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名衡顿时一个激灵,他连忙站起身子,走出书房来到外厅,沉声道:“怎么回事?”
一名穿着青衫的文士连忙拱手道:“大人,据说是从城外吊进来,他说自己奉了太子殿下的命令,来向大人通禀消息。”
“太子殿下?快快有请!”
高名衡心中一动,他虽然远在开封,可是也知道最近这几个月太子殿下在京城的表现可谓是相当出色,被世人誉为是太祖转世。
眼下明军在朱仙镇不战而退,高名衡虽然并没有多说什么,可是心里也多少有些不爽利,如今听到太子殿下有旨意,恐怕跟这件事有很大的关系。
过了片刻之后,一名作普通百姓打扮的中年男人走进了厅中,他的面色黝黑,双手的骨节粗大,看上去跟寻常的樵夫并没有什么区别,唯独在此人抬起头时,却是望向高名衡时微微一笑。
“平仲兄,多年未见,别来无恙否?”
“伯祥兄!你.......你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高名衡顿时大惊失色,因为面前这个人正是他的同科好友杨廷麟。
二人都是崇祯四年的进士,兴趣相投,志向远大,便选择一同结为好友,不过二人官路不同,杨廷麟名次靠前便进了翰林院,又成了东宫的侍读,而高名衡则名次靠后,便去了地方上做知县,二人已经很多年没有见面了。
杨廷麟笑了笑,道:“此番弟便是朝廷使者,乃奉太子殿下之命,前来开封协同平仲兄一同守城,抗敌固守。”
“这.....哎,伯祥,真没想到,你居然还有出来做官的一天。”
高名衡很显然知道杨廷麟前番的坎坷遭遇,叹息道:“我知道你这个人一旦要出来做官,那肯定要往最危险的地方去,果然便来了开封!”
杨廷麟嘴角含笑,将自己此番与太子殿下的知遇之恩同高名衡一一说了,又将林敬的一些事迹简单说了说,末了才叹息道:“伯祥,我真以为自己会一直在老家务农为生,可是殿下的出现,让我
(本章未完,请翻页)
看到了新的希望,大明朝绝对不会就此沉沦下去......”
高名衡听得心潮澎湃,他拱手道:“看来太子殿下果真是太祖皇帝陛下转世,只恨不能亲自拜见殿下。”
“哈哈哈,将来肯定会有机会,不妨告诉你,殿下对你可是相当重视,在来之前他告诉过我,山东多忠贞果敢之士,平仲当仁不让!”
高名衡是山东人,他听到杨廷麟这番话顿时大喜,便拉着杨廷麟要去痛饮一杯,来为他接风洗尘,杨廷麟性子爽利,当下便客随主便,一同进了花厅。
说起来高名衡虽然身为封疆大吏,可是他性子简朴,并不崇尚奢华,此番招待好友也只是摆出了三道小菜,只有一道菜带着荤腥,不过桌子上还摆着一壶酒,透着些许淡淡的香味,很显然是一壶好酒。
“伯祥,眼下条件简陋,只能勉强待客,还望海涵。”
高名衡脸上露出些许愧色。
杨廷麟却是叹了一口气,道:“眼下开封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百姓们只怕连一口饱饭都吃不上了,我又怎么会嫌弃?只是伯祥如此作态,只怕也希望从我这里得到一个答案。”
“没错,这些日子我一直希望能够有个人来解惑,还请伯祥直言。”
高名衡语气十分诚恳。
杨廷麟苦笑着搁下了筷子,他站起身子轻轻踱步,才深深叹息道:“不妨直言告诉你,让丁督师他们退兵的人并非其他人,正是太子殿下,由我前来传达执行。”
“什么?”
高名衡顿时大惊,他并没有继续问下去,而是盯着杨廷麟。
杨廷麟回过头来摇头道:“其实我一开始也不太理解,可是等到我到了丁启睿的大军中以后,才明白太子殿下为何要求退兵,实在是我军已经腐朽不堪,再加上已经失了朱仙镇的地利,大军处于下游,若是稍有不慎,只怕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就在眼前......”
“你仔细说说。”高名衡的神情微微有些缓和。
杨廷麟十分仔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地将自己在丁启睿大军中的所见所闻说了一遍,末了才摇头道:“若是有丝毫的机会,我也不想平白撤兵,只可惜......”
高名衡轻轻叹口气,道:“伯祥,像这种情况确实要撤军......眼下固然没有救援开封,可是他们的存在,对于闯逆本身就是一种威胁,他们在没有彻底消灭援兵之前,估计不会放开进攻开封,这样反倒是一件好事。”
“最多再坚持一个月。”
杨廷麟认真道:“这是太子殿下许下的承诺,他绝不会放弃开封城的百姓,也绝不会放弃平仲兄。”
“一个月.....”
高名衡脸上悠悠叹了一口气,却是没有再说话。
一个月的时间,到底会饿死多少开封百姓?真的只需要一个月吗?
在此时开封城外的顺军大营中,气氛也变得有几分凝重,主要是两件事情使得闯军上下颇为恼火,首先便是小袁营叛变,眼下已经投靠了明廷,袁时中似乎还得了一个官职,或许将来还会同闯军交战。
而另一件事就是朱仙镇之战似乎有些虎头蛇尾,原本设计好的大战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了结果,明军虽然仓皇逃离有所损失,可是终究还没到伤筋动骨的地步,双方再一次处于战略相持的阶段。
更关键的是,当督师从丁启睿换成了杨文岳以后,明军明显变得狡猾了许多,使得刘宗敏扑了一个空,并没有击溃明军的主力。
李自成无奈之下,只得专心围困开封,不过城中的高名衡已经引黄河水灌入开封城壕,再加上防守颇为得力,使得李自成为着避免将士伤亡过多,放弃了强攻的想法,而是采取围而不攻的办法,使开封在饥饿中自行崩溃,或者投降。
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过去,明军中不断有兵丁在夜间从城上缒下来,企图骚扰义军,另一方面也有百姓想着偷偷出城,这些事情使得李自成心中有些开心,他明白要不了很久,城内就会发生兵变、民变,开门投降,就如同瓜熟蒂落一般。
(本章完)