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棱堡战术,汤若望自然不会感觉到陌生,因为当初他来到京城以后,便已经同徐光启二人探讨过关于棱堡战术的使用,并且将当时已经在欧洲出现的棱堡工事,给徐光启进行了介绍。
正是因为这之后,徐光启才和孙元华二人琢磨出了一种仿棱堡战术——三角敌台。
在《火攻挈要》中也很清楚的点明了棱堡铳台的真正效用。
“西洋城守,所用火攻无甚奇异,但凡城之突处,必造铳台。其制捏腰三角尖形,比城高六尺,安大铳三门或五门,以便循环迭击,外设象铳,以备近发,设链弹以御云梯。台上另筑眺台二层,高三丈,上设视远镜,以备瞭望。且各台远近左右,彼此相救,不惟可顾城脚,抑可顾台脚。是以台可保铳,铳可保城,兵少守固,力省而功巨也。”
只可惜的是,由于明廷财力困窘,再加上当时东虏的攻城能力有限,使得这种三角敌台并没有真正出现。
不过,跟目前林敬稿纸上面所写的棱堡,三角敌台则显得相对更加简陋许多,毕竟林敬给出来的棱堡几乎是发展了上百年后的产物,跟眼下的棱堡几乎看不出是一种东西。
“殿下.......这种棱堡战术,臣实在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但是光看目前的草图,只怕耗费更多一些。”
林敬微微一笑,道:“没错,这种棱堡战术所需要的工程量的确更大,可是它的防御体系几乎自成一体,更能与环境结合起来,届时可以达到攻守存乎一心的效果。”
的确,棱堡本身最强大的地方并不是单纯的防御,毕竟这个时代的枝堡同样是土木工事产物,它的正面城墙厚度虽然要比平面的厚很多,可是也并不是完全攻不破,除了要塞式的棱堡城堡外,很少有大型棱堡会采用类似于中世纪那样的全石结构,毕竟那种工事的工程量实在太大了,并不是每个国家能够完成。
棱堡真正的特点在于多层防御和最大火力覆盖,因为在经过了特殊设计之后,棱堡基本不会存在射击死角,无论敌军进攻哪一面墙体,都会实现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多方面的火力防御,特别是多层防御体系让棱堡形成了一层堑壕防御网,使守城战变成了堑壕战,所以能够发挥极大的阻滞能力。
在这种棱堡战术的面前,由于城墙低矮不利于火炮命中,而城墙上可以用多层火力网覆盖对方,使得守城法的优势得到了进一步放大,常常能够实现以极少的人数打败数倍甚至十几倍的敌人。
其中就很典型的两个例子,一个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时,进攻荷兰人的热兰遮城一战,他所面临的便是尼德兰式棱堡体系,郑成功用了三万将士围攻只有一千四百人的荷兰雇佣兵,攻城战一直持续了整整八个月才攻破外围的圆堡,却依然无法突破上层的棱堡,只能通过围困战术将荷兰人逼降。
无独有偶的是,后来到了雅克萨之战时,清军同样出动优势兵力以及红夷大炮等强势火力,对雅克萨城展开了进攻,在经过了苦战之后,同样没能攻破雅克萨本身的枝堡体系,最终也是通过围城战术来取得了胜利。
而这两仗的关键,就在于棱堡从来都不是一个被动挨打的活靶子。
汤若望若有所思,他重新翻看了一遍林敬的手稿,低声喃喃道:“原来殿下这般设计居然如此精妙,若是真的通过这般方式打造出棱堡,只怕是无人再敢进攻了。”
林敬笑了笑:“东虏作战惯于运动穿插,而我们想要抵御不能完全冀图于野战的胜利,也需要强化目前各地的支点防御体系——而这种棱堡战术,便是我希望汤师傅能够进行主导和完善。”
汤若望轻声叹口气,神情复杂地说道:“太子殿下,臣承认您是一个真正的天才,可是想要完成这种复杂的棱堡战术,所需要的钱粮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我们并不需要在每个地方进行修建,实际上眼下修建的关键在于北方防线的几个关隘要地,比如负责拱卫京畿的蓟州、宁远、永平、顺天等地,还有拱卫山东的武城、临清诸地,钱粮暂时不会短缺,但是我需要有个人来统筹这件事。”
汤若望顿时点了点头,拱手道:“既然殿下
(本章未完,请翻页)
都这么说,自然是臣来负责为好。”
“不可,你身上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我叫你来是希望能够你推荐一位筑城专家,最好是拥有修筑棱堡经验的大才。”
林敬淡淡开口道,他眼下最发愁的就是人才的问题,很显然汤若望认识不少这种具备专门能力的人才。
汤若望不由得微微一怔,他细细沉思了一番,才继续道:“若是殿下需要一个专门修城的人才,臣则是想到了一个人,他应该很合适。”
“哦?此人是谁?”
“韩霖。”
见到林敬的脸上露出一丝茫然,汤若望连忙解释道:“这个人也是一个教士,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做《守圉全书》,不过因为这本书刚刚写出来的时间不久,所以影响力很小,知道的人也不多。”
林敬轻轻点了点头,他朝着一旁的李继周望了一眼,李继周顿时就识趣地退了下去,仅仅片刻之后,他便拿着一摞卷宗重新进了弘仁殿。
“殿下,这是韩霖的资料。”
林敬要了解韩霖,自然不能只通过汤若望的口吻,倒不是不相信汤若望,而是汤若望了解到的资料肯定不会有朝廷这么熟悉。
不过在简单看完了韩霖的资料之后,林敬才颇为震惊地发现,自己好像还真是差点把这个大才给漏了过去!
韩霖此人还真不是什么没有来头的小人物,实际上他的底蕴相当深厚——他出身于河东书香门第,其祖父是被誉为“绛州二尚书”之一的韩重,与傅东勃、文太青等深交,而黄道周、马世奇等名士也对其推崇备至,以藏书及学识闻名于三晋。
不过,更关键的是,韩霖跟徐光启的私下关系极好,二人虽然是‘称文字交’,可实际上韩霖已经成为了徐光启的门生之一,而当初汤若望和徐光启探讨的三角铳台在韩霖的《守圉全书》也有记载。
看到这里时,林敬不由得有些兴奋起来,他知道自己终于找到这个合适的人了。
“召见韩霖,我要亲自见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