容来说。

    大明皇帝跟官员,也无暇管理即将沦为难民的百姓了......

    天武城以后,将会变成一道关口。

    接纳四方。

    “王一水他们在大明内也准备好了。

    接下来便可开设邮驿。

    以草原上的水泥堡垒作为站点,往四面延伸。

    戒卫军在中间监控。

    让咱们手里的百姓,能跟明地内多联系一些......”

    陆舟语重心长的说。

    “明白了!”

    许三点了点头。

    现在不管是许三,甚至还是乌拉。

    大家心思也都变得更沉稳了一点。

    像许三这样,已经能够带着百多号人,详细监控城内近十万人口。

    这本就是一个不小的工作,可许三能力一直在提高。

    乌拉在外人面前,也少有咋咋呼呼的模样了。

    至少知道了仪容仪表。

    这其中,陆舟坚持要求身边人去夜校学习是一个原因。

    还有就是平台越高之后,眼界跟着起来了,能接触和看见许多人平时不能看到的东西。

    心智也得到了长足锻炼。

    大家都是在风口上面的猪,却得到了普通人一辈子也得不到的成长机会。

    陆舟身边人的地位,在不断水涨船高,同时也能励后来人。

    ......

    “柱子啊......以后咱们就住在这城里了?”

    从城主府出来。

    那些中原迁徙过来的村民,还有些不可思议。

    他们已经有了个可以安顿的身份。

    稍微有些手艺的,按照每月供给的物资,基本上不愁吃穿了......

    主要是安稳,这座城里井然有序。

    要是在这待得久了,可能会觉得像个枯燥的牢笼。

    但这些都是挣扎在生存线上的百姓,饱受兵灾战乱之苦,一来到这就感觉像是个梦幻之地,人人各司其职的模样,从心理上就感觉可靠。

    长时间的担忧放下心头......铁柱果然是全村人的希望呐!

    “嗯,大家就住在这城里!

    要是以往的流民,来到城里之后,还要做上一段时间苦力,才能得到安置身份。

    但你们都是我铁柱介绍过来的,直接去乌总管那边走个流程就可以了。”

    刘铁柱拍着胸脯说道。

    众乡邻又是一阵的赞美。

    止不住各自欢笑了起来。

    “就是房子贵,你们只能住在帐篷里......”

    刘铁柱小声补充一句。

    “已经可以了......日子很不错了。”

    众乡邻感叹道。

    还没注意什么房子的事情。

    这么干净的城里,有个栖息的地方就够了。

    还要房子做什么?

    靠自己劳动,有吃有喝还不够吗?

    这是一番新的生活。

    还有一些青年,是忙着恳求介绍入伍的。

    这个时候,刘铁柱几乎成了今天城内最风光的人。

    被众星拱月的围着,这一个曾经的奴隶,仿佛成了光耀邻里,衣锦还乡的大人物。

    周围的人当然羡慕不已。

    大荒之年,家人团聚,这本就是人生美事。

    很快的,城内有中原移民迁徙过来的消息,逐渐扩散开去。

    就如同一道涟漪。

    在这里还是可以把亲人接过来的。

    一些原本还心有所念的人,像是看到了什么可能,干活也愈发卖力了。

    “咱们家铁柱果然是有出息了,这房子不错......”

    直到刘铁柱把老爹接入了自己的两层小水泥楼,刘老丈才终于美滋滋感叹。

    “爹这算什么,你现在是乌拉总管的主簿。

    过几天,再托关系把两个妹妹送到城主身边当婢女。

    咱们攒起来工分,把房子买到陆庄里去......”

    铁柱憧憬的说道。

    “陆庄?陆庄这是哪里?”

    “陆庄就是我们的发迹之地,那边虽然偏远,但住起来比这座军城舒服多了。

    有自己的房子就能住得很安稳,还能有更多的权利。

    要是有了孩子,还可以有入陆庄学堂的机会......”

    刘铁柱又是一番的科普......

    ......

    繁琐的工作还在有序进行。

    三天之后,陆舟终于挑选出了第一批,能够前往陆庄从事建设的人。

    一共八千人口。

    这些人里有正规部队,有工匠,读书人,大夫......以及大量的妇孺家属。

    按照原先陆庄的人口容量设计,上限本就是三万人。

    一个稳定美好的大后方是很需要的。

    但其中这半年以来,陆舟的疯狂扩张之后,各处需要人手,再加上兵丁一直在外。

    陆庄内驻守的人就只一直保持在千余人左右。

    空有一套完美的生活设施,许多地方都已经闲置。

    倒是教育水准一直在提高。

    在吕不川的来信里一直都有提到过。

    现在的陆舟学堂已经再一次扩建了,学生老师加起来有一百多人。

    能够教学的年龄成功提到了十二岁往上。

    还专门开了一个班,教育草原上各大领主的子嗣。

    夜校的成果更是喜人,在书籍跟小册子都被印刷出来之后。

    经过半年的时间教学,陆庄里的一千多人,基本上都能够阅读一些普通读物了。

    偶尔几个像是基因突变般的,还能吟诗作对几番。

    总之成果是喜人的,古人也不是完全愚昧的傻子。

    于此同时,在临近又一个冬天的时间里。

    贝海儿湖畔的黄成,经过大半年的奋斗。

    可算是传回来了好消息。

    他们在波光粼粼的贝海儿湖畔,靠着少量汉民监工,终于建起了四面宽阔的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